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当文身不再是异端 一个人的身体可以用来表达什么?这是他们的故事下

时间:2010-11-28

他们生活背景不同,又在不同的时间,出于不同的目的去文身

提示:本文共有 111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3 分钟。

当墨水进入你的皮肤,你就一定在表达什么

关于文身的故事,我们采访了 11 个人。他们生活背景不同,又在不同的时间,出于不同的目的去文身。无论过去还是最近,决定文身的时候,他们大部分的人都有压力,一部分的压力出于自己需要决定一个永恒的印记,另一部分压力来源于旁人对文身的坏印象。

有一个采访对象完整地讲述了他的故事,却在最后坚决表示不予公开。

很多明显的证据表明,文身在中国,人们对它的态度已经越来越宽容了。但就像 Matt Lodder——一位专门研究文身,著有《文身艺术史》的学者——所说,这个世界上永远会有两种对文身态度不同的人,会文身的人和不会文身的人,永远。

这看起来是一句废话,但对于文身这个东西来讲,这句话有它更深刻的意义。

昨天我们报道的董伟,第一次文身是 13 岁,和很多在那个时间段文身的人一样,他们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香港电影的影响。包括我们应采访者要求未能刊登的一些采访里,他们都提到了《古惑仔》、《英雄本色》等电影的名字。这不是巧合,这些电影主人公都处在非主流的阵营,通常有幽默、酷炫的行为表达方式。他们重情义、受尊重,经历过复杂的人生。

即使在今天也是这样,不管文身的人自己是否承认,当墨刻到身上的时候,他一定是在表达。而且,这种愿望是强烈的,不然不必用这种方式。每个文身文在哪里,文什么,对于文身者来说都是非常具体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常常意味着要排斥点什么,要对抗点什么,要强调点什么。

也许今天和 20 年前的区别是,观念不再只是二元对立,大家不可避免地接受了更多的不一样的观念,主流也就不再那么单一了。

我们采访到的人中有自己就是文身师的,他们都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对 90 后、95 后的看法,因为这部分人已经是他们的最大的客户群。他们熟悉非主流文化。因为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在家庭里“地位”普遍高,做出单个决定的时候他们压力更小,但在“想要成为某种人物、确认自己的存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压力更大。他们更期望个性,也更敢于追求。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对身体的态度,在某些方面和上一辈可能截然不同。这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文身。

我们在采访中问到了被采访者一些普鲁斯特问卷里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题目是:什么是最完美的快乐?很多人在回答时都强调了自由和自我实现。

但是,我们采访的文身师会跟我们抱怨,年轻的小朋友对待文身这件事情更易接受了,但他们往往只是去学着别人印一个图案而已,他们在 ins 上找到一个好看的文身图案,对着文身师说,来一个这个吧。好像在一种混乱的意识里,他们潜意识里的对抗其实变成了一种从众。

非主流的压力还是很大,当他们在述说这种心理上的边缘状态时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力感。被采访者都提到了在他们的认知里,国外对待文身的态度都是把它当艺术,他们觉得那是一种可以被认作是绝对容纳的态度。

数据确实显示,在美国和英国,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都有文身,美国的千禧一代甚至一半都有文身。但偏见并没有像大家印象里那样被完全消除。人们依然在讨论文身对职业的影响,社会对于文身的态度最近有哪些微妙变化。

“我们不是坏人,我们也是好人,我们只是皮肤和你们不一样而已。”这样耳熟的“申诉”话语依然会出现在美国。

在美国卡罗莱纳州的一家文身档案馆,9 月将会有一个关于“Mother”的文身展览,在他们的展览介绍上还会有这样的调侃:关于母亲的文身常常是一个年轻人决定要文的第一个文身,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妈妈的爱,还因为这是最安全的文身。因为这样妈妈“教训”你的几率会小一点。

