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孩子害怕写作文怎么办?教你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写作高手

时间:2011-02-09

三年级是写作文起步阶段,对孩子来说是陌生领域,既具有新鲜感,又具有畏惧感

提示:本文共有 44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中小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鲁迅),三怕写作文。三年级是写作文起步阶段,对孩子来说是陌生领域,既具有新鲜感,又具有畏惧感。孩子害怕写作文,应该多角度进行分析,找到“怕”的原因,才能根本解决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治标治本。

①孩子三年级是初步接触作文,作文对于孩子是一个陌生领域,孩子的脑海里除了语文、数学,又多了作文两字。②作文作为一个新概念出现,孩子对作文理解上可能会有偏差,觉得作文是一个很难的东西,很厉害的作家才能写出来,自己不行,自己给自己设立了一道心理屏障。③作文是写作的一种,是文字表达的一种艺术。但是很多孩子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找不到素材,不能发掘身边最熟悉的人、物和事。④难了不会,会了不难,孩子害怕写作文,说明孩子还没迈进写作的大门里,还处于无厘头状态,没有思路没有条例,文字语音干巴巴,味同嚼蜡。

以上几点是我对三年级孩子怕写作文的初步解析,作为家长怎么帮助孩子走进写作的大门呢?这个需要多角度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一刀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给你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建议之一:寻根究源,找到“怕”的源头

中国汉子博大精深,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情感基调,表达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很多人缺乏对文字表达艺术的“敏感性”,自然其中也有“写作文很难”的心理阴影。因此家长要多角度分析问题,不能以“怕”字来说明一切问题。

(一)、孩子存在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的发育成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文字的理解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偏差,这种差异不仅存在孩子与孩子之间,成人与成人之间同样存在。这种差异不是单纯的是个体年龄成熟度的差异,还有思想、思维成熟度的差异,简单直白的说法就是“套路”的熟悉程度不同。

如果孩子表现出来有明显的语言能力,他的表达能力会更加丰富一些,如果孩子明显语言表达能力差,这与孩子日常生活的语言运用有直接关系,孩子可以语言表达,但是写不出来,可能就是只是欠缺一些成熟的想法和方式而已。如果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说明孩子组织语言的能力需要提升,写出来更是问题,首先需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二)、孩子输入少输出难

言为心声,写作也是内心表达的一种。一个读书多的孩子接触到一个作文内容的时候,脑子里首先会联想到之前曾经见过类似的文章或者书籍,也会想到某些作品是如何表达的。但是同样的情况换到读书相对较少的孩子身上,脑子一片空白,无从下手,就变成了东瞅瞅西看看,抓耳挠腮,坐立不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输入是输出的基础,输出是输入的运用。输出是将自己表达给别人,输入是为了更好的输出,为输出提供依据和素材,同时输入倒逼着输出,二者之间并不矛盾,反而是一种正向循环,更好地带动个人整体文学素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案例:A同学,女生喜欢读书,不管什么类型的书,只要看到手里就会看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B同学,男生不喜欢看书,让看书坐在椅子上,如同屁股长钉子,如坐针毡,那叫一个难受。两个同学是有一个人带大,两个孩子是姑表兄妹,都是我的学生,每次写作文的时候,A同学大笔一挥,很快完成,并且会运用成语,引经用典,文采斐然。B同学,如坐针毡,抓耳挠腮,挤牙膏一样,半天才写完,写出来的文章,语序颠倒的,缺词少句的都有出现。

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很好的证明了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很多孩子不会写作,怕写作,很大原因是缺少输入,很难有产出。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与熏陶

很多家长自身学习可能不好,但在事业上有一定的成绩,很容易无形中给孩子灌输一种“读书无用论”,拿着自己做例子,教育孩子。有些家长会给灌输这样一种思想“遗传”,给孩子说,我上学的时候语文就不好,作文也差,无形中让孩子觉得,算了我也别努力了,再努力也没用,我还是不会写作文。更有甚者,一些家长因为孩子暂时的表现不好,就贴上了永恒的“标签”,甚至用语言讽刺孩子,孩子更没有写文章,努力学习的动力了。

家庭原生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父母是孩子的依赖和榜样,如果父母都传递出消极信息,孩子自然也会无形中收到影响。不管是学习还是作文,结果都一样。很多孩子觉得作文难,并不是说不会写,而是不知道如何下手,怎么去组织语言,构建框架,虽然老师有教,但是还是一团乱麻。所以家长的引导和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孩子的写作文,需要家长的“穿针引线”。

(四)、一二年级基础没打好,没有初步的作文建模。

现在社会存在这么一直现象,普遍认为一二年级简单,没有什么可学的,很多东西我们幼儿园已经学过了,数学不就是简单的计算嘛,语文不就是字词,读课文嘛,太简单了,孩子都会,没什么可学的。

