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女佣的故事》:从清洁工到作家 美国底层单亲妈妈的逆光飞翔

时间:2010-10-08

这一段话,用在文章女主角斯蒂芬妮的身上再合适不过

提示:本文共有 38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是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这一段话,用在文章女主角斯蒂芬妮的身上再合适不过。

《女佣的故事》是一本回忆录,也可以称之为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一位美国底层的单亲妈妈(也就是作者本人),在穷困潦倒的生活当中,竭力想要为年幼的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靠当女佣的微薄薪水和政府的救济券,在困苦的生活中苦苦挣扎,依然不放弃梦想,终与奋斗成功的励志故事。

文章最初发布在VOX专栏中,在3天内点击量超过了50万人次。随后,被《纽约时报》评为2019年百本值得关注图书;《华盛顿邮报》2019年50部杰出非虚构作品之一;《底特律新闻报》2019年最受瞩目新书;《福布斯》年度最受期待图书;《魅力》杂志2019年最佳图书等,备受推崇。

我们来看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女主人公斯蒂芬妮.兰德,为了抚养女儿,做了一名清洁女工,在十多个主顾家之间奔波。她住在政府提供给低贫户暂居的收容所,不得不随着变动不停地“搬家”。

为了生存,她只能把年幼的女儿寄存在条件非常不好的日托所,女儿因住处潮湿发霉而生病,她自己因常年做清洁工作,也落下了一身伤病,生活穷苦潦倒,有时连吃饱肚子都成为奢望。这种境况,靠她微薄的、入不敷出的薪水无力改变。

但斯蒂芬妮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改变现状,去心中的圣地米苏拉上大学,成为一个作家,也给她的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在生活的一次又一次无情击打中,她经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最终做到了。

一、当苦难袭来时,最好的应对方法是努力地活着。

斯蒂芬妮的父母在她们姐弟懂事的时候选择了离异,各自组成了新的家庭。她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幸福远赴伦敦,跟随了一个年轻的男人。而她的父亲,与一个嫉妒心很强的、带着三个儿子的女人结婚了。父亲母亲都顾着自己往前奔,不再理会她。

斯蒂芬妮与偶然认识的男朋友有了自己的孩子,这打乱了她原本想要到米苏拉上大学的计划,也让没有玩够的男友杰米恼怒不已。

不可避免,生活的压力让性情暴戾的杰米对母女二人充满了愤懑,在经历屡次家暴后,斯蒂芬妮选择了逃离,这也意味着,她失去了固定的居所,为了养活自己和女儿,必须去谋生。

钱永远不够用,食物永远短缺,没有车,没有男人,没有住房,一切都不可依靠。仅仅能帮上忙的,是东拼西凑的政府食品救济券,没有这些,简直无法生存。

住进政府提供的临时过渡房里,要像那些瘾君子和流浪汉一样,接受不定期要求的随机尿检,并禁止访客。即使被歧视,斯蒂芬妮也只能无条件接受,因为她没有选择的权力。

“只要你心甘情愿地跪在地上用双手刷洗马桶,那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斯蒂芬妮成为了典范清洁公司的一名女佣,也成为了行走在“植物之家”、“小丑之家”、“情色之家”、“大厨之家”、“悲伤之家”的一缕无名幽魂,在清洁打扫别人的家园中,感受着别人的生活。

而辛苦地完成这些人家的工作,她从公司得到的只是微薄的薪水,不得不精打细算账户余额,考虑是否买得起一卷纸。睡觉时,为了保暖,得多穿几件衣服;在女儿吃东西的时候,她只能喝咖啡充饥,整夜忧心忡忡。

对于一个身无技能,又没有学历的人来说,谋生的唯一手段就是出卖体力,而出卖体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活的贫困状态,仅可以让他们艰难地活着。

香港有个真人秀节目叫《穷富翁大作战》,要求参加节目的富翁们在5天时间里,拿着仅有的15块钱生活费,真实地体验一下穷人的生活。

他们必须住宿在贫民窟的板房里,或者露宿街头,靠打工度日,真正感受一无所有的生活。

其中一位参演嘉宾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田北辰,后来出任香港立法会议员和新民党副主席。

而原本计划4至5天的体验生活,田本辰仅仅坚持了两天就放弃了。原因很简单,他发现自己完全不能胜任分配给他的清洁工工作。

不停地打扫,没有休息时间,忍受着别人的嫌弃于抱怨,挣到手的薪水却不够吃一顿饱饭。经历长长的17个小时工作,他才勉勉强强能够生存。

参加节目之前,他一直坚定地认为:“如果你有斗志,弱者也可以变成强者。”

退出节目后,他真正地反思:“这些底层劳动者之所以贫穷,并非因为他们不努力。事实上,他们比我们中的很多人更勤劳,每天不分昼夜地干活......但他们的付出与收获却不成正比......”