所以,永远会有两种人:会文身的人和不会文身的人。因为文身作为一种强烈的表达方式,就包含了对抗和选择的意义。

所以,在文身业发展迅速,文身群体越来越壮大的时候,我们通过他们个人的故事想知道他们通过文身想要表达什么。

这是后 5 个故事。

题图:pixabay 文内图、网站截图和剧照

一只燕子,自己的名字,还有一个不代表任何人的网球运动员

阿布,33 岁,江西人。他先是在上海电力学院念了工商管理,之后又去了澳大利亚,学会计。现在,他生活在澳洲。

接受采访的时候,阿布拒绝聊隐私,连职业他也不想多做透露,不过不会让你觉得他故意神秘。他在微博上有这些标签:假笑界的 Bree,老歌大王,从句小王子,澳洲肉弹,准金丝雀,性感与趣味化身。

人在澳洲,但在国内粉丝还挺多的,有小好几万。

那些标签其实已经可以塑造一个形象了。阿布有个朋友叫尹珊珊,她说过:“除了阿布之外,没有一个男人成天发自拍我是看得下去、内心不骂娘的。 ”

Q:你有几处文身?

阿布:三处。

Q:第一次文身是什么时候?

阿布:应该有 8 年了。在胸口,只是我的英文名。所以非常蠢。主要是因为当时看到有一个模特在胸口有一个单词,lucia,是一个女生的名字,应该是他妈妈吧。那个字体也很好看,所以我是按照那个字体来的。

Q:为什么想到文自己的名字啊?

阿布:我也不知道,因为我就是想要那样的文身,也不知道文什么好。至少文自己是不会错的。

Q:在这之前你有计划过吗?关于文身?

阿布:没有,就蛮突然的,我做事情都蛮突然的,就是想到就去了。在墨尔本文的,那个时候在读书。

Q:之后又隔了多长时间文的第二个?

阿布:我想又有个四年的时间吧。四年到五年,我不太记得了。

Q:文的什么?

阿布:我的右手前臂上的一只燕子。这个也没有什么意义,就是当时想文,开始就找了很多(图案)看,看了很多之后,觉得还是喜欢鸟类。当时也没有图片,就找文身师,说想要一只鸟,他就帮着我设计了一个。

其实这个,因为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国家,可能在英美这些国家里面,燕子文身是代表你进过监狱,所以这个也被人嘲笑过。

但是在中国的文化里,我觉得还是蛮能接受的,因为在中国的文化里我自己觉得燕子会有家的意思,比如燕子会在屋檐下面,燕子每一年都会回来。

Q:就是你挑了燕子的时候,你就会有这种感觉了吗?

阿布:对对对。可能想说服自己吧,为什么不可以文这个。

Q:文这个你想了多久啊?

阿布:断断续续的差不多两三个月吧,但一决定就很快。因为我总是很急,就立刻找文身师,想说最快能什么时候给我文。我记得当时上班还请假去的。那个时候的职业和现在的职业不一样。

Q:第三个文身呢?

阿布:第三个是在右手,上臂,是一个网球运动员的形象。就是一个男性,拿着一个网球拍。去年圣诞节前夕文的。本来是找前两个的那位文身师,结果他放假了。我很着急,就又立刻找了另外的文身师文。

Q:这个网球运动员是不代表任何人?

阿布:不代表任何人,只代表我的爱好。

Q:如果让你填空,我文身是想要表达__________。你会在横线上填什么?

阿布:我想表达什么?单纯觉得好看。我想表达……我没有想过要表达什么。我想可能就会留白了吧。我没有想那么多,我觉得就像是穿衣服的 accessories,我把它当成一个配件。

我很多朋友都文身了。包括国内的好朋友,也文了,大多数都是为了好看。

我可以分享一个好笑的事情。我有一个同事,他也是打网球的,他很想纹身,但是没法文。因为他们家里有规矩,他爷爷定的,如果文身,就没有办法继承财产。

所以文身有文身的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文身也有不文身的各种不一样的原因。

Q: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啊?

阿布:目前来说的话职业网球运动员吧,能够走上这条道路的话,我会觉得很有意思。

Q:你最佩服的人是谁?

阿布:我爸爸。因为我爸在我看来很无可挑剔。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完美的爸爸。对于我爷爷奶奶来说是非常完美的儿子。

Q:最鄙视的人呢?

阿布:“一个有理想的记者”(ID),微博上那个。

Q:最喜欢的男性身上特质和最喜欢的女性身上的特质?

