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对给武汉作家方方写信的高中生 我有话想说

时间:2010-11-12

原文大家可以直接从网络上按照标题搜

提示:本文共有 22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前天,某自媒体发了一篇题为《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原文大家可以直接从网络上按照标题搜。仔细拜读了下这位16岁的高中生的信,我也有一些话想说一说。

01 我怀疑这是否出自高中生之手

这是一个16岁的高中生能写出来的吗?一个高中生能够举出“家里来客人,女儿当着客人的面指出父母晚上太折腾,导致自己一晚上没睡好”这样的小黄段子吗?而且写信的人丝毫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难怪有人说这更像是中年油腻大叔写的了。

反正我觉得我16岁可是写不出的,也许我是比较笨的这一类,每天都是在抓紧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可能现在的孩子都早熟吧,接触的世界比我16岁的时候接触的世界精彩。

如果这不是16岁的孩子写的,而是假借高中生的口吻写的,请你笔下留情,不要打着高中生的旗号,也不要随便打着其他群体的旗号来写,高中生的升学、学习压力也蛮大了,给他们减减压吧。

16岁少年是花季的少年,是纯真的,阳光的,是干净的,是自信的,是向往自由的。如果16岁的孩子被“教育”得心里有这么多的想法,那就背离了国民教育的初衷。

你就是读了“方方阿姨”的日记有感触写的,你就是一个读者。

02 我在想作家是什么?

初次拜读的时候,我很认同你搜索的结论:作家就是有使命感,用优秀作品鼓舞人、激励人的人。

再次拜读的时候,我就想啥叫作家?我也不知道,写书的人可以叫作家,写文章的人可以叫作家,写诗、词的人都可以叫作家……,作家应该是一个职业吧。

写西游记的作者可以叫作家,写水浒传的作者可以叫作家,写红楼梦的作者也可以叫作家。使命感应该是职业操守的一部分吧。

03 是否应该展露出武汉病态中的世间百态

关于“方方阿姨”的日记,我也没看过,也不知道她日记中的武汉是什么样子的,看信中的意思,“方方阿姨”信中展现的应该是被认为不好的。

抛开这件事情中大家讨论的焦点,换个说法:我们是否可以在大众面前展现中的武汉不乐观的一面呢?

诚如信中所说,现在的武汉需要的是正能量,现在的时代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是在合法的范围内。

在大众的眼皮底下,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远被遮挡的。疫情爆发之后,武汉自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进行援助,一支支救援医疗队,一支支自愿者队伍奔赴一线,他们在疫情的正中心和瘟神做斗争。

此时我们是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疫情。这些都是正能量,都是寒冬中的骄阳。在一片祥和的大环境之下,有没有一些让大家痛心的事情呢,这个肯定是有的,比如我们对野生动物的食用陋习,比如那些在疫情中去世的人的家属,他们肯定是同心的,又比如大家在家宅了2个多月了,大家的焦虑情绪了,以及封城2个月几百万人民群众生活物资的保障了,等等肯定会有一些做的不足的地方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时关注的,需要去疏导、解决的。虽然是问题,但都是民生问题,执政为民,不就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吗?老百姓知道了这些问题,发现正在解决这些问题,心里也就不慌了。

对无知的恐惧才是引发恐慌的罪魁祸首!

多难兴邦,以前还小,我对这句话理解的不深刻,现在我可能能理解一部分了。

1998的抗洪救灾,2002年的非典,2008年的5.12大地震,2010年的4.14玉树大地震……,每次的灾难都是对我们中华儿女的警醒,对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检验,促使我们中华儿女们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奋发图强,共同战胜困难。

正是因为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无数的不和谐局面挡在了我们面前,我们才能去解决问题,去完善自我。在抗争的第一线,除了胜利的喜悦也有很多让人伤心的不忍直视的惨痛,最终中华儿女都踏了过去,我们的国才不断的富强。

04 多元化看待问题

看到信中写的:“任何政权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否则就不会也有改革和创新了”。这个观点我是特别认同的。看到这里,引发了我对生活中看待事物本质的思考:什么事情也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会有瑕疵的,所有我们才要换位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打怪”的过程中升级。

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一件事情,在这个角度上看是挺好的,换个角度看,可能就不好了。

我大学毕业后直接在国有企业上班,享受着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国家规定的相应的福利待遇,觉得这都是应该的,没有觉得有多珍贵。现在跳槽到民营企业了,加班多了,节假日少了,福利待遇不如以前了,现在开始想念以前的好了。

就是这样,当你站在不同的位置去看待问题的时候,你得出来的结论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看待问题要多元化。

