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作为三国演义中智力最高的代表 为什么诸葛亮愿意帮助刘备?

时间:2011-03-14

在刘备去拜访诸葛亮时遇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

提示:本文共有 20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作为三国演义中智力最高的代表,为什么诸葛亮愿意帮助刘备?

为什么诸葛亮愿意帮助刘备?作为三国演义中最高智力的代表,不出草庐就已经知道天下三分,他怎能不知道建立蜀国的艰难呢?这一点在徐庶离开后也有所表现。在刘备去拜访诸葛亮时遇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得知徐庶推荐了诸葛亮后司马徽笑着说:“元直想离开,自己离开就是了,为什么又让他出来呕心沥血”司马徽寻常的一句“笑言”,已经断定了此时还蛰伏在隆中的诸葛亮一生。好个“何又”两字,司马徽既表现了深深的遗憾又流露不忍无奈之情。他知道了卧龙出山的开始,也看透了龙在天涯的结局。

若非早已洞悉蜀汉天下终究是镜花水月,说什么何苦,惜什么心血呢?既做出了帮助蜀国极难的判断,又肯定了诸葛亮一旦出山,一定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我认为三国之中只有这个戏份不多的司马徽真正读懂了蜀汉,真正读懂了诸葛亮。

诸葛亮自己呢?是否明白帮助蜀国的艰难呢,是否知道这一走就是一辈子呢?答案是肯定的。他和司马徽都清楚前面是什么?既然如此,以诸葛亮的修为选择终老山泉是合理的。草庐上挂着的"用淡薄来表达志向,用宁静来到达远方”,明明白白的表明了诸葛亮遇到刘备之前的心迹。

但他最终选择随刘备出山,为兴复汉室效犬马之劳,其动因到底是什么呢?是他内心高贵的士子之心。我认为“士为知道自己的而死”是有的。从古至今都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士,不会惧怕权威,不会贪图功名,但一定在意知遇之恩。而待人赤诚,仁义贤德的刘备恰恰就是诸葛亮能心甘情愿为之付终身的人。

曹操挟持天子来威胁天下的诸侯,占尽北方天时,其势不可挡;孙权君臣一体,众志成城,独得东吴险要地利,其心不可攻。刘备此时却还在为安身立命之所烦恼。诸葛亮却选择了这个三无游民,立志为其开疆扩土。诸葛亮一生极为谨慎,怎么会选择最艰难,风险最大的一条路呢?曹操虽然也识英雄重英雄,但他根本目的是天下英才为我所用,以达其宏图霸业。也就是说:曹操稀罕的是你的才,并不在意你的人。对于曹操而言没有知音,只有能臣,断不可交心。

诸葛亮要的是君主对他智慧和人格上的深度认同,他要的是君臣一心,君臣一体。这些东西曹操给不了他。孙权虽也性格旷达,但谈不上情感炽热。刘备不同,虽是汉室宗亲,但天性至诚。无论是幽州涿郡编草席还是后来在汉中称帝,刘备自始至终对诸葛亮真诚以待,到死也君臣同陵。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肯定才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只为知己,不图功名的内质,恰恰与刘备的至诚形成了强大的互粘关系。

刘备三顾茅庐是发自内心对人才的渴求,也是发自本心对贤者的尊重。他三顾茅庐的行为并无修饰,是真正的思贤若渴。刘备希望招揽大智大德者辅佐自己,更重要的是他打心里尊重德才兼备者。所以,当关张两位兄弟因屡次拜访诸葛亮而不见时,早已愤愤不平,颇有受辱之感,刘备却完全相反。这就是他们最本源的不同。关张性格上只是平凡之心,只对刘备恩义。他们见不得诸葛亮几次三番的避而不见。他们对不世基业需要不世之材才能成就是没有概念的。而这恰恰是文不如孔明,武不及关张的刘备的优点。

自董卓篡逆,曹操弄权,刘备经历的大小征战已经不少,却几无立足之地。武有万夫不当之勇之关张,机有天下纷争人心思贤之大势,唯一缺少的就是经天纬地之才。用刘备自己的话说:“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刘备说的是实话,也是它三顾茅庐时内心的真实写照。所以他两见孔明而不遇只会遗憾,只会惆怅何似。

那么,诸葛亮是否故意避而不见呢?即便是也与自视甚高无关。他在等待,他在自我说服和审视。他在求证自己是否要随刘备走上兴复汉室的艰辛征途。因为他知道壮士去兮不复还的道理,也知道自己一旦出山必鞠躬尽瘁,素昧劳心。而刘备是否值得自己这样做呢?他可以运筹帷幄天下大势,但他此刻还无法确定刘备的为人和品格。诸葛亮需要一个说服自己出山的理由,这个理由必须是诸葛亮自己给出的,而不是别人告诉他,或者强加于他。

