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古代小说那么多 何以独四大名著出名?余秋雨:情趣读物而已

时间:2011-03-19

这几部小说能有这种特权待遇,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想想真是奇迹

提示:本文共有 14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在没有电视、电影、手机、自媒体的年代,四大名著一直是中国民间社会最为坚挺的情趣读物,几百年不衰,直到几十年前电子产品出现之后,才逐渐败下阵来。

这几部小说能有这种特权待遇,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想想真是奇迹。若要细论原因,当然是不一而足的,更非余秋雨先生在某回访谈录说“只是情趣读物而已”那么简单。

我只着重于深层意识上,冒昧谈谈几个关键点,求教于朋友们。

“四大名著”与中国社会的“小说教”传统

清代大史学家钱大昕,他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小说教”。而我们所称的四大名著无疑在其中有着教科书一般的地位。

余秋雨中国缺少感动世界的文学作品

这个说法大意是说,中国社会自古即有儒、释、道三教,而从明代以后,又多了一个教派:“小说教”。而《三国》、《水浒》因为文辞漂亮,又契合群众心理,所以成为该教派“圣经”一般的存在。

为什么有所谓“小说教”呢,因为小说太吸引了,在娱乐渠道贫乏的年代,不仅士大夫、文化人喜欢,连大字不识的妇孺、老弱,甚至是连圈都画不好的阿Q老师也痴迷。论小说的影响力,实在都要比儒、释、道三教还要大些。比如,“老子”“孔子”是何方神圣,在过去民间,大部分百姓都会迷茫,而若问起唐僧、猪八戒、林黛玉、诸葛亮、刘备、关羽、鲁智深,大江南北无论哪个村落,一谈起,一定会有人和你扯个不停。

那又为什么是“四大名著”独占鳌头呢?把钱大昕的解读引申一下,也好理解。他说,中国“小说教”经典作品一定是两类型的,才能吸引大众:一类,“历史讲古与劫富济贫好汉类”,比如《三国》讲帝王争霸赛、《水浒》谈古惑仔发迹史;另一类,“以幻化与渔色为风流”,比如《西游》就是白日做梦吹牛逼,《红楼梦》男欢女爱,偶尔带点荤色擦边球。而“四大名著恰好是这两类型写的最好的。

总之,这个说法等于说,像四大名著之类作品,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结晶,是和民间底层群众的意识亲密无间的,所以能够如此扎根和流行。

四大名著与中国人的“四大绝望”心理

“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之外,都是经说书人逐渐改造,慢慢形成的,讲说的是底层人的心理,但在精神层面上,“四大名著”何以会如此流行,实际上多少还是中国人苦中作乐的绝望心理的表达。

中国社会三千年文明,也是三千年专制。文化上的昌盛、朝堂里的歌舞、酒池中的寂寞、李杜苏黄的诗词、欧柳褚赵的美书,其实基本都和大众无关,就老百姓的意识来讲,中国历史和他们自己的人生从来沧桑灾难,人间秩序从没有逃出过战乱——治乱的循环,而他们自己,除了劳苦和繁殖,还有苟且地活着,看不到任何希望和前途。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而”四大名著”在潜意识中,成为大众百姓“四大绝望”的出口和理由妥善的发泄。《三国》里“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统治者;《水浒传》里到处都是穷奢极欲、贪婪残暴的官僚;《西游记》里的“天堂”都是固化僵硬的体制、几乎所有“天道”都是人情买卖和利益的交换;《红楼梦》是儒家理想的破灭、美好情感的摧残。

所谓“四大名著”,在欢乐闹腾的过后,一细想,都是对社会、当下及未来深沉的感伤,彷徨不知归处,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绝望情绪。可以说,某种意义上,“四大名著”成为中国传统民间大众精神上的KTV:我们因有情绪而嚎叫,但我们不愿再去细想。

可以说,如果从民族集体心理层面而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不仅只是消遣文学而已,本质上其实是人学。

