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我们来说一下这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社会边缘人的童话故事

时间:2010-12-01

但经历过国内的马赛克事件之后,水形物语我们到底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看它,那就是一个问题了,不管是国内广电的无脑删减和P图,还是它在颁奖礼上受政

提示:本文共有 33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从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再到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再到国内上映,《水形物语》几乎在不同的时间段被人不同的去评论过,国内上映之初,可能很多人都是报以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期待去看。

但经历过国内的“马赛克”事件之后,《水形物语》我们到底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看它,那就是一个问题了,不管是国内广电的无脑删减和P图,还是它在颁奖礼上受“政治正确”的巨大争议。总之,看完它之后给我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起码,这是一部孤独人群的童话故事。

说是童话,但是它又散发出一些黑暗的感觉,但说它黑暗,它也比很多童话更加纯真无邪。从本质上说,《水形物语》更像是一部超现实的成人童话。

本片的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熟知的影迷都会清楚,凭借《水形物语》的成功几乎是登上了金奖殿堂级导演的名单之一,这是一位特别个性化的商业类型电影大师,它习惯游走在商业大制作和奇特的艺术小成本电影之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它的“黑暗三部曲”《潘神的迷宫》(二战残酷)《魔鬼银爪》(贪婪)《鬼童院》(生死宣言),而被我们国内观众熟知的《环太平洋》,也是出自他之手。

他最广为人知的一面,便是他个人对于奇幻、怪兽题材的痴迷,用这些风格来去与艺术进行交融,也树立了自己的一面特点。

其实你看这部电影的剧情,蛮简单的,并没有什么太多推敲的地方,故事的背景被设定在了美苏冷战期间,一个被遗弃的孩子从河里被人捡起来收养,并且取名叫艾丽莎·埃斯波西托,因为小时候的一个意外,脖子上有了三道伤疤,这也导致她不能说话。长大后在一个政府实验室里当一名清洁工,朝九晚五的生活令她觉得非常无趣。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都按照原有的形式进行当中。

有一天,一个水缸里装进的怪物被送到了实验室,作为美苏冷战重要军事研究的一部分被带来,好奇的艾丽莎在一次偶然的清洁时见到了人鱼形状的野兽,最终在不断的试探之后,两个物种相互产生了情愫,发生了一段唯美凄凉的爱情故事。外界压力让他们走上了绝路,最终在一个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场景之中相拥结束。

影片虽然剧情简单,但却在故事的隐喻和人物性格,以及导演的诉求,才是这部影片真正优秀的地方。包括影片大体的背景以及怪兽角色的设定,都相当于是在致敬1954年上映的影片《黑湖妖谭》,这部电影的背景和怪兽倾向的设定都与《水形物语》不相上下。

角色构成也成为了影片比较值得推敲的一面,影片中的大部分角色都相当于是在社会人群中边缘人物,聋哑清洁工、黑人清洁工、白人LGBT倾向的画家、苏联间谍科学家以及边缘人群中的强权主义者——安保负责人,以及怪兽本身。

这些角色将残疾、同性恋以及黑人群体暴露在冷战时期的背景之下,都是受尽欺凌的非社会主流型人物,容易被他人忽视的群体,作为主要的角色构成,他们却似乎做到了一些看似是边缘人群体崛起的英雄壮举。

影片的开场就用水来描述整个电影的开始。

白人LGBT画家用旁白的形式描述这段人与怪兽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个像是一个故事的序言,画面中的水不断围绕着女主身上,一切都好像充满一种神秘感,最后画面转接到了闹铃声响起,定格在女主睡醒的开始。

如此具有个人生活的节奏规律的展现,也说明了女主本身的生活方式,因为他是哑巴,手便是代替她说话的工具,也是自我放纵发泄欲望的工具。

她是实验室的清洁工,孤身一人,听力正常但无法正常说话,在她的生活中,她都会有条不紊地煮鸡蛋,煮蛋的几分钟时间里享受欢愉时刻,这样的场景虽然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但也侧面反映出了女主孤独寂寥的感觉。“手”在影片符号化的表达中表现出了对剧情强大的推动力。

