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一篇武汉医生文章刷屏 作者称武汉人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时间:2011-03-08

在文章中,该作者表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并不一定会很重,致死率也较低,所以出现轻症并不一定被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人,可以不要急于去

提示:本文共有 19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1月25日,一篇名为《武汉一医生的心声》的文章在朋友圈广为流传,文章作者自称为武汉协和医院大夫S,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向留守武汉的人们传达一个理念,“停止恐慌,提高警惕”。

在文章中,该作者表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并不一定会很重,致死率也较低,所以出现轻症(并不一定被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人,可以不要急于去发热门诊要求进行病毒检测,而是先考虑居家隔离进行观察。

1月25日晚,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了作者S医生。他告诉红星新闻,自己是协和医院非发热门诊医生,近期也并没有因为疫情被抽调到发热门诊。但是基于目前发热门诊人满为患,临床大夫高强度工作的现状,他觉得自己需要写一篇本该是“医学常识”的文章,用以缓解公众的高度恐慌情绪。

一名武汉医生的呼吁:轻症患者可先考虑居家隔离

S医生在《武汉一医生的心声》中写到,“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症状)并不一定会特别重,致死率也是很低的。哪怕你得了,也不一定会怎么样,可能只需要最基本的治疗。”

S医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谈论他的文章前,需要先厘清一些概念。他在文章中提及的所有“轻症”,指的是症状轻,至于当事人究竟有没有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没有做病原学检查前,并不能确定。“按照当前的试剂盒数量等情况,恐怕支撑不了所有人都确诊。”S表示,基于对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了解,不管“轻症者”有没有被确诊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都可以考虑进行居家治疗。

议轻症者先进行居家隔离和治疗,S并非第一位如此建议的医生。协和医院肺炎治疗专家组副组长张劲农教授也于2020年1月23日在接受武汉地方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在进行一线救治工作时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在确认诊断结果以后,他自己回家进行了自我隔离,口服药物一周后,目前身体已经逐渐恢复。张劲农表示,对于轻症患者来说,居家隔离口服药物就可以控制病情。张劲农还强调,不建议轻症患者住院,因为医院重症患者居多,会导致交叉感染,对康复不利。

据S医生所述,所谓轻症患者,有这样几点具体定义:

1.发热<38℃;2.可自行退热;3.无呼吸困难,不喘气;4.伴或不伴咳嗽;5.没有慢性疾病。

至于如何进行“居家隔离”,S医生用一张“居家隔离”指南表格进行了介绍。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居家隔离”指南表格较为细致,对口罩使用、清洁消毒、与病人接触等方面提出了多款要求。

图据视觉中国

不过S医生强调,轻症者居家隔离,并不代表不重视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这件事。在《武汉一医生的心声》中,S医生写到,“如果你真的是连续多日38度以上,并且有其他症状,比如特别是发热;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腹泻等,马上前往医院就诊。”

为了进一步解释目前事态严峻,但民众也不必过度恐慌,S医生举了一个例子,此前有不少人基于各种数学模型推测过武汉的实际感染人数,“取一个比较夸张的推测吧,10000人。武汉是一个有着1100万人的城市,1/1100的感染几率,比一般的商业抽奖概率还低。”

判断重症与否 看患者血氧饱和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重症情况一直是此次疫情备受关注的重点。在社交媒体上,有一些武汉居民曾发声求助,表示自己或亲友疑似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并且人都“快要不行了”,却始终无法得到医院的确诊。

对此,S医生表示,目前武汉有不少疑似患者待确诊,但感染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后的重症率其实比较低,如果现在物资等条件充足,能够为所有来到发热门诊的人做检测,那么不少恐慌的确诊者们估计都只能当这个疾病重症率的分母。

“为什么?因为真正重症的人早就优先被医院收治了。”S医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累及肺部,所以患者血氧饱和度是判断重症与否的一个标准,“当血氧饱和度都不能维持的时候,我们才会要求患者住院治疗。”

S医生还表示,现在本身就是一个各色肺炎的高发季节,呼吸道疾病也较多,有不少轻症者被疫情相关信息吓到,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前来医院要求检测。

