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宝宝在幼儿园吐了!分离焦虑的孩子 家长要小心这两个误区

时间:2010-09-09

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许多家庭都提前做足了准备,但到了入园这一天,父母长辈们依旧是悬心不已,惶惶不可终日

提示:本文共有 23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这一周许多妈妈在工作中多少有些分心,因为宝宝第一次离开家、进入幼儿园,开始了集体生活。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许多家庭都提前做足了准备,但到了入园这一天,父母长辈们依旧是悬心不已,惶惶不可终日。

许多家长在宝宝大哭大闹不肯入园的时候还能够“坚强以对”,但晚上哄孩子睡觉时,宝宝委委屈屈的一句“明天不上幼儿园好不好?”却能直接戳中妈妈们的泪点,担心宝宝是不是在幼儿园挨欺负了?更不用说有些孩子在刚入园的这一两个月里还会出现呕吐、生病等等问题,更是让父母祖辈不知所措,甚至连闯误区而不自知。

误区一,早饭吃太多,结果宝宝在幼儿园吐了

“今天上午毛毛又吐了!”

自从宝宝上幼儿园之后,就常常在家长群或者聊天的时候,听说哪个孩子又在幼儿园吐了。这一方面跟孩子的分离焦虑有关,另一方面也跟父母祖辈的“爱”得太用力有关。

有些祖辈担心宝宝不会吃饭,在幼儿园会饿着,早餐就特别的让孩子“多吃点”,这是一大误区!因为这会让宝宝原本就脆弱的脾胃增加了许多负担。

1、分离焦虑容易引发肠胃不适

首先,孩子在刚入园的前两个月里,容易产生较严重的分离焦虑。这样的焦虑情绪不但让孩子常常出现大声哭闹、不愿意入园等等行为,还可能在身体上造成影响。其中最常见的身体不适就是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

中医认为思虑伤脾胃,当人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最直接受影响的就是胃,孩子更是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还给孩子吃了许多早餐,就更容易发生呕吐。

不但如此,幼儿园在上午十点前后还会有一顿小点心,早上吃了很多的宝宝,这时候胃还满满的,再吃些点心,就更容易加重消化不良。食物消化下不去,就只能吐出来了。所以去幼儿园的日子,早餐不宜让孩子吃得过饱,按照宝宝自己的食量控制即可。

2、因为情绪造成的没胃口,别按积食处理

有的孩子受到分离焦虑的影响,特别不爱吃饭。遇到这样的宝宝,千万别按照积食来处理。

有些父母祖辈看孩子不吃饭,赶紧给孩子弄点山楂之类。孩子吃了“开胃”的食物,突然食欲大振,吃了很多。但是,脾胃功能仍然受情绪影响没有恢复,吃了许多却但消化不下去,反而又加重了孩子的消化不良,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饮食应该尽量清淡,食量应该根据孩子自己的胃口来,千万别逼着孩子吃。同时,在孩子回家后,多陪陪宝宝,鼓励孩子在幼儿园里尽快交到好朋友,帮助他早点脱离分离焦虑,才是让孩子身体健康的最重要方式。

误区二,一生病就请假,结果宝宝一去幼儿园就生病

分离焦虑还会导致宝宝免疫力下降,许多孩子上幼儿园不久就感冒生病。这原本是正常现象,不过许多家长的错误应对,却可能导致孩子反复生病。

记得我家老二刚去幼儿园一个星期,就感冒、腹泻,傍晚还有些低烧,那两天我都特别请假,早点回家照顾孩子。结果宝宝病好回到幼儿园不过两天,就又开始咳嗽、流鼻涕了。这样反反复复一个月,去幼儿园总是断断续续。

一位儿童心理老师听我这样唠叨之后,特别提醒我:小心孩子是“心理因素”生病。孩子生病就请假,是刚入园时家长常常误闯的第二大误区。

孩子一生病,就能得到妈妈更多陪伴,幼儿园也不用去了。在小宝宝的潜意识里就会认为,生病是件好事儿。潜意识就会指挥免疫力低下,让身体更容易生病,或者明明没有生病,却出现头痛、低烧、咳嗽等等感冒症状。

许多幼儿园老师会建议孩子在头两个月尽量不要请假,如果请假也建议只请半天,早上去、中午回,这是有其道理的。很多孩子会在无意识中陷入到“去幼儿园-生病-请假-恢复”的怪圈,不但影响孩子的发育,家长也因为孩子的反复生病终日悬心。

我听了心理老师的话,在孩子生病时不再请假“早点回家陪他”。即使晚上有点低烧,也坚持让他早上按时去学校,并跟老师提前知会,只要老师觉得孩子状态还好,中午也尽量不接他回来。

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反复感冒、咳嗽的情况就彻底没了。每次看到班里有孩子隔三差五的请假,就不免想起孩子刚入园的时候,幸好自己最终“硬起心肠”。

“孩子这么不想去幼儿园,是不是挨欺负了?”