女主的“欢愉”时刻难道只是一种给观众的猎奇感吗?当然不是。

艾丽莎在享受自我时刻时,一定要在水中,才能开始,这一段虽然在镜头语言中是一笔带过的做法,但是却是女主性格特别关键的一点,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人类学理论中,一个人小时候经历了什么事情,通常都会对这个人的今后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会定性一个人的行为,包括“性”这种人类的本我状态。

因为艾丽莎小时候是在河边被找到的,自此就有了残疾的状态,在遗弃之时,她只对水有一种说不出的依赖感和安全感,而长大后,水变成了艾丽莎发泄欲望的工具,以此连接起来之后,也暗示了女主强大的个人欲望。

而其它角色,人鱼的角色则是一个试验品出身,它的敌人是白人安保负责人,一个在社会中特别典型的白人强权主义者,他有物质富足的生活,有着郊区的大房子,有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两个孩子,开着一辆凯迪拉克豪华轿车,但是也有着特别扭曲的人格。他蔑视所有地位不如他的人,用尽各种办法来宣扬自己的强权实力,包括永远不离手的电棍,对人冷酷无情。

而女主的好朋友,也是一名黑人群体清洁工,因为是黑人群体,也一样受到他人的排挤,当时美苏冷战的六十年代初期,黑人民权运动还没有完全形成规模,黑人虽然在早期得到了权利解放,但是黑人群体的待遇,也一样是受尽欺凌。

而邻居是一位白人画家,在被出版社开除之后,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实力重新得到认可,可是在画家每一次的画作完成之后,却没有人去赏识,他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却也是孤单一人,他需要被爱,被理解,也慢慢产生了LGBT的情怀。

半路援助的博士同样是边缘人群,他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便是苏联间谍,但是在执行任务的过程当中,因为自己的科学家职业道德,以及苏联的恶性体制,也面临着身份缺失的困难局面,两国都不被认可的角色。

这些在不同层面上受到社会排挤的人群像是“抱团取暖”一般进行着生离死别的过程,他们联合起来,抗击不公平的黑暗面,不断受到外界压迫,可能有一个人的关怀,能给予他们一种特别强大的力量。

包括女主在接触怪兽之时,相当于是发现了实验室的重大秘密,两个人的声音古怪,都是被欺凌者,所以相对来说就会有一种认同感,艾丽莎因为小时候的遭遇,也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怪兽,毫无存在感。他们有相同的点,便是不能用言语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去通过手势来交流,渐渐地他们互相爱上了对方,孤独的人,遇到了爱,相当于是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一般。

本片的细节隐喻也是特别多的,导演在这个剧本之下埋藏了很多自己的私货,这都是关乎人物性格的一种体现,对人物的发展也特别有作用。

首先就是“鸡蛋”

鸡蛋在影片中可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道具来使用,女主艾丽莎正是因为有了鸡蛋才得以与怪兽展开了进一步的关系,这也是女主角表达情欲的一种方式,在享受个人时光时,用的计时器甚至都是鸡蛋形状的。

导演在给这个时刻进行特写的时候,计时器是镜头的焦点,而女主的动作,则是用虚焦来呈现,这样的镜头语言,便是在“鸡蛋”的引领下,女主可以当作一种幻想,变成释放自我的工具,也在这之后,与怪兽产生了爱情。

第二个就是画家的“画作”

画家在画上的派的颜色,一开始是红色,但应出版社要求换成绿色,之后被丢弃,派的颜色好比女主角的命运,因为女主角的命运和画家是完全不相同的,她本来生活黯淡,因为怪兽的出现,变得富有希望,生活充满阳光,衣服也由暗绿色变成大红色,而画家的生活一般,也处于孤独中,他对派店的店主产生了感情,但后来因为先告白被拒绝,生活也逐渐没了颜色。

第三个就是“下雨”

影片只要有重大转折发生,一定会下雨,画家帮助女主解救怪兽时,下雨了。安保负责人被逼迫一定要抓住怪兽之前,下雨了。最后码头的结局,下雨了。雨,是情节转折的重要信息。

最后,我想说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这是一个视听语言极佳的电影,也是讲了一个政治讽刺的电影,关于社会边缘人的态度,关于我们人类的孤独感,得到爱,我们会是什么样子?这个故事,虽然是一个成人童话,但是,它却是工整的。有着残酷而真实的真相,最让我触动的,便是社会边缘人物的顽固态度,来去面对这个颓废不堪的社会现象。

