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重症患者护理 生命之托——《女兵小故事》之五十六

时间:2010-09-30

小故事右手握左手

提示:本文共有 36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70年初,铁道兵基层医疗单位,与所属铁道兵连队一样,无论是地理环境、生活条件等各方面,都处于艰难困苦之中。医院要承担所有部队指战员及当地老百姓的大量医疗诊治工作。军医多数都是从医学院毕业分配,或部队选派人员进修培养而来,卫生员是经短期三个月培训的男女新兵。 我要叙说的是,当年曾经活跃在襄渝铁路线上的铁道兵二师八团卫生队5808部队。别小看这支再普通不过的医疗队伍,在当地可是闻名遐迩,无人不晓。卫生队卧龙藏虎,享有 八仙 四大金刚 之称的一流军医,个个年轻力壮,出类拔萃,各显其能。尤其是赵云海军医,卓越群伦,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实在令人惊羡,特别是颅脑外伤手术诊治方面,更胜一筹,已记不清多少岌岌可危,命在旦夕的伤员,在他们的抢救之下,起死回生,转危为安。 抢救是第一关,护理是第二关,自然也缺少不了一支强悍的护理小分队,常言道: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就是病人在生病期间内,护理占 七分 的比例,由此可见,主要靠护理工作来完成。特别是危重病人,成与败的关健在于护理方面,至关重要。丝毫不能疏忽,稍不谨慎,就会造成前功尽弃,付诸东流。 那个年代,根本没有现代化的手术室、ICU急救监护室和设备齐全的先进精密仪器。特护室是一门一窗的干打叠土坯房,大概12一13平方米,内设有一张单人钢丝床,一套被褥,一个大号氧气瓶,一台吸痰器,一张桌柜,上面摆满急救药品,二把凳子,4个输液架,就是在这样寒舍环境下,仍成功救治了多数危重病人,现在想起仍然感慨万分,不可思议,真是天方夜谭,也勘称创造奇迹! 列举二个病案,是我亲自参加护理过的经历与一点小小体会。 其一:70年初,铁道兵部队进军襄渝铁路,全面展开施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时间紧,任务重,伤亡事故屡屡发生,救护、抢救工作尤其繁忙。一天,连队送来一名因放炮被石头砸伤,颅骨多处严重挫伤的战士,病人已休克,生命重危,一息尚存。军医们历经数小时,争分夺秒,奋力抢救,紧张而有序,几个来回生死搏奕,终于从死亡线上挽回一命,紧接着迅速组织护理小组,进行特护。 特护分二个小组,白班,夜班,每组安排4人,二男兵,二女兵,老兵带新兵,老兵为主,新兵为辅。都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其实不然,完全从工作角度考虑。我的昵称是 赵老兵 ,战友们亲切地叫咱 老兵 ,虽然年龄不大,资格老点,我沾沾自喜,乐在其中,不负殊荣,所以每次特护总少不了我。 各小组每天工作时间有十二个小时,每周轮换倒班,可想时间比较长。白班工作量大,晚班略少点,二人负责治疗,二人负责护理,各负其责,恪守其职。 我与紫少芬、高立胜、李惠民为一组。 我们严阵防守,相互配合,有条不紊,齐心协力,非常默契。大家严格执行医嘱,认真遵守 三查七对 制度,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并详细书写清楚所有护理记录,细致、准确地做好每一项治疗和护理工作。 血管是急救病人的生命线,所有大量的药物,靠液体输入病人体内。因此,必须确保血管畅通是关健。重症病人血管本身已萎缩,失去弹性,偏细,很难穿刺或者穿透,必须格外细心。如何做到一针见血,全凭基本功是否扎实,也能考验技术水平高低。输液常会遇到时间过长,病人燥动、抽搐而引起皮下淤血,跑针,漏液,堵塞现象,为尽量减少血管的损伤,我们一般从血管末端手背开始,采取用小针头以及头皮输液针穿刺,收到很好效果。 气管导管,是通过植入气管方式,给病人提供呼吸通道,以达到供氧目的。也是针对危重病人不能自主呼吸所采用的唯一办法。导管本身,就容易刺激气道,极易产生分泌物,在护理中要时刻警惕,密切观察,发现有一点痰液,必须立即吸出,及时清洗,严防粘液阻塞,造成病人窒息,引起呼吸衰竭。 输尿管是在病人不能自主排尿时建立的通道。尿液能分析出临床用药对肾脏功能是否损害,体内电介质、酸碱度是否平衡等重要指标。有进量就有出量,因此,特护病人要详细记录尿量与次数,并且要细观尿液颜色,气味,有无絮状沉淀物等情况,为判断肾功能是否出现紊乱提供有效依据。 我们夜以继日,固守三管,一丝不苟,择善而从,确保一线。颅脑外伤病人,病情复杂,时常会出现突发病和继发病,需要我们高度警惕,严防不侧。既使能够做到万无一失,面面俱到,在护理过程之中,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有随机应变处理能力。 就说输尿管经常脱落一事,我们起先就非常恼头,尿液是定时开放,有时不到时间,尿液充盈,尿管脱落,弄的被褥、床单全部湿淋淋,每换一次既费力又麻烦。