与此同时,S医生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判断思路:体温升高不代表你就一定生病了(生理性原因也会有体温变化,不要风声鹤唳 )——生病了也不代表你是肺炎(有数不清的疾病可能导致你发烧)——肺炎也不代表是病毒性肺炎(细菌性感染的肺炎其实很多)——病毒性肺炎也不代表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普通的甲流乙流普通的感染都是病毒)——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也不代表你现在必须得马上去医院住院(轻度的感染,身体健康的患者有自愈的可能性的)。

S医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武汉此前轻视了新型冠状病毒,但现在武汉人的情绪有些过于恐慌了,“武汉人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红星新闻记者 赵倩 严雨程

编辑 郭宇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一篇武汉医生文章刷屏 作者称武汉人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这才是真实的武汉!日本导演记录武汉人的10个故事 火速刷屏

这才是真实的武汉!日本导演记录武汉人的10个故事 火速刷屏

武汉,竹内,武汉人,微博,影片,纪录片,团队,疫情,上线,菲力,拍摄对象,核酸检测,好的,武汉火车站,人们,冬泳队,全世界,回复,平台,所有人,故事,日本,编导,时机,痕迹,纪录,网络,24小时,2月份,给我们

2016-01-15 #小故事

把武汉拍给全世界看!日本导演记录武汉人的10个故事 刷屏了

把武汉拍给全世界看!日本导演记录武汉人的10个故事 刷屏了

武汉,竹内,武汉人,微博,影片,纪录片,团队,疫情,上线,纪录,菲力,拍摄对象,核酸检测,好的,武汉火车站,人们,冬泳队,全世界,回复,平台,所有人,故事,日本,编导,时机,痕迹,网络,24小时,2月份,给我们

2012-08-06 #故事会

把武汉拍给全世界看!日本导演记录武汉人的10个故事 火速刷屏|早安武汉

把武汉拍给全世界看!日本导演记录武汉人的10个故事 火速刷屏|早安武汉

武汉,竹内,武汉人,微博,影片,纪录片,团队,疫情,上线,纪录,菲力,拍摄对象,核酸检测,好的,武汉火车站,人们,企业,冬泳队,全世界,回复,平台,所有人,故事,日本,编导,时机,痕迹,网络,长江日报,24小时

2008-04-14 #故事阅读

武汉封城第七天 这群“逆行者”的故事 值得被刷屏

武汉封城第七天 这群“逆行者”的故事 值得被刷屏

武汉,医生,时候,疫情,儿子,湖北,生死,武汉人,病人,历史,妻子,战役,肺炎,骨子里,白岩松,钟南山,中国人,谁也不,在这次,故事,一身,丈夫,中国,不计报酬,人民,使命,勇士,医院,年份,孩子

2020-07-05 #故事会

武汉封城第七天 这群“逆行者”的故事 值得被刷屏

武汉封城第七天 这群“逆行者”的故事 值得被刷屏

武汉,医生,时候,疫情,儿子,湖北,生死,武汉人,病人,历史,妻子,战役,肺炎,骨子里,白岩松,钟南山,中国人,谁也不,在这次,中国,不计报酬,一身,丈夫,人民,使命,勇士,医院,孩子,护士,歌唱祖国

2009-12-26 #经典故事

武汉封城之伤痛

武汉封城之伤痛

武汉,生活,武汉人,疫情,亲人,时间,不能去,人们,创伤,城市,泪花,病人,岁月里,每天都,医护人员,作者,事情,人口,人人,人世,人群,人民,仅此而已,伤痛,来源,文章,内心,全国,政府,压力

2012-02-27 #小故事

抗击疫情没有人是旁观者!这些最普通的人却做了最了不起的事

抗击疫情没有人是旁观者!这些最普通的人却做了最了不起的事

武汉,疫情,大爷,小伙,网友,和我一样,小女孩,派出所,美食,遥控车,音乐人,武汉热干面,作者,一线,储蓄罐,刷屏,口罩,医生,宣传片,旁白,武汉人,歌曲,病毒,精神力量,老人,菜农,视频,馒头,创作,上前线

2007-05-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看落日余晖的老人”信守承诺 送来医师节礼物

“看落日余晖的老人”信守承诺 送来医师节礼物

患者,医生,肺炎,老人,余晖,东院,照片,医疗队,危重症,武汉人,老先生,队员,落日余晖,看落日,网友评论,刘凯,王欣,甘俊,医护人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武大人民医院,疫情,医患,上海,乐团,人心,刷屏,医师,数人,夕阳

2014-12-25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