曾有一段时间,每次听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我都会担心是不是因为孩子在学校挨欺负了,所以才不愿意去幼儿园?我还曾经在某次看到幼儿园老师“虐童”的新闻后,萌生了买个录音笔带在孩子身上的念头。

虽然大多数时候这都是妈妈们的“瞎焦虑”,不过几乎每个妈妈都迫切地想要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实际生活模式,和老师们的实际管理方法。所以每次孩子回来,妈妈们都围着宝宝问东问西,可是大多数孩子都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这可急坏了家长。

其实,三四岁的宝宝要了解三四岁宝宝在幼儿园的实际生活情况,还是有办法的。

我自己尝试下来,最好的方法是“逆向角色扮演”:设计一个幼儿园的情景,父母演学生,孩子演老师。如果宝宝不能够直接进入情境,可以引导他,比如:睡午觉时学生聊天,让他来管。或者学老师训斥孩子“不许交头接耳!”每次都能把孩子逗得哈哈大笑。

有些孩子需要更多的引导,不妨把家里的公仔玩具重新整理,变成一套“模拟幼儿园”的玩具,跟孩子一起模拟幼儿园的情境。我家老二那时虽然哭闹着不要去幼儿园,在家里却醉心于“模拟幼儿园”,指挥着小朋友吃饭、睡觉、上厕所。

在孩子的游戏中,您可以观察到宝宝在幼儿园的行为模式和老师的管理模式,从而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

不过,如果孩子回到家还出现“不爱说话”、“默默伤心”等情况,家长还是要引起重视,关注孩子在幼儿园是否遇到了不愉快,跟老师紧密沟通。

在进入幼儿园的头两个月,孩子因为分离焦虑的影响,心理和身体都会有一些变化,这都是正常现象,家长们不必太焦虑,更不要用力过度。陪伴孩子的时候,想办法每天让孩子哈哈大笑一阵,也是有效缓解宝宝焦虑、抑郁情绪的好办法。

我曾在职场如鱼得水,如今专心养育两个孩子。读了一柜子书,走了不少弯路,也收获了满满的经验与幸福。关注我,希望把我的所学所用、经验教训跟您分享!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宝宝在幼儿园吐了!分离焦虑的孩子 家长要小心这两个误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给宝宝读绘本 家长常有2个误区 正确读绘本 对宝宝才有好处

给宝宝读绘本 家长常有2个误区 正确读绘本 对宝宝才有好处

孩子,宝宝,家长,记忆,婴幼儿,观点,给宝宝,事物,方式,时候,误区,道理,拉粑粑,给孩子,好的,内容,图片,形象记忆,形状,幼儿,意义,是非,知识,白菜,笑话,菜菜,不是因为,你有没有,可以通过,联想到

2020-05-24 #故事阅读

幼儿园和小学如何衔接?家长存在这几个误区!

幼儿园和小学如何衔接?家长存在这几个误区!

小学,幼小衔接,孩子,幼儿园,游戏,幼儿,机会,生活,训练,大班,家长,形式,情感,数字,文字,材料,符号,续编,误区,上小学,认识上,让孩子,加文,小礼,工作人员,和发,前应,新环境,儿童,会上

2015-01-13 #长篇故事

要上幼儿园了?不用多 做这四个准备就够 让他成为“吃香”宝宝

要上幼儿园了?不用多 做这四个准备就够 让他成为“吃香”宝宝

孩子,幼儿园,老师,家长,时候,让孩子,给孩子,情况,宝宝,妈妈,事儿,习惯,奶奶,经验,要点,误区,培训,发育,两个孩子,上厕所,家长们,还不会,都会,一面,厕所,大小便,学校,小朋友,尿裤子,括约肌

2015-03-07 #故事大全

4岁孩子听故事记不住细节 家长可能进入了思维误区 三步改善

4岁孩子听故事记不住细节 家长可能进入了思维误区 三步改善

孩子,家长,细节,故事,框架,思维导图,训练,让孩子,东西,大人,时候,思维,才能,系统,能力,对孩子,内容,图片,基础,幼儿园,父母,结果,美人鱼,老大,误区,逻辑,过程,写作业,短时间内,给孩子

2013-01-24 #故事会

一名幼师的肺腑之言 这四个误区不纠正 影响孩子发展

一名幼师的肺腑之言 这四个误区不纠正 影响孩子发展

老师,孩子,家长,误区,可可,幼儿园,班主任,问题,家长们,秘籍,原因,事情,园内,朋友,幼儿,近况,工作,不要在,幼师,百家号,班主,任和,爱的,比你,上课时,上级,下下策,亲身经验,人非圣贤,人人

2018-11-07 #短篇故事

幼儿园里的社交堪比小江湖 把握社交敏感期 避开社交培养的误区

幼儿园里的社交堪比小江湖 把握社交敏感期 避开社交培养的误区

孩子,家长,敏感期,行为,社交,父母,玩具,社交能力,儿童,物品,语言,所以说,婚姻,发展,发现孩子,东西,人际关系,家长会,价值,关系,幼儿园,情况,想法,所有物,时期,是非,朋友,模式,误区,老师

2019-11-10 #故事会

宝宝学走路总是摔跟头 7个月-2岁宝宝学走路这些误区你要知道!

宝宝学走路总是摔跟头 7个月-2岁宝宝学走路这些误区你要知道!

孩子,宝宝,家长,枕头,头部,刚开始,后脑勺,学步车,孩子学,阶段,发育,大小,妈妈,我家,撒开,摔坏,着地,爱动,父母,爸爸妈妈,爸爸,背带,茶几,身体,过程,设计,一直可以,大动作,对孩子,走几步

2013-05-09 #短篇故事

胎教不是给宝宝听音乐 父母容易陷入三大误区 会背道而驰

胎教不是给宝宝听音乐 父母容易陷入三大误区 会背道而驰

胎教,宝宝,宝妈,胎儿,妈妈,声音,误区,给宝宝,爸爸,发育,口儿,事情,作用,做法,新手,孩子,家长,父母,时间,时候,肚皮,过程,音乐,影响,教育,什么时候,可以选择,让宝宝,越强,好的

2016-09-1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