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为了修路重开大洋生产线?修建川藏公路的两段故事

时间:2010-09-26

当时,从四川、青海至西藏的交通状况极为恶劣,由于没有公路,从四川成都或青海西宁向拉萨运送物资,全靠人背畜驮,冒着风雪严寒艰难跋涉,往返一次需半

提示:本文共有 19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1.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进军西藏。当时,从四川、青海至西藏的交通状况极为恶劣,由于没有公路,从四川成都或青海西宁向拉萨运送物资,全靠人背畜驮,冒着风雪严寒艰难跋涉,往返一次需半年到一年时间。从长期战略角度出发,必须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毛泽东主席遂指示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

十一万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和各族民工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顽强的战斗意志,用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劈开悬崖峭壁,降服险川大河,战胜恶劣的气候和地质灾害,三千多人为修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数军民负伤、致残。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川藏公路穿越整个横断山脉的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色齐拉山等十四座大山;横跨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拉萨河等多条江河;横穿龙门山、青尼洞、澜沧江、通麦等八条大断裂带,终于通达拉萨。1954年12月25日,川藏公路胜利通车。

2. 五十多年前,对于川藏公路的修筑除了留下一首红歌《歌唱二郎山》外,还留下了一个关于修筑该公路的经费的内部说法:这条公路的建造经费,相当于用银洋成双排连接川藏南北两线的总长度。一枚银洋(就是民间俗称的“袁大头”)直径是39毫米,要用一枚枚银洋成双排连接4559公里,得用多少?

那么,为什么要拿银洋来计算呢?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从那时开始,凡是解放了的地区,一律以该行发行的人民币作为流通货币。川藏公路开工是1950年,按说应当使用人民币,怎么要花银洋呢?

这是因为西藏地区当时的物资供应原本就紧张,十多万筑路大军进去,当地是没有提供给养的能力的。从政治影响考虑,解放军也不会向当地购买给养物资,以免让那些一心抵制解放军入藏的反动分子找到煽动群众闹事的借口。这样,问题就出现了:从后方运输,成本昂贵让人难以承受,运输周期也长。于是只有另辟蹊径,向印度、巴基斯坦、缅甸购买。从距离上来说,进入西藏后距这三个国家反倒近些,而且交通情况也没有那么险恶,还有稳定的、已经建立多年的物资交易渠道。于是,筑路指挥部就组织了专门部门负责跟境外交易。这种交易,人民币是不能使用了,人家认银洋,当然,黄金也行;纸币也可以,不过只认一种——美钞!当时人民政府持有的美钞很少,不可能拿去跟外国人搞交易,于是只有用银洋了。

这是物资采购方面的,还有人工、租借房屋和工具等方面的报酬、租金、使用费之类,藏区老百姓也是这样,由于长期以来交通闭塞,他们根本不认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认的就是硬通货,要么黄金,要么银洋。银洋只认两种——清朝末期广东或者湖北铸造的“光绪元宝”和有袁世凯头像的“大洋”,有孙中山头像的那种被称为“小洋”的是不认的。因为尽管“光绪通宝”、“大洋”、“小洋”的分量相同,每枚都是七钱二分重,但众所周知“小洋”铸造时里面是掺了“响钢”(即纯铜)的,所以成色不足,拒收没商量!

用黄金进行交易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中国没有流通过金币。如果用其他样式的黄金进行交易,成色、计量都存在鉴别和计算上的困难。那就只好用大洋了。从内地把大洋运到川藏地区,总比运送物资要划算得多。那就准备大洋吧。可是,大洋有那么多吗?当时,中央有命令,让各地政府把收缴、兑换而得的大洋全部集中上交,然后运送到川藏地区。命令迅速执行,可是,各地的大洋很快就上交完了,川藏公路指挥部那边却还有“缺”口。那怎么办?办法很快就想出来了:制造新大洋。位于上海曹家渡的上海造币厂接到紧急命令:立刻制造有袁世凯头像的大洋。上海造币厂接到命令后,随即成立了技术核心小组,开始试制大洋。从技术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桩难度很高的活儿,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模具制作,只要制作出跟袁世凯统治时期发行的银洋一模一样的模具,之后的生产工艺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上海滩的三名顶尖级别的钳工受命分别制作一套“袁大头”的模具。这三位都属于新中国第一批高级技师,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专家。“顶尖级”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而是恰如其分的评价。用他们制作的三副大洋模具所试制的大洋,跟袁世凯时期发行的那些银洋除了新旧之分外,再也找不出任何区别。

