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奥利给!金华这群老年派健身“网红”硬核亮相!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时间:2011-02-05

然而,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个例,就真的图样图森破太傻太年轻了

提示:本文共有 35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微博热搜里,70岁的上海奶奶因为健身练出马甲线火了,也让一群年轻人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大肚腩。然而,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个例,就真的“图样图森破(太傻太年轻)”了。

金华也从来不乏老年派健身“网红”:2015年,时年62岁的兰溪人江宪拿下了当年世界健美锦标赛大师组冠军,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健美选手;前不久,东阳55岁的健身达人宛若20多岁的“小姐姐”,也惹得网友羡慕不已……

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一群上了年纪的健身达人。这两天,主播们在市区各大健身会所“晃悠”,就搜罗出几位颇有代表性的“健身爷爷”“健身奶奶”——

01

健身房“明星”会员是个白胡子爷爷

在别人看来,健身房是年轻人的专属领地,61岁的谭光认为并非如此。

和谭光约采访时间,他说:“白天上班,晚上随时来健身房找我。”

9月23日,雨天。晚上7时,市区八一南街的速普健身房里,依然有不少人在运动。转了一圈,没找到谭光。

“一个留着白胡子的老人,姓谭,今天没来吗?”

“好像没看到,可能雨天路上堵,他每天都来的。”教练说。

话音刚落,脖子上挂着毛巾,手上拎着一个大水壶的谭光出现在了健身房门口,走起路来矫健有力。为了解答主播“61岁老人天天进健身房”的疑问,简单热身后,谭光专门到跑步机上设定了一个相对快的速度跑步,举了140斤的哑铃,上了双杠,完成了坐姿推胸……他的动作力量感很强,体力丝毫不输年轻人。

“跑步机上1个小时没问题,动感单车能骑2节课。”谭光笑着说。通常,他到健身房会先骑一节课的动感单车,休息一会,玩玩器械。如果有乒乓球桌,他还会再打上几局。正常情况下,他要在健身房待2.5~3个小时。“除了不跳操,其他项目都会玩。”

动感单车房里,第一排靠门的位置,是属于谭光的。跟着音乐节奏和教练的口号,谭光的动作标准,劲头十足,他甚至还会单腿玩花样。因为锻炼的次数多、动作规范,谭光成了健身房里的“明星”,大家愿意跟他切磋,甚至有人因为他慕名而来。

谭光第一次进健身房,是在十五六年前。之后,他几乎风雨无阻。“过年健身房不开门就不来了,有时碰上聚会,结束了我都要到健身房转转,不然不舒服。”

前几年,谭光在健身房,还时常会和年轻人比一比。有一次,他看几个年轻人在举杠铃,就说:“你们真厉害。”那几个年轻人说:“前辈谦虚了。”谭光嘴上谦虚,心里痒痒,跟他们比试了一番。“你猜怎么着?后面连续3天,我都没敢动杠铃。”谭光笑笑说,“举到90公斤,太久没练这个重量,毕竟年纪大了”。从那以后,自称爱出风头的谭光,明白了要量力而行。

谭光从小贪玩好动,上世纪70年代初便在家里自制哑铃、杠铃和吊环。小学体育课上,老师发现他跑步特别快。“受到表扬,就更喜欢体育了。”谭光说,在学校里各项运动都参加,成绩能排到班级前三。初中,谭光进了校队,专攻短跑。每天早起到人民广场跑步、训练。高中,他直接睡在体育室,分管体育器材,一边学习一边搞体育。每天早上起来压压腿,举举杠铃,并且开始参加一些比赛,成绩中等偏上。

高中毕业后,谭光参加工作,一如既往保持运动。单位篮球队、乒乓球队,都有他的身影。跟练健美不同,谭光说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他每天都要运动,有时时间紧,下了班也要在家练练俯卧撑,挂挂单杠。运动,成了他的放松方式之一。

过去10多年,谭光没有刻意保持身材,因为坚持运动,体重一直保持在70公斤上下。“疫情期间胖了一点,健身房开门后动了几天,体重就下来了。”谭光觉得,身体好不仅是为自己,也为家人提升幸福指数。

02

建筑工程师健身主要为健康

穿着一件深色的格子衬衫,带着自己的健身设备,老吴“风一样”走进健身房;很快,他又到更衣室换了一件白色汗衫、健身短裤,胳膊和背上的肌肉就藏不住了。他做平板支撑能坚持150秒,静蹲能保持45秒以上,韧带柔韧性测试达到22厘米……