当苦难袭来的时候,我们别无选择,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努力地活着。

斯蒂芬妮无奈地成为一名清洁工女佣,把蹒跚学步的女儿放进日托所,一天不停地奔波在几个雇主家之间,用有限的薪水努力地经营着母女二人的生活。

她不是在参演电视节目,她面对的是赤裸裸的无情现实,她不能像田本辰一样坚持不下来可以退出,她没有选择退出的权利,她只能全力以赴拼命地活着。

因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活着才能奔向梦想。

二、坚持梦想和希望,生活终会变成一束光

读过文学名著《唐.吉可德》的人,大概都了解其作者,西班牙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他的人生同样充满了坎坷磨难。

塞万提斯生于西班牙一个贫穷的铁匠之家。童年时曾随父兄颠沛流离。23岁,他参加了意大利的军队,在激烈的战斗中身负重伤,被截去左手。

退伍后一事无成,负债累累,还曾被下狱。对生活万念俱灰的他一度想到了自杀。

铁匠父亲当着他的面,把一块烧的通红的铁块随手丢入身边的冰水,“哧”的一声,水沸腾了,白气一缕一缕地向空中飘散 ......

父亲说:“你看,水是冰的,铁是热的,热铁遇到冰水,如果不想被冰水冷却,就得让水沸腾......孩子啊,你要学会让自己在逆境中沸腾。”

心灰意懒的塞外提斯目睹此状,猛然警醒,生活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哀叹、不平、颓废、释怀、坦然、沸腾......各有各的选择,也各有各的结局。

做人当如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让自己沸腾,也让周围的冰水沸腾,这才是人生价值之所在。

他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文学事业,决定利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著书立说,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果然成功了。

塞万提斯的人生,和本文主人公斯蒂芬妮的人生各不相同,甚至天差地别,但却都一样经历了难以忍受的苦难,最终获得了成功,拥抱了幸福的生活。

这是因为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坚持梦想和希望,生活就会变成一束光。

米苏拉是斯蒂芬妮心中的圣地,那里有她心心念念的创意写作课,就像一束微光,照亮着她苦难的人生,指引着她在生活的蹂躏里一次次跌倒爬起。

对于一个做着清洁工工作的单身母亲来说,住宿和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不要说利用细小的时间,坚持读书学习,为自己和女儿规划一条似乎是难以实现的道路了。

我相信大多数平常人连想也不敢想,更别说去做。但斯蒂芬妮去做了,只要有一点点希望,她都要抓住,紧紧地抓住。

“做一个卑微的女佣只是我短暂的生活。有时我含着泪入睡,唯一的慰籍便是我知道自己绝不会止步于此。”

无数个黑夜里,她埋首读书、写论文,应付考试。计算着自己还有多久才能修满足够的学分,拿到学位。

她关注英才计划,申请最高的奖学金贷款,向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也不停歇地迈进。

正如罗兰的那句名言:“有理想的人能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黑境中看到光明,因为他人逆境只是过渡,黑暗也只是一时的过程。”

而往往,身在逆境中的人,很容易会放低自己的姿态,甚至会悲观地怀疑自己的人生。

所以,坚持梦想和希望,就是为自己点亮一束光,即使身在万丈深渊之中,只要有微光的存在,也能指引我们走出磨难。

这世界上,能够拯救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

三、能让生命扬帆起航的,是学会坚韧、懂得责任、勇于担当。

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没有一个亲人帮扶,孩子一次次生病,工作不停地出问题。在遭遇高速路车祸,女儿九死一生之后,斯蒂芬妮似乎要崩溃了。

“我蜷起身子,趴在地上,手指紧紧扒着脑袋,就像在做龙卷风演习一样,仿佛头顶的天就要塌下来一样......”她不由地感慨:“我的未来是多么无常啊。我们穷的快活不下去了。”

她把自己关在一间小小的厕所里泪流满面,无法继续工作。在听到主管想要让她休假的时候,她马上又争辩:“我明天就能工作了。”

作为母亲,她不能垮掉,她只能万分艰难地踮着脚尖继续前行。就像好不容易修起的一所房子,知道它随时可能崩塌,但她只能有一种信念,即使崩塌,也要存活下来,拍掉身上的灰尘,再重建一遍。

斯蒂芬妮身上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品质,在电视剧《三十而已》中女主角顾佳的身上,我们也能看见。

从一无所有奋斗到拥有富人区的大房子,把丈夫扶上公司的老板位子,自己又挤进太太圈开拓新的市场。

在经历丈夫背叛,亲手创立的烟花厂爆炸,丈夫当啷入狱,房子遭抵押还债一系列变故后,独自一人靠着不停地奔波、学习、考察,把一个濒临破产的茶厂救了回来,给了自己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同样是女人,顾佳是幸运的,她有一个深爱她的父亲,和两个亲如姐妹的好闺蜜,能够倾诉,可以依赖。而斯蒂芬妮的亲人自顾不暇,又分外冷漠,没有一个人能伸出手帮她一把,她的困境更加难以令人想象。

