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动乱”与“发展”相伴而生!漫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大迁移

时间:2011-03-19

晋书载:自永嘉喪亂,百姓流亡,中原蕭條,千里無煙,飢寒流隕,相繼溝壑

提示:本文共有 34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前言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历史时期第二个大分裂时期,此次动乱割据当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开始,自此以后中国再次陷入到了动乱、割据与战争的泥沼之中,直到隋朝实现大一统,几百年的分裂割据使得该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极大打击,同政治上也充满了动荡,普通民众是无辜群众,但是他们饱受战乱,无家可归,流民数量激增,黄河以北地区民不聊生。

《晋书》载:"自永嘉喪亂,百姓流亡,中原蕭條,千里無煙,飢寒流隕,相繼溝壑。襁負萬里,若赤子之歸慈父,流人之多舊土十倍有餘,人殷地狹,故無田者十有四焉。"

我想这是大多数人对于魏晋南北朝动乱时期的看法,当然这是在史料中非常明显能够看出来的,但是在这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正统王朝被迫南迁的时期,也还有其它的火苗在孕育壮大,那就是民族融合的趋势在不断加强。现在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其实是历史的积淀的结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虽然有战争的强迫,但是也有各少数民族的主动。

晋愍帝

一向占据中原地区的汉族在这一时期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并且有相当一部分被迫前往长江以南地区生存,但是遗留下来的黄河地区的汉族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生活经营。他们受到游牧民族的压迫,但是也在有的地方与少数民族共同生活,甚至结婚生子,这种多民族的血缘关系开始出现并不断呈规模式的增长。汉族原有的文化在经过与少数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后,逐渐扩大了汉族的发展范围。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汉族发展的重要阶段。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这个战争频繁、民族错乱的时期里,恰好为汉族的发展、文化内容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机遇。汉族人民不断吸取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并对其加以改造,最终融入到汉族文化内涵之中,为汉族文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拟从民族融合角度,对这一时期汉族的发展,略陈管见。

东晋十六国

汉族接受少数民族血缘上的融合

随着东晋立国于江南,北方地区已经彻底被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数量十分庞大,有史料记载的就有十六国。这十六国不是交替建立统治北方的,而是同时立足于整个北方地区,将北方划分为若干个民族势力范围。匈奴、氐、羌等纷纷在本民族政权建立之后前往长城以南地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北方少数民族的数量一时成井喷式增长。

这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之后,面临的就是生产生活方式与原来游牧部落发生了巨变。这种变化是两种不同文化从根本上的区别,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民族交融中的激烈碰撞。他们为了适应汉族生活,纷纷与汉族男女通婚生子,力求在长期的汉族文化影响下适应农耕生活。

《魏书》载:"自劉淵、石勒傾覆神州,五方淆亂,隨所跨擅。魏定燕趙,遂荒九服,一國一家,吳蜀而已。正光已前,時惟全盛,戶口之數,比夫晉之太康,倍而已矣。"

晋元帝

血缘上有了少数民族的注入,这就使得原来汉族仅限于中原地区的群体基础,得到了广泛的扩充。这种胡汉血缘关系的融合不仅丰富了今后汉族在民族性格上的多样性发展,更为今天中华民族等多民族共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在与汉族进行结婚生子之后,将本族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传给自己的孩子,这样每个混合家庭就都夹杂着胡汉结合的重要因子。

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民族融合发展的结果,但是在当时这可是一个相当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并且其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潮流有各民族的主动愿望,也夹杂着战争和流血,多少人在民族冲突中丧失了生命,造成无家可归的局面,因此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和平美好的多民族相处的时代。

刘渊

少数民族政权首领主动对汉族文化的吸收

与前文所讲的一样,胡族进入中原面临着如何适应这种完全陌生的农耕文化,那少数民族政权首领就面临着如何实现对这种完全陌生的农耕文化的长久统治。因此,这些少数民族首领在经过前期的民族仇杀之后,认为如果运用武力将汉族人民杀光,那么整个北方地区的经营建设,其延续千余年的农耕文明又要谁来进行掌舵前行呢?靠自己的游牧文明?显然不通。

