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留医部的故事︱原单位不放人也没关系 只要人来深圳即可

时间:2011-02-03

日前,深圳市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原深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唐铭坚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他与留医部即:深圳市人民医院长达40多年的难忘故事,并回忆了当

提示:本文共有 22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作为一名在深圳工作逾40年的老医务人员,他亲历和见证了深圳市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日前,深圳市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原深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唐铭坚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他与留医部(即:深圳市人民医院)长达40多年的难忘故事,并回忆了当年支撑深圳经济特区飞速发展的一些特殊人才政策。

上世纪70年代末,唐铭坚在部队图书室门口。

特区成立之前,留医部还很落后

唐铭坚告诉记者,他是广东潮阳人,1976年入伍,部队原来驻扎在惠阳。1977年,他所在的部队奉命调到宝安县(深圳市的前身,当时属惠阳地区管辖),他也就随队伍过来了,“我们来了之后,驻扎在布吉,距离留医部不是太远”。

尽管1992年才调入留医部工作,但是唐铭坚告诉记者,他对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前后的留医部并不陌生:“作为驻深部队的军医,我那时候跟留医部经常有业务上的接触和往来。平常对于部队里的病人,假如我们处理不了的话,若不是太严重,也会送到留医部进行治疗。因此,我在改革开放前就对留医部有一定的了解。”

他回忆说,当时宝安县最好也是唯一的一家综合医院就是被称为“留医部”的宝安县人民医院,其他就只有更加简陋的公社卫生院:“记得那时候的留医部还只是一个边陲小县的县级医院,医院大楼很破旧,设备很落后,医生的技术也很有限。因此,假如病人患上稍为重一点的大病就没法看,需要把病人送到惠阳地区医院或广州市的省市医院。”

“那时候部队有‘反偷渡’任务。因为,偷渡人员都是晚上趁天黑进行,所以有时候部队在晚上行动时会误伤到偷渡人员,这就需要将这些受伤人员送到留医部进行治疗。”他回忆说,当时曾半夜被叫起来,到梧桐山等地出诊,处理过这类事情:“我赶到现场后,检查了被误伤的偷渡人员的情况,对其进行简单包扎,然后就把其送到留医部治疗。”

2012年,唐铭坚获深圳市创先争优“鹏城先锋”称号。

为跨越式发展,到全国各地招人

1991年,唐铭坚从部队转业到深圳市防疫站工作。一年多以后,他调入深圳市人民医院,任人事科副科长。1996年至2002年期间,他一直担任深圳市人民医院人事科科长。随后,他又先后担任过深圳市人民医院纪委书记和党委书记。

“我在人事科工作期间,恰好是人民医院发展较快的阶段。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亟需各种医学人才。可是,深圳市本来就底子薄,当时本地只有一两所高校,而且还没有医学院,所以只能到全国各地去招聘人才。”唐铭坚回忆说,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他每年都会出差到全国各地去招人。

他们到外地招聘人才时,并非漫无目的地出去,全都是已经事先联系好了:“有一些人是自己写求职信发过来,也有一些是其在深圳医疗界工作的同学、朋友的介绍过来,还有一些是其他同行推荐过来。然后,我们对这些人的材料进行审核评估。假如觉得确实是个人才就会跟其预约,我们再过去当面考察。”

在他的记忆中,对有一次与时任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育才前往东北招聘人才的经历印象深刻:“当时,我们早上乘车从吉林长春出发,前往黑龙江哈尔滨,约了当地卫校一群毕业生于当天下午四五点面试,计划招聘一批护士、药剂师和检验师。因为天气寒冷,下着大雪,所以车速不快,直到当晚七八点才到。结果,发现学生们全都走了,只好改约在次日进行。”

“还有一次,也是在东北,我们去吉林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考察他们的脑外科副主任吴耀晨。我记得,当时他们科室的老主任跟我们说话时手都在颤抖。他说这个人非常不错,你们怎么给‘挖’走了。”唐铭坚透露说,经过细致的沟通,他们后来顺利把吴耀晨招聘过来,担任人民医院脑外科负责人。“其实,这类事情有很多。北京、上海、四川等地,我们都曾去招人。其中,招得最多的是湖南、湖北的医学人才。可能是因为这两地离深圳相对较近,所以他们更愿意过来。”唐铭坚回忆说。

灵活人才政策,吸引各地人才

回忆起当时深圳市人民医院急需医学人才的情况,唐铭坚用“求才若渴”来形容。他认为:“其实,不仅人民医院亟需各种医学专业人才,而且整个深圳市各行各业都是这样。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深圳市迎来了新一轮高速发展阶段,各种人才十分紧缺。”

“因此,为了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愿意过来和能够顺利过来,深圳市想了许多办法,出台了许多政策。例如,针对当时内地难以解决的中青年人才住房问题,深圳市当时在住房分配上向这些人才倾斜,使他们来了深圳之后可以解决住房的后顾之忧。”他介绍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进到人民医院的医学人才,后来都分配到住房了。