但她们不屈服于命运的天性如出一辙。顾佳为了自己的儿子,斯蒂芬妮为了自己的女儿,她们生为人母,定要给孩子一个力所能及的最好的家。

巴尔扎克曾说:“世界上的事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斯蒂芬妮是个弱者,但也不是弱者。她更是一个强者,她目标清晰,思路敏捷,永远知道在最边缘的地带寻求哪怕一点点更好的活着的办法。

这就是绝境之下,一个女人非凡的力量。

写在文末:

我也是一个母亲,我也愿为我的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拼尽全力,就像斯蒂芬妮一样,秉持着心中的微光,向着心中的目标,奋力前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女佣的故事》:从清洁工到作家 美国底层单亲妈妈的逆光飞翔”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在美国社会 一个人从女佣成为作家要经历些什么?

在美国社会 一个人从女佣成为作家要经历些什么?

兰德,女佣,故事,美国,斯蒂芬妮,命运,清洁工,女儿,范雨,生活,社会,专栏作家,改变自己,下流社会,主顾,书单,作家,华盛顿邮报,家政,家庭,对象,底层,文章,细节,社会福利,社会底层,纽约时报,编辑,单亲妈妈,是一位

2010-01-24 #长篇故事

《女佣的故事》:从清洁工到作家 单亲妈妈如何走出彷徨乘风破浪

《女佣的故事》:从清洁工到作家 单亲妈妈如何走出彷徨乘风破浪

兰德,女儿,单亲妈妈,作者,生活,经历,女佣,故事,底层,收入,清洁工,伍尔芙,奥巴马,金智英,这本书,方式,女性,人生,内容,博客,时候,母亲,美国,食品,很多人,我已经,是一位,自己的房间,记录下,个人

2013-11-06 #长篇故事

《女佣的故事》:清洁工的逆袭 全靠努力二字

《女佣的故事》:清洁工的逆袭 全靠努力二字

斯蒂芬妮,兰德,生活,女佣,底层,故事,政策,清洁工,身份,补助,专栏作家,蒙大拿大学,人们,增幅,好评,家庭,小时,救济,日子,梦想,美国,营养,食品,项目,不放弃,值得我们,美国人,许多人,歌德,米苏拉

2016-10-03 #故事阅读

《女佣的故事》:底层单身母亲的奋斗史

《女佣的故事》:底层单身母亲的奋斗史

斯蒂芬,生活,工作,米娅,女儿,孩子,女佣,杰米,故事,特拉维斯,公寓,单亲妈妈,富翁,母亲,美国,C.,田北辰,底层,清洁工,时间,梦想,全年,出租屋,家庭暴力,家庭,小时,情绪,文章,父母,节目

2010-03-03 #故事大全

从《女佣的故事》看美国底层百姓生活 幸福度远不如中国

从《女佣的故事》看美国底层百姓生活 幸福度远不如中国

兰德,美国,女儿,父母,收容所,工作,故事,清洁工,社会福利,补助,生活,女佣,孩子,房子,雇主,奥巴马,非虚,我们国家,这本书,书单,作品,住房,人生,人们,作者,图书,妈妈,底层,工资,救济

2011-04-05 #故事阅读

《女佣的故事》:从清洁工到作家 这位单亲妈妈都经历了什么?

《女佣的故事》:从清洁工到作家 这位单亲妈妈都经历了什么?

斯蒂芬妮,兰德,家暴,杰米,女儿,孩子,生活,个人,女性,人生,故事,小说,家庭,母亲,美国,图书,大学,家庭暴力,梦想,汉堡,清洁工,父母,贫困率,玛德,莱娜,非虚,勇敢地,往往是,那不叫,专栏

2017-07-24 #短篇故事

《女佣的故事》:从清洁工到作家 单亲妈妈如何走出彷徨乘风破浪

《女佣的故事》:从清洁工到作家 单亲妈妈如何走出彷徨乘风破浪

兰德,生活,女佣,故事,单亲妈妈,这本书,博客,女儿,时候,母亲,很多人,作者,内容,地方,点滴,精神,一本书,如果我们,是一位,有许多,生活中,记录下,和政,奥巴马,罗曼罗兰,那可,第一时间,福利来,文化,中站

2015-02-20 #短篇故事

《女佣的故事》——女性独立的重要性(上)

《女佣的故事》——女性独立的重要性(上)

斯蒂芬妮,女儿,男友,母亲,杰米,女佣,孩子,妈妈,故事,工作,生活,农场,家庭,意识,清洁工,养马,米娅,因为她,都会,丈夫,东西,价值,家人,报酬,收容所,日子,最底层,父母,生意,经历

2020-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