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梨园老故事:赵才:陈素真成才之路初探

时间:2011-03-07

陈师今年六十七岁了,她虽年逾花甲,然而至今仍活跃于舞台

提示:本文共有 53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作者:赵才

最近,我有幸专程赴天津访问了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陈素真。陈师今年六十七岁了,她虽年逾花甲,然而至今仍活跃于舞台。

陈师八岁学艺,十岁登台,十二岁主演《反长安》,十四岁成名,十六岁被誉为“河南梅兰芳”,十七岁获“豫剧皇后”之誉,二十二岁又获“豫剧大王”之美誉。她不是昙花一现的人物,在长达五十九年的坎坷艺术生涯里,她一直被推为豫剧名伶之首。那么,她成功的奥妙在哪里?为此,我想结合她的一些不平凡经历,谈一点拙见。

有一双思想开明的父母

在封建礼教森严的旧社会,艺人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人瞧不起,视为下九流,死了是不能入老坟的。故而,谁家的男孩干这行,其父母立即就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冷遇,父母则会怒斥其子为不孝。至于女孩子学戏,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那时,规定十二岁以上的女子连舞台都不准上。如果上了舞台,则被视为一件最不吉利的事,意味着非倒霉不可,非给戏班烧香放炮,杀鸡泼台,谢神请客不可。如此折腾,有谁家的父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让自己的女儿去学戏呢?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开封一带就有这样的一双父母,让自己的女儿去学了戏。这一双与众不同的父母不是别人,正是陈素真的双亲——陈玉亭夫妇。

陈玉亭

陈玉亭,家住开封杞县南北店村,自幼酷爱艺术,他没有进过科班,是“板凳头”出身。一次在陈留戏班“打炮”,一出《探山》唱的观众掌声四起,班主喜得眉开眼笑。夜场散后,班主将其留下,待如上宾。此事即被陈玉亭的父亲得知,勃然大怒,即差人到陈留去找回陈玉亭。班主借故不放陈归。陈的父亲又去找班主的好友赵义良说情,班主才将陈玉亭辞去。陈回村后,父亲要坏他的嗓子,以断其搭班从艺之念。陈玉亭得信后,毅然弃家出走,过黄河,赴延津,拜名老生“傻刘成”学艺,从此,艺术大有长进。后进开封“义成”戏院搭班,一举成名,成了戏园的台柱。他以唱功压倒群雄,被誉为当时豫剧界的红脸王,享有很高的声望。

陈素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梨园之家。她是随戏班长大的,其父的同事们,都很喜欢她,常抱她在台上看戏。稍大一点,师叔师伯们在台上演戏,她就看着学,并且入眼便会,就更加喜欢她了,当她提出学戏时,大家自然不会反对。然而,由于人言可畏,陈玉亭不让女儿学戏。为此,幼小的陈素真常和其父拌嘴。陈玉亭毕竟是个思想开朗的人,他同情女儿,因为他自己过去也有过相似的经历,特别是女儿那个聪明劲儿,使他慢慢改变了主张。她的母亲感到女儿很迷戏,一些戏文常常是过耳即会,确实是块学戏的好材料,并不反对女儿学戏。因此,他父母经过一番商量,便同意她学戏了。

陈玉亭先生为人老实,在台上能把死戏唱活,要是对台唱戏,他在哪个台上,那台准赢,可谓本事大矣!倘若在台下,却连句囫囵话都说不成。如今他们夫妇同意女儿学戏了,自己对女儿却教授不了,不得已,便于1926年中秋节那天,一手提着礼物,一手拉着女儿,前去求拜名老艺人孙延德。孙老先生当时年近七十,是光绪年间的名旦,教了一辈子戏,开封一带的红角十之七八是他的徒弟,可见授徒有方,德高望重。孙先生是个爽快人,陈玉亭夫妇说明来意,便破例收了这位女徒。

以上事实足以说明,有一双思想开明的父母给予支持,对于陈素真事业上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幼时曾有成名志

陈素真天资聪明,八岁拜师后,在孙老先生的教诲下很快学会了一些戏。但她的嗓子不好,老师为此常对人叹息她“旦角里没有她的饭吃”。于是让她改唱老生、花脸等,各行当都试着唱。他是想通过多种途径来找出适合陈素真发展的行当。不久,孙老先生突然病逝,幼年的陈素真在学戏的道路上失去了指导,陷入了困境,她只好在戏班里给别人配配戏、当个丫鬟什么的,靠着父亲的威望在那里混饭吃。