阿布:都是自信。

Q:感觉你自拍别人愿意看跟这个有关联。可能不是因为你自信,是你喜欢大家都很自由的自信?有点像陈丹青讲的那种,纽约大街上都是一张张没有受过欺负的脸。

阿布:具体一点说呢,自信不是说“我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我”,而是“我不在乎有人不喜欢我”。我也很喜欢陈丹青这个说法。看起来没受过欺负的脸非常吸引人。相比之下有的人(或事物)全身 G 点或者苦大仇深,就不是那么让人想要接近了。

Q:总觉得你说的这种自信特质跟自由有点关系。

阿布:有关系的。成长过程中自由度越高的人会越自信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人知道他文身的意义,一个是他,另一个是秘密

赵 Q 是浙江绍兴人,本科读中文,研究生读历史,刚刚毕业不久,现在在一家国家媒体机构工作。

他还记得自己工作了多少天,一年零二十天。他说记得这个数字是因为他 711 入职,所以很好记。

采访的时候,他好像处在一种略紧张的防御状态里,连声音都有点抖。等到第二次采访的时候,才放轻松了很多。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所处单位的工作性质,让他对于讨论文身有所顾虑。

赵 Q 有回答到一些有关职业的问题。他说他最理想的职业是自由职业。但他最害怕的是当前平稳的生活状态被打破。他还说现在最奢侈的就是生活很稳定,这个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很不容易。

他显然是在一种并不够幸福的幸福状态里,也许这是他挑选现在这个化名的用意。

去年 10 月,赵 Q 在他的右腿跟腱处文了现在这个文身。最开始介绍的时候,他管这个叫“一个自己画的图案。”

但它看起来像一个签名。赵 Q 给了更进一步的解释,不能算是签名,这个图案是人的名字。

赵 Q 设计这个“文身”有半年的时间,经过很多修改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文身那天是他的发小陪他一块儿去的,那个时候已经是晚上 8 点多了。赵 Q 选了一家略微有点偏僻的文身店, 他说选这家店其实是比较随机的。

发小加班完了后,专门打车过去找他。但发小对于他为什么文身其实并不知情,他也并没有问他为什么要文这么一个图案。赵 Q 说那天如果发小主动问他了,他其实也不会告诉他。

就像两次采访结束,赵 Q 也没有告诉我们关于这个文身确切意义一样。

“其实一开始你约我做这个采访的时候我就有一个疑问,如果文身本身压根就不是为了表达呢?至少对于我来说不是为了表达什么。只是自己的一种纪念,或者说是……”

“我找不到一个特别合适的词语来描述,但至少不是表达。”

“反正就是纪念吧,但纪念也不完全准确。”

Q:那这样问吧,这个文身的背后会有伤心的事吗?

赵 Q:现在来看也不能这么说吧。当时去文的时候心情确实不是很好。

Q:这个文身是关于感情的吗?关于爱情?

赵 Q:算吧,就是跟个人感情有关的。

Q:你愿意讲讲你的爱情观吗?

赵 Q:这个很难回答。……当时去的那天,只是一种 timing,是一种时机。当天,有一个事情触发我去文,但是不太好讲。

Q:如果文身那天,发小问了你这个文身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他。

赵 Q:我会说这是我自己设计的,是一个名字。

Q:如果他接着往下问呢?

赵 Q:他也不会非得问,没什么人会这么问我的。

Q:但是你还是介意别人问起的,这个是确定的,对吗?

赵 Q:对啊。那天不是我心里没底要他陪我去,是他主动陪我去。可能是一种多年朋友的默契吧。

Q: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还有另外一个人知道这个东西的意义吗?

赵 Q:有吧。

Q:有,吧?!你不是为了专门增加神秘感,是确定的有另一个人知道,对吗?

赵 Q:对。

Q:你能找到一个别的东西来代表这个文身的意义吗?比如一张照片。

赵 Q:应该有吧。我找一找吧。

Q:你以后还会继续文身吗?

赵 Q:会。也没有具体地想过,但是应该会吧。以前不知在哪里看到,会上瘾。可能文了第一个以后,再考虑文身的时候心理负担就少一些

Q:以后要文的还是这种“神秘”的文身吗?

