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让百花的芬芳沁润心田——从“文化更加繁荣”品味我们的小康生活

时间:2010-12-22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示:本文共有 26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题:让百花的芬芳沁润心田——从“文化更加繁荣”品味我们的小康生活

新华社记者周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全面小康与民族复兴相互激荡的奋斗征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推进,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更加彰显,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一个百花齐放、文化更加繁荣的中国正在向我们走来。

(小标题)唱响小康路上美好新生活

“人民的向往要牢记哟,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小康步步高哟,开启建设新征程。”5月15日,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关镇天锦苑社区举办的“草根宣讲”进小区活动中,74岁老党员金定国唱起自编小曲《新思想能动人的心》。

“用小故事讲大道理,用乡土话传新思想,群众喜闻乐见。”金定国说。

在金昌,“新时代文明实践”浸润百姓新生活,特色“服务菜单”惠及千家万户:“文明实践半小时”“云课堂·微宣讲”把牢文明实践航向标;“好婆媳、好邻里点赞”让家庭更温馨、邻里更和谐;“孝善矩阵”“分餐夹”传递文明乡风正能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我国大力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从6月1日开始,内蒙古推出“乌兰牧骑月·一切为了人民”主题活动,全区“红色文艺轻骑兵”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微讲堂”在线辅导、民族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唱响小康路上牧民新生活。

3月28日开幕的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以“文化上海云”为主平台,推出“享艺不停”“云游云购”等活动,上线首日点击量突破1000万人次;“全面奔小康”知识大赛吸引人们边学习边答题,比照生活感受小康的美好。

一年一度的国际灯光节,是广州与市民、游客的浪漫约定。从3D楼体投影、激光歌舞秀,到创意灯光作品大赛、动漫嘉年华,“文化+科技”点亮百姓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化改革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截至2019年底,我国群众文化机构44073个,全年共组织开展文化活动245万场次;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86624亿元;2019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突破642亿元,《我和我的祖国》《流浪地球》等国产片用中国故事赢得观众……

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放眼新时代,温暖人心的文化惠民工程,遍地开花的精神文明创建,有诗亦有远方的文旅融合发展,为全面小康筑牢文化根基。

(小标题)践行核心价值观做时代新人

从《热干面加油》,到《热干面醒了》《热干面,好久不见》,再到《稳住,炸酱面》,天津女孩陈雨婷的漫画作品一时间成为“刷屏”之作。“用记忆深处故乡的味道唤起大家的温暖与爱,一同为湖北打气,为北京加油。”陈雨婷说。

关注抗疫一线的人间大爱与高尚情怀,中国作家协会2020年度重点作品扶持增设“抗击疫情”主题专项,《保卫呼吸》《金银潭》等作品真情讲述中国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们又一次深刻感知与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坚定自信、弘扬民族精神的强大感召力。

5月下旬,山东济南市育英中学学生陆续返校复课。“居家期间的重要纪念日,我们没有虚度。在学雷锋纪念日、五四青年节,我们写下诗歌、散文,借助网络交流朗诵。”初二学生李雨翰说,在“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德育课上,老师以波澜壮阔的抗疫历程启发培养同学们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家国情怀。

随着“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国开展,广大青少年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前行力量,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文化人,培根铸魂。近年来,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艺术实践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中国美术馆“为新时代人物塑像”,融会公共教育和艺术创作;中国文联组建小分队开展慰问演出、文化帮扶,为脱贫攻坚第一线广大群众加油鼓劲;广电总局深化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坐标,努力打造现象级作品。

进入7月,井冈山等革命圣地游客渐多,人们来到这里亲身体会革命文化、重温革命精神。

在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色旅游讲解模式准确解读革命历史,让游客有所感、有所悟;福建古田景区推出“红土润心薪火相传”等精品线路,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课堂”;云直播走进宁夏固原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通过镜头激励人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小标题)坚定文化自信留住新乡愁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是藏族、羌族、汉族等各民族文化交融之地,形成了独特的嘉绒藏族文化。

青翠山谷里,绣娘们围坐在一起,一边谈笑、一边用巧手穿针引线,上下翻飞间,一套套精美别致的嘉绒服饰制成了。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嘉毪绒”手工艺品工坊参加了“非遗购物节”,绣娘们缝制的藏装线上线下销售金额达18万元。

56岁的丹巴县巴底镇培尔村贫困户阿木和丈夫在工坊务工,一个月最多时能挣到5000多元,家里在去年脱了贫。“现在游客越来越多,以后还想把家里打造成民宿。”阿木高兴地说。

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为脱贫致富带来新生机。文化和旅游部提供的数字显示,全国设立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经超过2000所,带动近50万人就业、20多万贫困户脱贫。在奔小康的路上,文化自信留住了“老手艺”,编织出“新乡愁”。

