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世人皆知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又有几人知晓廉颇与蔺相如的结局?

时间:2010-12-22

这些小故事我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了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在历史上留下了负荆请罪的廉颇,他们一同造就了一段千古美

提示:本文共有 18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我们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曾经发生过不少的历史小故事,如田忌赛马、自毁长城、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等。

这些小故事我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了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在历史上留下了负荆请罪的廉颇,他们一同造就了一段千古美谈——将相和,可是,他们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01

蔺相如

赵惠文王当政时期,那块闻名天下的楚国“和氏璧”几经辗转到了赵国,被赵惠文王收入囊中。秦昭襄王得到了消息,派人给赵惠文王捎去口信,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惠文王手中的“和氏璧”。当时的秦国是西陲强国,除了齐国能够压制住秦国,其余五国皆不敢独自与秦国相抗,而秦昭襄王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惠文王的“和氏璧”也不过只是个幌子,给了“和氏璧”,赵国一定得不到秦国的城池,不给“和氏璧”,秦昭襄王势必出兵攻打赵国,两难的选择,让赵惠文王好一阵头疼。

这时,宦者令缪贤推荐自己一个叫蔺相如的门客,说他能够担当出使秦国的重任,赵惠文王半信半疑地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在被誉为“虎狼之国”的秦国朝堂之上,蔺相如据理力争,甚至以玉碎相逼,既保住了赵国颜面,也把“和氏璧”送归了赵国。蔺相如因此被赵惠文王授予了上大夫之职。

公元前279年,秦国为了全力攻楚,不得不与赵惠文王和谈,约赵惠文王在渑池会盟,史称“渑池之会”。在这场会盟之中,蔺相如数次以死相逼,这才使得赵惠文王在保住颜面的同时,全身而退,蔺相如也因此升任赵国上卿。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丹即位,是为赵孝成王,蔺相如奉命辅政。在蔺相如等一众老臣的帮助下,赵孝成王迅速稳定了政局,掌握了朝政大权。公元前259年,在秦赵的大决战——“长平之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之时,因为赵国国力不继等诸多原因,赵孝成王想要临阵换将,以年轻气盛的赵括换下老成持重的廉颇。此时的蔺相如久病缠身,病情稍稍得到了一些缓解,得知这一消息,蔺相如来到朝堂之上,苦口婆心地劝谏赵孝成王,希望赵孝成王不要以年轻气盛的赵括为前线赵军主将,否则灾祸不日将至。赵孝成王拒绝采纳蔺相如的建议,一意孤行地任命赵括为前线主将,结果酿成了惨败,四十余万赵军主力全军覆没。蔺相如得知赵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后,再度病倒,不久便撒手人寰。

02

廉颇

赵惠文王时期,当时的战国数东边的齐国和西边的秦国最为强大,而在这两国之中,齐国又能稳压秦国一头,但是因为齐闵王的贪婪无度和穷兵黩武,使得各国的不满,在燕昭王、秦昭襄王等人的号召之下,秦、燕、赵、魏、韩五国组成联军,与公元前284年出兵攻打齐国。在这一战之中,赵军将领廉颇深入齐境,攻取齐国重镇阳晋,威震天下。班师还朝之后,廉颇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卿。

公元前279年,在“渑池之会”前夕,廉颇向赵惠文王请命,君臣二人约定“三十日不还,请立太子为王”,而后,廉颇又率领赵军威逼秦国,为赵惠文王的全身而退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在“渑池之会”中,蔺相如以出色的表现,为赵国挽回颜面,并且使得赵惠文王全身而退。赵惠文王归国之后,论功行赏,认为蔺相如的功劳比廉颇要大,廉颇不服,处处为难蔺相如。

