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用树立榜样的方式来激励人 错了吗?

时间:2010-11-16

而众多的被管理和激励者也习惯了以榜样为力量,激励争上游

提示:本文共有 59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我们知道,在各类的社会组织的成员管理上,大大小小的领导或管理者已经习惯了树立标杆、榜样、标兵等等。而众多的被管理和激励者也习惯了以榜样为力量,激励争上游。但这样做就足够了吗?”

01—有效而经典的方法

西方哲学说“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确立什么样的典型,就明确什么样的标准。

在宋·欧阳修的《陈公神道碑铭》里也提到“以令率人,不若身先”。大意是:用命令督率别人前进,不如自身首先走在前边。这两句言简意赅,以战场上任何指示、命令都不如自己身先士卒更起作用的情况,说明了要求别人做到,必先自己做到的道理。

02—经典的回怼

但我们在读到《道德经》时有这样的句子“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意思是:不崇尚贤能,使人民不致对功名竞争;不重视难以得到的财货,使人民不沦为盗贼。不要显现能够引起欲望的东西,使人民的思想不致受到扰乱。因此,圣人治国,注重使人民的思想简单,使人民的肚子填得饱,使人民的意志(思想)薄弱,使人民的筋骨强健。经常使人民处于没有知识和没有欲望的状态,从而使那些有智慧的人不致妄动。如果能够实行无为,那么,国家就没有不会治理好的。

我们也可以截取《幸福的勇气》这本与著名哲学家阿德勒有关的一些篇章,关于树立榜样的讨论。

(备注:这本书的撰写方式采用了以“青年和哲人的对话”故事形式展现。)

青年:教育者不能充当法官,必须做亲近孩子们的心理咨询师。并且,斥责只能是暴露自身不成熟进而招致轻视的行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自立”,任何人都不应该成为这条道路上的障碍。好吧,关于“不可以批评”这一点,我就暂且接受。不过,您首先得认可下一个课题。

哲人:下一个课题?

青年:我们与教师同事或者是学生家长一起讨论“ 批评式教育”和“表扬式教育”对错的机会有很多。在讨论中非常不被认同的当然是“批评式教育”,这是时代潮流所致,当然也有很多人不赞同是出于道德观点考虑。就连我本人也并不愿意批评学生,对“不可以批评”大体还是持赞同态度。另一方面,支持“表扬式教育”的人占多数,从正面否定这种教育方式的人几乎没有。

哲人:肯定如此。

青年:但是,阿德勒连表扬也否定啊。三年前我询问理由的时候,您的说法如下,“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其目的是‘操纵’。”因此,不可以进行表扬。

哲人:是的,我这么说过。

青年:我也相信了这种说法,并忠实地践行了“不表扬教育”。但是,一个学生令我深深地意识到这种做法的错误。

哲人:一个学生?

青年:那是几个月前的事情,班里一个即使在学校里也能数得着的问题学生写了一篇读后感。那是暑假期间的自由任务,他竟然读了加缪的《异邦人》,我真的有些吃惊。他读后感的内容也令我非常吃惊,那是一篇用多愁善感的青春期少年所特有的细腻而感性的笔触写出的精彩作文。

读了之后,我不禁大加赞扬:“你太厉害啦!我都不知道你竟能写出这么好的作文,真令我刮目相看啊!”

哲人:是啊。

青年:话说出的那一瞬间,我就感到了不妥。特别是“刮目相看”这样的话包含了阿德勒所不认同的自上而下的“评价”。进一步讲,这就等于说之前一直瞧不起他。

哲人:是的,不然也不会说出“刮目相看”这样的话。

青年:但实际上我是表扬了他,而且是用非常明显的语言表扬了他。那么,听了我的话,那个问题学生的表情如何呢?有没有抗拒呢?啊,真希望先生您也能看到呀!他竟然展露出我以前从未见过的极其天真烂漫的少年式的笑脸!

哲人:呵呵。

青年:顷刻间,我感到眼前云开雾散,顿时彻悟“阿德勒思想究竟是什么?!我竟然受其蒙蔽,实施了剥夺孩子们笑容和欢喜的教育。这算什么教育啊”!

哲人:……所以,你决定要开始表扬吧?

青年:当然,毫不犹豫地进行表扬。表扬他,也表扬他以外的学生们。于是,大家都非常开心,学业也有所进步。越表扬大家的积极性越高,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哲人:你是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青年:是的。当然,不可以不加区别地一律表扬,而是仅仅针对一定的努力或成果进行表扬。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赞美之词就会成为谎言。之前写读后感的那名问题学生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读书迷,总之,他读了很多的书,并写了很多读后感。很棒吧,书可是通向世界的大门。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许会不再满足于学校图书馆,而去大学图书馆,去我曾经工作过的图书馆!