66岁的老吴是国王运动健身会所年龄最大的会员。不过,他的“出勤率”要比这里的很多会员都高。他隔天来一次,不来的那天在另一家健身房游泳。也就是说,老吴天天锻炼。

大多数人印象里,老年人的身体锻炼方式就是走走路、练练剑、打打拳、跳广场舞,在步入健身房一年半后,老吴爱上了这里的气氛。之所以选择国王运动,也是同样的原因——这里的年轻人多,能带动自己,“和年轻人在一起有活力,能吸收新鲜事物,看着孩子们挥汗如雨好像自己也年轻了”。

不过,一年半前的老吴却不是这个样子。64岁才正式让自己退休的他,在半年后就感觉到了身体衰老的信号。“以前,我走楼梯是两阶并一阶的,退休以后迅速成了只能一步一步走,后来甚至下楼都没有信心怕踩空了。”老吴说,因为家里住得离金职院很近,以往他喜欢到学校慢跑,但自己跑起来还没有年轻大学生走路快。

老吴还是小吴的时候,是一名走南闯北的建筑行业技术工程师,雷厉风行,说一不二。这种落差让他无所适从。于是,去年5月,计划着步入退休旅行的老吴,给自己报了健身私教班,提前为远途旅行做准备。

经过一年半的健身训练,老吴感觉身体和精神面貌都有了挺大的变化。一开始,做深蹲没勇气,蹲下去就起不来了;如今,在新来的年轻人面前也能秀一秀。年轻人能做的肌肉训练器械,虽然达不到100%的强度,但也八九不离十。更重要的是,力量训练加强身体素质以后,人更挺拔了。“很明显嘛,和不锻炼的同龄人站在一起,我精神多了。”老吴说,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适用于任何年龄段,对老年人更重要。

在老吴的理解里,健身房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它同样适合老年人。“老人健身更需要专业指导,而且更应该潮。”老吴说,为家庭、社会奋斗了一辈子,好不容易退休了,有条件有时间,不该对自己好点吗?而能够享受生活的前提,就是有一个好身体。

“老年人不要轻易放弃自己。”老吴说,与年轻人健身的目的不同,老年人追求的是锻炼身体,而不是好看的身材。老吴觉得,自己的经历也是大多数老年人健身的常态——也许没有发达的肱二头肌、八块腹肌,但坚持下去“年轻十岁不是梦”。

03

因为健身变得自信的退休工人

“慢慢抬头,尽量感受你每一个关节,放松地舒展……”在奕健身江南世贸店的瑜伽室里,坐在第一排的何翠香练得十分认真,特别引人注目。

头发乌黑、身材苗条的她,完全看不出已经57岁。她骄傲地说,这很大一部分是健身的功劳。

“记得第一年健身的时候,我学的是跳操,跟的也是现在的健身老师。”那时候,何翠香35岁,孩子才上小学,每天都很忙。但是听说当时的金华广场每天早上6点半有人会在那带队跳操,她当即决定要去。第二天清晨5点,她就起床出门了,骑着车从南苑小区赶过去。“跟着团队跳了45分钟左右,微微出汗的感觉很爽,我马上喜欢上了。”之后,她就把健身这件事坚持了下来,跟着老师学会了瑜伽、拉丁等各色健身项目。

2000年以后,带她健身的老师到了健身会所教课,她就跟着过来了。“我觉得比起公园等露天场所,健身馆的环境和氛围会好很多。”何翠香说,以前的时候,露天场所锻炼会受到风雨等天气条件的限制,健身馆就随时可以来,能练的项目也多。看到馆里有游泳馆,她还跟着“小红书”App自学了蛙泳、自由泳。

2016年,何翠香从企业退休了,健身和旅游就是她最爱的两件事。“除非是在外旅游,我每天只要有空都会去健身房,风雨无阻。”何翠香说,值得高兴的是,她丈夫和女儿都很支持她。女儿在她的带动下,也开始慢慢学习健身了。“女儿一直在外面说,我这个爱健身的妈妈是她的骄傲。虽然她在北京工作,不常回家,但是一遇到健身相关的问题,她都会第一时间跟我讨教。”

退休后,因为丈夫老家在广州,两人在金华、广州两地都安了家。天气冷的时候,夫妻俩就住在广州,其他时间则在金华。不过,这并不能阻止何翠香坚持把健身当作毕生的事业。“我在两个地方的健身房都办了卡,不愁没有地方去。”何翠香说,如今大部分的项目她都能自己完成,唯一烦恼的也就是在广州没法上最喜欢的老师的课,然后部分课程可能会脱节。

“我觉得,健身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毕竟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何翠香说,因为健身,她变得更自信了,身体的抵抗力也高于同龄人。如今,身边一些朋友头发都已经白了,她却仍然少见白发,令人羡慕。

那这么多年的健身,你有没有什么经验想和大家分享的?“我觉得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并且坚持。”何翠香说,很多人喜欢在小区里进行快走、跳绳、广播操等锻炼,这也不失为好方法。

此外,她还提醒,有些年轻人喜欢减肥,追求体重数字的变化,“我觉得大可不必”。在她看来,女生健身应该关注的是身形和体态的改变,重要的是减脂塑形而非简单的数字增减。“少了正确的锻炼,谁知道迅猛的掉体重之后,会不会是剧烈的反弹呢?”

