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扶贫故事|不向命运低头!身残志坚的他养鸽奔向致富路

时间:2010-09-04

正在忙碌的侯付强,微笑着招呼大家先稍微休息

提示:本文共有 21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初春午后,车子行驶在干净整洁的乡道,不一会便来到当地小有名气的养鸽场,刚刚进入大门,就听到了一阵阵“咕咕、咕咕”的鸽子叫声,放眼望去,只见基地内整齐摆放着一排排多层鸽笼,干净整洁的鸽子有的争先恐后地啄着食槽里的鸽粮,有的在鸽笼内展翅跳跃,如同飞舞的雪花,这就是蒙城县三义镇三塔村肉鸽养殖基地——侯付强肉鸽养殖基地的一派热闹景象。

正在忙碌的侯付强,微笑着招呼大家先稍微休息。

站在鸽舍外,看着他慢慢扩大的养鸽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听着他喂养的健壮鸽子“咕咕”鸣叫着,听着他娓娓道来的创业故事……这片养育他的土地承载着侯付强的脱贫致富的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1976年出生的侯付强,兄弟姐妹三人,小有名气且精明能干的父亲在镇上创办了水泥制品厂,同时又是村里第一个搞蔬菜大棚的人,家庭的和睦,生活的富足令街坊邻居很是羡慕。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侯付强7岁那年,因为冬天蔬菜大棚需要放置煤炉加温,年幼的他进去玩耍,不小心把煤炉弄倒,幼小的他又怎能将压在左腿上的煤炉扶起来,由于母亲在家烧午饭,哪能听到他悲惨的哭声,等到母亲做好饭找到他时,他已经失去了意识。“煤气中毒加上左腿已经严重烫伤,必须截肢。不然性命难保。”听到医生的诊断说明,父母瘫坐在冰凉的水泥上,久久不能站起。从此,自卑和忧郁伴随着侯付强在童年里度过。

正当一家人感觉黎明的曙光已然不远时,1993年,侯付强姐姐查出血癌,这个噩耗犹如大山压在他家庭的每个人身上,父亲花干了所有的积蓄,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庭,命运之神依然没有眷顾这个可怜的家庭,1994年,父亲和姐姐相继去世。

侯付强,这个坚毅、倔强的皖北儿郎,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在亲戚的资助下艰难的读完了高中后,凭着聪慧的头脑在家学习了家电维修。在维修“铺”生意稍有起色的时候,“爱情之神”终于被侯付强所感动,他和女同学相恋了,为了给妻子更好的生活,他决定前往南方打工。

一年后,儿子的出生,给这个原本不幸的增添了一丝喜悦。然而,命运再次和侯付强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儿子的生病,巨额的医疗费用压得他喘不过起来,他一边挣钱一边给孩子看病,在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向岳父求助,岳父的一席话至今仍是他心中难以诉说的痛:“孩子你带回去吧,我女儿是不能去了,我不能看女儿跟着一个残疾人一起生活一辈子。”他眼含热泪带着儿子走了,因为他知道,确实没能力给妻子富足的生活。“儿啊!把孩子带回来,妈给你抚养。”这一刻,侯付强哭了!辞别亲人后,他又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到了南方,他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废品站,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由于没有经验,他们失败了,也赔光了他仅有的一点积蓄。2016年底,经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研究,根据实际情况,2017年将侯付强纳入贫困户。

扶贫先扶志,人勤百业兴。三塔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代怡晨和侯付强谈起了贫困户创业的事,在他的话语中,处处流露出创业的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针对他身体的特殊情况,他腿脚不便,不能重体力劳动,代怡晨建议养殖鸽子是最合适的选择。

发展鸽子养殖,侯付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得到第一书记代怡晨和村两委鼓励后,信心十足的他从亲戚那东拼西凑借来资金,在代怡晨亲自指导下,一个月的时间建起了鸽舍,他自己买鸽笼自己组装,以最快的速度放进了两百对种鸽。

隔行如隔山。初入养殖行业,疾病预防、科学喂养、鸽舍消毒等难题一个接着一个,但是侯付强凭着一股钻劲,啃书本、向专家请教、向同行学习,慢慢掌握了孵化饲养、饲料选择、疾病防治、种鸽培育等一套养殖技术。从母鸽生蛋到孵化器孵化幼鸽需要18天左右,从幼鸽喂养到可以进入市场售卖需要25天左右。养上了鸽子后,侯付强常常忙到凌晨两三点钟。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打理,目前已经有乳鸽可以出售了,并且每月可以卖1000多块钱。除此之外,他又种了6亩果树,果树下养殖土鸡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鸽子浑身是宝,鸽肉可以食用,鸽蛋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和磷脂、铁、钙、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被称为“动物人参”。鸽子是非常爱干净的动物,卫生不达标会影响其生长和品质。养鸽子与养鸡相比,鸽子疾病少,人工成本和饲料成本低,生长周期短,一个多月就是成品鸽了,鸽蛋市场潜力大,价格波动小,不愁销路。鸽粪还是种植果树、养鱼的优质肥料。”说起养鸽心得,侯付强讲得头头是道。