哲人:如果是这样,也许会感慨颇深吧。

青年:我就知道,先生一定会加以否定吧。说什么这是“称赞的要求”,属于问题行为的第一个阶段。但是,现实完全不同。即使最初以“获得表扬”为目的,在努力的过程中本人渐渐认识到学习的喜悦,体会到坚持的快乐,并逐步用自己的脚站立起来,这不正是阿德勒所说的“自立”嘛!

哲人:你能够断言事情一定会如此发展吗?

青年:您就承认吧!不管怎么说,通过表扬,孩子们又找回了笑容和干劲吧?这才是生活在教育现场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教育,阿德勒教育中有什么温度和笑容啊?!

哲人:那么,咱们一起想一想吧。为什么要在教育现场贯彻“不可以表扬”这一原则呢?为什么明明通过表扬会令有些孩子非常开心并取得进步,但却不可以进行表扬呢?通过表扬,你要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呢?

青年:呵呵,您又要开始讲歪理了。我绝不会让步的,这就让您改变主张。

褒奖带来竞争

哲人:前面我说过“班级是一个民主国家”。你还记得吧?

青年:哈哈,你可是片面地把我说成是法西斯主义者啊!怎么会忘呢?!

哲人:并且我还指出“独裁者掌控的组织根本无法避免腐败”。如果再深入地想一想其中的理由,就会明白“为什么不可以表扬”了。

青年:您继续讲。

哲人:在独裁横行、民主尚未确立的共同体中,善恶的一切规章标准都由领导一人来定。国家自不必说,公司组织也是如此,即使家庭或学校也是一样。并且,其规章标准的应用也非常随意。

青年:啊,所谓的独断式经营公司就是典型吧。

哲人:那么,这些独断专行的领导会不会被“国民”讨厌呢?答案是未必如此,甚至很多时候还会得到国民的热烈拥戴,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呢?青年:因为这些领导具有领袖式的魅力?

哲人:不。这还在其次,或者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更大的原因在于其赏罚分明。

青年:哦!是这样吗?

哲人:破坏规则就会受到严厉惩罚,遵守规则就会被大加赞扬。并且,后者还会被认可。也就是说,人们并不是支持领导的人格或思想信条,顺从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表扬”或者“不被批评”。

青年:是的、是的,社会就是如此啊。

哲人:那么,问题就在这里。见他人得到表扬就会心生愤懑,自己得到表扬则会自鸣得意,如何才能比周围的人更早更多地获得表扬呢?或者说,如何才能独占领导的宠爱呢?如此,共同体就会被以褒奖为目标的竞争原理所支配。

青年:感觉您又在绕圈子。总之,您就是不赞同竞争吧?

哲人:你认同竞争吗?

青年:非常认同。先生您只关注竞争的缺点,应该开阔一下思路。无论是学业还是艺术或体育比赛,抑或是进入社会之后的经济活动,正因为有齐头并进的竞争者存在,我们才会付出更大的努力。推动社会不断朝前发展的根本力量就是竞争原理。

哲人:是这样吗?将孩子们置于竞争原理之下,迫使其与他人进行竞争的时候,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呢?所谓竞争对手也就是“敌人”。不久,孩子们就会形成“他人都是敌人”或者“人人都在找机会陷害我,绝不可大意”之类的生活方式(世界观)。

青年:您为什么要把事情想得这么悲观呢?对于人的成长来说,竞争对手的激励作用有多大?并且,竞争对手在多大程度上有可能成为值得信赖的朋友?这些您根本不懂。您过的一定是整日埋头于哲学,既没有朋友也没有竞争对手的孤独人生吧。呵呵,我都有点儿同情先生您了。

哲人:我非常认同可以称为竞争对手的盟友的价值。但是,根本没有必要与这样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也不可以进行竞争。

青年:认可竞争对手,但不认可竞争?哎呀哎呀,您又开始自相矛盾了!

共同体的病

哲人:一点儿都不矛盾。你可以把人生看成一场马拉松比赛,竞争对手就在自己旁边一起奔跑。这本身是一种激励和鼓舞,所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旦你产生“战胜”竞争对手的想法,事情就完全变了。

最初“跑完”或“跑快”的目的转而变成了“战胜这个人”的目的,原本应该是盟友的竞争对手变成了应该打倒的敌人……并且,围绕着胜利的策略应运而生,有时甚至会演变为妨害或者不正当行为。即使比赛结束后,也无法心平气和地祝福竞争对手的胜利,深受嫉妒或自卑之苦。

青年:所以您就否定竞争?