2019年春节,从“紫禁城里过大年”到赏灯“上元之夜”,“博物馆里过大年”渐成新年俗;今年疫情期间,《全景故宫》《实境苏州博物馆》等一批数字项目上线,宅家“云观展”成为文化生活新方式……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作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中国已有55项世界遗产,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居世界前列。

2020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迎来首个“杭州良渚日”。公园5G全覆盖、科技监测可视化、“云展览”精彩纷呈、文创产品层出不穷,还有创意市集、研学实践、互动游戏等“亲民”活动,古老遗产就这样融入现代生活,有声有色讲述中华文明的故事。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俊杰说:“我们有信心把这一厚重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传承好,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良渚展示永久魅力、绽放时代风采。”(参与记者:王靖、郎兵兵、许晓青、邓瑞璇、周润健、萧海川、邬慧颖、康锦谦、冯源)(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让百花的芬芳沁润心田——从“文化更加繁荣”品味我们的小康生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连续20年办文化艺术节看陆家镇小康生活

从连续20年办文化艺术节看陆家镇小康生活

陆家镇,陆家,文化,百姓,活动,文化艺术节,文化艺术,志愿者,曹秋芳,群众文化,全面小康,小康生活,文明,江苏省,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小镇,全镇,全国,团队,小康,广场,戏曲,志愿,文艺,昆山市,时间,昆山,节目,综合性

2011-12-23 #小故事

书香沁润心灵 阅读传递真善美!淄博市首个朗读亭在高新区启用

书香沁润心灵 阅读传递真善美!淄博市首个朗读亭在高新区启用

淄博,高新区,建设,仪式,于康,工委,书香,家庭,妇女儿童,市民,淄博市,爱好者,实现梦想,于涛,马玉,赵艳,韩玉,副会长,好的,实验中学,广播电视台,放松心情,淄博市委,联和,郭成,齐鲁晚报,齐鲁,记者,主席,个人

2016-09-04 #小故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国文化报:湖南花垣十八洞村绣出小康路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国文化报:湖南花垣十八洞村绣出小康路

苗绣,石顺,十八洞,订单,村里,合作社,火车头,产品,作品,企业,湖南工业大学,团队,村民,精准,一针一线,一家,总书记,产业,十字绣,合作意向,合约,图案,妇女,展会,年收入,手艺,技艺,村支书,村镇,湘西

2015-03-15 #故事阅读

「小康故事」天籁梁河:生活就是这样火热

「小康故事」天籁梁河:生活就是这样火热

梁河,葫芦丝,梁河县,旅游,土司,地方,闫红军,发展,傣族,全域,国际,文化,记者,中国,四季,论坛,民族,金塔,文化旅游节,南瓜饭,云南,人们,小城,巷子,广场,沙子,游客,美食,艺术,项目

2009-07-08 #故事大全

延安民俗文化里的小康梦

延安民俗文化里的小康梦

腰鼓,李东东,剪纸,白琴,安塞,延川,表演,群众,刘增民,打腰鼓,黄龙猎,收入,村里,贫困户,黄龙县,农民,手工艺品,景区,民俗文化,游客,生活,产业,一家,剪刀,华彩,妇女,延安,延川县,文化,白马滩镇

2016-05-26 #经典故事

朱培伦“黄河故事”系列诗词之六:石头村落

朱培伦“黄河故事”系列诗词之六:石头村落

村落,石头,朱培,西施,韩信寨,十里飘香,坡上,百花深处,作者,传说,中华,东山,云阳,中国,乡愁,传奇,古槐,历史,小溪,古镇,小村,小康生活,如荼如火,奶奶,外地人,姑娘,小伙,岁月,山窝窝,文化遗产

2010-11-19 #长篇故事

沿着黄河看小康|陈桥村:三种文化融合的澎湃动力

沿着黄河看小康|陈桥村:三种文化融合的澎湃动力

刘继恩,陈桥村,湿地,文化,黄河,陈桥镇,东湖,陈桥,鸟类,宋源,大水塘,农村,河南日报,发展,宋太祖赵匡胤,芦苇荡,赵普,党支部书记,文化融合,黄河大堤,故事,河南,核心,来源,游客,记者,告诉记者,得让人,得以体现,生活污水

2010-01-19 #故事会

小康路上|济南皮影“女掌门”李娟:让传统老手艺变身流行文化

小康路上|济南皮影“女掌门”李娟:让传统老手艺变身流行文化

李娟,皮影,皮影戏,爷爷,济南皮影,济南,传统,故事,梦想,角色,表演,作品,全国,唱腔,团队,女子,山东,经历,蕾丝,节目,裙子,教育,生活,毛主席,清华大学,东西,一面,中国,儿童英语,后台

2010-11-1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