翻动病人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每次由二人帮助病人侧身扶好,并且保护住输液,二人迅速准备,把褥子、床单从一边铺上扯平,再将病人翻过来,铺另一边,不能留有折子,看似容易的事情,却也忙得不亦乐乎。那年代物资匮乏,甚至连个薄塑料布都难以找到,就用做手术用的厚重塑料布铺垫在床单下,塑料布又硬又不透气,没几天病人屁股就出现红肿,怎么办呢? 总要想想办法,采取措施解决呀!正当大家一愁未展,束手无策,此时,一向沉默寡言的闷葫芦李惠民,悄悄拽下我白大褂: 老兵 ,不好意思说。我似乎命令式口气 说 !他羞于启齿,欲言不敢,仍吞吞吐吐, 有个套子就能够防止尿液外溢 。我眉头一皱,领会他指的是什么东西了,随即让他赶紧去药房找找有无安全套,在旁边的男女兵都低下头,流露出不好意思。其实他她们并没有发现,说此话的同时我早巳面目绯红,怎么说,我们都还是十四、五岁的小男孩、小女孩,花季少年,纯真无邪,谁不羞涩呀!正是因为我们是军人小战士,为了工作需要,绝不允许有任何遐思,想入非非。战友的提议,这一招还真灵,行之有效,确实减少了不少麻烦。 随着病情逐渐稳定,为病人能够尽早尽快地增加更多的营养摄入,开始实施鼻饲插管。营养液全靠自行制作,无形中又增加一项任务。我们又面临着如何调制营养液问题。奶粉,藕粉,肉汤,菜汤都好制作。按照医嘱规定,每次配制多少量,浓度,根据消化吸收情况,每次均按要求定时、定量逐步增加。难就难在鸡蛋汤的做法,起先半个鸡蛋,后一个鸡蛋,别认为把鸡蛋往碗里一磕,一搅,开水一冲熟了,没这么简单,是如何用500毫升注射器吸进去的问题。一开始谁也掌握不好,不是把鸡蛋打成一坨,就是大块絮花,根本无法吸进去,这可愁死人了!怎么办呢?大家细细琢磨,相互交流,不其厌烦,一遍又一遍,总结经验,再实践,反复操练,终于成功了!不仅能把鸡蛋制作成细如丝,又绒绒的蛋沫沫,而且按规定要求不超量,减少了浪费。真可谓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必成 。看见病人苍白的脸庞,一天天渐渐映出红润,我们心里都无比地高兴和欣慰。 诸多问题,总是接踵而来。这天,我们小组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检查各自负责的工作。我发现病人肚子胀的鼓鼓地,一敲嘣嘣响,怎么回事?是受凉啦,还是流食喂多了呢?先是用热水袋悟悟,再轻轻上下按摩推拿,效果不佳。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正一头雾水,寻思着,忽地想起,仔细翻阅交接班报告,恍然大悟。原来是病人进食多日,从未有过排便记录,只进不出,那能行?肯定是屎憋的。再说病人处于植物人状况,不可能有自主排便意识,只有靠人工帮助。不容犹豫,我立即准备物品,手术橡胶手套,润滑油,脸盆,毛巾,卫生纸。高立胜见状好奇地问:这是要干啥子?紫少芬一看这架势,顺口一说: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掏屎呗!没错,做为老兵肯定要一马当先,即使从未做过此事,赶着鸭子上阵,也要迎刃而上。我让他们配合着,把病人侧翻身体,怎样得当,操作稳妥,要会专业知识,要凭着临床护理积累的经验,不能蛮干。我按常规一步步进行,用轻柔的手法,将病人宿便,又硬又臭的像羊屎蛋一个一个往外掏,不一会就累着满头大汗。那弥漫着整个屋里呛人的恶臭,似乎使人窒息,闻之欲吐,厚厚的口罩都难以遮挡。此时李惠民主动要求:老兵我来吧!行!看似轻而易举,他一上手,就感觉十分别扭,不由地紧皱眉头,笨拙的动作一点也不协调。只见他慌乱之中,随手将沾在手套上的屎蛋蛋往地上一甩,这可好,落在地上的屎蛋蛋居然弹跳起来,差点蹦到床上。旁边的战友见状,看我直瞪眼,眸中透着严肃的神色,欲笑又止,都不敢吱声。李惠民平日就胆小怕事,这回像小孩犯了错误一样,低着头,手足无措,忸怩不安,吓着双手也瑟瑟发抖。此时此刻,只有安慰话语和鼓励, 别紧张,沉住气,慢慢来 必经是新兵呀!有这种不怕脏,不怕累,毫不示弱,争先恐后,抢着干精神,实为可贵,值得表扬。 下班回宿舍后,紫少芬绘声绘色地,把今天发生的事情,描述一番给女兵们听。瞧!这般女兵,好像真的亲临其境,闻到了臭味,有紧紧皱眉的,有捏着鼻子的,有捂着嘴的,有屏着呼吸不敢喘气的,有咪着眼不敢看的,有捧腹咯咯笑着不停的,千姿百态,看她们个个超萌的表情,在旁边的我,也忍不住噗哧笑起来。 后来我提醒紫少芬,以后工作中发生的事情,千万别当笑话,以免被人误解,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开展工作。咱们以后一定要加强工作中的严肃性,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以防差错,一时疏忽,必将铸成大错。她连连点头,明白,下不为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重症患者护理 生命之托——《女兵小故事》之五十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重症医生熊滨:守住生命的最后关口

