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鸡兔同笼问题 这里方法有点全!

时间:2010-10-19

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奥数的常见题型,解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体现了数学的魅力所在,并不能说哪一种方法就好,哪一种方法就差,最关键的还要看在解题过

提示:本文共有 18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著名典型趣题之一,最早记载于《孙子算经》之中。

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奥数的常见题型,解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体现了数学的魅力所在,并不能说哪一种方法就好,哪一种方法就差,最关键的还要看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发散的思维,不要让孩子拘泥于形式,只要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出就是最好的方法。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低年级学生常用列举法和假设法,高年级学生常用列方程来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看《孙子算经》中的原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翻译过来就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多少只鸡和兔?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解法。

方法一、列表法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我们可以用列表法来解决这类问题,但是相对麻烦一些。

我们可以先列一个表格,然后将鸡、兔总脚数分别依次列出,通过逐个比对,最终能够发现当鸡等于23只,兔等于12只时,满足题目的条件,这样就做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培养孩子归纳总结的能力。

方法二、假设法

具体做法,因为总共有35头而每一只动物只有一个头,所以可以假设35只全部是鸡,那么应该有35×2=70只脚,而实际有94只脚,差下94-70=24只脚,而通常情况下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两只脚,显然多的24只脚都是兔子的,所以有12只兔子,35-12=23只鸡。

公式:如果假设全是鸡:(总脚数-总头数×一只鸡脚的数量)÷(一只兔子脚的数量-一只鸡的脚的数量)

当然也可以假设全是兔子:应该有脚4×35=140(只) 兔子脚比总数多:140-94=46(只) 兔子比鸡多的脚数:4-2=2(只) 鸡的只数:46÷2=23(只) 兔子的只数:35-23=12(只)

公式:如果假设全是兔子:(总头数×一只兔子脚的数量-总脚数)÷(一只兔子脚的数量-一只鸡的脚的数量)

方法三、抬腿法

抬腿法一:

如果让鸡抬一只脚和兔子抬两只脚,这时腿的数量就减半,变成94÷2=47(只)脚,现在每鸡一只脚着地,每只兔子两只脚着地,鸡的数量就是腿的数量,兔子的腿就比兔子的数量多1。 那么现在腿的总数量与头的数量之差47-35=12,就是兔子的数量。然后算出鸡的数量。

列式: 如果鸡抬一只脚,兔子抬两只脚:兔子数量94÷2-35=12(只);鸡的数量:35-12=23(只)

总结公式:兔子的只数=总腿数÷2-总只数。

抬腿法二:(类似砍腿法)

先让兔子和鸡同时抬两只脚,脚的总数减少35×2=70(只)脚,剩下的脚就全是兔子的了,还剩下94-70=24(只)脚,现在每一只兔子就还两只脚,那么24里面有几个2就有几只兔子,用24÷2=12(只),鸡:35-12=23(只)。

列式: 如果鸡和兔子同时抬起两只脚:兔子的数量:

(94-35×2)÷2=12(只);

鸡的数量:35-12=23(只)。

抬腿法三

假设鸡和兔子都听指挥,那么让所有动物5抬起一只脚, 笼中站立的脚: 94-35=59(只) 然后再抬起一只脚,这时候鸡两只脚都抬起来就摔倒了,只剩下用两只脚站立的兔子,

站立脚:59-35=24(只)

兔:24÷2=12(只)

鸡:35-12=23(只)

方法四、砍足法

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方法五、一元一次方程法:

(1)解:设兔有x只,则鸡有(35-x)只。 4x+2(35-x)=94 解得x=12 鸡:35-12=23(只) 答:兔子有12只,小鸡有23只。

(2)解: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 2x+4(35-x)=94 解得x=23 兔:35-23=12(只) 所以兔子有12只,鸡有23只。答:兔子有12只,小鸡有23只。

方法六、二元一次方程组法:

解:设鸡有x只,兔有y只。

则x+y=35, 2x+4y=94

(x+y=35)×2=2x+2y=70

(2x+2y=70)-(2x+4y=94)=(2y=24)

y=12

把y=12代入(x+y=35)

x+12=35

x=35-12

x=23。

答:兔子有12只,鸡有23只。

数学的学习需要思考,在最开始的阶段千万不要告诉孩子怎么去做,而是让孩子去探索答案,只要能解出来就是孩子的最好的答案。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告知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鸡兔同笼问题 这里方法有点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鸡兔同笼类数学问题简便解题方法

鸡兔同笼类数学问题简便解题方法

总数,基数,题目,份数,问题,算出来,还知道,方法,结果,鸡兔同笼,元方,比基,原因,假设,个数,兔子,学生,小学生,感觉,意思,已知,数学,过程,难解,学生在,初高中,不但不,你就会,你刚才,另一个

2007-02-18 #长篇故事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问题 老师教你四种方法搞定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问题 老师教你四种方法搞定

笼子里,少算,问题,兔子,总头数,假设,鸡兔同笼,一只鸡,一只兔,总数,足数,如下图,鸡兔同笼问题,兔脚,公式,头球,实际,方法,有几个,这种方法,有若,兔头,中一,就成了,小学生,个头,不变,圆圈,买票,儿童票

2014-01-11 #故事阅读

小升初数学:除了假设法还有多种方法巧解鸡兔同笼问题

小升初数学:除了假设法还有多种方法巧解鸡兔同笼问题

兔子,数量,脚数,分析,笼子里,方程,鸡兔同笼,两条腿,哨子,头数,鸡兔,一只兔,假设,总数,抓出,问题,方法,枚举法,条件,绳子,腿法,过程,鸡兔同笼问题,不断地,孙子算经,方法来,是一只,每一只,用绳子,这道题

2019-12-13 #故事会

“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练习 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练习 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方法,一头牛,方程,可以采用,可以用,一只鸡,问题,低年级,头牛,画图,高年级,那么牛,鸡兔同笼,年级,农场,思路,答案,分析,生活中的数学,不同的方法,四条腿,数量比,数量多,这样做

2012-08-03 #小故事

四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怎么做?老师教你六种解答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怎么做?老师教你六种解答方法

假设,数学,鸡兔同笼,下册,兔子,笼子里,动物,思路,方法,脚数,有若,问题,个头,奥数,总数,方程,鸡兔,假设法,孙子算经,三角形,单元,情况,教材,数量,朋友,着地,练习题,题目,有一只,这个问题

2019-11-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鸡兔同笼问题)小学生数学学习笔记分享

(鸡兔同笼问题)小学生数学学习笔记分享

数量,总头数,假设,足数,问题,已知,例题,个头,脚数,算式,鸡兔,鸡兔同笼,综合,鸡兔同笼问题,是多少,数量关系

2007-01-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

兔子,问题,鸡兔同笼,方法,假设法,几何,教师,过程,假设,学生,黑板,学生活动,鸡兔同笼问题,一只鸡,价值观,个头,个数,作业,动物,名学,头数,小伙伴,家人,教案,技能,小组讨论,小结,意识,情感,态度

2017-09-11 #故事阅读

小学数学应用题之鸡兔同笼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之鸡兔同笼问题

兔子,作业本,数量,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假设,总数,笼子,有多少,日记本,老师,要你,例题,实际,经典,脚数,鸡兔同笼,兔子脚,全部都,法来,本因,小学,全部都是,学生,图片,时候,数学,应用题,算术题,来源

2015-09-1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