哲人:有竞争的地方就会产生策略,甚至滋生不正当行为。没必要战胜任何人,只要能够走完全程不就可以了吗?

青年:不不,太天真了!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哲人:那么,咱们就把话题从马拉松比赛转到现实社会。与竞争时间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独裁式领导管理的共同体中怎样算“获胜”,标准并不明确。就班级而言,学业以外的部分也会成为判断依据。并且,评价标准越不明确,那些拖同伴后腿、给别人下绊、向领导献媚的人就越是横行不止。你的单位应该也有这样的人吧?

青年:哎……哎呀……

哲人:为了防止这种事态发生,组织必须贯彻既无赏罚又无竞争的真正的民主。请一定记住:企图通过赏罚操纵别人的教育是最背离民主的态度。

青年:那么,我来问问。您所认为的民主是什么?什么样的组织、什么样的共同体才是民主的呢?

哲人:不是靠竞争原理,而是基于“协作原理”运营的共同体。

青年:协作原理?!

哲人:不与他人竞争,而是把与他人合作放在第一位。如果你的班级是按照协作原理运营的话,学生们就会形成“人人都是我的同伴”之类的生活方式。

青年:哈哈,您是说那样就会大家都和睦相处、齐头并进?现在即使在幼儿园也不可能有这种不切实际的事情了!

哲人:例如,假设有一个男生总是做一些问题行为。于是,很多教育者都在思考“该如何对待这个学生”。表扬?批评?还是无视?抑或是想其他办法?然后,就会把这个学生单独叫到教师办公室来处理。实际上,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青年:为什么?

哲人:这并不是因为他“坏”才陷入问题行为,问题在于蔓延在整个班级的竞争原理。打个比方来说,不是他一人患了肺炎,而是整个班级都患了重度肺炎,他的问题行为只是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而已。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看法。

青年:整个班级的病?

哲人:是的,名为竞争原理的病。教育者应该做的不是去关注产生问题行为的“个人”,而是去关注出现了问题行为的“共同体”。而且,一定要去治疗共同体本身,而不是去治疗个人。

青年:如何去治疗整个班级的肺炎呢?

哲人:停止赏罚,消除竞争,让竞争原理从班级中消失。仅此而已!

青年:这根本不可能,而且还会起到反作用!您忘记了吗?我已经经历了“不表扬教育”导致的失败了!

哲人:……是的,我知道。那么,再来整理一下咱们的讨论内容吧。

首先,争夺胜利或名次的竞争原理自然而然地会发展为“纵向关系”。因为,一旦产生胜者和败者,就会产生相应的上下关系。

青年:是的,的确。

哲人:另一方面,贯彻阿德勒心理学所提倡的“横向关系”的是协作原理。不与任何人竞争,也不存在胜负。与他人之间即使存在知识、经验或能力的差异也没有关系,与学业成绩、工作成果没有关系,所有人一律平等并且尽力与他人协作,这样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才有意义。

青年:先生您是说这才是民主国家?

哲人:是的。阿德勒心理学是基于横向关系的“民主心理学”。

03--问题的分析

这两个案例讨论了在治国和教育方面,树立榜样的危害,其实从形而上的逻辑上分析,树立榜样的问题在于跟对立统一的思维相悖。老子认为,高下、美丑、前后、祸福这些都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甚至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伟大的辩证法思想,让我们看到对立物之间的真实关系。而树立榜样恰恰会招致被榜样者被绑架,而仰视榜样的大众并不一定能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模仿的动力,往往起到破坏作用。

而在教育的对话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从树立榜样的“竞争原理”到“协作原理”的作用。教育的目标是帮助被教育者能做到自立。并且,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当初,青年觉得这两个词是很普通的概念,几乎并未怎么留意。但是,随着辩论的展开,他开始对自己的教育方针产生疑虑。不仅对批评教育的方式产生了质疑,也对“表扬式”的教育进行了深刻反思。

多少孩子在取得好成绩后,父母或老师都是以更高的“榜样”作为激励的目标,或者以本次的成绩为目标,要求孩子下次要保持。但究竟有几个人意识到孩子在这样的“榜样”压力下,患得患失,前方老虎后防狼,经常心理失衡,而不是面向内心,追求和发挥自身最大的努力和能力,展现自我的生命力,得到成长和进步的幸福感。

04

海尔的往事

说到这里,估计不少人会提出反对意见,采用“榜样”方式的社会治理、教育、企业管理不是也很成功,也很有效吗?那么我再举个例子吧!

