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广州非典康复医务人员:一份血液再写感人故事

时间:2011-02-19

非典医生感人故事100字

提示:本文共有 19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5月17日上午,虽然是星期六,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名因救治非典患者而受感染、目前已经康复的医务工作者仍然早早地聚集到了医院.这天,他们要参加一个特别的献血仪式.

八院的会议厅门口,大幅的倡议书表达着20位医务工作者的心声:“各位康复非典病友:我们是不幸的,在sars病毒猖狂进攻下,我们倒下了;我们又是幸运的,在社会各界和亲朋们的关怀下,经过医生护士们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奋不顾身的精心救治,我们终于走过了鬼门关,我们康复了!”

“但当前sars病毒仍在作恶,每天仍有不少同胞倒下,这其中就有不少是曾经救治过我们的医生护士,他们正在同死神搏斗!

“我们作为已康复的非典患者,也是曾在第一线救治过非典患者的医务工作者,向全体已康复的非典病友倡议:在经检测血液中含有抗sars病毒抗体的情况下,在自愿、安全的前提下,每人捐赠100-200毫升血液……”

倡议书背后有故事

今年3月以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已有14名非典康复的医护人员,在自己身体仍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伸出臂膀,拯救了多位危重病人或是为科研作先行探索.

得知需要血清抢救北京302医院70多岁高龄的老教授姜素椿时,童裕维医生和闫丽丽护士,在出院不到一周,身体相当虚弱的情况下,二话没说捋起了衣袖;接到长春市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科护士长病情危急的通知时,李淑萍、郑淑芳立即捐出鲜血;还有10名医务人员集体捐献血清,用于中科院非典抗体基因研究……

老教授姜素椿康复了,长春的护士长也转危为安.初步的临床试验证明,康复的非典患者血清对于危重症非典患者具有治疗作用,同时实验也证明康复的非典患者血液中有大量的抗sars病毒抗体.得到这一消息后,八院康复的医务人员聚在一起,大家意识到,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既然康复者的血清能对付sars,为什么不动员更多的康复者加入这个行列?他们的想法,也得到了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3位康复医务人员的积极响应,于是,大家共同发出了这份满含激情的倡议,并给省政府领导发去了信函.

倡议和信件发出后,立即得到了广东省政府领导和广东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广州血液中心的大力支持.副省长李鸿忠5月13日就广东医护人员献血清倡议作出了批示:“倡议者的行为再一次反映了我省医护人员在‘抗非’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崇高品格和牺牲奉献精神,令人敬仰不已.他们将奉献出的是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是当前‘抗非’科技攻关和救治重症非典患者的实际急需.更重要的,是他们贡献出了一笔无价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用我们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以抗击非典,战胜疫魔的精神、气概.”

“只要我的血能彻底消灭病魔,就是献出再多的血,我也毫不吝啬”

由于对抗sars病毒需要的是捐献者的血清,广州市血液中心的专家连夜制订出sars康复者捐血的操作和管理规程,并开通咨询和热线电话.5月17日这天,血液中心的人员就是来采取八院医务人员的血样,为他们建立血液档案,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现场咨询.

在现场,捐血的医务工作者们面带微笑,平静而坦然.女医生童裕维第一个伸出手臂,其实,她还创造捐献血清的多个第一.她是第一个向老教授献血的广州医生,又第一个在倡议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作为重症非典病人,童裕维曾历经了上呼吸机、心电监护等危重病情,给老教授献血时,她身体十分虚弱,走路喘粗气、连洗个头都会感到天旋地转.“当时想到有可能挽救一条生命,我没什么可犹豫的.”她淡然讲述着自己的想法.出院不到两个月,童裕维已两次献出了150毫升血,她说,“作为医生,我想告诉更多的非典康复者,献血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

20名医生患病时的主治医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赵子文主任也来到现场为“昔日的病人”打气,他说:“八院的这些小个子总是做出惊人举动,让我们十分感动.”的确,倡议献血的20名医务人员中,大部分是小个子的女医生和护士,今年20岁的闫丽丽是倡议献血中最年轻的医务人员,她说:“虽然我出院了,但是仍有许多病人正在病房艰苦地与病魔抗争,只要我的血能彻底消灭病魔,就是献出再多的血,我也毫不吝啬.”

提出倡议的医生中有很多已经多次参加过献血,蔡卫平医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说,自己是医生,因此知道献血100毫升至200毫升对健康人体是没有影响的.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的人,捐献血清是安全的,让所有的康复病人都能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这一倡议不仅对广州,对其它地区也有重要意义.

广州市血液中心负责人表示,捐赠的血液,将由广州市血液中心统一管理,其中大部分用作救治国内重症非典患者,少部分可供科学家研究,以寻求特效的治疗方法.

记者截稿时获悉,5月16日倡议书一发出,一些医院就不断接到愿意捐献的咨询和报名电话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广州非典康复医务人员:一份血液再写感人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战疫一线:广州这家医院凭什么能收治最多病例?

战疫一线:广州这家医院凭什么能收治最多病例?

医院,市八医院,患者,疫情,广州,肺炎,医务人员,雷春,黄毅,医护人员,邓西,非典,皇亮,工作,救治,广东,在线,防控,广州市,妻子,广东省,物资,病人,重症,战斗,卫生健康,一线,全院,人员,危重症

2017-08-09 #故事阅读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邓练贤 病人 医院 医生 医护人员 工作 家属 病情 非典 同事 科里 同事们 专家 党支部 共产党员 医务人员 工作者 患者 支部 盒饭 英雄 身体 王乔 党支部书记 支部书记 传染科 医疗 人民 习惯 人们

2020-04-28 #小故事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邓练贤,病人,医院,医生,医护人员,工作,家属,病情,非典,同事,科里,同事们,专家,党支部,共产党员,医务人员,工作者,患者,支部,盒饭,英雄,身体,王乔,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传染科,医疗,人民,习惯,人们

2020-05-12 #长篇故事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邓练贤,病人,医院,医生,医护人员,工作,家属,病情,非典,同事,科里,同事们,专家,党支部,共产党员,医务人员,工作者,患者,支部,盒饭,英雄,身体,王乔,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传染科,医疗,人民,习惯,人们

2020-05-13 #故事大全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邓练贤,病人,医院,医生,医护人员,工作,家属,病情,非典,同事,科里,同事们,专家,党支部,共产党员,医务人员,工作者,患者,支部,盒饭,英雄,身体,王乔,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传染科,医疗,人民,习惯,人们

2020-05-14 #长篇故事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邓练贤,病人,医院,医生,医护人员,工作,家属,病情,非典,同事,科里,同事们,专家,党支部,共产党员,医务人员,工作者,患者,支部,盒饭,英雄,身体,王乔,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传染科,医疗,人民,习惯,人们

2020-06-25 #经典故事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邓练贤,病人,医院,医生,医护人员,工作,家属,病情,非典,同事,科里,同事们,专家,党支部,共产党员,医务人员,工作者,患者,支部,盒饭,英雄,身体,王乔,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传染科,医疗,人民,习惯,人们

2020-06-25 #短篇故事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邓练贤,病人,医院,医生,医护人员,工作,家属,病情,非典,同事,科里,同事们,专家,党支部,共产党员,医务人员,工作者,患者,支部,盒饭,英雄,身体,王乔,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传染科,医疗,人民,习惯,人们

2020-06-2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