1928年,也是班主别出心裁,让陈素真等三个小姐妹主演《日月图》。在豫剧界,这是坤角第一次登台,世人闻讯,争相购票。优于她个子矮,且又唱作均差,观众们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初师受挫。到了1930年,班主又让陈素真演《反长安》,她饰演杨贵妃,上场一句唱,台下哗然,二句唱,倒彩声四起,三句戏没唱完,就被轰下台来。对此,她苦恼极了,哭的喉咙沙哑,眼睛酸疼,羞于见人,视为耻辱。但她并未被吓到,暗下决心,一是要争做名角唱红戏,二是要返回开封洗耻辱。于是,便随着父亲到杞县跑野台子去了。

陈素真自幼就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她深知,没有一副好嗓子,等于自己把自己撵下舞台。于是,她便认真的求教于前辈,求教于当地的乡亲。为此,她不避寒暑,迎着风练,对着水喊,在不长的时间内,竟练出又甜又脆、高不竭、低不咽的“金嗓子”来,慢慢成了这个剧团的小主演了。

大凡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皆能锐意革新,精益求精。当年的陈素真也是这样。她师宗孙延德,主攻祥符调。但那时祥符调致命的弱点就是不分剧情,总是那样老板老调的傻唱。听久了,觉得没有新鲜感,反而会产生一点厌烦情绪。

比如说很早以前的剧目《三上轿》吧,这个戏不但剧情简单,而且,一个旦角一口气要唱二三百句。由于唱腔比较呆板,观众听了就不愿听了,悄然离座。内行人把这个戏称为送客戏。她在杞县向一位姓刘的名艺人学戏,师傅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竟向她教了早已不唱的送客戏《三上轿》。戏学成了,却没马上上演。她想如果按照师傅教的调门唱,肯定会砸锅,得想点办法改改腔调才行。她苦思冥想,不住嘴的哼哼,把平淡简单的老唱腔,加加变变,让观众听了新鲜,免得瞌睡。熟能生巧,居然哼出许多新腔来。《三上轿》演出时,凡是她加工出来的新腔,唱一句一个满堂彩,非但没把观众唱走,相反得到了很多掌声。就这样,她用新鲜的祥符调新腔救活了一出死戏,从此名声大振。

在十六岁那年,她随父母回到了分别四年的开封,仍以《反长安》为开炮戏。结果,出场的第一句就来个满堂彩,一场戏下来,刹那间就响遍了开封。耻辱洗刷了,接着,她在一个月内,连演了不少不重样的戏,后又应观众要求,演了许多场拿手戏《三上轿》。那时,妙音震古城,观众称她是“河南梅兰芳”。

从以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陈素真获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年幼知洗耻,贵在立奇志”了。

遇着一位识才育才的好领导

陈素真后来之所以能成为豫剧界一代宗师,是与著名戏曲教育家樊粹庭先生对她的培养分不开的。

樊粹庭先生,曾任河南省教育厅社会教育推广部主任,大学毕业,酷爱戏曲艺术,后来长期做剧团领导工作。特别应当指出的,樊先生作为一个剧团领导,是他具备了识才、爱才、育才的高贵品质。这一点,在陈素真身上体现得特别突出。

比如说,在他看过陈素真的戏后,就断定她是位可造之材。他为了重点培养陈素真,先是在剧场后台为她专修了一间化妆室,室内安装了一面穿衣镜,以备化妆、练功用。继而又为她置办了崭新行头。特别是著名京剧演员杨月楼先生来汴演出时,樊先生不惜蒙受经济上的重大损失,让她停演三天专门去观摩演出,使她眼界大开。后来,还结合她的条件和特点,专门为她编写了《凌云志》《义烈风》《三拂袖》《女贞花》《霄壤恨》《柳绿云》《涤耻血》等七个新戏。果不出所料,经过演出,盛况空前。上海百代公司专为她灌制了唱片。从此,她的名声更大了,观众称她“豫剧皇后”。

樊粹庭

陈素真十八岁那年,嗓子突然坏了。剧院失了擎天柱,处于垮台的边缘。樊先生的心情非常沉重。尽管如此,他仍对陈素真的培养充满信心。作为一位卓有远见的戏曲教育家,他别具慧眼,另有远谋,决定带她去北平学武功,改演刀马、花旦戏,以图重整旗鼓,东山再起,进京后,先后为她请了范福喜、赵绮霞二位著名京剧演员教戏。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她学会了大快枪、小快枪、枪下场、勾刀、对刀、刀下场等绝技。不仅如此,樊先生还让她多次观摩了程、荀两大家以及富连成科班的戏。

所有这些,不仅开阔了她的视野,还提高了演技和艺术修养。七七事变后,北平吃紧,她不得不中断学艺,随樊先生取道天津、徐州返回故乡开封。当时,在开封艺术界有两名唱响的名伶:一是常香玉,二是司凤英。她们各有各的观众,不分上下。陈素真归来后,唱了樊先生的新编戏《涤耻血》,并把在北平学会的功夫全用上了,收到令人难以置信的艺术效果,观众称她们三人为“三鼎甲”。

