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人口损失惨重的地区 山西人逐渐的变成了山东人 怎么回事呢?

时间:2010-11-18

其实很多的山东人都有着山西人的血统,即便是移民也改变不了这种事实,作为山西移民的人,他们祖先主要集中在鲁西、鲁南、鲁北等地,还有民谣作为可查的证据

提示:本文共有 21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现在的山东人大部分人的祖先都是山西人,这个话听起来很可笑,但却是事实,这是有史可查的。其实很多的山东人都有着山西人的血统,即便是移民也改变不了这种事实,作为山西移民的人,他们祖先主要集中在鲁西、鲁南、鲁北等地,还有民谣作为可查的证据。老年人都喜欢怀旧,尤其是那些刚从山西移民过来的老年人,他们总说自己是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的人。

据历史记载,这样的大规模移民在明朝洪武到永乐年间就发生过很多次了,这样的移民数量达到了一百多万,而且还不止一次的移民,总共有18次之多,并且涉及到当时十八个省的四百九十多个县市的八百二十个姓氏。明朝建立之后,由于中原地区人口和粮食的急剧下降,使得朱元璋采纳了刘九皋的建议,立刻做出决定要移民屯田的策略,于是就将山西的百姓迁移到山东,来促进山东地区的发展。移民最多的要属大槐树的老鹳窝,山西是人口密集的一个大省,而作为当时在晋南最大的,而且人口众多的洪洞县,担负移民当然要首当其冲了。当时的官府曾七次在大槐树左侧的广济寺集中移民人口,并给了他们劳动工具还有耕牛、种子以及路上的盘缠,随之将他们护送到山东。作为被迁徙的人们拖家带口,恋恋不舍地离开家乡是总有个不断地故土情结,他们看着古槐想到自己以后再也回不到家乡了,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还有后代记清楚自己的家乡,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够回来找到自己的来家,于是就对自己的儿子和子女说道:“你们如果能回到家乡、记不住我们究竟在哪,就先找这棵大槐树,然后再找自己的家”。这只是从道理上这么说,对于当时的那些迁徙者来说却是悲哀,忧郁明朝律法的规定,使得人员被拆散,好好的一家人要么两地相隔,要么就是转移到了别的地方,被直接拆分的七零八落。

山东人口众多,为何最后成一片荒土

历史因素在宋代的时候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人口的密集程度也发生了改变。当时的山东人口还是比较多的,户数约为51万户,约720万人,是当时人口比较密集的省。在北宋末年,随着金将契丹消灭之后挥军南下,使得北宋王朝出现了变故,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就是这时候发生的,宣告了北宋的灭亡。在这场战争中,山东作为战乱的战略重心,加之金军不断地掠夺人口充当奴隶,使得大量的山东人就开始向南迁移,其中就有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夫妇。金朝占领山东以后,大量的女证人也不断地迁入,随后开始抢夺汉人的土地,再者就是当时的严重的种族歧视,汉人在金人手里就只是奴隶,使得南迁速度不断加快,百姓们不断地寻求新的生机。由于战争和金人的破坏使得山东地生产力,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只剩下不到400万人。

在元朝初年的时候,山东人还有200万人口,但是这个数字和金朝相比都还有很大的差距,更别提在此之前的巅峰时期了。元朝统治时期,山东经历了大规模的战争,元气大伤,出现了经济停滞乃至倒退的现象。再加上原厂的统治者的种族歧视以及横征暴敛使得战争频繁爆发,不管是红近期已还是元朝内战,再到明朝北伐,再到朱棣靖难,山东都是主战区,南北方人数差距拉开,人口严重流失。

自然灾害在元朝末年,山东曾爆发了一场长达数十年的旱灾,使得农作物颗粒无收,百姓都没有吃的、喝的,只能和别人家交换孩子来当作吃食,士兵也成了原始人直接在街上抢人为食,种种事情多如牛毛。在旱灾过后,又经历了瘟疫的大规模爆发,使得本来就没有精力的人们更加狼狈,人数又一次严重缺失。除此之外在疫情结束后,好巧不巧地赶上了黄河决堤,大水冲毁了许许多多的村庄,而山东也是洪灾的重点灾区,人们艰苦难熬,好不容易等到粮食快要成熟,结果又爆发了令人奔溃的蝗灾,自己辛辛苦苦中的粮食被蝗虫洗劫一空,颗粒无收,使得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据统计在仅仅四十年间,山东爆发的自然灾害就有18起,是个人都熬不住。使得原本富庶充足的山东成为了一块荒无人烟的废地,人口急剧下降达到一个极点。

山西的人口为何要移民山东

地理条件在明朝初年,山东地区的耕地面积广泛,比之山西整整多了五倍,另外山东靠近我国的两大母亲河之一的“黄河”,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水利条件。山东地处华北平原,华北平原肥沃的土壤条件和黄河湖泊的灌溉哺育,使得山东省成了全国的“粮仓。”