赵 Q:不一定了,可能的方向是:自己想要记住的东西。永远不可能的方向是:为了装逼。

心口上有一个英文花体的 Free WIll

杰瑞是采访对象自己选择的化名。选这个应该是他想表现出自己很中二,而想要这样表现出很中二的人,大概是有点趣味,又还算诚恳的人。至少,杰瑞会让人挺愿意相信这一点的。

关于这次采访,杰瑞本来不想接受。“哎呀,有点不想聊,因为这个文身文了之后呢,不是很喜欢,其实那天我想出来消了。”

后来他同意接受采访。在正式的访问里他有了另外的说法。

这个文身之后,他其实新鲜了一段时间,并没有马上想要消除。也许是访问让杰瑞有了认真回忆的机会,前后两次面对同一个问题,有了不一样的回答。

杰瑞喜欢摇滚乐,他的很多朋友来自于乐迷圈子,很多生活里重要的回忆都跟摇滚乐有关。但是,他又有另一面。一方面,他喜欢直接的东西,另一方面,他在生活里有很多与之相反的思维习惯和态度。

采访里,杰瑞提到过一个人,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个人,Mark Cho,一个华裔商人,会做一些男装品牌的生意。杰瑞说,这是非常私密的爱好,不太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在研究这个。这有点奇怪,暗觉可能会跟性有关系?杰瑞忙说:“没有没有,会觉得这个东西比较虚荣,和自己生活比较没有关系。所以,喜欢他会有点羞耻。”

杰瑞是采访中为数不多的提到文身后悔的人。这么说可能有点残忍,他的文身故事倒是最有喜感的一个。和他说的中二有点关系,这些故事有的地方挺有趣,又都挺诚恳的。

杰瑞的文身在他心口上,英文花体——Free Will。

描述完这个文身,杰瑞就自动叙述了他对于这处文身的评语:太中二了。

“为什么中二?没有必要文在身上啊。”他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特别冷静,感觉这一问一答是在讲第三个人的坏话。

文身那年,杰瑞在人大英文系读大四。女朋友即将出国,两个人毕业之后天各一方。那时候就知道是要分手的。女朋友说要去文身,他也一块儿去了。文身店在三里屯,名字叫诡异空间。女朋友以前就去过,对那儿挺熟的。

杰瑞说:“我觉得她拉着我去文身,是想(在我身上)留一个她的印记。我懂她这个意思,但我也没有说出来。”

正好那段时间,他在一本哲学导论上看到了康德对于 free will (意志自由)这个问题的阐释,“感觉特别好,牛逼,就文在身上了。”

也就是说,关于这处文身,原因其实很偶然。

文身后,杰瑞新鲜了一段时间,新鲜劲过去之后,有时也想要不要把它抹掉。

但更多的时候,杰瑞已经遗忘这个东西了,平时在生活里也不太看得到它,连洗澡、穿衣服的时候也不太看到。因为它不是眼睛经常看到的地方。当然这不算常理,是杰瑞给出的依据。

也许他自己没有专门让自己忽视这个文身,但当初文了文身后,他有刻意不想让身边同学看到。

本科毕业后,杰瑞在人大哲学系读了研究生,在生活中他会避免让大家看到这个文身,“因为如果碰到哲学系的学生,他们就会问,‘为什么文这个文身啊?’我懒得去说,因为我也不是很清楚,或者我也不是很想懂。”

杰瑞研究生学习的具体方向是当代英美的政治哲学和伦理学。这个方向关于社会正义,是他在哲学学科里比较感兴趣的部分。

“这和 Free Will 的关联大吗?”“不是特别大。 ”

“Free Will 很多不同的领域都能进入,基督教、神学里会讨论意志自由和罪恶的关联。现代分析哲学会探讨意志自由与决定论的问题。涉及康德哲学,有自律和他律的问题。他是康德的一种道德理想。”

“Free Will 非常抽象,这是哲学里最深的一个问题,也是最复杂,历史时间最长的一个问题。对人的要求比较高。”杰瑞说到这里的时候,跳回到自己:“你应该有看出来我不停变化,不停跳。不知道,我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杰瑞有点迷茫。当初考研的时候,其实是想逃避生活,但最后发现生活逃避不了。毕业以后,他在北京从事媒体工作,不到一年,他决定回成都,现在是要做托福老师。