樊先生可算育人有方,他不仅在艺术上下功夫培养陈素真,就连她的婚姻恋爱也管上了。那时,陈素真的戏唱得越来越红,为了使她专心致志在艺术上取得更大成就,樊先生与她定了个君子协定,规定她不经允许不得随便交朋友,五年内不得结婚等等。陈素真也深知樊先生的用心,为了事业上取得更大的进展,她完全答应下来,直到二十六岁时,才经人介绍了却婚事。由于她专心从艺,艺术上更加成熟。为此,在西安演出时,她场场爆满,观众称颂她为豫剧大王,使她赢得了更大的荣誉。

从上述陈素真不平凡的经历中可以看出:是她遇到了一位识才、爱才、育才的好领导,这恐怕是她获得成功的关键。

重要的是艺术上要有自己的“绝活”

陈素真在艺术上从不因循守旧,她善于在前辈艺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创造。实践证明,这是她获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陈素真的父亲陈玉亭的唱腔特点是生动、活泼,有感情,情绪的高昂与低回分得清楚,她对此非常赞赏。她从父亲那里学来,而后又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之日臻完美,观众听了齐夸她唱的古朴典雅,韵味醇厚,是地地道道的豫剧,过瘾得很。她幼年从师祥符调名旦孙延德,也曾向使“剧风为之一变”的豫剧大师李剑云学过戏。在师傅那里,她学到了不少东西。所谓名师出高徒的经验之谈看来是颇有道理的。

父承和师承,固然重要,在陈素真看来,更为重要的是艺术上要有自己的“绝活”。

陈素真步入艺坛之前,豫剧的表演还比较粗糙,唱腔也比较呆板。尽管这样,当时还出现了像孙延德、李剑云、陈玉亭这样的非凡豫剧艺术家,他们之所以受到观众欢迎,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表演和唱腔上都有自己的“绝活”。她从1928、1930年两次受挫的沉痛教训中也悟出个道理:把前辈艺人的绝活学过来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艺术上要有自己独特的绝活,否则,那是在舞台上站不稳脚跟的。从此以后,她刻苦练功,悉心钻研,终于创造出一套俏丽多变、古朴典雅的祥符调新腔。特别是在做、表上更是独树一帜,艺压群坤。

比如说,她那疾如风轻似柳的台步,清如秋水明如闪电的眼神,那勾魂摄魄的笑靥,婀娜多姿的上下楼、滑步、转腰和那如鹤似凤挺身掂腰的造型美,以及令人叹服的扇子功、甩辫穿衣功和手帕功,还有她那堪称一绝的水袖功等等。她把这些“绝技”用到不同的剧目中,塑造出许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在内心世界和体型技巧的结合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陈素真革新创造出来的祥符调新腔,观众一直是欢迎的。《三上轿》虽然她多年不演了,但她的高徒关灵凤于1982年在开封、郑州、北京等地演这个戏时,仍然风靡一时,就连首都北京的观众看了也为之叫绝,当她唱到“崔氏女一阵阵泪簌簌”的著名唱段时,观众总是报以热烈的掌声,甚至达到“句句有好,腔腔带彩”的程度,这不仅是单单给关灵凤喝彩,也是对这出戏唱腔设计创始人陈素真的崇高敬意。

《三上轿》是陈素真早年的代表作,在稍后的代表作《拣柴》中姜秋莲的唱腔改革,其影响是更大于《三上轿》的。特别是姜秋莲上场第一段慢板七折唱腔最为著名,目前豫剧界中仍在传唱。到她中年以后,唱腔设计已有很高的成就。她在《宇宙锋》中,发觉了埋没四十年之久的哭剑唱腔,把它略加改造,巧妙地用在赵女装疯的唱段上,观众听了反映强烈,称它是豫剧中少有的绝唱。

陈素真做工方面的绝活是来之不易的。完全是她锐意革新,锲而不舍所得。比如说,她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毛世来《打樱桃》中的辫子得到启示,在逛盔头社时突然看见一条大辫子,于是立即把它买下,在排《梵王宫》时,细心琢磨,终于设计出一套众人称赞的、别具一格的甩辫穿衣功、眼神功、蹉步功和扇子功。在演出时,她耍的那一手好扇子与大辫子结合起来上下翻舞,千姿百态,甚至她还能拿辫穗当枪花、刀花耍,叫人霎时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个把叶含嫣这位妙龄少女演得出神入化、令人叫绝。

1956年录制的《宇宙锋》《捡柴》《三上轿》

陈素真对前辈艺术家的精品也敢拿来进行艺术再创造,创造出自己在这个戏中独特的绝活。这一点是值得后人称道的。《宇宙锋》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千锤百炼的杰作,也是汉剧名家陈伯华的拿手好戏。要把这个戏演好,谈何容易!如果在这出戏中没有自己独创的能征服人心的绝活,那是无论如何也演不好的。