朝廷的措施明朝建立之后为了尽快的恢复农业生产,扩大自身的经济实力来巩固之歌新生政权,于是颁布了一项重大的移民国策。山西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平原,且被群山坏绕,易守难攻,使得他避免了战乱的洗礼。再加上山是在战乱期间风调雨顺,收成非常的理想,使得人口大量都迁移到了山西,使得山西人口数量急剧上涨,甚至知道了挥汗如雨的地步。朱元璋决定在山西实行人口迁移工作,于是山西的移民政策也就被确定下来,拉开了序幕。所有的工作都在洪洞县的广济寺进行,周围有一棵大槐树被当时移民的人们当成他们回到家乡的标志,于是善后工作都是在这棵树底下进行的。但是故土之情难以言喻,不会因为朝廷的政策就冲淡了。明朝为了防止这些人暴动,只好出移民法,按照“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强行迁徙,使得完完整整的一家子直接支离破碎。官方为了移民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大大加快了移民的速度。

后记

移民的影响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消除,移民不仅仅将人迁移了过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久久不能改变的民风习俗,使得南方部分地区的风俗习惯和北方人没有任何差异,最为经典的就要属于徐州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人口损失惨重的地区 山西人逐渐的变成了山东人 怎么回事呢?”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2000年历史的山西美食 堪称山西人排面火遍全国 技艺却不如从前

2000年历史的山西美食 堪称山西人排面火遍全国 技艺却不如从前

刀削面,削面,面食,山西,机器,刀削,时代,老者,山西面食,还记得,中国,人们,人工,地区,武汉,手艺,技艺,故事,特色,美食,色彩,面团,鞑靼人,回家,有关,更喜欢,卜厚昌,山西人,平常在,四川担担面

2008-05-17 #故事阅读

肚子胀气怎么办 肚子胀时可以吃哪些食物

肚子胀气怎么办 肚子胀时可以吃哪些食物

效果,胀气,山楂,现象,啤酒,大豆,肚子,韭菜,萝卜,莲藕,东西,食物,茴香,可以用,良好的效果,都会,怎么回事,农村,人气,功效,包子,建议,后会,山东人,比例,水饺,结论,脾气,莲子,身体

2019-02-06 #长篇故事

新疆吐鲁番最有价值的一个景点:有人说谁去坑谁 这是怎么回事?

新疆吐鲁番最有价值的一个景点:有人说谁去坑谁 这是怎么回事?

交河故城,交河城,官署,城市,黄土,废墟,寺院,吐鲁番,佛塔,历史,天井,寺庙,居民区,民居,看点,安西都护府,是一座,中央大道,东门,中央,交通,人口,军事,单元,吐鲁番地区,商贸,城池,墓葬群,宗教,庭院

2019-11-21 #经典故事

秃尾巴老李山东地区民间英雄传说故事

秃尾巴老李山东地区民间英雄传说故事

秃尾巴老李,山东人,黑龙江,农夫,座山,人们,大战,妇人,村里,白龙,艄公,敬龙,白浪,山和,都会,寨里,夫妇,云天,全身,农历,农妇,品德,后人,坟地,外姓,大雾,妻子,已知,山东,寨里河

2020-04-19 #短篇故事

秃尾巴老李山东地区民间英雄传说故事

秃尾巴老李山东地区民间英雄传说故事

秃尾巴老李,山东人,黑龙江,农夫,座山,人们,大战,妇人,村里,白龙,艄公,敬龙,白浪,山和,都会,寨里,夫妇,云天,全身,农历,农妇,品德,后人,坟地,外姓,大雾,妻子,已知,山东,寨里河

2020-04-24 #长篇故事

秃尾巴老李山东地区民间英雄传说故事

秃尾巴老李山东地区民间英雄传说故事

秃尾巴老李,山东人,黑龙江,农夫,座山,人们,大战,妇人,村里,白龙,艄公,敬龙,白浪,山和,都会,寨里,夫妇,云天,全身,农历,农妇,品德,后人,坟地,外姓,大雾,妻子,已知,山东,寨里河

2020-05-25 #短篇故事

刘涛演过的妈祖是怎么一回事?妈祖文化为何在东南地区如此流行?

刘涛演过的妈祖是怎么一回事?妈祖文化为何在东南地区如此流行?

妈祖,朝廷,公元,允迪,莆田,庙宇,水性,父亲,福建,船工,香火,国庇民,林默,宋太宗,宋徽宗,明著天,雍熙,金兵渡,给事中,人们,乡亲们,传言,传说,合肥,湄洲岛,孩子,天文,大捷,天后,天象

2008-06-27 #长篇故事

山西人的美食 带着属于山西人的硬气 带着属于山西人的敞亮!

山西人的美食 带着属于山西人的硬气 带着属于山西人的敞亮!

美食,刀削面,山西人,山西,味道,性格,面食,都会,技能,汤料,山西美食,味道香,好的,做法,刀削,再加,刀功,形状,才能,时候,筷子,饭桌,考验,属于我们,我们需要,把我们,西人,遇到困难,得多,里人

2018-11-2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