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指南背后 藏着打造“最强大脑”的秘诀

时间:2010-09-17

但在我按着书中的规则将书从头到尾看过一遍之后,我倒是咂摸出一点别的意味来:这看似是一本阅读类的工具书,但书中,似乎还藏着更深层次的训练大脑的方法

提示:本文共有 29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写在前面:

这本出版于1940年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畅销70年后仍名气不减,在豆瓣拥有着8.4的评分,对于实用指南类的书来说,这实在是很高的一个评分了。

但在我按着书中的规则将书从头到尾看过一遍之后,我倒是咂摸出一点别的意味来:这看似是一本阅读类的工具书,但书中,似乎还藏着更深层次的“训练大脑”的方法。

故有此文。

一、阅读的目的:对应开发大脑潜能

阅读之前,我们总得知道为什么而读。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阅读的目的是:增进理解力。

如果把读书比作升级打怪的游戏,把不同理解难度的书比做不同级别的“怪”,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了:他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不断提高理解水平,从而能接触到广泛而深浅不一的许多书籍,能让那些传世的晦涩名著不至于束之高阁。

而采用的方法就是:选择看起来更吃力一点的书来阅读,我称之为“越级阅读”。譬如我已经能读懂网络小说的套路,我应该选择现代名著进行阅读;倘若我已阅尽茅盾奖的作品,我应该选择四大名著或是外国名著,总之,在选书时,应选比当前的理解能力高上一层的书。

而这听起来,像不像是循序渐进开发大脑潜能的过程?

很多人都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它属于现在的乐坛天王周杰伦。

1999年的12月的一天,吴宗宪将周杰伦叫到办公室,十分郑重地说:“阿伦,给你10天的时间,如果你能写出50首歌,而我可以从中挑出10首,那么我就帮你出唱片。”

要知道,在此之前,周杰伦已经被拒绝了无数次,他写的歌要么被吴宗宪丢置一旁,要么被扔进垃圾桶里。而这样的承诺对于一个怀有梦想,但一直在为生存挣扎的少年来说,无疑是天降的惊喜。

最终,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问世了,当时便轰动了歌坛。接着第二张专辑《范特西》又流行音乐界。

世界上一大部分的“不可能”,都源于没有压力。周杰伦的压力来源于外界,而我们在阅读中可以自发地给自己施压。

在这个挑战不可能的过程中,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思,你反而会发现:原来这件事是真的做得到。

而这个过程,就是开发大脑潜能的过程。

二、检视阅读:对应提升专注力和记忆力

在开始阅读之后需要做的第一步,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一步,就是“略读”,其目的在于了解此书,知晓自己的兴趣浓度,以及书籍对于自己的价值;

这本书将“略读”概括成了一个更权威的名称:“检视阅读”。具体步骤有二:

首先,有系统地浏览书名前言、目录等一切与正文无关的部分。其次,随意翻阅正文,只挑主干阅读,即使不懂也不要停下来。乍看一下是非常浅显的道理,但确实有很多人在阅读时,习惯从第一页开始看起,而从不浏览前言或目录。

如果你看过《最强大脑》,你会记得这样一位少年:他在2016年的比赛中锋芒毕露,随后在至关重要的中英决赛中,为中国战队赢得比分,最终成为脑王候选人。

他就是申一帆,大学期间通过一个月的钻研,便在世界最高级别的记忆大赛,国际脑力锦标赛中,轻松斩获了“世界记忆大师”的殊荣。

在他初出茅庐的那一场比赛中,他要面对的是这样一个挑战:在3-4分钟的时间里,通过观察20位手舞表演者的细节,识别出嘉宾挑选的三名选手的手掌轮廓剪影。这个名叫“手影迷踪”的挑战环节,难度有二:

动态而迅速的手指舞令人眼花缭乱,而与动态记忆相对的却是静态的手掌剪影;在短暂的时间里,20位手舞精英的动作此起彼伏,混淆记忆。但他轻松晋级,获得一片惊叹。

他在随后的采访中这样说道:

划重点,世界记忆大师的记忆方法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大致过一下”。

在这个“大致过一下”的环节中,大脑接受到了关于书籍的信息,于是开始运转开始思考,开始在整个脑内检索与该书相关联的其他知识,这是人类短期记忆的开始。

同时大脑也发出了一个指令,即:这本书与我何干?这个动作不由自主地把读者带进了一个专注思考的环节,同时也是与书进行初步沟通的关键。

三、分析阅读:对应深度思考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阅读分为四个阶段:以识字为标志的基础阶段,以略读为重点的检视阅读,以思考为核心的分析阶段,以及以多本书为对象的主题阶段。

而主要针对论说性问题的分析阶段则是重中之重, 作者将其大体分为了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有所不同:

掌握大纲,要知道自己究竟在读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全书;诠释意图,判断作者的主旨,并找出作者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暂缓评论,理性分辨作者观点的正误,做论断时请找出理论依据。这三个阶段涵盖了认知、理解和理性判断的部分,意味着读者需要时刻保持专注,保持清醒地接收作者发出的信号,并不断纠正自己的认知,使它走上作者划定的道路;但同时,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尽信书”,二是“无理否定作者的任何观点”。

这个步骤在一直强迫你回答关于这本书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你在走马观花读书后回答不出的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抗拒这样做的原因所在——集中注意,深度思考实在太累了。

