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她写下“留德华”的海外援助故事 呼吁对归国华人多些理解

时间:2010-10-12

不读她的文章,我们很难想到,援华物资的背后竟会有如此艰难、感人甚至惊险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4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在作家出版社近日出版的诗文集《战“疫”之歌》中,德籍华人作家夏青青的《关山万里,赤心同在》是唯一入选的海外作品。不读她的文章,我们很难想到,援华物资的背后竟会有如此艰难、感人甚至惊险的故事。

当记者越洋联系到夏青青时,她正休假在德国的家中“自我隔离”,两个上中学的孩子都停课在家。她告诉记者,现在德国的疫情严峻,从二月中旬就买不到口罩了,更加严重的是医院也缺乏防护物资,急需援助。“灾难袭来,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个人能够独善其身,迫切盼望大家能够摒弃偏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夏青青2019年5月于南法嘉德水道桥

一片赤心,打动德国工厂

和很多海外华人一样,夏青青从一月中旬开始就格外关注国内疫情发展。在看到武汉的医护人员缺少防护物资的消息后,她也曾焦急、落泪。这时候,她在朋友圈发现,很多“留德华”已经行动起来,特别是同济德国校友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德国校友会,“他们动作之快,手笔之大,响应之广,支持之众,让我非常吃惊,也非常感动,所以决定把它写出来。”

在《关山万里,赤心同在——旅德华人驰援抗“疫”纪实》中,夏青青总结了此次援助行动的三大关键环节:募捐、采购、运输,每个环节中都包含着重重困难。

1月23日,武汉“封城”。24日,同济校友会就发起募捐,10天内收到捐款57957欧元。而华科校友会则果断决定直接采购,会长叶继文凭借自己的商业头脑,找到生产工厂下单,预定了足够装满一整个集装箱的防护物资。可是第二天,厂商就告知公司CEO否决了订货意向,要退回订金。副会长徐涛即刻开车出发,抱着“万一”的希望来到对方公司,在停车场苦等了两三个小时才见到销售主管。

为打动对方,徐涛又一次转述武汉前线医生的求助信息,并翻出几个武汉医生“无防护”救治病人的视频给对方看。看到视频,对方目光湿润,拿起手机拨通了CEO的电话,两人谈了足足半个小时,挂掉电话他向徐涛伸出手:“你赢了!我们老总同意提供这批货物给你们,可是价格要重新谈。”徐涛唯有点头答应。

提货当天,叶继文率领自己联系的车队赶来,将价值260万元的物资迅速装车,迅速付款离开。夏青青写道:“后来一家友好协会的经历证明了叶会长自己组织物流运输的决定是多么正确。那家友好协会从德国供应商处订购了一批口罩,已经付款,货物也已经发出,在离目的地仅剩半小时车程时却被供应商召回,他们最终没能拿到那批援助物资,真后悔当初没有派出自己的车队前去提货。”

此后,德国医疗物资越来越紧缺,价格也在飞涨,同济校友会发动全德校友四处寻找货源,在德国多地迅速展开了采购、提货、中转、运输的一条龙行动。在两家协会的密切配合下,首批救援物资成功跨越关山万里,于1月30日送到了武汉的一线医院。

“故乡安好,我便无恙”

“德国距离中国远吗?是的,很远,远在万里之外。然而,德国又跟中国距离很近,近到德国华人能够触摸家乡的脉搏,近到故乡能够听到德国华人的心跳。”为写出德国华人的一份真心,夏青青整个二月份都在为这篇文章忙碌。

杨悦女士援助家乡援助母校的一批口罩装车待发

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夏青青没能写入文中。“叶继文会长在忙碌过后才得知有亲戚确诊,可是他购买的大批援助物资已经全部分配,他甚至没有一只口罩可以送给亲戚。徐涛副会长是荆门人,分配物资安排运输的小组事后才发现,分配给荆门医院的物资是最后一批发出的,不好意思地向他致歉,而他毫无怨言。”

夏青青的文友杨悦女士,是著名翻译家杨武能教授的女儿,在德国自主创业。“疫情爆发后,她好不容易买下近万个口罩。为了第一时间送达家乡重庆,她联系到海南海空,然而二十几个箱子只能作为普通行李在起飞前送到机场柜台。”杨悦没有开大型车的驾照,只得求助朋友圈,立刻有好几名志愿者报名,他们一天之内驱车一千五百公里往返,把那批口罩顺利送上飞机。在这批包裹外,杨悦特意贴上了“故乡安好,我便无恙”的字样。夏青青说,这句话足以代表所有海外华人的心声,惟愿祖国安好,同胞无恙。

“杨悦为人低调,若不是遇到困难,她不得不公开求助,我不会得知她如何奔走援助家乡。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实在无法一一列举。”夏青青透露,参与捐赠的不仅仅是华人,还有很多德国本地人,“我想这是人道主义的具体表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不赞成海外华人盲目回国

现在,中国的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而海外疫情正在蔓延,德国也未能避免地卷入其中。夏青青告诉记者,目前德国普通民众已经认识到病毒的危险性,“全德范围内限制人际接触,允许出门工作、看病、采购,允许跟家人出门散步、遛狗、运动,禁止在家庭成员外两人以上的聚会。对这些过去不敢想象的限制个人行动自由的法令,大家普遍能够遵守,希望这一措施能够减缓病毒传播的速度。”

