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孩子爱发脾气 是情商差的表现么?一招就让你提升孩子的情绪管理

时间:2011-01-29

所以,我不得不说,自我情绪管理的确是属于情商的一部分,如果一个成年人动不动就老喜欢发脾气,那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他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比较差,这一部分

提示:本文共有 39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随着情商意识的提高,现在很多家长也越来约关注孩子的情商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朋友有一种疑惑就是,自己的孩子老爱发脾气,是情商差的表现么?

情商包括几大方面,首先是能够识别自己的情绪;然后是能够调节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不同情绪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现在不同的额地方;情商还包括能够顾及到他人的感受和情绪,并对别人的行为和情绪做出恰当的回应等。所以,我不得不说,自我情绪管理的确是属于情商的一部分,如果一个成年人动不动就老喜欢发脾气,那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他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比较差,这一部分的情商不高。但对于孩子也这么来评价,是不是就过了?

孩子的大脑还未发育成熟,他的大脑皮层还不足以控制纷繁复杂的情绪。

发脾气是很多孩子的典型特征,与所有人一样,在处理日常问题过程中,孩子的压力荷尔蒙也会逐步增加,包括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我们成年人可以通过思考和交谈来释放这

些生物化学物质,而不再像孩子那样依靠运动、哭喊、打哈欠、流汗等简单做法。虽然孩子的说话能力不断提升,但他们的额皮质还不足以控制情绪中心,无法通过交谈的方式释放强烈情绪。所以造物主让他们用“发脾气”来释放恐惧和挫折产生的生理压力。

有研究现实,大脑的前额皮质,负责情绪控制和自我平静下来的部分,在一个人长到20-25岁之前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如果一个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密切,但不听从父母的要求,说明他的需求和感受强于额皮质的控制作用。如果你想一想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多么难,就不会对孩子很少能成功做到这一点感到愤怒了。

现在不重视孩子情绪管理,以后很有可能成为情绪管理能力差的人

既然孩子大脑的客观生理条件决定了孩子爱发脾气是正常的,那么是不是就可以不管孩子,任其发展了呢?肯定不是的哦,其实就是因为孩子大脑处于高速发育的阶段,他的情绪管理能力处于空白纸,才是我们正向引导和培养孩子情商,帮助其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模式的好时机。不然任其发展,很有可能孩子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不会太高哦,这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还需要父母的自我成长,因为孩子学习很多东西都是通过模仿来的。有句话是身教大于言传,特别是对于情绪这一块,父母面对事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管理能力,直接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情绪管理能力。如果父母自我不提升,就不要怪自己的孩子以后和你的情绪管理能力一样或者更差哦。

共情限制可以帮助孩子去构建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我们提倡的共情限制,主要是针对0-6岁的小宝宝对的,因为0-6岁是构建孩子性格和习惯、建立规则的关键时期,很多时候由于孩子的发脾气,父母没办法只要妥协、退让等,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共情限制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对于大宝宝也可以借鉴其中心原理。

共情限制主要是指父母接受孩子全部的情绪,同时又限制他们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共情不是将孩子的愤怒看成不受欢迎的行为,而是意识到孩子在向我们讲述自己的感受。

我深信学步期孩子是需要我们的帮助,去培养他们管理强烈情绪的能力,使他们遵守基本规则,与他人友好相处。而我们对他们混乱情绪和狂躁行为的反应方式,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培养这种大脑功能。惩罚和疏远只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忧虑,自我调节能力更差。相比之下,理解基础上的指导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开发大脑,让他们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培养起情绪调节能力。

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共情限制呢?

第一步是平静下来

因为所有人都有镜像神经元,所以愤怒和发脾气是会传染的,没有人能在生气的时候做到最好,所以在下一步共情前面还有一步就是需要父母平静下来,要允许孩子有他自己的感受,也就是接纳孩子的感受。你可以采用深呼吸从1数到10等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才能以一种平静、和善而坚定的方式去做到共情。一定要记住你的行为背后的态度比行为本身更为重要。

如果你看到孩子发脾气,你也跟着生气,发脾气,那么就是一场亲子战争了,只会火上浇油,越来越乱。而从你身上,孩子学到的也是,你看爸爸妈妈生气了也是通过发脾气来缓解的,我也可以发脾气,他们从我们身上没看到面对和缓解自己生气等负面情绪的其他可能性,所以我们平静的状态很重要,身教大于言教哦,你说再说都没有用,只要你跟着孩子一生气,就很难很好去处理了。

举个我们家的例子,翕宝外婆不想让翕宝干什么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嘴反复地说,但翕宝根本不会理她,外婆说到最后反而容易把自己的情绪弄得高涨起来,然后开始责骂翕宝;所以我的方法是不管翕宝哭闹也好,我不想她去接触,那我直接行动,温柔地抱着她,让她远离就好了。