除了解决房子问题外,深圳市为了吸引人才,在其他方面也采取了灵活政策。唐铭坚介绍说:“例如,当我们碰到确实很不错的人才,是人民医院极其需要的医学技术专家,而对方单位又不肯放人,无法把其个人档案调过来时,当时深圳市就有一个人才政策,可以让对方人先过来,然后再给他补办一份个人档案即可。这对于中国原来的人事制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样一来,大大减轻了我们引进人才的阻力。”他透露,当时通过这种方式招聘了一批深圳亟需的医学人才:“这些人招聘过来之后,很快就成为人民医院的业务骨干,有些人还担任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和手显外科等科室的主任。”

“这说明,当时深圳市为了吸引全国各地的医学人才,把人才政策放得比较宽,也比较灵活。只有这样,人家才愿意并且能够顺利过来。”唐铭坚认为,对于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深圳市出台的这些人才政策是非常好的,有利于深圳快速、高效地引进亟需的各种人才:“特区嘛,肯定要在体制上有所创新,不能墨守成规。否则的话,深圳很难在短期内吸引到那么多优秀人才。”

来源 | 晶报APP

记者:罗俊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留医部的故事︱原单位不放人也没关系 只要人来深圳即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留医部的故事|李迎春:坚守抗击“非典”前线 践行“留医部精神”

留医部的故事|李迎春:坚守抗击“非典”前线 践行“留医部精神”

李迎春,留医部,医护人员,病人,市人民医院,精神,深圳市人民医院,非典,深圳市,深圳,请战书,一线,医院,名片,活动,工作,东湖医院,人民医院,党员,基地,团队,医生,层高,夫妻,年轻人,情况,故事,时间,时候,气管

2009-06-08 #故事会

留医部的故事︱1983年一场强台风 留医部值班医生彻夜救护受伤人员

留医部的故事︱1983年一场强台风 留医部值班医生彻夜救护受伤人员

刘锡,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病人,留医部,深圳,值班,工作,王乐亭,深圳经济特区,丈夫,人员,医生,80年代,上世纪,告诉记者,台风,特区,转业,回忆说,全市,广东,工地,时候,门诊,门诊室,建设,医护人员,人民医院,广州军区

2012-12-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留医部的故事︱他明明是深圳首批医学博士 为何网名却叫“罗湖消防”?

留医部的故事︱他明明是深圳首批医学博士 为何网名却叫“罗湖消防”?

深圳,深圳市人民医院,医院,博士,留医部,卢先生,深圳市,一间房,工作,肝移植手术,回信,宿舍,罗湖,消防员,同济医科大学,告诉记者,香港同胞,中心,医生,学校,广东,微信,本科,首例,深圳经济特区,记者,纪初,刘一,器官捐献,回忆说

2016-01-28 #故事会

留医部的故事︱27年前 郭富城专程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慰问病人

留医部的故事︱27年前 郭富城专程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慰问病人

陈智明,医院,郭富城,病人,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工作,人民医院,香港,留医部,救护车,回忆说,告诉记者,医生,学者,德国,武汉,电话,院长,做手术,博士,患者,情况,护士,时候,深圳市,计划,领导,不莱梅,何继

2016-07-23 #故事会

我与留医部的故事︱为报答知遇之恩 “双料博士后”毅然选择从美国回深圳工作

我与留医部的故事︱为报答知遇之恩 “双料博士后”毅然选择从美国回深圳工作

张欣,深圳,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工作,美国,博士后,人民医院,出国留学,人才,科室,分配,上海,深圳市,导师,态度,效力,科研,肾脏,领域,发展,建科,林善,陈智明,毕业后,市人民医院,主任,专科,专业

2013-09-06 #长篇故事

我与“留医部”的故事|郑惠玑:最初的医院是由一座破庙改建成的

我与“留医部”的故事|郑惠玑:最初的医院是由一座破庙改建成的

医院,郑惠,宝安县,卫生院,人民医院,深圳镇,县政府,门诊部,留医部,上世纪,医生,救护车,门诊,深圳市人民医院,地址,宝安,宿舍,年代,广场,分配,汤悦,罗俊杰,回忆说,告诉记者,县人民医院,深圳戏院,人员,伙食费,前身,助产士

2014-03-13 #长篇故事

我与留医部的故事|夏利刚:没有哪个职业比医生更容易感到幸福

我与留医部的故事|夏利刚:没有哪个职业比医生更容易感到幸福

夏利,留医部,患者,医生,大姐,医院,盆栽,布吉,胃肠外科,病人,医疗,时间,深圳,走廊,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术机,压力,小时,情况,升级,救治,达芬奇,医患关系,人民医院,主任,传统,做手术,办公室,情谊,情形

2019-11-28 #短篇故事

留医部的故事︱为了成全同学的爱情 他同意调换分配到宝安县工作

留医部的故事︱为了成全同学的爱情 他同意调换分配到宝安县工作

黄维,宝安县,医院,人民医院,留医部,分配,宝安,病人,救护车,卢慧,上世纪,回忆说,外科,深圳,做手术,医生,县委,县政府,大鹏,病号,书记,县城,民众,60年代,搬过来,在医院,外科医生,第一书记,一把刀,深圳市人民医院

2013-08-2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