但只有深度思考,不断地提问不断地解答,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大脑的活性。

心理学家们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逼迫一个小白鼠触碰一个“电网”,这个电网不会把它电死,但是会带来一定的疼痛感。当小白鼠第一次被逼迫着“触电”后,研究者发现其脑袋里的某个区域变得异常兴奋。

接下来,发生了不可思议的现象:它居然会主动去再次“触电”,并且隔一会儿就去“触电”一次,甚至频次越来越多,直到哪怕是它的爪子都被部分烧焦了,还乐此不疲。

这个时代的电网与并不少见:一刷一整天的短视频,一玩一整夜的团队游戏……不知不觉,我们也许就会成为那只不断触碰电网,而不愿思考的小白鼠。

四、主题阅读:对应包容开放、面面俱到的思维

最后一层的主题阅读,往往也是难度最大的一层,它要求读者集结几十本甚至上百本关于某个主题的书籍,并从中摘取有关于这个主题的片段,总结出片段中该主题的真正含义。

譬如以“爱”为主题,三姐妹在相同的成长环境下,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和安妮·勃朗特《艾格尼丝·格雷》中的“爱”究竟有什么不同?

这样做的目的是:了解到关于同一个主题的不同诠释,真正意识到世界的包容和多样,从而对某一主题产生更加清醒、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

少有人知道,陆游除了是一位充满着爱国情怀的诗人,还是一位专于“主题阅读”的大家。他曾有言:

“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他从小立下大志,常用祖父陆佃“映月读书”的精神勉励自己有系统地读书万卷,于是,他渐渐拥有了一屋子分门别类码的整整齐齐的书。

陆游读书往往以研究某一专题为目的,那一部《老学庵笔记》,便是专门为了研究杜甫所作。除此之外,他还研究屈原、李杜、高岑、韩孟、元白乃至宋代的梅苏,因此,他的诗风之中不免带了些博采众长的特色。

对他来说,“主题阅读”并不仅仅意味着“认识他人之长”,更意味着“化他人之用为己用”,这种保留自己个性的主题式阅读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总结

在迈克尔-柯蒂斯导演的电影《卡萨布兰卡》中,有这样一句话:

“每个人的气质中,都藏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而要想真正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状态,仅仅让书籍发挥消遣作用是不行的。

只有在阅读的时候再用心一点,再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才能慢慢从“有些痛苦的阅读者”,变成“享受其中的阅读者”,才能逐渐摸到那条隐形的、通往作家内心思想的大道。

你才会模模糊糊地发现,原来,这才是经典流传至今的原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指南背后 藏着打造“最强大脑”的秘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最强大脑的记忆秘诀:联想记忆法

最强大脑的记忆秘诀:联想记忆法

记忆,信息,故事,事物,方法,手机,飞机,东西,事情,切入口,时间,汽车,西瓜,好的,联想记忆,内容,关键词,单词,思维,游戏,火车,经验,记忆力,记忆法,资料,深刻的印象,联想记忆法,这个故事,客观事物,乘客

2020-05-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内容,作者,问题,主题,检视,分析,书籍,时间,一本书,原因,时候,信息,一行,层次,文字,答案,艺术,规则,读者,过程,重点,阅读者,一个问题,如何阅读一本书,指的是,句子,意义,方法,目的

2018-07-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如何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规则,实用型,时间,作者,内容,检视,类型,目的,问题,是一本,主题,文字,悲剧,方法,案例,目录,画线,笔记,细读,读者,靴子,基本问题,方法来,目的是,这本书,方著作,厚度,书会,中关,主旨

2009-06-04 #长篇故事

《如何阅读一本书》:4招教会你读懂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4招教会你读懂一本书

层次,一本书,主题,书籍,作者,分析,这本书,检视,知识,问题,如何阅读一本书,内容,阅读者,大部分,时间,技巧,答案,读者,艾德勒,些什么,阅读一本书,一本好书,都会,主旨,基础,好书,技术,方法,整体,理解力

2007-08-25 #短篇故事

《如何阅读一本书》:基础阅读 检视阅读 分析阅读 主题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基础阅读 检视阅读 分析阅读 主题阅读

这本书,文案,目录,前言,后记,分析,主题,书籍,作者,基础,层次,检视,爆款,读者,难度,方法,目的,重点,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有的人,下单,价值,内容,关键,思维,思想,思路,技能,科学

2020-07-27 #故事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之一阅读前准备

《如何阅读一本书》之一阅读前准备

信息,如何阅读一本书,人们,书籍,作者,时代,目的,读者,有道理,阅读一本书,东西,主动性,同事,头条,大部分,实用性,层次,建议,心智,情况,思想,技巧,才能,新闻,时间,注意力,概念,目的性,理解力,活力

2010-02-10 #短篇故事

我如何看《如何阅读一本书》

我如何看《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方法,层次,方法论,分析,知识,知识论,做法,基础,层面,检视,实用,如何阅读一本书,告诉你,教你如何,日本人,万夫,原书第,莫提默,艾德勒,查尔斯,张彩,范多伦,商务印书馆,只有你,大有,美日,老和尚,随便看看,书单

2010-11-07 #长篇故事

《如何阅读一本书》:不仅要学会如何阅读 更要实现心智的成长

《如何阅读一本书》:不仅要学会如何阅读 更要实现心智的成长

作者,这本书,问题,主题,内容,分析,层次,资讯,方法,一本书,书籍,技能,检视,目的,些什么,时代,全书,实用型,心智,核心,科学,读者,议题,规则,论述,一种是,另一种,如何阅读一本书,达成共识,主旨

2007-11-0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