但陈素真知难而上,决心攀登艺术高峰,她对剧本、人物、表演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决定使用水袖绝技,由于赵艳荣在剧中前后感情波动较大,这就要求水袖表演丰富多彩。因此,仅凭自己过去的水袖功夫那是显然不够的。于是,她结合剧情反复推敲,费尽心思,在自己原来水袖表演的基础上又创造出一套“烟云花”那样的高难度技巧动作,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赵女在不同场合的心情变化,取得了极为强烈的艺术效果,受到了观众的赞许和欢迎。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戏曲演员,在表演上如果因循守旧,缺乏革新精神,创造不出自己拿手的独特绝活,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取得成功的。

当然,陈素真在艺术上的成功不止于上述四个方面。诸如尽可能多的参加艺术实践,敢于搞好艺术竞争等等。这也是她获得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总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上看,是她具备了成才的内因和外因的诸条件,离开了这些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取得成功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梨园老故事:赵才:陈素真成才之路初探”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梨园老故事:师徒之间——陈素真与牛淑贤的故事

梨园老故事:师徒之间——陈素真与牛淑贤的故事

妈妈,老师,陈老师,陈素真,豫剧,陈姥姥,徒弟,北京,老人家,邯郸,海连,师傅,姥姥,爸爸,学生,梅花奖,演员,爸爸妈妈,小贤,剧团,恩师,时候,老人,讲话,常香玉,赛那,陈先生,陈老,参加这个,好的

2017-04-21 #小故事

梨园老故事:陈素真回家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感想

梨园老故事:陈素真回家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感想

家乡,戏曲,佳节,剧种,战友,河南省,会演,汇演,师傅们,我的表,三上,陈素真,人和,戏曲艺术,作者,事业,主义,主管部门,人民,党和政府,同辈,剧本,决心,大会,师傅,弟妹们,戏曲界,政府,求知欲,时间

2018-06-30 #故事大全

二轮秀的成才之路 是NBA多年的励志故事

二轮秀的成才之路 是NBA多年的励志故事

格林,罗德曼,全明星,球队,顺位,吉诺比利,防守,勇士,天赋,马刺,乔丹,小乔丹,最佳防守球员,条件,总冠军,斩获,篮板,联盟,能力,赛季,二轮秀,王的称号,保罗,奥库,布泽尔,年选秀,德拉蒙德,德安德鲁,皮蓬,科尔

2019-12-02 #故事会

前门缘何戏园多?老北京的梨园故事不比电视剧逊色

前门缘何戏园多?老北京的梨园故事不比电视剧逊色

戏园,梅兰芳,天乐园,前门,戏园子,富连成,京剧,大栅栏,科班,广和,京师,大火,程砚秋,谭富英,马连良,乐园,前门大街,北京,巡警,戏楼,警察厅,青帮,尚小云,广德楼,张君秋,田际云,大众剧场,粮食店街,鬓边,一带

2018-02-22 #小故事

梨园老故事:一代宗师常香玉与京剧泰斗刘奎官的师徒情

梨园老故事:一代宗师常香玉与京剧泰斗刘奎官的师徒情

常香玉,刘奎官,张福仙,香玉,关羽,京戏,刘伯,泗州城,父亲,武功,京剧,武戏,梆子,绝招,张钫,女演员,先生,压轴戏,唱功,套路,女儿,心情,很重,情况,武生,演员,红净,舞台,合作,一本书

2011-07-25 #故事阅读

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中国卷 豆瓣

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中国卷 豆瓣

故事,名人,人物,世界,一生,历史,图片,思想,影响,充分了解,历史年代,圣哲,艺术巨匠,名师,军事,体育,代表,先行者,印迹,名臣,岁月,成功之路,科学,文化,目光,智慧,文史,杰出人物,社稷,领域

2020-05-25 #短篇故事

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中国卷 豆瓣

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中国卷 豆瓣

故事,名人,人物,世界,一生,历史,图片,思想,影响,充分了解,历史年代,圣哲,艺术巨匠,名师,军事,体育,代表,先行者,印迹,名臣,岁月,成功之路,科学,文化,目光,智慧,文史,杰出人物,社稷,领域

2020-09-22 #长篇故事

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

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

世界,名人,最有影响,故事,如何使,是怎样,亚历山大大帝,伊丽莎白一世,亚里士多德,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克罗克,切·格瓦拉,奥黛丽·赫本,摩根,查理曼大帝,松下幸之助,毕达哥拉斯,皮埃尔,约翰,米开朗琪罗,米迪亚,达·芬奇,讲述了,危...

2020-09-0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