再加上北方尚未南迁,坚守故土的世家大族,他们势力根深蒂固,又是当地的王族,拥有着强大的部曲势力和庄园经济。少数民族首领意识到如果能够得到这些世家大族的帮助,那么对于北方地区的统治将会顺利很多。因此,这些首领不断通过各种手段拉拢、优待世家大族以及知识分子,希望能够利用他们的威望和能力来压制汉族人民的反抗,以便稳定统治。

石勒

另外少数民族从上层开始便引进汉族的知识分子和旧的官员,希望能够学习他们原来统治的方式策略,丰富自己单一的游牧统治文化和内容。就是这样,一些有能力的北方遗留官员和世家大族们成为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得力干将,他们力图将胡汉的统治文化相结合。使得原来那种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开始变得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使胡汉民族在和平交流中得到发展。

比如北魏时期,拓跋就已经在上层领导下就已经完成了汉化。北方民族的汉化主要是少数民族政权的上层统治者进行把握并占主导地位,他们不断拉拢、优抚遗留在北方的汉族知识分子和世家大族,让他们为少数民族政权服务,不断传播先进文化和思想,以求丰富少数民族的文化内容。

《朱子语类》载:"后世衣服,固未能碎复先世之旧,今世之服,大越皆为胡服,先王冠服,扫地尽矣。自晋五胡之乱,后来遂相承袭,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北魏。"

苻坚

汉族在少数民族的冲击之下使得民族分布范围得到了扩大

西晋在被北方少数民族狂风暴雨般的铁骑中灭亡了,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初,带有强烈的民族仇杀情绪,当然这也是对西晋王朝腐朽统治的直接回应。一场浩浩荡荡的民族大迁徙开始了,主要表现就是北方大量汉族人员随着西晋王室以及世家大族们度过黄河、长江前往南方地区求生。就是这种激荡历史的民族大迁徙,彻底将南北地文化连接起来,连接的基础就是汉族人民。

北方汉族人民的大量迁入,直接使人口贫乏的南方地区迅速成长为可以和北方相提并论的人口地区。原来的南方之时蛮夷之地,居住着大量的南方少数民族,他们的生产生活更为落后,因此南方在此之前在中原王朝统治的地位中一直处于边缘,并不受王朝的重视。此次五胡乱华使得北方变成水深火热之地,南方却是一片祥和之中。北方汉族的迁入,直接使汉族在地理上的分布发生了飞跃。

《晋书》载:"今九域同規,以土斷定,自公卿以下,皆以所居爲正,無復懸客遠屬異土者。如此,則同鄉鄰伍,皆爲邑里,郡縣之宰,即以居長,使舉善進才,各由鄉論。"

晋成帝

原来属于中原王朝统治核心的只在北方黄河流域,而东晋建国于江左,并且东晋是当时华夏地区唯一完全继承了正统王朝文化的政权,因此东晋统治的江南地区也就成为了所谓的中原王朝核心地区,南方地区在文化上的意义就已经完全超越了蛮夷文化的范围。

北方汉族文化的融入使得汉族不仅在人口分布范围上,跨越了黄河流域,来到了长江流域地区,并且在文化上的影响范围也是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虽然一定程度上来看,这是北方少数民族仇杀导致的,但是纵观历史大势,尤其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大势,这种汉族在人口和文化影响上的扩大都是必然结果。

张骏

评价

一场民族大迁徙的发生,一般都会有其主要的原因,不然谁也不可能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这对于中国古代,尤其是在秦汉时期的中原人民来说更是如此。民族大迁徙的出现一般主要有王朝统治者的强制措施,比如秦始皇建国之初,便令各国的贵族统统迁移到咸阳城居住,其当政时期,为了加强对于南北新开拓领土的统治,还进行了军事强制移民。

此外移民原因还有因为某个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最后难以承受,因此该地区的人民选择去开拓新的土地。当然这种原因的周期是十分漫长的,在那个生产力各方面都比较有限的封建时期,这种经济动因的移民还是要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周期。最为常见的就是由于战争导致移民趋势的出现,尤其是中国封建历史时期的民族战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乱就是这样,正是因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地区,也就是黄河流域,加上他们那种野蛮的游牧文明和民族性格,并且饱受中原王朝的欺压,所以他们将怒火发在了无辜且穷困的汉族劳动人民身上。而战乱导致了北方地区生产生活受到毁灭性打击,汉族人民不堪少数民族的欺压和现实生活的重负,选择了向和平稳定的南方迁移。