2019年9月,三塔村两委经过层层推荐、严格把关,侯付强成为扶贫队伍中的一员。在工作中,他加强业务学习,向老同志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自担任“扶贫小组长”以来,工作成效明显,得到了广大贫困户的认可和支持,特别疫情发生以来,他充分发挥其贴近群众、熟悉村情民情的优势,以本小组地域范围为责任区,不仅向村民们普及防疫知识,劝导小组村民不走街串巷,不聚集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从不计较待遇的高低,以服务群众为己任,不管是邻里纠纷调解,还是脱贫攻坚工作,包括这次的疫情防控,他都始终做到履职尽责。”代怡晨说。

谈及未来,侯付强信心满满,“以前困难的时候,总在想啥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没想到,养殖鸽子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打算联合周边养殖户搞网络销售,帮助更多的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

蒙城县脱贫攻坚宣传作家采访组 邵泽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扶贫故事|不向命运低头!身残志坚的他养鸽奔向致富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扶贫故事」火红辣椒映红致富路

「扶贫故事」火红辣椒映红致富路

新丰村,辣椒,陶泽,工业,群众,产业,村民,问题,第一书记,街道,大棚,政策,组织,项目,宣传,扶贫,产业发展,镇宁自治县,党组织,景象,监委,纪委书记,重点,驻村,不到位,两委,回想起,八个月,战斗堡垒,扶贫政策

2011-09-11 #短篇故事

我的扶贫故事 | “蜀道难”变身“致富路”

我的扶贫故事 | “蜀道难”变身“致富路”

交通,定点,阿坝州,攻坚,前期工作,工作,扶贫,调研,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部,工地,州政府,需求,项目,米以,副局长,交通建设,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专家,个人,公路,农村,动力,州委,平均海拔,工程,情况,扶贫县,文件,政府

2016-09-24 #小故事

「扶贫印记——一村一故事」小黄花托起脱贫致富路

「扶贫印记——一村一故事」小黄花托起脱贫致富路

黄花,嘎查,哈塔,党员,农牧民,包装,冷藏室,巴彦淖尔,水勘院,自治区,苏木,贫困户,梅金,第一书记,小黄花,公开课,和信,声明,致富路,每斤,工序,收入,来源,海日汗,笑容,美好生活,节目,集体,身影,音乐

2015-06-25 #短篇故事

「讲脱贫故事 晒幸福账单」任建新:金融扶贫助我走上养羊致富路

「讲脱贫故事 晒幸福账单」任建新:金融扶贫助我走上养羊致富路

养羊,贫困户,任建新,队员,扶贫工作,兴时,兴县,媳妇,大笔,干部,帽子,挣个,政策,羊圈,老伴,高家村镇,门路,扶贫,生活,小儿子,工作队,老农民,走上了,信念,记录人,本报记者,土里,医保,出路,劲头

2017-11-20 #短篇故事

一条生产线 一群贫困户 一条致富路——谢运良的扶贫故事

一条生产线 一群贫困户 一条致富路——谢运良的扶贫故事

扶贫,生产线,贫困户,工资,刘齐,宜章,运良,分红,残疾人,股权,公司,企业,捷利,模式,贫困人口,小额信贷,精准,吉兴,包装印刷,纸业,员工,湖南省,湖南,笆篱,投资,生产,就业安置,从武,立卡,邓文辉

2007-12-16 #故事会

讲好随县扶贫故事|陶家楼村:中药材开启致富路

讲好随县扶贫故事|陶家楼村:中药材开启致富路

中药材,合作社,楼村,紫苏,贫困户,均川镇,企业,村里,村干部,村民,油茶,随县,销售渠道,陶家楼,记者,中草药材,一家,充分利用,代表,之门,亳州,健民,作者,农民,协议,合法权益,对策,安徽,声明,收入

2011-12-16 #故事阅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产业扶贫发挥“造血功能” 小小马铃薯 创造致富路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产业扶贫发挥“造血功能” 小小马铃薯 创造致富路

贫困户,马铃薯,产业,韭菜庄乡,北槽,扶贫,清水河县,丁树,公司,化肥,农户,老党员,原种,内蒙古,合同,有限公司,精准,订单,抗旱,村民们,出生于,加农,施策,董欣,薛宇,阳湾村,新生活,里一,事儿,专用肥

2018-10-23 #故事阅读

潜山:当地美食助力旅游+扶贫致富新模式

潜山:当地美食助力旅游+扶贫致富新模式

民宿,旅游,潜山,官庄村,德馨,游客,农家乐,贫困户,发展,安徽省,全市,致富路,公司,工作,经营,余人,朱先,乡村旅游,越来越多,还可以,从业人员,农民,农房,农户,分红,天仙,安徽,旅游资源,客房,官庄镇

2024-01-26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