第二步才是共情

远离之后,才是共情,这个时候可以把他的感受说出来,以便他能开始理解这些感受,把她的感受说出来,是帮助她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感受,这个能力的培养,在孩子出生后,就可以开始了,比如宝宝肚子饿了哭了,你过去说“宝宝饿了,哭了,是不是很伤心,来妈妈给你喂奶好吗”;再比如“哦,尿布湿了,不舒服,很难受对不对,来妈妈给你换吧”;再比如“我们没有买那只蓝色的小兔子,你真的很失望”然后,逐渐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其他感兴趣的事物上去。

此外,对于大一点的宝宝,我们可以经常向孩子谈论我们的感受,比如“我真的很生气,我一直很小心地走路和打伞,就是为了不把我衣服弄脏,结果开过去一辆出租车,占了我一身的泥水,真是把我气坏了,下次我一定要离有泥水的马路边远点,注意观察过往的车辆”。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让宝宝知道自己的感受,是由什么事件引发的,妈妈用的什么方法来缓解和释放自己的感受,她就会学到。

用让学步期儿童意识并学习到用语言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是培养孩子良知的过程,也是意志和自我控制的基础,也是具备同情能力的前提。

这儿也小小夸奖一下我们翕宝,她现在看到其他小朋友摔倒了、哭了,她会过去帮忙吹吹、抱抱;让我最感动的是,她看到《大卫不可以》中大卫因为打碎花瓶而躲在角落哭泣时,她会去亲亲大卫,亲亲花瓶,估计平时我们也是这么安慰她的吧。

第三步限制

限制是指允许孩子体会各种情绪,并非意味着让他们任性而为。设定限制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个核心部分,他可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健康,帮助他们学习社会行为规范,使他们在社会上快乐的生活。

如果我们以共情方式设定限制,孩子也更有可能培养自我设定限制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律能力。同情限制需要让孩子认识到,尽管他可以对拿走他卡车的伙伴表达愤怒,但是不能殴打对方。

那如何设定限制呢?你不可能让任何人做任何事情,你的孩子之所以服从你的要求,是因为她与你存在密切关系,他对你非常信任,也很爱你。

首先,需要培养你和孩子之间强有力的支持关系,让他知道你支持他,促使他主动希望让你高兴。设定限制时,要表情镇定、和善,并表现出真挚的同情。即限制,要以同情的方式设定限制,比如我们家孩子喜欢玩她外婆做泡菜的坛延水,每次当她玩的时候,外婆都是尖叫加怒骂、恐吓,而我的方法是直接温和地将她抱离,并共情:“你不想离开,你很生气,你喜欢玩水,但是,这个水不能玩,明天你可以去游泳馆游泳的时候玩水。妈妈知道你很伤心、也很生气,你哭了。来妈妈抱抱,然后我们一起读书。”

再比如,看着孩子将要去打拿走他卡车的伙伴时,同样要温和地将他抱开,并理解他的心情:“他抢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气!你不想他抢你的玩具,你很想通过打他把自己的玩具拿回来”。

然后待孩子情绪稳定后,再问孩子,除了打他,我们还有其他不伤害对方就可以把玩具拿回来的方式吗?

如果我们采用共情限制,孩子不会过于烦恼,虽然我们把她抱离,她可能会生气,但是与我们发怒比,她的愤怒感要轻得多。

由于我们对她进行了共情安慰,他的大脑发送安慰作用生化物质的神经通道就会得到强化,她自我安慰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同时,由于我们设定了限制,她就会意识到,他的行为会引发一定的后果。通过把她抱离,我们实现了这种玩水限制、打人限制。