这些都不是他最理想的职业,杰瑞说最早的时候他是想在学院里“混”,现在他想去做服装相关的事情,研究古着,或者卖点相关的东西。这是纯粹的爱好,但如果能作为事业也不错。

关于文身的故事,杰瑞其实还有后续。

杰瑞提供了一张他自己认为很代表他的生活照片

他也许会继续文身。“我可能会再文吧,但最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想这个。其实我想文一些 old school 的图案。但是这个还是要再想一想,文什么,什么意义。到时候看缘分好了。”

“old school 的图案,我也不太了解。就是 new school 的图案会偏几何。old school 则比较圆润,颜色会好一点,风格上也经典一点。”

他希望文身能带来一点反差。因为他看起来太乖、太文静。至于位置可能会文在手臂上,文很多。反正他不会在国企,也不会在国有单位上班。杰瑞说,这一点算是他还不确定的职业规划里的一点否定性确定。

关于文身的意义,在之前,文身对于杰瑞来说,是隐隐约约想要表达一种信念。其实这个说法,他还不太确定,“因为我没有办法给它(Free Will)一个充足的辩护,而且时间久了,我也觉得这个信念没有那么重要了。”

在这之后,他预想中的手臂上的文身就是单纯地为了美观。

“那这么说,这个文身的意义跟你前女友是没有关系的吗?”“是有的,因为当时是陪她去的。”

“那你看到这个文身会想到她吗?”“有的时候会吧。”

“是什么感觉呢?”“有点怀念吧。”

没想到这个问题在后来的普鲁斯特问卷中又得到了补充。问杰瑞,最希望什么重现?

杰瑞说:“某一段时间吧。”

他选择了大二到大三这段时间。选择完了他又多做了一点说明:“不能这么说,说的好像是为了学习。那个时候有一些朋友,大家过得非常开心。”朋友指的是女朋友吗?杰瑞回答:“我特别把女朋友那段时间去掉了,有了女朋友以后就没有那么无忧无虑,在此之前非常 carefree ,也没有那么多争吵。”

想在大拇指文爸妈的名字,这样双手合十的时候他们就会靠在一起

钟毅是黑龙江人,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毕业,5、6 年前他才来到北京,做平面设计师,也做首饰设计师。

他的所有文身都是在上个月文的。这些文身样子很酷,看起来新颖、神秘,可它们背后的意义其实很传统。这种反差让人觉得很有意思。

他一共有三个文身。

左右大臂上分别有一个三角形。一个是正三角形,里面有字母 T ,是英文名 Tony 的首字母,代表他自己。另一个是倒三角形,里面加了一根横线,以平衡图形结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文身在他的小臂上,是两根平行直线。一根稍前,一根稍后,代表着他对感情的期许,两个人一起向前,一个在前面带动,另一个则跟在后面。问哪一个是你?钟毅立刻回答:“我肯定是前面那条。”

钟毅本来一直想文《孙子兵法》里的四个字——风林火山,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也就是像风一样快,像树一样有序,像火一样发展,像山一样坚定。

他提到这个的时候,很自然地补充,这个本来是中国的,结果被日本学去了,给叫做“风林火山”了。

钟毅找人算过,说他命里本来应该是当兵的。他自己解释说,因为他比较“刚”,本应该走这个路。所以就会觉得这几个字和他的命有关,

他想找一个草书的字体把“风林火山”文上去,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自己试着设计了一下,也不行。就暂时没文这四个字,不过他已经在小臂内侧留好了位置,之后会去文。

此外,他还想在大拇指文爸妈的名字。这样,双手合十的时候他们就会靠在一起。

我们在问他普鲁斯特问卷的问题时,他常常提到忠诚和信任。

他说他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文身是挺简单的事情,就是下个决心,再忍一下痛就好了。但是每天持续地做一件事,比如坚持看书,喜欢一个人,会更让人佩服。

问钟毅,为什么这么强调忠诚,他回答,是因为自己 7、8 年前被背叛过,爱情和友情都有被背叛。在发生这些事情之前,他还不知道忠诚的重要性。这是他的判断,但事实可能并不是这样。如果他不迷恋忠诚,他会换一种方式理解背叛。

在我们浏览他的背景资料的时候发现,钟毅曾经多次帮湖南卫视的玄幻剧设计周边产品,在设计元素中他用到很多传统元素。而这些玄幻剧里经常会有他提到的这种关于背叛的爱恨情仇,它们常常也是热播剧。