刘备多次的至诚相见及无条件的认可与尊重,终于打动了孔明疑虑的心。孔明最后也给出了答案,嘱咐家人“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不是强迫,没有牵强,而是心甘情愿。刘备对孔明有如周皇帝姬发对姜太公,汉武帝刘邦对张良一样的高度认可,虽是源于司马徽的“兴旺周朝八百年的姜子牙、兴旺汉代四百年的张子房”的点拨,但此时还在隆中的诸葛亮并没有为刘备打下一寸疆土,却毫不掩饰地给出了对一个谋臣而言最高的赞誉和肯定。诸葛亮怎能不感动肺腑,铭于五内?“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正好也说明了诸葛亮踌躇满志,却非为了功名。只因了刘皇叔那三顾之恩,情感上的洪流不容他拒绝。

因此,诸葛亮明明知道帮助刘备统一中原的希望渺茫,但他依然想尽自己的全部努力来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古人重视知己远远超过自己。钟子期遇到伯牙之后便把自己的弹琴生涯全部交给了他,因此在钟子期死后,伯牙在伯牙的墓前剪断所有的琴弦,砸烂自己的琴,发誓再也不弹。这样的情感真的使现代的我们自惭形秽自愧不如啊。

本文由「讲历史的王老师」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任何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作为三国演义中智力最高的代表 为什么诸葛亮愿意帮助刘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演义》刘备征战从未有缺粮问题 为何诸葛亮总是缺粮退兵呢

《三国演义》刘备征战从未有缺粮问题 为何诸葛亮总是缺粮退兵呢

诸葛亮,刘备,李严,粮食,问题,粮草,北伐,东吴,军队,后勤,成都,时间,方式,蜀汉,蜀国,诸葛孔明,通道,刘禅,魏延,诸葛先生,代表,缺粮,睫毛,子午谷,情况,战争,牧草,祁山,秦岭,蜀道

2020-06-20 #短篇故事

《三国演义》中刘备一生以“仁义立身”曾三让徐州

《三国演义》中刘备一生以“仁义立身”曾三让徐州

刘备,诸葛亮,陈式,仁义,北伐,三国演义,陈寿,一生,三国志,南安,大功,天水,忠心,说法,贡献,于街亭,关羽,刘备好,孙乾,曾为,糜竺,马谡,一员大将,举动,人们,代表,仔细分析,入川,关中,再加

2020-04-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体现刘备仁德的故事 刘备——仁德的君主

体现刘备仁德的故事 刘备——仁德的君主

刘备,诸葛亮,仁德,曹操,他自己,蜀国,刘表,有才,诸葛,君主,天气,旅程,文臣武将,是英雄,是多么,关羽,张飞,明君,葛亮,成功了,三国演义,代表,兄弟,兵马,小时候,声望,势力,地位,好长时间,志向

2020-05-27 #短篇故事

体现刘备仁德的故事 刘备——仁德的君主

体现刘备仁德的故事 刘备——仁德的君主

刘备,诸葛亮,仁德,曹操,他自己,蜀国,刘表,有才,诸葛,君主,天气,旅程,文臣武将,是英雄,是多么,关羽,张飞,明君,葛亮,成功了,三国演义,代表,兄弟,兵马,小时候,声望,势力,地位,好长时间,志向

2020-09-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体现刘备仁德的故事 刘备——仁德的君主

体现刘备仁德的故事 刘备——仁德的君主

刘备,诸葛亮,仁德,曹操,他自己,蜀国,刘表,有才,诸葛,君主,天气,旅程,文臣武将,是英雄,是多么,关羽,张飞,明君,葛亮,成功了,三国演义,代表,兄弟,兵马,小时候,声望,势力,地位,好长时间,志向

2020-09-06 #经典故事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贬曹操褒刘备?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贬曹操褒刘备?

曹操,三国演义,罗贯中,朱元璋,刘备,作者,仁义,奸雄,代表,蜀汉,张士诚,朱熹,忠君,关羽,孟子,诸葛亮,原因,君主,大明,意图,思想,角色,正统思想,皇帝,立场,臣子,元末明初,当然会,为正,于汉献

2018-06-01 #故事会

刘备白帝城托孤 显得对诸葛亮很信任 然而事实真的这样吗

刘备白帝城托孤 显得对诸葛亮很信任 然而事实真的这样吗

刘备,诸葛亮,形象,三国志,仁义,曹操,刘备托孤,历史舞台,影视剧,政治家,白帝城托孤,小伙伴们,这句话,刘禅,吴贯,子刘禅,李严,登得,若嗣子,诸葛,赵云,事实,三国演义,乱世,不才,东吴,代表,人们,古人,历史

2014-02-01 #故事大全

三国演义故事排序

三国演义故事排序

刘备,代表,小说,张飞,三国演义,作品,人物形象,舌战群儒,空城计,精神,桃园结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山靖王,刘备见,关羽,吴下阿蒙,双股剑,涂朱,诸葛亮,赵云,顾其耳,后刘,主题,人物,价值体系,仁义,体现者,作者,典型,化身

2020-05-29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