一二年级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个人习惯,还是基本基础知识的积累都很重要。一年级到二年级,是由字词过度到段落,二年级到三年级是有段落过度到成文,是环环相扣的关系。

一二年级的造句、看图写话,到了三年级就演变成了作文,难度是一步一步增加的,字词——段落——文章。但是很多家长都没有把这些当回事,就听之任之,马马虎虎过去了,根本就没有给孩子进行作文初步建模,一下子过度到作文,落差太大,孩子很难接受。

小结:没有量的积累何来质的变化,没有一定的素材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找到孩子“怕”写作文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而不是一个“怕”字完事。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下一步就是要解决问题,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建议之二:知己知彼,欲想写好作文必须先了解清楚作文这个“敌人”

(一)让孩子理解写作的概念,何为写作

爸爸妈妈一定要让孩子了解写作文并非是记流水账,也不是为了写而写,而是孩子自己内心的真实表达,是自己的一种情感宣泄,用语言和世界对话,更不是瞎编乱造,天马行空的想法,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1、作文的含义

作文,即写作用文字表达、交流思想或内容,是对自己内心想法的解剖,自己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对事物的详细描述,以及对事物的赞美和热爱的情感表达等,我手写我心,我心现我手。

写作文在学校里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种局限性,并不影响自己的表达和宣泄,也不会无话可说,无词可写,只要把你积累的素材和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相结合,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已。

让孩子明白,若是想成为大作家那样的情怀和高度,需要文学素养和文学功底,需要大量的积累素材,以及外界的观察、研究,需要一点时间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种自嗨,自我欺骗。

2.写作文的意义

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境遇,讨厌写作,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作文,甚至有些孩子认为这是老师“赶鸭子上架”,明明自己一点都不会,还非要让自己做这种事情,有时候为了应付作业只能生拉硬套,东拼西凑来完成作文。一个会写作的人不仅在学生时代被重视,工作之后也会被“笔杆子”带来快乐。

写作文不仅只是写出来,凑够字,更多的是自己内心深处的独白,心声的流露,对文化的运用和传承都有重要意义。孩子学会写作,能更清楚的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想法和看法,也可以让读者了解作者这个人和表达的情感和内容。

会写作,爱写作,随时都可以创作,心情好时可以大笔一挥,酣畅淋漓的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失落时,可以和文字对话,舒缓自己的心情。

(二)教会孩子如何进行创作

作文看似简单却又很反锁,下笔之前还有很多准备工作,所谓的“文章本无成,妙手偶得之”,只是对创作状态的一种描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进行描述更为确切。

1.审题

作文不管是命题作为还是文字素材,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审题,寻找作文的题眼,关键词、关键句。

如何做到审题全面认真审题,需要以下几点:

多读题

不管是作文也好,阅读也罢,多读题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孩子就是只瞅一眼,或者匆匆读一遍就认为看懂了,然后匆匆忙忙下笔,结果写着写着感觉不对,只能重新来过,要是在考试的时候,这种行为很危险。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多读题可以让你发现更多信息,了解作文到底需要你写什么,更易于找到“题眼”,才能下笔如有神,文思源涌。

多思考

读完题目或者文字素材之后,并不是就要急于下笔了,而是要停下来思考一下,把主要内容进行列举,把自己脑海中的点和内容对应然后列举一个大纲。

多联系

作文并不是思考了就能够很好的掌握,还要进行前后联系,多分析作文素材字里行间隐藏的关系,再联系自身实际,进行综合运用。

小结:写作文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工序繁琐,需要精雕细琢,一看,二想,三联系,把自己所积累的知识和素材连词成句,跃然于纸上。

建议之三:近水楼台先得月,从孩子身上入手,打造孩子身上的第一素材,我写你填。

很多孩子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总是东张西望,天马行空的想,就是找不到要写的内容,却忽略了自己就是一个巨型素材库,自己身上有很多可以写的内容,“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四大类型作文题材建立框架

(一)写人物

1.他/她是谁,和你什么关系

2.他/她长什么样子(外貌描写)

3.发生过什么事情(事件)

4.他/她给你的印象,你对他/她的总结评价(收尾)

(二)写事件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事情的起因

3.事情的发展过程

4.结果/感受

(三)写物品

1.什么样样子

2.什么颜色

3.什么味道

4.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5、你是否喜欢它

(四)写景物

1.什么地方

2.什么季节

3.都有什么景物(选择一两处详细)

4.景物特点

5.你的感受

二、进阶第二步

第一步先把框架建立完好,就像盖房子先打好地基是一样的,地基打好,建好框架,只需要慢慢填充,一座房子慢慢就会呈现出来。

1.让作文更有条例、更顺畅

当你的孩子迈出了第一步,哪怕文章写的不生动,不具体,也没有问题,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至少孩子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总比一个字不写要好得多。

