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为通商 打开中国 为何其通商是不怀好意?

时间:2010-08-30

此时,资本主义正处于如火如荼的革命,而中国把国门牢牢关死,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因此,中国逐渐走向落后,如果没有天朝上国,不思改革些许中国,未必

提示:本文共有 31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第一次鸦片战争,于1840年展开序幕,以英为首以及美、法等国,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入侵。此时,资本主义正处于如火如荼的革命,而中国把国门牢牢关死,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因此,中国逐渐走向落后,如果没有“天朝上国,不思改革”些许中国,未必会受到他国欺辱。

△英国为首的入侵中国

且看:1839年时,湖广总督、钦差大臣林则徐,相信许多人均对此有了解。其最大的贡献就是“销烟”,林则徐不仅贡献于禁烟方面,还在海防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目的就是为了捍卫民族生存权力。只不过,在虎门销烟谱写光辉篇的第一页时,受损的英国就不服气了,因为,原本可以通过鸦片倾销中国,解决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林则徐这么一折腾,断了英国的财路,怎肯罢休?于是,英国就强制性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那中国在哪方面受损了呢?

△钦差大臣林则徐虎门销烟

英国入侵,妥协派动摇,丢失香港岛

由于林则徐在虎门进行了销烟,对英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于是英国政府就借此借口,向中国发动了战争。如以英方的立场来看简单地说:“属于通商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打开中国,与中国进行商品之间的交易”,而入侵后,对于中国清政府而言,这是在损害主权,并非是像英国所想的,简单性的交易发展,更多的是剥夺。

△英国展开通商式的战争

1840年元月,英国就开始对中国出兵了,以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担任英军的总司令。这么一来,战争即将是要发生,如果不是要发动战争,英国政府这样整改,不是发动战争,就是整改内部的政治统治,依此分析,就只有这两点的可能性大。

1840年五月,英国大军先后抵达澳门、厦门附近等地区,其实,在英军抵达澳门之时,战争早已触发了,若不是军民布防严密,英军不会转攻厦门。结果,再次使英军受挫,被邓廷桢击退,这样一来,当时,清政府的军队实力还是有的,只不过:“将怂怂一窝,兵怂怂一个”,道光帝就是如此。

△击退英军的清政府大臣邓延桢

道光帝慑于英军的武力,再加上妥协派的劝说,这岂不是:不仅是将怂,就连兵也怂了,两者一起受影响,其后果不堪设想。简言知:道光帝胆怯了,明明有实力对抗,反倒罢免林则徐,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天津与英军谈判。

为此,琦善接任林则徐一职后,清政府就开始处于被迫状态了。其一:撤除海防水勇;其二:镇压抗英的群众;其三:一心议和。然而,英军翻脸假议和,趁机攻占了虎门附近的沙角、大角两炮台,进而,还单方面宣布所谓的“穿鼻草约”,结果,致使了香港岛就被英军攻占。所以,英国强制性打开国门,首当其冲便是香港岛。

△道光帝罢免林则徐清政府转向被迫状态

英军夺炮台,消极宣战,耻辱签约

琦善采取一切退让措施,准备一心议和,意外发生了,英国无心议和,攻陷了沙、角两炮台。如此琦善是开门揖盗,再者,这致使了清政府丢失了两处炮台,为此,海边的布防是十分的空虚。不过,道光帝主动向英军宣战,将罪臣琦善缉拿,重新委任靖逆将军,奕山担任抗英的任务。

△琦善一心与英军议和,结果沦陷两炮台

其实,道光帝的这样做,反倒没有起到作用,进而,还损失了多地,直逼广州,这背后是什么原因致使的呢?首先,英军先发制人,打得清政府措手不及,攻占虎门,装备落后的广州提督关天培,拿起刀枪、长矛,不敌英军的炮击,并且中弹牺牲了。

其次,由于奕山对英军执行了“防民甚于防寇”的方针,事实上对英军的侵略是消极抵抗,所以,虎门丢失后,猎德、珠海等炮台,就是自然而然地跟着丢失。因此,英军显然是要打进家门来了,逼近广州,根据史料的记载,后来,还是广州被攻下了。

△对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关天培

就是因为奕山,他消极抵抗,导致广州被攻陷。为了重新夺回广州,奕山与道光采取了耻辱的措施,这措施是什么呢?为了夺回广州,奕山与英军签订耻辱的《广州和约》,还丢了600万银元的代价,换回了广州。不要简单这样认为,如果背后没有人民群众的力量,英军不会如此简单地离开。

背后有人民的反抗武装力量,让英军陷入困境,若不是广州知府的调节,广州三元里人民,在广州北郊牛栏冈附近同窜入这里的千余英军英勇作战,打死打伤数十人,并且把四方炮台围得水泄不通。如果清政府不干涉,估计英军要死上几百个人,不过,在政府这方面,主权是受损。

△广州三元里抗英人民

英政府欲望不满,清政府战败无心再战,割地赔款丧失主权

英军是战胜国,自然得到了一定的钱财回国,但是英国政府,对懿律和义在中国获得的权益,心存不满。于是换了人卷土重来,改派璞鼎查,扩大侵略战争,对中国进行进一步的侵略。如此可分析出:英国政府估计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也可换一个角度来看,人的贪欲之心,让英国政府再次入侵中国。

△英军派任璞鼎查卷土重来入侵中国

1841年八月,璞鼎查率领大军,离开香港岛北上,攻破厦门、鼓浪屿、定海等地。政府是损失惨重,定海总兵葛云飞,以及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均战死,可见清政府的噩耗接连不断。再加上奕山准备不充分,进行的全面反击,造成了有去无回,形势进入白热化阶段,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了。