就像喜欢看这些剧目的观众一样,背叛和忠诚会带来这么强烈、刺激的反应,可能真的不是他的个人经历里的某个事件所致使的,而是早在这个之前就形成了。

文身店开到高档写字楼,就叫做文身工作室了

小凤是一家文身店的老板。他 33 岁,岁数不算大,但做这一行已经 13 年了。

这 13 年里,小凤有机会看到了文身行业的种种变化,并且见过了一批又一批不一样的客人。

他不是误打误撞进的这一行。从开始接触,到正经拜师,再到学习文身,都是因为他真喜欢这个。他那时候喜欢摇滚乐,又喜欢学美术。他觉得“纸上画也是画,身上画也是画,在身上画会来得更酷。”

真正做起文身师来以后,他也特别开心。因为做这个遇到的人特别多,看到的现象也很多。“我喜欢画画,也喜欢聊天,文身客户跟你有很长时间的接触,就有了很多机会去聊天。”

上个月,小凤刚刚开了一家新店,在北京中心商区。对于他来说,现在这算是有别于“胡同门脸店”的“工作室年代”。过去的胡同门脸店就开在街边小巷里,但现在的文身店已经开到了高档写字楼了,改名叫做“文身工作室”。

小凤新店开业

——

小凤的自述:

以前我的文身店叫针迹,但我发现北京有两家店跟这个重名了。所以就改名了。现在的店名“凤”,是因为我名字里面有个凤。

从小大家就管我叫小凤,那又是因为我妈妈的名字里边有个凤。他们就说你妈妈是大凤,那你就是小凤呗。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小时候身体不太好,李小龙不是小时候身体也不好吗,他也叫小凤。

我文了很多文身。后背有、左右胳膊都有、小腿外侧、两条大腿、膝盖上都有。我膝盖上文的是一个人物,类似于达摩罗汉,因为膝盖骨像头骨嘛,我就觉得文在这儿比较合适。还有我整个后背,有个美杜莎,我就是觉得好看,文了一个整个的图像。

我文身就是实现表达,表达内心的状态,就是把笔换成钢针在画画。

我是 15 岁给自己文了第一个文身,文了一把小箭,是弓箭的那个箭。

那时候我刚上高一,家里正好没人,我就拿针绑上线,蘸了墨水,自己给自己文的。那个时候 1999 年,1997 年的时候有《古惑仔》嘛,我当时还喜欢摇滚乐。其实文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摇滚乐。当时能看到国外的一些杂志介绍摇滚乐,上面就会讲到文身。

我大学是去长春理工大学上的,专业是工商管理,其实根本就没学,说白了就是没上,毕业证也是因为家里有人才给领回来的。

我当时喜欢画画,但是为什么最后没考美院啊?那是 2000 年初,我就觉得学了美术,是不是就要做画家,整天胡子拉碴地背个画板。当时不懂,不知道学美术可以做很多(事情)。

所以当我意识到大学选错专业以后马上我就改邪归正了。当时我就去其他学校进修电脑美术,假期又在北京工艺美术学院一个老师的画室里学素描。

那时候特别喜欢摇滚乐,我就看摇滚乐的杂志会介绍他们(摇滚音乐人)都文了什么,是什么意义。我才知道国外把这个当艺术。纸上画也是画,在身上画也是画,但是在身上画不是更酷嘛。

小凤在给别人文身

我 2006 年大学毕业,但是 2004 年我就已经开始拜师学文身,到 2005 年,就正式开始当文身师了。

从 2005 年到 2008 年我都是到别人店里驻店。初期就是在理发店里,别人说店里要加个项目,没人干,那我就去干了。我就是这么游走于文身店和理发店,给人打工,拿点提成。

自己开店是在 2009 年,当时客人算是稳定一些,经济也稳定一些了,我才敢开一个门脸儿店。

我感觉,2004 年到 2007 年的时候,来店里文身的客人基本上就是社会上的大哥大姐。大哥们一般会文龙、麒麟,因为这些看起来会比较凶嘛,还有文凤凰的,就是觉得这个比较祥瑞。另外文关公的,就是在社会上比较讲义气,再有一个是文鱼的比较多,就是我是大哥,但是也做生意,这样对我有好处,招财又好看。