由于德国医疗条件好,重症病床多,目前还接受了法国、意大利的部分重症病人,但是普通医院的防护物资仍然不足。夏青青透露,由于旅德华人在援助中国时基本买空了当地的防护物资,所以现在他们也急需帮助,“有一位老三届文友,他的两个儿子都是医生,说没有防护‘裸奔’,他非常担心。”

目前,夏青青没有近期回国的计划,而是休假在家陪伴停课的孩子。她也不赞成大批海外华人盲目回国,“机场、机舱、火车都是极容易感染的地方,没必要给自己以及国内同胞增加感染的危险”。同时,她更呼吁国内的朋友对归国华人多一些理解,“违规者理应受到法律制裁,可是不要因为个别人的行为,而忘记了多少海外华人在祖国有难时,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驰援祖国的,不要让海外华人太寒心。”

此次疫情期间,她还留意到蜂农被困无法转场造成蜜蜂饿死的报道,“蜜蜂是我们人类要生存下去必不可少的昆虫,这些年蜜蜂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我在这篇报道之后写了一篇散文《城市养蜂人》。”她更希望,疫情过后大家能好好反思人类对待大自然、对待其它生物的态度,思考如何避免下一次灾难的发生。

夏青青的专业是经济,现任《南德日报》税务专业咨询师。她也盼望,这次疫情不会引起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不会加深甚至分裂国家和民族之间的鸿沟。(夏青青供图)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她写下“留德华”的海外援助故事 呼吁对归国华人多些理解”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揭秘驰援祖国防护物资的背后故事:严峻时刻 “留德华”在行动

揭秘驰援祖国防护物资的背后故事:严峻时刻 “留德华”在行动

夏青青,德国,疫情,物资,校友会,华人,口罩,武汉,同济,叶继,中国,关山万里,对方,海外华人,蜜蜂,赤心,援助,采购,徐涛,杨悦,友好协会,专业,会长,亲戚,人类,医院,孩子,家乡,朋友圈,机场

2010-09-05 #经典故事

中国将紧急援助西班牙战疫 在西华侨华人备感温暖振奋

中国将紧急援助西班牙战疫 在西华侨华人备感温暖振奋

疫情,西班牙,中方,医疗,物资,桑切斯,中国,中青报,西班牙政府,中青网,冈萨雷斯,王毅,班牙,向西,确诊病例,华人,国家,记者,病毒,肺炎,援助,宋灵,警戒状态,中国政府,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全球,人民,代表,侨胞

2013-06-11 #小故事

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一):日本侨胞免费提供专线包机 数

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一):日本侨胞免费提供专线包机 数

日本,武汉,物资,华侨,湖北,疫情,包机,海外华人,华人华侨,总商会,中国,专线,留学人员,旅日,武汉大学,校友会,爱心,祖国,侨胞,价值,医疗,心力,团体,国际,株式会社,组织,社长,纪实,肺炎,青海

2020-03-26 #故事大全

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七):暴风雪挡不住家国情怀

海外华人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七):暴风雪挡不住家国情怀

物资,河南,加拿大,老乡,疫情,魁北克,湖北,中国,蒙特利尔,冯肖,郑先红,仓库,医疗,方案,理事会,航班,海外华人,华侨,善款,河南省,祖国,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侨务办公室,倡议书,华人,情怀,成员,留学人员,郑州,募捐

2014-09-22 #故事阅读

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呼吸心跳与你一同”

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呼吸心跳与你一同”

疫情,华侨,中国,留学人员,海外华人,物资,祖国,创作,一线,医疗,留学生,组织,肺炎,华人,心力,学生,形式,时刻,故事,晴天,武汉,歌曲,美国,风雨,在海外,在等,工作,从西海,区的,夏俊

2017-01-30 #故事阅读

浙江丽水:心手相牵并肩战疫 跨洋援助温暖侨心

浙江丽水:心手相牵并肩战疫 跨洋援助温暖侨心

丽丽,医生,张隽,侨胞,西班牙,活动,周禹,中心医院,华人协会,丽水,中药,丽水市,华侨,医院,平台,孕妇,肺炎,建议,情绪,情况,百结,咨询,援助,服务,万余人,侨团,名医师,于丽丽,傅正,班牙

2015-11-20 #经典故事

「华人战疫故事」华人抗疫小组帮助隔离者:带着“中国”标签 到哪都不孤单

「华人战疫故事」华人抗疫小组帮助隔离者:带着“中国”标签 到哪都不孤单

华人,疫情,王宇,中餐厅,黄定,外卖,小组,加拿大,隔离,中国,外国人,顾客,海外网,口罩,华人社区,外国,超市,第一时间,全球,华侨,同乡会,商会,朋友,老板,肺炎,防护用品,冲击,影响,援助,防控

2012-05-07 #长篇故事

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大纽约地区校友会的72小时“生死时速”

中国留学人员援助国内抗击疫情纪实:大纽约地区校友会的72小时“生死时速”

物资,校友会,纽约地区,武汉大学,校友,武汉,疫情,渠道,纽约,海外华人,万美,募捐,华侨,物流,组织,肺炎,毛学军,中国,会长,医院,口罩,团队,官方,小时,日凌,机构,留学人员,祖国,防护服,援助

2015-08-2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