“四大名著”里的每一部著作,都在若隐若现地呈现中国社会或者是中国人的某一个重大问题。

它们巧妙地,将情绪和道理,寄生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之中。因为直面的,都是人性问题和社会基本结构弊症,所有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四部恒久远,代代永流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古代小说那么多 何以独四大名著出名?余秋雨:情趣读物而已”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小说 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红楼梦

中国古代小说 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红楼梦

红楼梦 社会 爱情 贾府 百家号 悲剧 曹雪芹 作品 作者 封建制度 小说 思想内容 人物 王熙凤 蔡春 贾宝玉 冲突 三国演义 传统 水浒传 现实 理想 青年 中国古代小说 古典四大名著 新思想 一面 人物性格 历史 叛逆

2020-05-01 #小故事

中国古代小说 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红楼梦

中国古代小说 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红楼梦

红楼梦,社会,爱情,贾府,悲剧,曹雪芹,作品,封建制度,小说,思想内容,人物,王熙凤,贾宝玉,冲突,三国演义,传统,水浒传,现实,理想,青年,新思想,一面,人物性格,历史,叛逆,多面性,大观园,形象,手法,爱情故事

2018-09-27 #故事会

《三国戏曲集成》问世 补古代小说四大名著戏曲集空白

《三国戏曲集成》问世 补古代小说四大名著戏曲集空白

三国戏,曲集,胡世厚,戏曲,先生,剧本,中国古代,文献价值,副会长,复旦大学,上海市,三国演义,中国,会上,传奇,作品,嘉宾,历代,四大名著,团队,学会,干粮,文化,理事长,杂剧,河南,艺术家,著作,首发式,集成

2010-09-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 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共回 书中讲述了的故事 表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 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共回 书中讲述了的故事 表

西游记,孙悟空,故事,明中叶,表现了,作品,佛祖,内容,典型性,全书,动物,厂卫,后世,奇想,愿望,宿命论,幻想,形象,性格,灾害,方士,朝政,法力无边,浪漫主义,灵异,皇帝,现实,猪八戒,特点,真实性

2020-05-22 #故事会

中国古代有几本名著 到底是四大名著呢?还是十大名著?

中国古代有几本名著 到底是四大名著呢?还是十大名著?

故事,姜子牙,全书,小说,社会,著作,吴敬梓,儒林外史,历史,官场,中国近代,是一部,讽刺小说,信陵,冯梦龙,古白,周文王,周宫,周武王,周武,春申君,李汝珍,李伯元,杨戬,栾盈,王封,秦始皇,蒲松龄,许仲琳,诸仙

2014-05-20 #短篇故事

中国古代本有六大名著 为何现在只剩四大名著?删掉了哪两本?

中国古代本有六大名著 为何现在只剩四大名著?删掉了哪两本?

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蒲松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国家,红楼梦,西游记,四本书,人民文学出版社,世界,六大,人民,作者,原因,名著,水浒传,国际,声誉,小说,礼教,短篇小说,著作,中国古代,中国文学史,史中,从浩如,史君,吴敬梓,塞万提斯

2019-12-19 #长篇故事

古代的六大名著 为何会变成今天的四大名著?少了哪两本?

古代的六大名著 为何会变成今天的四大名著?少了哪两本?

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吴敬梓,作者,小说,三国演义,代表作,四大名著,制度,好评,封建礼教,文章,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八股取士,讽刺小说,中得,从浩如,吴敬,大才,老舍,蒲松龄,赵国麟,郭沫若,中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中国,中国,人...

2008-08-11 #短篇故事

中国古代有6大名著 为啥建国后变四大名著了?被删两部家喻户晓

中国古代有6大名著 为啥建国后变四大名著了?被删两部家喻户晓

...著,吴敬梓,塔尖,三国演义,倩女幽魂,作者,儒林外史,剧照,四大名著,大名,巴黎,文学作品,狐仙,经典,聊斋志异,著作,西游记,发展,中国文学史,其实在,很多人,清代小说家,经典名著,巴尔扎克,雨果,蒲松龄,薄伽丘

2011-12-2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