大姐们就多是文蝴蝶、花,为了漂亮嘛。而且那个时候不发达,没有那么多图案可以选,能想得到的就是这种。另外可能还有文蝎子、蝎子可能就有点蛇蝎美人的意思,蜘蛛嘛,就是招财。

你说文身有什么忌讳,这种事儿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觉得文身能影响自己的运势,首先我们店里所有人都不信这个。人生是在自己手上,不靠这种东西变的。文身没有玄学的意义。如果一幅画就可以影响你的命运,那要每个人都招财,大家就都发财了。还有人有文身背不动的这个,总共就二两墨有什么背不动的。

就像我们店里的一个经理,2007 年的时候我给他文了一个关公,结果之后他摔了一跤,手表搓坏了,手上都是伤。那你没有文身的时候你就不摔跤吗?有文身你就赖文身?没有文身你还赖手表吗?

但是风水这个东西要是碰到真正懂的人,他就是科学。

很多(客)人会问我玄学,我都不会解答。我就说你去算算命吧,问问大师。我只能跟你说些传统的习俗,比如手里文老鹰就是小偷嘛。

不过,我看你那问题上不是有问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客人嘛。我印象最深刻的客人其实是一个风水师,本来这人是找的我的徒弟。我的徒弟去画文身去了,我怕他等着无聊,就去跟他聊天。

他是要在胳膊上文点水浪,我一看他的胳膊已经是一个花臂,只有两个手掌心大小的空,其他的文身都是八卦啊什么的。我就问他你为什么文水浪啊?他说他缺水。我说你怎么知道啊。他说他算的。

我就问他你做什么的啊。他说他学的是奇门遁甲,紫微斗数。

他不是说他会这个嘛,大家就都围过来问他。我跟店里的人说不准问人风水,别人是指着这个赚钱的,不能问这个。

那他们就跑去让他算命的,结果这一聊给他聊害怕了。他说那天他旁边有三个人命特别少见,以前他就只见过一个人是这种命,那天他一下见了三个,就都围着他。不是说这些人命不好,是很罕见,以前他只见过一个人,一门占“鬼”。那天他见了三个人占“鬼”,其中有两个人还是两门里占了三只鬼。所以,他觉得当时那个氛围特别不好,没文身就走了。

到 2007 年以后,类似社会上的大哥大姐这种,这样的客人就少了。因为文身行业变了。

2004 年到 2017 年 ,在北京,文身的价格涨了十倍不止,具体来说可能是十到十五倍。但我只能说一线城市的情况。可能越偏的地方发展得越慢。我听说现在大连一个偏僻的地方,文身收费是北京 10 年前的价格。比如手臂上文一个巴掌大小的图案,可能就 1000 元以内。但是在北京成熟点的应该在 1 万左右,性价比合适的大概就 5000 到 1 万,再高的可能就要 2 万左右。

还有,你看 2008 年以后慢慢慢慢地,就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身上有纹身了,包括国外的球星,影视明星。我认为他们是把文身的文化往前推了一步。

2007 年开始,普通公司阶层就开始慢慢接受文身了,慢慢的有一部分学生客人,现在就是 90 后占一大部分。

现在来文身的人有学生、银行职员、律师、心理医生、牙科医生、金融投资的。其中,银行的来文身的特别多,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银行的,一聊天都是银行的,可能是同事传染。这些很多是我觉得不太可能来文身的,还有做网络的,自媒体、媒体、销售、编辑,很多。

反正就今年我做了一个统计,来我店里文身的 90 后占 40—50%,其中 95 后占百分之六十大几。90 到 95 的占百分之三十几。

我觉得 2012 年到 2015 年跟客人聊天特别好玩,因为那个时候基本都是 80 后,我们聊的话题会比较多。那之后 80 后就慢慢变少了,其实也不少,但就是 90 后新生得太多了,数量上压制性地增长。以后那个时候一个月应该有 10 个左右的 80 后来文身,但 90 后就很少,那时候他们小嘛。

