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明末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为何不及西方地理大发现?

时间:2011-03-27

就拿明末的下西洋为例,在明朝永乐到宣德年间,航海家郑和曾经先后七次出海远航,到达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甚至到达过非洲东海岸和红海

提示:本文共有 14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在古代,我国的航海技术曾经领先于世界。就拿明末的下西洋为例,在明朝永乐到宣德年间,航海家郑和曾经先后七次出海远航,到达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甚至到达过非洲东海岸和红海。这是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可见当时我国航海技术之发达可见一斑。郑和七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航程最久、出征船员最多的一次远航,就算是拿当时1433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来比较的话,也比当时欧洲航海家哥伦布发现北美新大陆时候早了半个多世纪。但是,从航行所带来的最终影响力来说的话,其实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远不及西方的地理大发现的?为何是这样呢,下面请看小编仔细叨来。

首先,双方的航海活动目的不同。怎么说呢?就是当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来说,明朝政府只是想借这个机会来宣扬一下国威罢了。其次是为了寻找在靖难之役后消失不见的建文帝。明朝在当时是拥有世界最强大舰队的帝国,曾以巨大的热情拥抱海洋,但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后被叫停了,明朝的海外航行逐渐终止,哥伦布之后有无数的哥伦布出现,从1405年开始,郑和在29年中先后七次下西洋,之后明朝的海外航行逐渐终止,在郑和最后一次航行回到国内(1435年)之后80年,葡萄牙人来到了澳门,原来行驶着三保船的海洋已经被欧洲人控制了,从此,郑和之后便再无郑和了。

通过连续七次下西洋,上述两项目的应当说都实现了,通过“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朝统治集团了解到,南洋和西洋对中国的安全不构成威胁,散布在沿海地区的政权纷纷归依明朝,一个符合儒家观念的“朝贡体系”重新建立了起来。但是宣德之后,在停止国家组织的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同时,海洋也被封闭起来了,从明朝开国到第七次航行结束,明朝的海洋政策存在着一个十分突出的奇怪现象,一方面是国家花费巨资打造庞大的舰队,三十年间七下西洋,另一方面则是严厉的禁海措施,一再下令“仍禁频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海道可以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禁频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对于沿海居民的海外贸易,下令“严禁绝之”。

另外一个和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在政治不在经济。大约在15、16世纪,奥斯曼帝国崛起,切断了当时东西方之间的主要商路-丝绸之路。15世纪前后,西欧的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商品作为交换手段的职能渐趋突出。当时欧洲流传着这样一种观念:“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不出产任何香料的欧洲在饮食上却离不开香料。对金钱的渴望激起了后来欧洲航海家对海洋的探索精神。

但是郑和不同。有专家将七下西洋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三次下西洋活动,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即巩固帝位。这一目的又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踪迹建文帝”,以去成祖心病;二是“耀兵示富”,宣扬国威,促使诸国来朝。后四次下西洋则变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并重。总体上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政治的而非经济的。中国的封建经济“没有对海外商品和市场的需要”。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我这么有钱我干嘛还抢别人的?

著名的明史专家吴晗先生说过:八十年后,欧洲人为了找寻香料群岛陆续东来。他们不但拥有武力,作有组织的经营,并且有国家的力量做后盾,得步进步,不到几十年,便使南洋改了一个样子。……这是中国史上一个大转变,也是世界史上一个大关键。”不同的政策锁定了海洋活动的方向,在明朝,一旦皇家的需要得到满足,一旦他们听到了海晏河清的消息,便从国家层面到百姓层面,彻底地封锁了海洋,以至于造成了在世界史的关键时期海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缺位。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明末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为何不及西方地理大发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几百年前 郑和下西洋 为何他没有引起地理大发现呢?

几百年前 郑和下西洋 为何他没有引起地理大发现呢?

西方国家,国家,船只,郑和,地理发现,郑和下西洋,地位,物品,贸易,欧洲国家,丝绸,人们,时期,政府,太平洋,成本,皇帝,航路,茶叶,西方人,黄金,行动,15世纪,却没有,是没有,哥伦布,奥斯曼,人才,个人,东岸

2011-05-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古代造船技术的巅峰:郑和舰队 为什么明朝不在意郑和下西洋?

古代造船技术的巅峰:郑和舰队 为什么明朝不在意郑和下西洋?

造船,技术,下西洋,中国,舰队,水密隔舱,大海,船只,原因,大船,唐宋,船队,赏赐,郑和,中国古代,地理大发现,科技水平,国威,宝物,实际,效果,时候,铁钉,非洲,贸易,发现美洲,海外贸易,郑和宝船,郑和下西洋,伦布

2007-09-11 #故事阅读

同样是对海洋的探索 为何郑和下西洋影响力不如新航路开辟?

同样是对海洋的探索 为何郑和下西洋影响力不如新航路开辟?

发展,郑和下西洋,贸易,宝船,欧洲,新航路开辟,人们,商品经济,资本主义,马欢,新航路的开辟,人类文明,事物,世界,中国,壮举,基础,海洋,明史,欧洲人,目的,统治者,罪恶,美洲,运动,影响,亚非国家,地理大发现,是没有,瀛涯胜览

2018-07-11 #故事大全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及其意义。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及其意义。

问答题,参考答案,官吏,徭役,吴广,秦始皇,陈胜,中书省,制度,中央,中正,原籍,原因,行省,地方,政府,山西,山东,官僚,士人,所属,征发,河北,方法,民力,科举制,科举,科目,赋税,考试

2020-09-04 #故事大全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及其意义。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及其意义。

上限,芯片,芯片卡,电子现金,地铁,余额,交易,单笔,账户,换卡,内电,我行,中间业务,借记卡,历代,口号,工本费,待遇,意义,新发,现金余额,资金,过程,发展,应用,可以直接,可享受,基本账户,我国古代,特色功能

2020-09-04 #小故事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及其意义。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及其意义。

A.,B.,C.,D.,中国,西方列强,世界,守旧派,家和,鸦片战争,保皇派,侵略战争,主权,主义,半殖民地,列强,国家,原因,名义,戊戌维新,地位,意中,近代史,起点,政府,维新派,正面交锋,权力,洋务派,殖民地

2020-09-03 #经典故事

规模空前的郑和下西洋为何最终没能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贸易?

规模空前的郑和下西洋为何最终没能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贸易?

郑和,郑和下西洋,海洋,刘大夏,张骞,下西洋,中国,东非,云南,原因,多方面,远洋,更多地,于宣,何益,其根,哥伦布,周邦,后继,奥斯曼,平云,明宣宗,明宪宗,燕王府,王景弘,达伽马,长孙,南战,一家之言,东西方

2010-12-20 #长篇故事

为何有人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意义远远大于郑和七下西洋的意义?

为何有人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意义远远大于郑和七下西洋的意义?

西域,郑和,意义,张骞,郑吉,大汉,南洋,统一,于海,张骞出使西域,一带,屯田,我国,政治,政府,经济,船队,通道,领土,影响,带出去,海权意识,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乌垒城,南道,国之君,施于,使者,在西

2018-07-2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