05 当今时代,鲁迅是不是还应该作为表率

看到此处,我也不敢妄加评论鲁迅先生。上学的时候我们就是一路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走过来的。对于鲁迅先生的大部分著作,我也没有读过,但是我知道鲁迅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主席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先生认为“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

看信中的意思,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光明的时代,鲁迅时代的使命不适合现在的时代需求。

不知道“高中生”是怎么理解鲁迅先生的。我觉得鲁迅先生“举国救民需先救思想”的看法,在当今社会一样适用。

我们现在在构建和谐社会,政府不断的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在全球化经济时代,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机遇和风险并存。如果老百姓的思想还在一片太平中幻想着天朝上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中华民族已经吃过亏了,流过血了,请别让前辈心寒。

总结:

请不要用“阳光”来绑架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成长,有各自独立的思维,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谁,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求同存异,助力祖国腾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对给武汉作家方方写信的高中生 我有话想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给 16 岁高中生的回信:不要剥夺武汉悲伤的权利|百家故事

给 16 岁高中生的回信:不要剥夺武汉悲伤的权利|百家故事

武汉,方立,患者,疫情,医院,重症,汪冰,医护人员,刘励,丈夫,方方,肺炎,都会,作家,医生,高中生,伤痛,日记,时间,状态,身体,病危通知书,病危通知,病房里,人民,人财两空,全身,同事,城市,头像

2012-01-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作家方方《武汉日记》连载8:全武汉都在为李文亮医生哭泣

作家方方《武汉日记》连载8:全武汉都在为李文亮医生哭泣

武汉,医院,方舱,病人,消息,阎志,作者,医生,总会,性肺炎,患者,所有人,时候,蠢人,工作,但我想,毕业后,能做到,冯天瑜,关一,刘德华,完博客,李文亮,汪芳,瑞德,西韦,医护人员,中南医院,中国作协,中文系

2017-06-10 #长篇故事

除了方方 武汉封城期间湖北籍的著名作家们都做了哪些事情?

除了方方 武汉封城期间湖北籍的著名作家们都做了哪些事情?

疫情,武汉,作家,湖北,灾难,隔离,方方,卓尔,池莉,鲁迅,阎志,作家们,主席,作品,医疗,医院,媒体,方式,物资,病毒,苦难,身份,问题,我的家乡,接受记者采访,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熊先生,周华健,张居正,李修

2018-01-20 #故事会

正能量还是负能量 方方的武汉疫情日记究竟告诉我们什么?

正能量还是负能量 方方的武汉疫情日记究竟告诉我们什么?

方方,疫情,日记,武汉,作家,普通人,生活,正能量,疫区,负能量,局外人,情况,过程,大多数人,都会,当代作家,个人,东西,人们,人民,关注度,作用,作者,内心,历史,城中,对眼,封尘,小说,当事人

2009-06-08 #故事大全

方方将出外文版《武汉日记》?这本书会成为“刀子”吗?

方方将出外文版《武汉日记》?这本书会成为“刀子”吗?

方方,日记,武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出版业,天时,广告,意见,时间,权威,热点,水平,稿费,预售,才能有,有义务,网友们,这本书,这件事,万都,书籍,书稿,形式,作者,加持,勘正,变数,合约,基础

2008-07-15 #故事大全

方方将出外文版《武汉日记》?这本书会成为“刀子”吗?

方方将出外文版《武汉日记》?这本书会成为“刀子”吗?

方方,日记,武汉,我国,英文版,疫情,出版社,国际,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情况,稿费,组织,缔约国,预售,中国,中心,义务,依据,信息,出版业,全球,印象,售价,国家,外国,天时,封面,广告,微信

2011-02-22 #故事阅读

武汉重启日 《方方日记》海外预售时 我们的眼泪会否成为弹药?

武汉重启日 《方方日记》海外预售时 我们的眼泪会否成为弹药?

方方,日记,疫情,武汉,中国,地方,读者,许多人,情况,预售,医护人员,两大阵营,个人,人和事,人们,作家,光明,信息,做法,内容,弹药,时刻,观感,社会,经历,美国,认同,一些人,中国人,如何看待

2013-08-29 #故事阅读

5名高中学霸写武汉疫情作文 老师点评:后生可畏 催人泪下

5名高中学霸写武汉疫情作文 老师点评:后生可畏 催人泪下

老师,作文,英雄,钟南山,同学,疫情,高中生,学生们,作业,时候,建立在,写作文,感觉,情怀,白衣天使,良心,院士,中国教育,学霸们,挺身而出,向英,子春,专栏作家,上安,大有,在路上,家国,话题,全民,一线

2013-10-1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