没有人的文章不需要修改的,即使是大文豪,他也不能保证一次成文,也需要反复推敲、琢磨。当孩子写完作文之后,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进行二次修改,让作文更有条例、更顺畅。

2.把重点句子写得更有文采,可以“抓人”眼球

搭好框架,没有丰富的语言作填充,读起来也会乏味无趣,不生动,家长要引导孩子把重点句子写得更详细具体有文采,让文章活起来,成为文章的“眼睛”。

举例:孩子在写作文《秋天来了》的时候,有一句是“树叶黄了”,针对这句话,家长可以向孩子提出建议:(1)树叶怎么变黄的呢?(2)哪里的树叶变黄了呢?(3)变黄之后树叶什么心情呢?孩子苦思冥想之后,会把四个字变成一句话:一阵秋风吹过,学校旁边的大树树叶刷的一下都变黄了,好似变脸一般,透漏着一丝丝的不情愿!

小结:你写我填,让孩子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着手,易于下笔,家长建立框架,让孩子顺着思路自己把文章填充,丰满起来。这样如此创作几次之后,孩子脑子里有一个框架,在写作文就不会很难。

综上所述:孩子怕写作文,并不是单纯的“怕”,更多的是“愁”,不知道如何下笔,不知道从何处着实,在家长指导下学会作文建模,然后填充修改,再加上素材积累,量变的积累才能达成质变。但是这些必须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为支撑才行,不然就只是纸上谈兵。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孩子害怕写作文怎么办?教你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写作高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个育儿故事 教你如何培养孩子才艺

三个育儿故事 教你如何培养孩子才艺

父母,孩子,启蒙教育,女儿,对孩子,情绪,东西,兴趣爱好,儿童,写毛笔字,成人,方法,一起看,找不到,小故事,没有办法,有效地,皮亚杰,心理学家,比你,书法艺术,关键词,倾向,婴儿,宝宝,小朋友,故事,撅嘴,教女,时候

2020-08-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疫情面前 教你如何和孩子写作文 附实例

疫情面前 教你如何和孩子写作文 附实例

作文,玩具,部件,孩子,卧室,客厅,时间,时候,积木,蜈蚣,轮子,道理,新型冠状病毒,加或减,我还是,冠状病毒,雪莉,在家里,公主系列,好的,慢得,真实生活,一线,一大,医生,京东,中火,乌龟,乱舞,低效率

2016-07-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3招 教你当好孩子的“情绪训练师”

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3招 教你当好孩子的“情绪训练师”

孩子,情绪,父母,行为,游戏,情商,负面情绪,家长,方式,让孩子,戈特曼,儿童,放任型,玩具,能力,对孩子,同伴,教养,模式,界限,脾气,贴标签,发展,问题,指导,心理平衡,给孩子,亲子关系,博士,情感

2009-06-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高情商的孩子左右逢源 如何培养?教你4个方法

高情商的孩子左右逢源 如何培养?教你4个方法

孩子,情商,家长,有责任心,责任心,培养孩子,生活中,个人,事情,人脉,小孩,心态,父母,老好人,问题,在平时,不强求,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下高,好的,人类,一笑而过,人才,任务,后天,原则性,商人,后果,周期

2014-11-27 #长篇故事

4个技巧教你如何给孩子讲童话

4个技巧教你如何给孩子讲童话

童话,故事,孩子,给孩子,大人,文学,图画书,文学阅读,灰姑娘,经典,语言,重要性,中外,好的,世界,原著,图画,心情,插图,文字,时候,格林童话,经验,缺憾,能力,要点,道理,培养孩子,怀抱里,懂得如何

2014-11-19 #长篇故事

《故事妈妈陪孩子慢慢长大》教你如何讲故事

《故事妈妈陪孩子慢慢长大》教你如何讲故事

故事,孩子,培养孩子,让孩子,妈妈,国王,讲故事,好习惯,不莱梅,安妮,小泽征尔,彼得,托尔斯泰,杰克,林肯,爱因斯坦,鲁迅,阿古,女主角,中国台湾网,秘密花园,爱地,绿色农庄,红舞鞋,金鹅,丑小鸭,七色花,公寓,九色鹿,乐乐

2020-08-21 #故事大全

教你如何写作文 优秀作文欣赏 作文合集

教你如何写作文 优秀作文欣赏 作文合集

英语作文,全球变暖

2020-07-09 #故事会

教你如何写作文 优秀作文欣赏 作文合集

教你如何写作文 优秀作文欣赏 作文合集

耍龙灯,民间故事,作文,传说,传统节日,习俗,人间,玉帝,爱喝,酩酊,是我国,天气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闹花灯,风调雨顺

2020-04-2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