对于孩子的试探性行为需警惕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孩子会对大人的限制进行试探,对于这种试探行为,我们态度温和而坚定的同时,还需要去了解孩子的需求,然后适当满足她的需求。比如,孩子只要去玩具店就会想要玩具,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和她多沟通,了解她是否真的很喜欢那个玩具,如果真的很喜欢,那我们可以和她商量怎么获得这个玩具的方式。此外,我们可以在出门前提前预防,比如,接下来我们将要出门去超市买点水果,但是我们不能买其他东西哦,提前做好约定,可以预防或减少她哭闹要玩具的几率。还有,我们需要适时在其他事情上满足孩子的自主性,比如自己决定买哪一件衣服,今天穿哪件衣服;提供几个菜单,让孩子做决定今天一家人的菜谱等等。同时,在孩子表现好的行为的时候,及时地给予赞赏和鼓励。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内容,一般孩子爱发脾气,不是因为他们想和我们作对,而是他们大脑前额皮质的自控力还没有发育好,需要我们去接纳和引导他们认识和用适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首先我们要做好示范作用,在宝宝发脾气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地平静。我们可以用共情的方法去接纳和安慰他们的感受,告诉他们现在的感受是什么,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平时也可以告诉他们我们的感受,和我们处理一些感受的方式方法,让他们看到很多种可能性。然后该限制的还得限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被孩子的各种试探所动摇,态度温和而坚定地对孩子进行限制和习惯的引导,可以用选择题的技巧方式,让孩子享受到自己能做决定的权利,在其他方面尽量给到孩子一定的自由,同时在孩子做的好的时候及时给予赞赏。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 营养师妈妈)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关注宝宝知道,了解备孕、怀孕、育儿更多精彩内容:专家直播、日刊知识、胎教电台、儿童故事、动画片,还有宝妈们最爱的社区圈子!宝宝知道与千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孩子爱发脾气 是情商差的表现么?一招就让你提升孩子的情绪管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孩子爱发脾气 是情商差的表现么?一招就让你提升孩子的情绪管理

孩子爱发脾气 是情商差的表现么?一招就让你提升孩子的情绪管理

孩子,情绪,能力,情绪管理,父母,情商,宝宝,方式,行为,大脑,玩具,时候,妈妈,百家号,外婆,爱发脾气,真的很,平静下来,作者,态度,意识,方法,玩水,生气,皮质,需求,发育,大卫,再比如,很生气

2020-05-08 #故事大全

家有爱发脾气的孩子 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和孩子一起管理情绪

家有爱发脾气的孩子 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和孩子一起管理情绪

孩子,家长,妈妈,情绪,父母,托马斯,幼儿,时候,老师,运动,问题,骆驼,对孩子,骑自行车,迟到了,做法,儿童,制服,坏脾气,学校,家庭教育,情形,情商,方法,方式,时间,玩具,生气,脚掌,有关

2011-08-13 #故事大全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聪明妈妈用这3个方法 比吼骂更有效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聪明妈妈用这3个方法 比吼骂更有效

孩子,家长,情绪,脾气,需求,原因,想法,父母,情商,时候,大人,妈妈,方式,过程,问题,反应,管理,好自己,情绪管理,对孩子,情绪表达,这样才能,中提,好的,爱发,世界,个体,事情,内心,内容

2013-06-03 #短篇故事

孩子暴躁 爱发脾气?美国孩子这样学习情绪管理 值得家长借鉴

孩子暴躁 爱发脾气?美国孩子这样学习情绪管理 值得家长借鉴

孩子,家长,情绪,父母,情绪管理,静心堂,儿童,性格,才能,爱发脾气,美国孩子,让孩子,主题,原因,办法,控制情绪,故事,知识,蛋形,转校,隐蔽性,教育,培养孩子,给孩子,不公平,舒适感,诚实守信,坏毛病,中英,兄弟姐妹

2008-09-19 #故事会

孩子爱发脾气 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管理情绪呢?聪明父母这样做

孩子爱发脾气 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管理情绪呢?聪明父母这样做

孩子,父母,情绪,家长,形式,运动,让孩子,东西,亲子关系,儿童,原因,压力,时候,特点,生气,老师,能力,影响,带孩子,情绪管理,爱发脾气,管理情绪,该怎么,以身作则,别让,好的,都会,生气了,事情,书籍

2019-07-11 #经典故事

好好爱那个发脾气的孩子 帮孩子学会管理情绪的5本书

好好爱那个发脾气的孩子 帮孩子学会管理情绪的5本书

孩子,情绪,父母,生气,杰瑞,脾气,情绪管理,妈妈,学会,时候,菲菲,小男孩,恐龙,方式,角落,锅子,训练,让孩子,小时候,宝贝,小家伙,怒气,性格,感觉,规则,过程,问题,影响,好好爱,养育男孩

2020-04-26 #经典故事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5个小妙招 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5个小妙招 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家长,情绪,让孩子,对话,表达自己,父母,管理,冷静期,给孩子,管理情绪,根本无法,小妙招,好心情,东西,举动,个数,习惯,创伤,事情,亲身经历,冷处理,凡事,哭腔,后果,大吼大叫,坏处,坏脾气,大声吼叫,学会

2020-06-02 #故事大全

孩子总是爱发脾气 大喊大叫 多半是父母没做好这3件小事

孩子总是爱发脾气 大喊大叫 多半是父母没做好这3件小事

孩子,父母,情绪,宝妈,尊严,时候,让孩子,东西,问题,情绪管理,方式,好习惯,父母们,在家里,习惯,套书,性格,情商,有情,途径,高科技,发展,共鸣,影响,一定不,做最好的自己,出了问题,可真是,培养孩子,很正常

2018-08-2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