当然了,正所谓:“打不赢,就只能跑了”,但是,清政府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啊!”只能再次向英军妥协。结果,人家璞鼎查不理耆英和伊里布的求和,继续深入。因此,吴淞炮台自然是英军的囊中之物,此间不单单是吴淞,就连宝山、上海、镇江、等地均沦陷,打得清政府,动弹不得。

△节节败退的清军,多处炮台沦陷

那么,清政府又采取了哪些对应的措施呢?事实上什么都没有做,坐以待毙,只因打不过人家,只能等着被吃掉。因此,政府就陷入了无心再战的局势,英军自然是能为所欲为了,清政府只能任英国宰割。起初英国只是为了通商,一步步打开中国的国门,现如今已经转变成扩张式,通过本质来看,英国打开中国的国门,就已经算是入侵式了,只不过在英国政府的眼里,是进行了通商,而对于清政府是列强。

无心在战的清政府,接受了英方停战的条件,这是无条件接受的,不再是妥协了,而是无力对抗了,不然以拼命的形式攻打英国,那局势就很有可能转变。最终,清政府派官员在“汉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并开通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可见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严重性地侵害了中国的主权,进而,还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双方于汉华丽号,签订《南京条约》

总结:

结合以上,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是以硝烟的借口强制性地敲开了国门,进而,道光帝妥协退让,罢免了实力大臣林则徐,导致失去多地的炮台,这才造成了清政府海防力量,削弱到无力抵抗。再加上,清政府在军事上落后于英国,丢失了炮台,拿着长矛、大刀怎么能够能打赢英国的大炮?所以,往后的两国交战,清政府是处于被动状态,可以说是一败再败,打到无心再战,若要追究,只能怪道光帝,因为弱国无外交,又怪其妥协退让。总之,第一次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的性质,而英国则是列强,入侵、扩张式的资本主义性质国家。

若想详细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详细的事件,可通过该书了解,其中不仅包括了第一鸦片战争,还包括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近代中国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64京东月销8购买

大家对此又有何看法?欢迎屏幕下方留言与探讨!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第一次鸦片战争》#历史那些事#

本文为狐仙说历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我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的账号!

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狐仙说历史

作者推荐: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因素|自我为中心,手下不以为然,败于旧知

开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的钥匙—传说,是神话与真实的虚实结合

天地之始的冷知识,盘古他也是有“母亲”的,不然也不会有开天地

功成之后,要懂得谦退,范蠡知进知退,保全自己,成为了一名智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为通商 打开中国 为何其通商是不怀好意?”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鸦片,英国政府,鸦片贸易,臣民,档案,资料,选译,鸦片战争,有关,走私,女王陛下,中国,义律,有权,贸易,中国政府,态度,上册,帆船,快艇,政府,方式,虎门,巴麦尊,林则徐,首席监督,下册,外国,官员

2012-04-17 #经典故事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时间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时间

英军,广州,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中国,鸦片,道光皇帝,英国政府,广东,鸦片战争,发生时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钦差大臣,伊里,林则,江之战,牛鉴,大家来,上江考棚,中国市场,英陆军,静海寺,下关,乍浦,中英,余众,十九世纪,利益,借口,...

2018-04-30 #故事会

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故事 明天讲 急急急

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故事 明天讲 急急急

鸦片,中国人,英国,英国人,中国,同胞,西方人,鸦片战争,抽鸦片,德斯,麦当,在种,中国市场,罪证,满腔热血,帝国,列强,上流社会,中产阶层,主题,全世界,云南,产品,使馆,十九世纪,商贩,基因,左转,市场,异类

2012-09-03 #故事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简介故事比较简单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简介故事比较简单的

英国,中国,战争,鸦片战争,鸦片,地位,广东,海口,抵抗,这场战争,林则,林则徐,英中,中国市场,英国政府,第一次鸦片战争,世界,严行,严重危害,开端,大潮,利益,义律,主权,借口,侵略者,军事行动,关税,军民,国会

2009-02-04 #经典故事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简介故事比较简单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简介故事比较简单的

英国,中国,战争,鸦片战争,鸦片,地位,广东,海口,抵抗,这场战争,林则,林则徐,英中,中国市场,英国政府,第一次鸦片战争,世界,严行,严重危害,开端,大潮,利益,义律,主权,借口,侵略者,军事行动,关税,军民,国会

2018-07-08 #经典故事

开埠:六城故事(国家命运第一次鸦片战争连载4)

开埠:六城故事(国家命运第一次鸦片战争连载4)

广州,福州,香港,上海,厦门,开埠,宁波,人口,英国,领事,英国人,洋人,道光,广州城,徐继畬,五口通商,元人民币,道光二十三,时间,宁波人,神光寺,两广总督,第一次鸦片战争,专题,中国,事件,华人,历史,士绅,总督

2018-05-13 #长篇故事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英军,清军,道光帝,厦门,定海,中国,琦善,虎门,战争,英国,林则徐,广东,广州,谈判,进攻,守军,战舰,损失,浙江,炮台,镇江,道光,颜伯焘,主力,双方,官员,鸦片,战斗,鸦片战争,原因

2017-03-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英国,中国,专卖权,人们,公元,阿拉伯,输人,药物,印度,历史,烟雾,工业国,肚子,经历,生产过剩,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速度,对外,公元8世纪,16世纪,17世纪,上第一次,东印度公司,世界上,它可以,是当时,最先进,社会生产

2017-05-2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