来源|金华新闻客户端

作者|汪蕾 唐旭昱 夏斌婷

编辑|叶耘华

校对|陈洁琪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奥利给!金华这群老年派健身“网红”硬核亮相!年轻人都自叹不如”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老年派健身“网红”是谁?老当益壮 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老年派健身“网红”是谁?老当益壮 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谭光,健身房,年轻人,拉力器,普拉提,脚蹬,运动,健身,动作,提拉,瑜伽垫,双脚,跑步机,身体,体重,明星,数字,杠铃,爷爷,泡沫,踩住,锻炼身体,竞争,于瑜伽,健身专家,因为他,每天都要,各大,金华,上海老

2020-02-16 #故事大全

这些“硬核”健身刷屏了!网友:笑着笑着就哭了

这些“硬核”健身刷屏了!网友:笑着笑着就哭了

患者,张超,视频,医护人员,广场舞,太极拳,健身,心态,硬核,医院,方法,方舱,网友,肺炎,音乐,网友们,跳出了,从武,山论剑,武林高手,好心情,学生时代,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了,人们,一身,中新,体坛,创造力,口罩

2019-08-21 #长篇故事

在冰上跳“鸭子舞”的“奥利给” 是怎么喊出都市青年的心声的?

在冰上跳“鸭子舞”的“奥利给” 是怎么喊出都市青年的心声的?

奥利,后浪,快手,视频,年轻人,用户,兵哥,大叔,富士康,时候,故事,周杰伦,王家卫,不过是,站边,冬泳,全网,内容,初衷,城市,土味,文案,效果,短片,生态,风格,网友,观众,镜头,生活

2017-07-24 #故事大全

“奥利给”的创始人开始接广告了!正能量大叔 背后故事催人泪下

“奥利给”的创始人开始接广告了!正能量大叔 背后故事催人泪下

奥利,大叔,生活,短视频,正能量,粉丝,次奥,真的是,好的,口头禅,平台,宣传片,年轻人,弟弟,现实,脑瘫,苦难,英雄,直播,生活中,康辉,段时间,一生,中山装,世间,主持人,人才,农民,农村,医药费

2013-01-30 #故事会

“硬核医生”张文宏:年轻人不能“熊” 吃粥争议没打倒我

“硬核医生”张文宏:年轻人不能“熊” 吃粥争议没打倒我

张文宏,年轻人,90后,医生,上海,人们,内心,印象,疫情,争议,完全是,很多人,来源,主义,五四运动,充满希望,创造力,化身,媒体报道,国家,少年,孩子,定义,年代,感觉,形容词,思想,教授,早餐,机会

2015-02-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硬核!64岁老太划船86天横渡大西洋 一天吃两顿体力不逊年轻人

硬核!64岁老太划船86天横渡大西洋 一天吃两顿体力不逊年轻人

萨拉,朋友,经历,挑战,横渡大西洋,万英,比年,周里,塔利斯,布鲁尔,斯蒂奇,普雷,划船俱乐部,老年人,体能,体力,书籍,日报,女子,全球,协会,大西洋,女性,小时,威士忌,安提瓜,年龄,挑战赛,时间,毅然决定

2013-04-15 #故事阅读

战疫一线的 “硬核”青年

战疫一线的 “硬核”青年

疫情,阿荣旗,边界线,防控,分布图,领导,工作,呼伦贝尔市,交通局,人员,单位,路口,到单位,一线,司机,指挥部,物资,电话,回家,宣传,刘洋,交通,位置,信息,周边,基础,布控,年轻人,数据,群众

2020-05-01 #故事大全

“硬核萌师”腾格尔自曝儿子不喜欢听《天堂》

“硬核萌师”腾格尔自曝儿子不喜欢听《天堂》

腾格尔,少年,节目,师父,年轻人,沈腾,韩寒,封面,人生,儿子,导演组,新闻记者,弟子,徒弟,日记,硬核,综艺节目,在采访,合作,七个孩子,年轻时,候特,来比,班迪,里多,中实,习惯,任务,优点,准则

2015-08-0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