大洋缺,生产大洋的白银并不缺。有了合格的模具,那就开始生产吧。从1951年9月起,由上海造币厂生产的新大洋,被不断地运送入川,和陆续收缴和兑换的旧大洋一起,经西康省运送至西藏。这在当时的中国内地算是一个秘密,但在国际上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台湾特务机关曾授意专人以“金融专家”的名义在海外几家报纸上发表文章,称中共方面“伪造钱币,欺骗友邦”,试图引起印度等国的抵制。但外国商人不笨,他们发现新大洋的成色、分量跟老大洋一模一样,当然认了。这些数量不菲的新大洋,后来在海外得以跟老大洋一样正常流通,甚至一部分流通到了台湾,国民党政权也默认了。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教育超市收银员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为了修路重开大洋生产线?修建川藏公路的两段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二郎山先后有三条公路翻山 自驾318川藏线不能忘却的故事

二郎山先后有三条公路翻山 自驾318川藏线不能忘却的故事

二郎山,老路,隧道,雅康,二郎山隧道,川藏线,称呼,一侧,公路,天全县,高速公路,国道,历史,山顶,泸定县,泸定,甘孜州,全长,四川省,川藏公路,垭口,壮举,小时,情怀,漫记,海拔,贡嘎雪山,雅安市,同一条,所取代

2020-06-01 #经典故事

如果54年没修通“川藏” “青藏”公路 今天西藏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54年没修通“川藏” “青藏”公路 今天西藏会是什么样子

西藏,公路,决心,拉萨,飞机,驼峰航线,向西,新中国,历史,人类,冰川,川藏公路,将军,故事,折损,意志,战士,损失,损失率,政府,暴风雪,毅力,烈士,海拨,泥石流,祖国,班禅,航线,路在何方,路途

2015-11-02 #小故事

西藏纪录片《极地通途》9日首播 讲述人与公路的故事

西藏纪录片《极地通途》9日首播 讲述人与公路的故事

纪录片,公路,故事,极地,通途,制作方,西藏卫视,高原,讲述人,拉巴,欧珠,西藏,横跨在,民众,青藏公路,变化,纵横交错,拉姆,贡桑,广播电视台,中新网,上集,下集,世界屋脊,乡村,公路交通,农村公路,拉萨,川藏公路,团队

2020-05-10 #故事会

“爸爸”的故事

“爸爸”的故事

小杨,爸爸,汽车,公路,干爸,川藏线,故事,部队,车子,雪水,值班,公路上,一滴水,中国,交通事故,事件,公务员,全家,半路,司机,川藏公路,山顶,情况,时间,方便面,时候,热水,职责,行为,路况

2020-07-12 #故事阅读

世界上最恐怖的公路 老司机都害怕 遇到堵车情况非常危险!

世界上最恐怖的公路 老司机都害怕 遇到堵车情况非常危险!

格伊,斯通,道路,海水,川藏公路,公路,居民,通道,来提,道来,在通,小贝壳,还可以,都会,被誉为,四季,全程,后果,周边,太行山,外界,图片,湖泽,当地政府,怀抱,法国,时间,景色,晚霞,标志牌

2008-11-26 #长篇故事

中国探险家的小故事

中国探险家的小故事

余纯顺,探险家,拉萨,新藏公路,罗布泊,海拔,长江,气象站,中国,全程,公路,孤身,少数民族,川藏公路,新疆,狮泉河镇,聚居地,雨水,中国探险家,中华,事情,人们,壮行,全方位,全长,初中,喀什,地球,天后,小黑

2020-09-26 #故事阅读

一套邮票 讲“两路”故事

一套邮票 讲“两路”故事

青藏公路,公路,康藏,邮票,川藏公路,精神,钢索吊桥,大渡河,工人,道班,二郎山,奇迹,技术,石碑,发展,康特,条件下,世界屋脊,交通,图案,官兵,天堑,大桥,工艺,满山,桥梁,沿途,生命,环境,画面

2009-04-30 #故事会

四月芳菲将尽 而川藏线上的汽车兵仍在踏冰雪 闯天路

四月芳菲将尽 而川藏线上的汽车兵仍在踏冰雪 闯天路

郭宏,官兵,川藏线,车队,海拔,汽车兵,道路,天路,海子山,兵站部,中国,冰雪,官兵们,气温,精神,车辆,雪花,飞石,任云,李龙,米以,作者,交通,世界,任务,兵站,冻住,地方,寒风,川藏公路

2017-06-14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