而后,廉颇得知蔺相如博大的胸襟,主动背着荆条上门请罪,这就是“负荆请罪”这一典故的由来。经此一事之后,廉颇与蔺相如成为了至交好友,造就了一段“将相和”的美谈。

在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廉颇率军转战四方,先后击败了齐、魏、秦等国。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那场改变历史走向的“长平之战”,因为秦军战斗力极强,前期廉颇率军屡战屡败,直到败退到长平一线,廉颇才能稳住阵脚与秦军对峙。但是在对峙了一年多之后,赵孝成王临阵换将,招致了惨败。其后,秦昭襄王再度进犯赵国,兵围邯郸,但是在廉颇的出色指挥之下,秦国一直未能攻克邯郸,随后,楚国、魏国的援军抵达,秦军遭到重创,被迫退回函谷关内。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趁赵国主力尽失之际,攻打赵国,廉颇奉命抵御,接连击败了进犯的两支燕军,并且直接打到了燕国国都,使得燕王喜不得不割地求和。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太子赵偃即位,是为赵悼襄王。赵悼襄王刚刚即位就褫夺了廉颇的兵权,派乐乘代之,结果廉颇率军攻打乐乘,乐乘不敌,随后逃走,廉颇也因为率军作乱,不得不逃往魏国。

在魏国,廉颇虽受到了魏王的礼遇,但是因为廉颇一直心向着赵国,魏王一直不敢重用廉颇。后来赵悼襄王想要召回廉颇,却在奸臣郭开的阻挠下失败了,廉颇心灰意冷之下又去到了楚国,最后在楚国郁郁而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世人皆知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又有几人知晓廉颇与蔺相如的结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 你可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后下场如何?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 你可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后下场如何?

廉颇,蔺相如,赵王,赵国,秦王,智慧,秦国,故事,孝成王,赵奢,赵括,智囊全集,一面,大将,国家,文言文,老将,发展,上下两,实在是,悼襄王,负荆请罪,于朝堂,冯梦龙,文一,新王,曾国藩,程似锦,纪晓岚,赵国国

2010-06-07 #故事大全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 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后下场 令人悲叹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 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后下场 令人悲叹

蔺相如,廉颇,赵王,赵国,秦王,秦国,赵括,到后来,和氏璧,事情,门客,到最后,战将,沙场,课文,只怕会,有不少,负荆请罪,司马迁,强秦,文一,文臣,武方,赵国文,赵国强,赵襄王,一主,前言,一员大将,一线

2007-01-06 #短篇故事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如“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如“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出处,重耳,项羽,晋军,战争,晋国,苻坚,军队,方阵,吴广,曹操,杜预,陈胜,比喻,徐州,韩信,成语典故,诸葛亮,马革裹尸,吴国,楚王,成语出处,刘备,刘邦,司马炎,燕军,申生,秦二世,马援,一夫当关

2020-08-02 #故事大全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如“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如“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出处,重耳,项羽,晋军,战争,晋国,苻坚,军队,方阵,吴广,曹操,杜预,陈胜,比喻,徐州,韩信,成语典故,诸葛亮,马革裹尸,吴国,楚王,成语出处,刘备,刘邦,司马炎,燕军,申生,秦二世,马援,一夫当关

2020-08-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例如 完璧归赵 出自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例如 完璧归赵 出自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二十四孝,明修栈道,卧冰求鲤,搜神记,史记·项羽本纪,越王勾践世家,秦始皇本纪,高祖本纪,卧薪尝胆,指鹿为马,四面楚歌,暗度陈仓

2020-08-01 #短篇故事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有?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有?

故事,成语,比喻,晋书,刘琨,祖逖,左传,史记,技能,伐山,列御寇,唐则天,左思,庄子,文与可,杜预,杨慎,苻坚,人群,事情,事物,写文章,充分准备,决心,成语故事,国语,吴语,原意,双方,吕氏春秋

2020-08-01 #短篇故事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还有那些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还有那些

项羽,项梁,秦军,宋义,刘邦,章邯,楚军,王离,楚怀王,虞姬,巨鹿,境地,主力,大军,楚国,诸侯,赵王,吴中,楚怀,范增,西进,陈胜,破釜沉舟,上将军,将士们,四面楚歌,乌江,以示,典故,全军

2020-08-01 #长篇故事

一代名相蔺相如 不畏强权完璧归赵 顾全大局与廉颇成为好友

一代名相蔺相如 不畏强权完璧归赵 顾全大局与廉颇成为好友

蔺相如,和氏璧,秦昭襄王,赵国,秦国,秦昭襄,赵惠文王,城池,廉颇,侍从,渑池,赵王,冲突,宝玉,赵惠文,历史,会上,国家,地图,大王,尊严,朝臣,瑕疵,秦王,门客,和妃,王真心,王让,使者,勇气

2012-11-26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