在关于海尔的管理的书中,记录了海尔管理的一个例子。张瑞敏有一次去某个分公司检查工作,期间上了次大厕所,结果发现没有厕所纸,闹的很尴尬。最后经过调查,原来是开始一直有人在检查和配纸,结果个别人一直想办法把卫生纸往家里拿,于是他的干部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借鉴了洗澡间拖鞋的故事的解决思路(一个公共浴室的拖鞋老被偷,最后一人发一双解决了问题。),规定了每人两周分发一卷纸的做法,简单高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张瑞敏的高明之处在于看到了干部们放弃了提升员工素质的懒政,而采用了“法术”的取巧办法。于是,自身经过反思,从简单有效的管理向长治久安的文化和素质提升转变,成就了一个时代的企业传奇。

05---从优秀走向卓越

如果把树立榜样比拟为“优秀”,那么放弃树立榜样,倡导个体发挥潜能,实现协作的群体共同进步的做法就是卓越,但往往卓越的大敌就是优秀。

有多少优秀的企业因为优秀而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之外,而又有多少企业走在从优秀到毁灭的路上。一部分优秀的个人和企业,在攀登卓越的大山的时候,容易产生畏惧的心理,就像是学习一样,一个普通的学生通过努力从60分提高到80分很容易,但是从80分到100分的道路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当你变得足够优秀的时候,通往卓越的道路在前方等待着你,同时困难也是跟成绩捆绑在一起的。很多企业面对来之不易的成功,不敢接受新鲜的事物,不敢继续的挑战自己,害怕挑战,逃避挑战。最终倒在了“卓越峰”的山脚下。

“安于现状,不进则退”,这是大部分从优秀到陨落的企业的通病。过往的成绩蒙蔽了视线,以一种自负的方式消磨着企业最后的根基,直到病入膏肓,不能自拔。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欲望以提升热枕,毅力以磨平高山,只有勇于尝试,充满动力,才可以跨越卓越的高山,成就卓越的人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用树立榜样的方式来激励人 错了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挖掘榜样故事 树立身边典型!

挖掘榜样故事 树立身边典型!

襄阳,楷模,典型,五山镇,好人,刘春秀,李兴,榜样,故事,谷城,身边人,山垭村,下七,广播电视台,宜居生活,来一份,一线,事迹材料,全体,党员,作用,人物,先进典型,党员干部,嘉宾,反响,典型人物,出处,力量,原作者

2020-09-01 #故事会

讲述“先锋”故事树立学习榜样二

讲述“先锋”故事树立学习榜样二

客户,规模,份额,流量,嘉荫县,分公司,全体,嘉荫,员工,巅峰,干部,收入,渠道,行业,合作,工作,经营,挑战,客户份额,担负起

2020-04-14 #短篇故事

讲述“先锋”故事树立学习榜样二

讲述“先锋”故事树立学习榜样二

客户,规模,份额,流量,嘉荫县,分公司,全体,嘉荫,员工,巅峰,干部,收入,渠道,行业,合作,工作,经营,挑战,客户份额,担负起

2020-04-28 #长篇故事

讲述“先锋”故事树立学习榜样二

讲述“先锋”故事树立学习榜样二

客户,规模,份额,流量,嘉荫县,分公司,全体,嘉荫,员工,巅峰,干部,收入,渠道,行业,合作,工作,经营,挑战,客户份额,担负起

2020-04-28 #长篇故事

讲述“先锋”故事树立学习榜样二

讲述“先锋”故事树立学习榜样二

客户,规模,份额,流量,嘉荫县,分公司,全体,嘉荫,员工,巅峰,干部,收入,渠道,行业,合作,工作,经营,挑战,客户份额,担负起

2020-05-11 #短篇故事

讲述“先锋”故事树立学习榜样二

讲述“先锋”故事树立学习榜样二

客户,规模,份额,流量,嘉荫县,分公司,全体,嘉荫,员工,巅峰,干部,收入,渠道,行业,合作,工作,经营,挑战,客户份额,担负起

2020-05-11 #长篇故事

讲述“先锋故事”树立学习榜样一

讲述“先锋故事”树立学习榜样一

常在,孙丽丽,翠峦,信念,员工,忠心,客户,捷径,成败,标准,第一线,细节,公司,发展,工作,服务,公司经营,全体员工,履职尽责,自己站,以身作则,冲锋在前

2017-04-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莫迪:印度抗击疫情为全球树立榜样

莫迪:印度抗击疫情为全球树立榜样

莫迪,印度,疫情,观察者,基金,时间,民众,印度总理,张晨,工作人员,印度人民党,世界卫生组织,当地时间,反对党,全球,人们,严重性,人民党,全国,停运,力量,卫生部门,政府,战将,总理,政策,榜样,病毒,烛光,稿件

2009-04-29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