现在其实 80 后的客人数量也涨了,一个月有 10 几个到 20 几个,但 90 后乌泱一下来了 100 个。

整体客人数量也变多了,2015 年的时候,一个月十几二十个人来文身。到今年,一个月能来 100 多个,最少 100 个吧。这种情况是从去年开始。但这个可能不完全代表社会现象,还是有店的经营状况的问题。

因为大部分文身师还是一心做艺术。我呢,虽然工商管理没学,但后来我还是看了书的。这个是个很综合的东西,每方面都有很多细节。单一的就说消费心理,就有很多方式刺激顾客消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当文身不再是异端 一个人的身体可以用来表达什么?这是他们的故事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当文身不再是异端 一个人的身体可以用来表达什么?这是他们的故事上

当文身不再是异端 一个人的身体可以用来表达什么?这是他们的故事上

文身,袁礼,董伟,文身师,时候,东西,妈妈,感觉,设计,图案,朋友,监狱,工作,有关,武晔,个人,中国,客人,态度,时装,社会,不一样,文一,考试,压力,初中,北京,意义,故事,时间

2014-10-12 #小故事

主的再来丨传讲耶稣二次道成肉身是妖言惑众的异端邪说

主的再来丨传讲耶稣二次道成肉身是妖言惑众的异端邪说

教会,门徒,主耶稣,圣经,启示录,主张,大灾难,圣灵,圣徒,预表,启示,天国,基督徒,时间,时代,真理,笔者,马太福音,耶稣,应许,传统,千禧年,基督,方舟,洪水,爱心,神学,经文,身体,耶稣基督

2018-05-10 #短篇故事

梦瞻读书:我不再是我 但你永远都是我的爱人 至死不渝

梦瞻读书:我不再是我 但你永远都是我的爱人 至死不渝

大脑,阿惠,变身,脑袋,父亲,灵魂,雀斑,世界,母亲,身体,东野圭吾,医生,掐死,时候,生命,不再是,两个人,即使我,另一个人,很喜欢,有一天,至死不渝,大呼,来爱,那可,阿慧,中介公司,了头,爱的,上风

2013-04-14 #经典故事

脱贫故事:我不再是贫困户!

脱贫故事:我不再是贫困户!

贫困户,攻坚,精准,嘉荫县,收入,老伴,工作,李向东,都会,双腿,主任,产业,政府,活儿,猪崽,身体,补贴,贫困人口,贫困村,轮椅,扶贫,每天都,刘世峰,刘妍,王晓,赵洪波,一缕阳光,一直以来,上都,县残联

2020-09-04 #故事阅读

传播英雄故事 我不再是一个人

传播英雄故事 我不再是一个人

英雄故事,百家号,公园,故事,传播,宣传,作者,志愿者,母亲,个人,事迹,延吉市,英雄事迹,老兵,革命英雄,刘四虎,市委宣传部,中心,来源,国防教育,公共场所,历史,外孙女,妹妹,延边,展览馆,延吉,政府,报纸,文章

2007-03-25 #短篇故事

传播英雄故事 我不再是一个人

传播英雄故事 我不再是一个人

英雄故事,公园,故事,宣传,志愿者,母亲,事迹,延吉市,英雄事迹,老兵,革命英雄,刘四虎,市委宣传部,来源,国防教育,公共场所,历史,外孙女,妹妹,延边,展览馆,延吉,政府,报纸,火车,英雄,资料,刚开始,报纸上,中来

2008-08-23 #短篇故事

论语学而篇16至17小节攻乎异端

论语学而篇16至17小节攻乎异端

言论,不正确,孔子说,子曰,教给,如果您觉得,善道,孔子,孔曰,还可以,记住了,原文,原子弹,地方,异端,子路,学生,弟子,智慧,祸害,知之为知之,知识,茶叶蛋,老师,译文,评论,贴合,请留下,工业化,不能做

2014-04-21 #短篇故事

“推理”的“异端”吗?并非所有的真理 都能得到完美的解释

“推理”的“异端”吗?并非所有的真理 都能得到完美的解释

故事,动画,逻辑,想法,推理小说,真理,真相,过程,主角,动漫,异端,漏洞,观众,更容易,侦探,原因,悬念,情节,情感,证据,现实,现象,节奏,要素,词汇,谎言,部分,如果我,我没有,更合适

2014-05-07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