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范增和张良同为谋士 为何被称“不在同一级别上”?

时间:2011-02-01

张良足智张良的一生经历也是非常坎坷的,他原本也是韩国的一个贵族公子,但当秦军攻破阳翟导致韩国灭亡时,他的生活被迫发生了改变,从一个贵族公子变成

提示:本文共有 35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相信范增和张良大家都很熟悉,他们分别是项羽和刘邦的谋士,同样的足智多谋,同样是作为智囊一样存在的人才,可为何有人却说他们不在同一级别上呢?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张良和范增,那一定是足智多谋,其中张良是足智担当,而范增就是多谋担当。

张良足智

张良的一生经历也是非常坎坷的,他原本也是韩国的一个贵族公子,但当秦军攻破阳翟导致韩国灭亡时,他的生活被迫发生了改变,从一个贵族公子变成了浪迹天涯的沦落人。

刚开始他试图去刺杀秦始皇,从而为韩国复仇,但是没有成功,逃脱以后不得不踏上了逃亡之路。

在逃亡的日子里,他逐渐明白了,通过刺杀始皇来复仇的目的是很难达到的,毕竟只要秦国是强大的,就算秦始皇去世了也还是会有下一个秦始皇上台,所以他开始思索新的报仇目标。

就在逃亡过程中,他在下邳遇到了一位老人,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张良捡鞋一事,而这个老人也正是来考验张良的。

而张良在逃亡过程中历练出来的忍耐以及他尊老爱幼的善良性格,这使他最终成功的通过了老人的考验,得到了《太公兵法》,在他仔细研读此书后,更是让自己豁然开朗,变得更加聪慧了。

最终他为自己选了一个明主,他跟随了刘邦也得到了重用,施展了自己的一腔抱复,也成功的报了韩国之仇,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而张良的足智就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张良在刘邦集团中的作用,他除了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还能在关键时刻和重要的问题上对刘邦因势利导,积极上谏,这使得刘邦不会因为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做一些对一统天下不利的事情。

比如劝谏刘邦只封汉王,并且烧毁栈道,以此来迷惑项羽,还有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样的经典典故。

当楚汉鸿沟划界后,张良又劝刘邦引兵追击项羽,并且在垓下决战之前,又说服刘邦封韩信和彭越为王,征其兵在垓下会和,这种种事情对刘邦最终能一统天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以人为镜可明得失,虽然说这句话是针对帝王而言,但张良对于刘邦来说就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张良对于刘邦的一些错误,他都能及时发现,并且以一种较为平和,不会伤害刘邦面子的方式来对他进行劝谏。

这使得刘邦既可以保存了自己的威严,也能使自己不做错事,并且在张良给的台阶下,他也可以很快的改正,一个不胡作非为的领导者对于起义军的发展是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张良真的是足够智慧。

他劝阻刘邦不要迷恋秦朝宫室的繁华,所以刘邦进入关中后,发出了“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的命令,他还劝刘邦还军灞上,让他定都关中。

特别是当刘邦和项羽对峙,战事一触即发之时,是他从中周旋,为刘邦制定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定下了“韬晦之计”。

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最终化险为夷,在鸿门宴上化干戈为玉帛,免除了刘邦的灭顶之灾。

这些行为,完全迷惑了项羽,使其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戒,最终只能落得一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范增多谋

相对于刘邦有萧何、韩信、张良等众名臣的辅助,项羽的谋士集团就比较单一了,其中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的聪明才智、计谋韬略肯定是不逊于张良的,不然也不可能帮助项羽凭借一人之力和刘邦的智囊军团斗了那么久,还差一点统一了天下。

范增是个隐士,他在山中隐居了七十年,因为其洞察时事的能力特别强,所以最终在秦末大乱时决定出山帮助项梁。

并且范增善于计谋,但是对于已经稳固的政权来说,并不需要行军作战,所以这些计谋是毫无用武之地的。所以他选择了在山中隐居,等到天下大乱之时,这正是他展现风采的时刻。

于是范增挑选之后决定投奔项梁,而他投奔之后也确实得到了项梁的重用,留下了“于是项梁然其言”。

范增的功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农民起义落去低谷的时候,范增提出了一个建议,他提议立楚王的后裔为王,这样起义就名正言顺,并且可以吸引楚国旧部。

这个建议被采纳了,于是楚怀王登基以后四方来人投奔,楚国的民众纷纷附庸,这使得项羽起义军的势力得到了迅速的增长。

范增不仅帮助项梁训练军队,最终成就了战无不胜的铁血楚军。并且策杀李由,计杀李斯,更是帮助项羽定下了“破釜沉舟,速战速决”的妙计。

并且他还陪着项羽一起率领大军绕过邯郸这个劲敌,在三天的时间里以少胜多,九战九捷,最终打败了围攻巨鹿的秦军,然后再回头收复了邯郸,这一仗胜的可谓是胜的漂漂亮亮,并且这些战役也是秦朝灭亡的奠基石。