重症医生熊滨:守住生命的最后关口

患者,肺炎,医生,重症,疫情,病情,危重症,一线,父亲,气管插管,自治区人民医院,关口,团队,当值,广西,情况,生命,科学,责任,工作,指导,救治,新华社发,多加,施策,曾参,陈一帆,科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小汤山医院

2008-02-29 #故事阅读

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30周年 患者亲述在ICU的温暖故事

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30周年 患者亲述在ICU的温暖故事

患者,浙江医院,王大爷,医生,医院,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大爷,机制,生命,病房,风险,救治,危重病人,如果当时,重症医学科,方志华,王婷,郭俊,金介,陈彦,高婷婷,责任编辑,不一样,都会,主治医生,大儿,作者,功能,危重症

2020-09-27 #经典故事

与时间赛跑 与病魔搏斗——咸宁市一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的背后

与时间赛跑 与病魔搏斗——咸宁市一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的背后

程先生,病区,危重症,肺炎,患者,医护人员,通城,病情,设备,张玮,主任,云南,咸宁,孩子,妻子,急救车,心电监护仪,情绪,情况,护士,护士长,生命,糖尿病,记者,通城县,负压,远程视频,争分夺秒,惊心动魄,周后

2012-09-07 #故事大全

“一人一故事”即兴戏剧 讲述重症肌无力病友生命故事

“一人一故事”即兴戏剧 讲述重症肌无力病友生命故事

重症肌无力,患者,病友,经历,即兴戏剧,剧本,家属,导演,记者,生命故事,新京,吴飞,张晓龙,柳宝,繁星戏剧村,中心,医生,企业,代表,人士,吴江,小剧场,学者,媒体,女儿,志愿者,平台,故事,爱力,方式

2013-11-04 #小故事

重症监护护士故事

重症监护护士故事

护士长,病人,护士,病房,宋燕,团队,亲人,病情,工作,医生,家人,患者,情况,生命,长和,危重症,医院,小时,江苏省,有一位,重症监护,江苏省人民医院,个人,使命,压力,并发症,感谢信,我院,搭班,时间

2010-03-10 #故事阅读

临汾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故事

临汾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故事

患者,生命,病人,家属,陈凯,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尿液,时候,死神,冯亚,医生,地方,呼吸机,团队,四肢,护士,郭云霞,高春,这里是,市中心医院,临汾,区域,体温,关注点,医务人员,孩子,小男孩,更让人,末梢

2018-08-20 #小故事

《中国财富报道》|钟南山等专家院士对复杂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进行会诊 巡诊

《中国财富报道》|钟南山等专家院士对复杂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进行会诊 巡诊

院士,团队,方案,科研,指导,工作,攻关,李兰娟,王晨,钟南山,危重症,水平,疫情,重症,防控,医疗救治,亚琼,和建,周奕,郭燕红,路丽,国务院,会上,专员,一线,医管局,全国,机制,国家,患者

2019-06-05 #经典故事

守护生命 为生命坚守|听泰医附院重症医学科岳茂奎讲述医患故事

守护生命 为生命坚守|听泰医附院重症医学科岳茂奎讲述医患故事

家属,病人,岳茂,患者,生命,病情,救治,医护人员,医务人员,医生,重症医学科,丈夫,医院,家人,附院,天时,小红,为生命,副主任,再给我,又一次,守护生命,血液净化,这件事,信心,全身,压力,家庭,态度,病区

2010-05-0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