由此汉族开始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移民之路,这次移民对于汉族今后的发展以及汉族文明的丰富奠定了坚实群众和文化基础。从此以后,北方汉族吸收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南方汉族吸收了南蛮文化,并且通过北方汉族的南迁,使得汉族在实际上的分布不再仅限于北方一隅,而是向当时的整个南北方扩散,一个全新的且充满活力的汉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了。

参考文献:《晋书》、《魏书》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动乱”与“发展”相伴而生!漫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大迁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姓:这个姓的祖先是谁?为何发展成为人口最多的姓氏

李姓:这个姓的祖先是谁?为何发展成为人口最多的姓氏

祖先,姓氏,时期,皋陶,伯益,后代,商纣王,李利贞,一带,网络,老子,赐姓,李利,李名耳,人物,儿子,大业,政权,说法,陇西,余人,史中,封于秦,李礼,秦历,诸子都,连李,上曾,据统计,书籍

2017-12-17 #经典故事

魏晋南北朝的人口迁徙与饮食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人口迁徙与饮食文化

饮食,饮食文化,文化,地域,文学,交流,魏晋,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六朝,迁徙,发展,影响,中国,人口,地带,江南,美味,过程,江左,胡汉,陈寅恪,这时期,历史,中州,人数,关中,名士,地区

2016-02-01 #长篇故事

漫谈三皇时期部落姓氏的由来

漫谈三皇时期部落姓氏的由来

部落,神农氏,自已,一带,燧人氏,部落的人,伏羲氏,伏羲,起外号,居住在,人们,中国,外号,古人,女子,脖子,牲畜,有巢氏,植物,野兽,吃什么,最古老,生孩子,生理知识,代科,史海,小朋,巢氏,熊熊烈火,地主

2015-04-12 #经典故事

此姓人口超500万 本是上古八大姓氏 《百家姓》排在100后

此姓人口超500万 本是上古八大姓氏 《百家姓》排在100后

姓氏,百家姓,人口,时期,舜帝,历史,部落,三皇五帝,大姓,家族,安徽,总人口,上古时期,但如今,发展到,名义上,向华,姚重华,虞舜,虞帝,在百,中原一,名的,万幸,五帝,书籍,人口总数,代表,古人,全国

2013-08-11 #短篇故事

如何看鼠标的未来 鼠标发展历程漫谈

如何看鼠标的未来 鼠标发展历程漫谈

鼠标,光电鼠,光电鼠标,标的,发展,好的,无线鼠标,滚轮鼠标,激光鼠标,电脑,位移,人们,手腕,方式,滚球,蓝牙,问题,移动,鼠标手,历程,信号传,优点,信号,厂商,大部分,感器,形态,技术,接口,游戏

2018-08-19 #故事大全

读书有用?读书无用?——《知识大迁移》读书笔记

读书有用?读书无用?——《知识大迁移》读书笔记

知识,事实,布局,柠檬汁,高手,惠勒,三角龙,信息,国际象棋,美国,才能,新手,时代,直觉,警察,小故事,比你,人们,互联网,云端,人类,大脑,工程师,恐龙,所有人,技术,方式,棋手,棋盘,知识面

2015-12-01 #长篇故事

南阳有一市辖区 全区人口94.22万 区名与古代一丞相有关

南阳有一市辖区 全区人口94.22万 区名与古代一丞相有关

南阳,发展,卧龙区,县城,人口,丞相,总人口,诸葛,全区,历史,名字,市辖区,时期,景点,郑州,内部的人,受关注,煤炭储量,张仲景,武侯祠,范蠡,诸葛亮,不一样,一城,发展中心,汉画馆,天下,城市,品位,人生

2018-04-21 #经典故事

漫谈:陆游对怀素书法的继承与发展

漫谈:陆游对怀素书法的继承与发展

怀素,陆游,书法,草书,思想,狂草,张旭,颜真卿,颜公,文人,笔法,理想,草圣,学书,陆羽,怀素上人草书歌,作诗,儒家,千字文,礼教,粉壁,变化,影响,二王,亚相,多奇,夏云,徐问,徐浩,李白

2014-07-1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