范增高瞻远瞩,看出了刘邦潜在的威胁,为了避免内战,防止百姓还得遭受战乱之苦,于是设计打算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

虽然鸿门宴未能除掉刘邦,但是最终楚汉战争的失败也证明他当时居安思危的想法是及其正确的。

作为一位忠君爱国的贤臣,范增既要尊重楚怀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约定,又要帮助项羽统一天下,保持天下和平安定。

于是在他精心策划后,形成了“尊楚怀王为义帝,尊项羽为霸王,画天下为十九王地,封十八王”的划时代格局。

而这种种事件也足以看得出来范增是如此的聪慧多谋。

但同样是如此优秀的范增,为何最终却被后人说比不上张良呢?让我们来通过著名的鸿门宴事件,看看究竟二人之间有何差异。

鸿门宴识英雄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个比较。

对自己主公的了解程度

范增先是跟随项羽的季父项梁,待其死后,才成为了项羽的谋士,但在随项羽征战的过程中,作为对项羽最重要的人来说,范增应该了解项羽这个人有勇无谋,刚愎自用,自大轻敌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

但是已经了解到项羽有这些弱点,那么在用计或者是做战的过程中,范增就应该帮助项羽去避免这些短板,但结果却恰恰相反。

项羽被项伯的劝说以及刘邦表现出来的谦卑迷惑了双眼,一度改变了想要杀刘邦的想法。

但是范增明明在宴会上看穿了这一切,但他却没有向项羽明说,仔细解释,而是相信自己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各种暗示他,最终得到的结果却只是项羽的无视。

由此看来,范增虽然被项羽尊称为亚父,并且两人相互配合征战多年,但是项羽对范增的信任以及二人之间的默契还是不够的,并没有刘邦和张良之间的关系亲密。

但当我们知道张良对刘邦的了解之后,也不由得感叹范增输的不冤了。

张良一直是刘邦身边的幕僚,但是刘邦却重视武将而轻视谋士,但是张良却不断地和他谈论兵法,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取得了刘邦的信任。

而张良也非常了解刘邦,他知道刘邦不是一个骁勇善战的人,但是他很擅长权术,并且志向高远,能够知人善任,绝非池中之物,所以便一直在有意识地引导刘邦。

众所周知,刘邦能够对鸿门宴有所准备,也是因为项羽的叔父项伯向张良告了密。

因二人的交情,所以项伯把这个军事秘密告诉了张良,希望好友能够逃出生天,但是张良不仅没走,反而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刘邦,这一举动使刘邦非常的感动。

毕竟对于当时的刘邦来说,项羽想要打败他简直是易如反掌,所以在危机关头张良不仅没有抛下他自己逃命,反而把这个事情告诉了他,这也使得刘邦更加的信任张良。

并且在这时候张良还能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分析事情,最终制定了完善的计划使刘邦能够得以保命。

同样一件事情,范增的举动使得项羽和自己离了心,而张良的举动却使刘邦更加信任自己,高低立见。

鸿门宴的准备

而对于鸿门宴的准备来说,张良已经事前得知宴无好宴,便做了充足的准备。

在宴会上如何引起项羽的同情心,以及宴会中有突发情况该怎么处理,并且连事后逃跑的路线都已经规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范增等人却以为刘邦没有准备,所以准备的并不充分,一开始的埋伏没有成功,便在宴会过程中临危受命,找了项庄来舞剑,意图刺杀沛公。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仓皇的准备面对敌人无懈可击的防护,最终也只有失败的结果了。

对待主公的态度

范增作为项羽的亚父一直是被尊敬的,所以也导致了他对于项羽更多的是一种指使,认为项羽只需要听从自己。

所以当局势发生改变时,他没能及时虚心的和项羽商量,而是自作主张的安排项庄刺杀刘邦,最终刺杀失败,导致了刘邦逃脱。

范增作为一个老人,但是气量却不够,不能很好地引导项羽,反而很容易与项羽起矛盾和冲突。

在鸿门宴上失败以后,他也没能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而是一味的责备项羽,导致了项羽对他日渐反感,最终在陈平一个小小的反间计下便离了心,一代名士竟然落得被赶走的结果。

