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唐代诗人与植树的故事:杜甫和农夫打成一片

时间:2010-11-04

尤其是唐朝,植树绿化蔚成风气,不少诗人积极倡导和参加植树活动,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提示:本文共有 39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花草树木有着深厚的情感,不仅喜爱植树种花,而且还留下了许多植树诗文。

尤其是唐朝,植树绿化蔚成风气,不少诗人积极倡导和参加植树活动,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图片来源:网络

李白写诗回忆所种桃树

749年春,漂游在南京的李白漫步郊外。此时,一望无际的桑田里,茂密的桑树葱葱绿绿,睡眠一冬的蚕儿也开始吐丝了。望着清新如画的江南春色,李白触景生情,思乡、思亲之情油然而生,他挥毫写下了《寄东鲁二稚子》一诗:“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全诗由江南春耕时节写起,继而对自己三年前在家中楼旁栽下的桃树展开描写,由树及人,抒发对儿女的一片想念之情,怀乡土之心、思儿女之情跃然纸上,凄楚动人。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李白以其四溢的才华和敏捷的诗情得到唐玄宗的青睐。唐玄宗招李白供奉翰林,陪侍皇帝左右,写诗文娱乐,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后来,狂傲不羁的李白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日渐厌倦,开始纵酒以求昏昏然,玄宗招其上朝,他竟置之不理。他曾醉酒起草诏书,令杨贵妃磨墨、高力士脱靴,这些人都是唐玄宗的宠臣爱妃,经常在皇帝面前谗言诽谤李白,玄宗逐渐疏远他。

李白因在朝中受权贵排挤,怀着抑郁不平的心情离开长安,开始了生平第二次的漫游。当时,李白携妻子许氏、女儿平阳投奔在济宁为官的亲戚,并居住下来。据《太平广记》载:“李白自幼好酒,于兖州习业,平居多饮。又于任城县构酒楼,日与同志荒宴,客至少有醒时。邑人皆以白重名,望其里而加敬焉。”其中提到的 “酒楼”即现在的济宁太白楼。李白居济宁期间,他偕同夫人、女儿在太白楼旁亲手栽植桃树。后来,儿子伯禽出生,夫人许氏因病去世。后又娶刘氏女为妻,生子颇黎。没过多久,李白开始到江南漫游。

李白写下《寄东鲁二稚子》一诗时,在南京居住已近三年,畅游在诗情画意的吴地春色里,李白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想到自己浪迹江湖,住无定居的经历,便怀念起老家的田园。不知此时的田园,是谁在耕种。春耕的事已来不及料理,而自己的归期尚茫然无定。李白想起自己临行前亲手栽下的桃树,猜想如今应长得与酒楼一样高了,此情此景,李白更是想起了娇女平阳在树下玩耍嬉戏时的情景,或许此时女儿手折花朵倚在桃树下盼他回家,而他却一别三年没有回来。想到此,李白不由得思绪万千,肝肠寸断。他撕片素帛写下远别思亲的情怀,寄给远在济宁的家人。

杜甫植树和农夫打成一片

760年春天,在成都城西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著名诗人杜甫望着一座新落成的草堂,欣喜不已。尽管不是高楼大厦、琼楼玉宇,但是对于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杜甫来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他抚今追昔,回望自己的坎坷之路,唏嘘不已。

有“诗圣”之称的杜甫一生仕途不顺,758年6月,因受房琯案牵连,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灾民到处逃荒,流离失所。

杜甫从洛阳回到华州以后,仍然时时忧虑动荡的局势,但他似乎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已失去了信心,愤然写下《夏日叹》:“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这年立秋后,杜甫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759年冬天,杜甫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760年春,在好友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建成了这座草堂,杜甫终于有了固定居所。

想到此,杜甫感慨万千,写下了《狂夫》一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此时正值春季,杜甫自己动手植树,他四处寻找树苗花草。杜甫在《诣徐卿觅果栽》一诗中描述找寻苗木的情景,“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求得苗木以后,杜甫在草堂前种花植树,饮酒赋诗,酒酣耳热后,竟与当地的庄稼汉、老农夫扳脖子、搂腰,在一起打闹,“相狎荡,无拘检”。