孤独是人生常态,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承受孤独感,当这样的孤独被成倍放大之时,你会去寻找一个港湾作为你人生的支点,哪怕是一个人的欣赏,哪怕是一件事的影响,都一样,你在这个时候,你会看到有跟你一模一样的人,一模一样的事迹,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因为你知道,如果这个人不在你身边了,这个世界上可能就没人懂你了。它赋予了影片某些政治寓意。

弱势群体不只是存在于过去,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依旧会有,互联网时代的加速,反而“颜值歧视”成为了新的一种孤立形态,也成为了一种隐性的社会问题。

故事很简单,但是却有很大的爱的力量支撑下去,我们想要的未来,其实也什么都不是,该面对现实的残酷,也要保持希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我们来说一下这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社会边缘人的童话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 它并非一个简单的“人鱼恋”故事

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 它并非一个简单的“人鱼恋”故事

艾丽莎,电影,故事,人鱼,社会,边缘人,弱势群体,影片,黑人,哑女,女佣,物语,海底,良知,音乐,人文关怀,影片中,未来生活,由美,理查德,中国,上司,丈夫,世界,人物,主线,人们,公司出品,代表,元素

2008-05-21 #故事大全

《聚焦》: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真诚 如实勇敢报道事情真相

《聚焦》: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真诚 如实勇敢报道事情真相

事情,小组,神父,影片,教会,大人,主教,事件,压力,孩子,新闻,时候,案件,空难,调查,奥斯卡最佳影片,性侵案,社会上,站出来,丑闻,人民,信徒,信仰,力量,内容,受害者,受害人,成员,波士顿,荣誉

2009-03-01 #长篇故事

第92届奥斯卡已结束 韩国电影《寄生虫》获最佳影片

第92届奥斯卡已结束 韩国电影《寄生虫》获最佳影片

寄生虫,小丑,导演,奥斯卡,好莱坞,往事,影片,最佳影片,故事,乔乔,车王,佳作,亮点,婚姻,极速,电影,社会,颁奖典礼,菲尼克斯,韩国,华金,塔伊,布拉德·皮特,异想世界,主题,奖项,奥斯,小妇人,爱尔兰人,现实

2009-11-12 #小故事

奥斯卡最佳影片 真实故事改编 两个男人的故事

奥斯卡最佳影片 真实故事改编 两个男人的故事

黑人,白人,社会,优点,电影,绿皮书,对方,生活,个人,地方,原因,时候,明白人,看清楚,有能力,生活中,真实故事,乔布斯,里博,不一样,共渡,生活方式,博士,事业,乱丢垃圾,人本,作者,司机,后会,图文

2019-04-07 #故事大全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 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 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寄生虫,阶级,穷人,电影,故事,富人,社会,立场,金棕榈,金司,儿子,地下室,幻想,戛纳,欲望,贫富,资本家,金基,半地下室,项大,一端,人性,信号,外衣,家庭,导演,差异,底层,本土,爆笑

2020-08-19 #故事阅读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 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 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寄生虫,阶级,穷人,电影,故事,富人,社会,立场,金棕榈,金司,儿子,地下室,幻想,戛纳,欲望,贫富,资本家,金基,半地下室,项大,一端,人性,信号,外衣,家庭,导演,差异,底层,本土,爆笑

2020-08-18 #长篇故事

花落谁家:入围第9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点评和大预测

花落谁家:入围第9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点评和大预测

导演,阶级,阿瑟,好莱坞,格蕾塔·葛韦格,小丑,美国,观众,全片,故事,马丁·斯科塞斯,马丁,寄生虫,往事,电影,塔伊,维迪,诺亚·鲍姆巴赫,作品,婚姻,家庭,纳粹,社会,精准,镜头,韩国,萨姆·门德斯,v.,相呼,詹姆斯·曼高德

2019-02-06 #故事阅读

90年代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及提名的10部影片 你看过几部?

90年代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及提名的10部影片 你看过几部?

最佳导演,影片,最佳影片,西部片,莎翁,同名小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奥斯卡,戴茜,服装设计,最佳女主角,小姐,与狼共舞,传统,史诗,场景,奥斯卡金像奖,戏剧,改编自,美国,编辑奖,金球奖,剪辑,获奖,勇敢的心,改编剧本,最佳摄...

2020-09-1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