但是张良对于和刘邦关系的处理上就做得特别好,他始终明白自己的地位,所以不会越界。

并且他掌握分寸掌握的很好,无论是提建议还是指出刘邦错误,都能做到不卑不亢。

在为刘邦出谋划策的过程中,他也没有一味地拍板决定,而是处处与刘邦商量,听从刘邦的意见和建议,最终让刘邦拍板决定也满足了君主的控制欲。

在整个秦朝灭亡一直到楚汉争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得出范增的才智谋略其实是不逊色于张良的,但是范增却因为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而导致自己的下场凄惨。

但是张良却能做到知己也知人,明确的知道自己的位置,不做一些越界的事情,最后成功地建立了大汉王朝。

所以为什么说张良和范增不在同一级别上,范增输就输在了他不能很好的明确自己的定位,虽有满腔计谋却不能成就一番霸业。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范增和张良同为谋士 为何被称“不在同一级别上”?”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 与刘邦的谋士张良 陈平相比 能力如何?

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 与刘邦的谋士张良 陈平相比 能力如何?

范增,项羽,张良,陈平,蒯通,刘邦,水平,原因,楚军,君王,楚国,计谋,项梁,结局,亚父,人际关系,前途,危机,君主,大业,建议,成就,权威,真心,英雄辈出,郦食其,裂缝,谋国,诸侯,谋士

2020-04-24 #小故事

同样是谋士 为什么张良和范增的结局完全不同?因为范增有个缺点

同样是谋士 为什么张良和范增的结局完全不同?因为范增有个缺点

范增,张良,项羽,刘邦,韩信,人性,项梁,帝位,谋士,萧何,天下,秦国,楚军,不信任,对自己,最后的结局,身边的人,吕太,吕雉,来保,西楚霸王项羽,好的,好很多,江边上,离开了,决胜千里之外,人物,下场,兴复,关头

2018-04-27 #长篇故事

刘邦第一谋士 不是张良也不是萧何 而是他 范增都不是对手

刘邦第一谋士 不是张良也不是萧何 而是他 范增都不是对手

范增,项羽,刘邦,陈平,使者,霸王,萧何,张良,亚父,智多星,智囊,美女,谋士,谋略,项梁,亚父范,韩信,路马,三杯酒,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筹,个人,人物,伎俩,大汉,军营,军情,大人,叔父

2013-11-15 #小故事

范增和张良同为谋士 但为何说他们一个是青铜一个是王者?

范增和张良同为谋士 但为何说他们一个是青铜一个是王者?

刘邦,项羽,范增,张良,谋士,只可惜,谋略,军师,名号,建议,意见,方面,楚王,能力,一点也不,有勇无谋,军事,区别,小历,手下,政治,是非,栈道,秦王,王者,艺术,问题,项梁,鸿门,用人

2010-01-27 #经典故事

项羽的亚父 范增的谋士水平怎么样?三流谋士而已

项羽的亚父 范增的谋士水平怎么样?三流谋士而已

项羽,范增,刘邦,使者,陈平,水平,谋士,决胜千里,国家,原因,历史,百姓,夺取天下,就没有,战无不胜,汉高祖刘邦,亚夫,张良,萧何,韩信,失败了,中国,兄弟,史记,反间计,大鱼大肉,大人,天下事,小姑娘,将领

2019-05-08 #经典故事

被项羽尊称“亚父”的范增有多强 他和张良相比 谁更胜一筹?

被项羽尊称“亚父”的范增有多强 他和张良相比 谁更胜一筹?

刘邦,项羽,张良,范增,谋士,辞官,谋略,为人处世,势力,官场,建议,暴政,生活,确实是,官隐,富贵,得可,张良辞,楚汉争霸,西楚霸王项羽,韩信,上韩,时期,乌江,个人,亚父,关中,关系,军心,后人

2007-02-06 #长篇故事

同一帐下的两个谋士 深受刘邦倚重 为何张良能更胜一筹?

同一帐下的两个谋士 深受刘邦倚重 为何张良能更胜一筹?

刘邦,张良,陈平,项羽,韩信,建议,集团,周勃,范增,功绩,反间计,文臣,项伯,历史,办法,双子星,大将,差距,大局观,手下,智囊,武将,灌婴,理由,过程,谋臣,贵族,通知,麾下,韩国

2014-03-06 #故事阅读

项羽的谋士范增是不是被高估了?除了鸿门宴 钳制刘邦他可没停歇

项羽的谋士范增是不是被高估了?除了鸿门宴 钳制刘邦他可没停歇

范增,项羽,刘邦,作品中,项梁,关中,计划,今君,陈胜,项伯,入关,巴蜀,意思,楚国,粮草,江东,阵营,谋士,阴谋,领导者,鸿门宴,分析,楚汉相争,司马欣,怀王,楚怀,熊心,王朝皇,玉珏,王巴

2014-06-15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