树木栽植好后,杜甫精心管理,细心呵护,修剪、施肥、浇灌,俨然就是一位经验丰富、辛勤劳作的园丁。他在《恶树》一诗中写下自己管理树木的感受:“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白居易动员忠州百姓一起植树

819年春,一艘大船在长江边的忠州城停泊靠岸,从船上走下来一位中年人,此人就是新任忠州刺史、时年46岁的大诗人白居易。

此时,一辆五马朱轮的专车等候在岸上,按唐朝规定,刺史可乘用此档的专车。然而,忠州连一条能行马车的平路都没有,尽是崎岖陡峭的石磴路,白居易只能徒步而行。

夜晚,在忠州官衙的白居易彻夜难眠,他想到了繁华的京城,曾任左拾遗的白居易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甚至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元和十三年(818年)改为忠州刺史。

819年,白居易被派到忠州,白天行路难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他的眼前,此情此景,他的心情糟糕极了,当晚写下了《初到忠州赠李六》的诗:“好在天涯李使君,江头相见日黄昏。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一只兰船当驿路,百层石磴上州门。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

抱怨归抱怨,但是作为一方“父母官”的白居易仍然是尽职尽责的。他漫步忠州城时,见四周的山冈满目荒芜,目透十里,发出了“巴俗不爱花,竞春人不来”的感慨。他苦口婆心,动员民众植树栽花,并亲自到城郊和百姓一起栽树种花。他在《东坡种花》一诗中写道:“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有购花者,不限桃李梅。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

为了培育管理树苗,他每日带领童仆,除草、中耕、施肥、培土、浇灌。树木成林后,白居易看到自己亲手栽植的树长大成林,种下的花卉争相盛开,喜上眉梢,漫步其间,写了很多寄情于树木、花草的闲适诗,如“手栽两松树,聊以当嘉宾”,“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

白居易在调离忠州回京城时,对忠州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感情,依依不舍。即使到了京城为官,仍念念不忘在忠州的植树种花的岁月,他曾在诗中说:“每看阙下丹青树,不忘天边锦绣林。西掖垣中今日眼,南宾楼上去年心。花含春意无分别,物感人情有浅深。最忆东坡红烂漫,耶桃山杏水林檎。”

补白

唐代诗词里的春天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人才辈出,大唐文人纵情抒发春天,因而留下了大量描写春天景致和情感的诗篇,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唐太宗李世民用诗抒发自己的壮阔梦想:“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旌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这首题为《还陕述怀》的诗篇,是李世民率师平定关东割据势力,大唐王朝一统天下之后而写。李世民缔造的大唐盛世起航,唐诗的春天也开始了。

大气磅礴的李白,烟花三月,在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长江边,在热闹非凡的黄鹤楼上,为孟浩然饯行,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陆龟蒙说:“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生逢“开元盛世”,国力强盛,人民安乐,李白也好,陆龟蒙也罢,他们在离别之时,虽然怅惘,却不悲伤。在春天的气息中,他们更多的是梦想和期待。

盛世的繁华,需要诗歌来装点和陪衬,而诗人眼里的春天,正是这盛世的再现,大诗人白居易的《春游》一诗画龙点睛:“上马临出门,出门复逡巡。回头问妻子,应怪春游频。诚知春游频,其奈老大身。朱颜去复去,白发新更新。请君屈十指,为我数交亲。大限言百岁,几人及七旬?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坡轮。假使得七十,只有五度春。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此时的白居易年近古来稀却还热衷于春游。可见不论诗人年龄多大,在姹紫嫣红的春天里也按捺不住出游的狂热。

而大唐的少女也来送上她的春之歌。女诗人薛涛信笔拈来:“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草复哀鸣。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簪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薛涛的这首《春望词》,抒写春日情思,如痴如醉。

这正是大唐盛世的呐喊。在经济繁荣、交通畅达、疆域辽阔的时代,大唐文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才有了在春季里亲近自然、深入观察、远足而广泛的经历。

唐朝春天的气息也在诗歌中扑面而来。那时的风是这样的:牟融说“正是太平行乐处,春风花下且停骖”;贺知章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李商隐说“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那时的雨是这样: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维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杜甫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那时的花是这样的:白居易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杨巨源说“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他们犹如百转歌喉的百灵鸟,在春天日渐蓬勃的气息里,将一腔真情倾注在诗行中。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唐代诗人与植树的故事:杜甫和农夫打成一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唐代诗人杜甫简介100字

唐代诗人杜甫简介100字

杜甫,杜陵,杜预,杜氏,家族,杜耽,京兆,分支,后世,当阳,社会,襄阳,诗圣,以弘,侯杜预,岑仲勉,时京兆,杜少陵,曾隐,李白,杜尹,杜草,衣马,员外郎,三叶,五陵,仁民爱物,人生,人民,仔细观察

2020-06-16 #长篇故事

唐代诗人杜甫写的绝句的诗意

唐代诗人杜甫写的绝句的诗意

草堂,船只,白鹭,诗人,千秋雪,绝句,东吴,图景,战乱,积雪,终年,黄鹂,四句诗,其诗,尤长于,杜甫,李白,李杜,陶然,员外郎,中一,诗意,原文,作品,举进士,任检校,人民,交通,乡情,优秀作品

2011-12-05 #长篇故事

在日本影响力最大的唐代诗人 为何不是李白和杜甫?

在日本影响力最大的唐代诗人 为何不是李白和杜甫?

白居易,日本,岁的时候,文集,名气,唐诗,文坛,影响力,地位,目标,诗篇,影响,唐代诗人,刻苦学习,李白和杜甫,社会环境,司马,多大,才让,李白,杜甫,秘书省,高成,都会,佛堂,事情,仕途,勤奋学习,关系,作诗

2012-12-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古人“追星”也疯狂 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疯狂粉丝团”

古人“追星”也疯狂 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疯狂粉丝团”

李白,杜甫,魏颢,元稹,粉丝,张籍,诗中,铁杆粉丝,作诗,皇宫,诗人,诗圣,诗词,唐玄宗,来让,王屋,高适,大明星,写下了,人们,名气,人生,侠士,墓志铭,才华,文风,景象,诗仙,梦想,江南

2019-02-22 #故事大全

唐代大诗人的字 李白的华美 杜甫的优美 李商隐的唯美

唐代大诗人的字 李白的华美 杜甫的优美 李商隐的唯美

李白,王维,白居易,刘禹锡,李贺,元稹,摩诘,李商隐,杜甫,诗人,乐天,大诗,诗佛,字太白,人称,佛教,意境,本意,诗歌,鬼才,字义山,字乐天,字长吉,字梦得,于艺,刘胜,多大,显文,李太白,李义山

2016-11-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唐代大诗人杜甫:贫困潦倒一生凄凉 壮志难酬忧国忧民

唐代大诗人杜甫:贫困潦倒一生凄凉 壮志难酬忧国忧民

杜甫,时候,公元,唐玄宗,生活,两个人,那个时候,有名气,官员,考试,杜牧,李白,有才,岁的时候,东西,参加考试,地方,国家,家乡,想法,爷爷,爸爸,百姓,皇上,雍州,长安,管理,个儿子,了一场,官员们

2009-11-20 #长篇故事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从小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说:“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从小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说:“

空间,教育,书香,校园,古语,好事,旧家,才能,经典,物理,精神,读书人,高素质,无非积德,还是读书,开卷有益

2013-02-01 #故事会

震惊!想不到唐代大诗人写诗最喜欢用的字竟然是……李白杜甫篇

震惊!想不到唐代大诗人写诗最喜欢用的字竟然是……李白杜甫篇

杜甫,李白,唐诗,意象,全唐诗,诗人,宋词,字词,频率,诗中,长江,用字,中使用,分析,使用频率,一生,中排,文本,用词,诗歌,诗句,道路,于长江,最喜欢,杜甫诗,中国,作品,停用词,名人堂,动词

2014-10-1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