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今天二月二龙抬头 这些风俗禁忌你该知道

时间:2011-04-04

二月二,龙抬头,风雨顺,又丰收。大仓满,小囤流,好年景,春开头。明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春节的最后一个节日过了二月二春节这个长长的节日就正式谢幕了二

提示:本文共有 22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二月二,龙抬头,

风雨顺,又丰收。

大仓满,小囤流,

好年景,春开头。

明天是农历二月初二

春节的最后一个节日

过了二月二

春节这个长长的节日就正式谢幕了

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

亦称“春龙节”

在南方叫“踏青节”

古称“挑菜节”

二月二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故自古以来,人们也把二月二这天,作为了一个辞旧迎新、转来好运的日子。

虽各地叫法不同、庆祝的方式不同

但象征着祥瑞的寓意是相同的

二月二有这些讲究

你都知道吗?

二月二,剃龙头

二月初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民间俗信,正月不剃头,所以到了龙抬头这天也成为剃头理发的好日子。这一天理发,叫“剃龙头”或“剃喜头”。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

二月二,吃龙食

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待姑娘

“二月二”还是一个媳妇回娘家的日子。旧俗规定,媳妇正月里得住在婆家,出了正月才允许回娘家。所以汉族民间又有“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的民谣,表现出父母盼女归的心态。

二月二,引龙钱

“引龙钱”是山西特有的习俗。晋南地区认为这一天是青龙活动的日子,忌去河边、井上担水,以免带回龙卵。在河边、井旁走动与劳作时,很注意安静,尽可能不弄出声响,以免惊动了青龙,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破坏了。

晋北地区这一天,盛行“司钱龙”。早上太阳未出山,家家户户提一把茶壶,到河边或井上去汲水。按照这一年几龙治水的推算,在茶壶内放几枚铜钱或硬币。汲水以后,随走随倾地洒一条水迹回到家中,将余下的水与钱全部倒入水缸,钱龙就引回家来了,意喻一年发财。引钱龙时特别忌说话,以免惊跑了钱龙。

晋西北一些地方的引钱龙,选择一棵大树或一块大石,用灰线围洒一圈。再用红线拴一枚铜钱,先将铜钱置放在灰线圈内,手拉线牵回家中,用容器盖住即成。

晋东南地区的引钱龙,是用灶灰,洒一条弯弯曲曲的灰线,从门外一直通到厨房,围绕水缸一圈即可。

二月二,摆围仓

二月二围仓是村民勤劳的象征。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所有的粮食都找出来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着当年的大丰收,粮食已经多得茓子和斗都盛不下了。有的还要画上囤梯,意思是粮食丰收了,必须加高,用梯子才能上的去,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二月二,放龙灯

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二月二,行开笔礼

二月二这天,要行开笔礼,传说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旧俗中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仪式中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学生们也会念叨:“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二月二,祭龙神、拜土地

在这一天,北方多祭祀龙神。每年这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

南方在这一天会祭祀土地神。南方地区相对于北方来说,山多、江河多而土地少,因此对土地的崇拜也就更甚于北方。据此就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敬土为神。

龙抬头

万物生发、昂首挺胸、扬眉吐气

自古以来,人们把二月二这天

作为一个辞旧迎新、转来好运的日子

因此,这些禁忌你必须知道!

忌针线、忌洗衣

民间认为,到了二月二这天要格外小心,不能动刀动剪动针线,否则会伤到“龙目”,戳到“龙眼”。停止洗衣,恐怕“伤了龙皮”。早晨担水时,禁忌水桶碰到井帮,否则会碰伤龙头。

忌讳“磨面”

俗话说“磨为虎,碾为龙”,有石磨的人家,这天要将磨支起上扇,方便“龙抬头升天”。对于属龙或蛇的人来说这个日子是要特别在意,在二月初一的晚上家里有石磨的就要把石磨掀起来,说是不要影响了“龙抬头”,据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发愁”。

讳盖房打夯

二月二是龙王起身登天的日子,这一天如果大兴土木,会伤到龙身。忌讳盖房打夯,以防伤“龙头”。

此外,还有一些禁忌需要遵循

1、忌讳吃稀饭喝疙瘩汤,以免糊住龙眼,天将降冰雹

2、忌刀切,怕砍了龙头;

3、女子结婚选女送客和嫁娘忌用孕妇。“回头”和寡妇。

4、从春节到二月二不得空锅。

5、商店忌说“关门”,晚上关门叫“靠门”。

6、渔民或船户忌说“翻过来”,称“滑过来”。

7、忌说“吃醋”,叫“用忌讳”。

龙抬头之际,正处春旺之时

往年大家都出门踏青

改换自己的心境与运势

散散霉运

今年不能出门

小编把二月二的头份祝福送给你

幸福快乐没有头,今年好事不断头;

万般好运找上头,小心钞票砸到头;

友情亲情暖心头,合家欢乐到白头;二月二龙抬头,所有好事都聚头;

快乐冒个头,健康引个头;

希望起个头,顺畅回过头;

祝福先送出,祝您万事如意!

来源:山西老乡俱乐部,在此致谢!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今天二月二龙抬头 这些风俗禁忌你该知道”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农村的二月初二龙抬头 在这一天里都有什么风俗与禁忌呢?

农村的二月初二龙抬头 在这一天里都有什么风俗与禁忌呢?

二月二,禁忌,风俗,这一天,农村,习俗,二月二龙抬头,好的,人们,龙抬头,巨龙,娘家,寓意,时候,节日,豆粒,在二,有哪些,老人们,康良,在我们,不一样,都会,健康长寿,五谷杂粮,公爹,农耕,土灶,回娘家,地区

2019-01-11 #长篇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风俗有哪些?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风俗有哪些?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二月二,太阳糕,太阳,习俗,青铜神树,日方,神鸟,有关,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初一,于三星,成小饼,明成,汤谷,金乌,一跃,生命之源,风俗,故事,内容,交泰,光明,人们,光环,大节,外皮,农事,博物馆,初一,原型

2020-08-14 #故事大全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是什么?有什么风俗习惯?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是什么?有什么风俗习惯?

龙抬头,人们,代表,传统节日,农历二月,二月初二,龙抬头节,传说,土地,北方地区,天象,日子,时间,星象,生日,有关,二月二龙抬头,东方苍龙,土地公公,划分为,亢宿,属龙,敬龙,纳吉,青龙节,保丰,土地神,龙抬,一大,一身

2020-08-13 #故事会

终于知道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风俗和忌讳了!

终于知道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风俗和忌讳了!

二月二,农村,习俗,蝎子,龙抬头,房梁,时候,二月二龙抬头,老人们,这一天,害虫,炒豆子,胶东,蜈蚣,风俗,龙头,人们的生活,五谷丰登,大亮,青龙节,一直以来,井里,作物,人们,五谷杂粮,会用,农作物,做针线,日期,土地爷

2020-06-28 #故事会

二月二龙抬头 这些习俗和禁忌你记住了吗?

二月二龙抬头 这些习俗和禁忌你记住了吗?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龙头,苍龙,人们,农历,雨水,代表,节气,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土地,禁忌,粮囤,龙眼,这一天,以示,日子,地方,我国,糖豆,粮食,草木灰,敬龙,玉龙,龙子,降雨,土地神,金豆

2012-06-08 #短篇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 你有所不知的风俗

二月二龙抬头 你有所不知的风俗

龙抬头,上帝,凌峰,小龙,理发店,生意,小儿子,世人,人们,传说,日子,大人,孩子,龙王,全都有,年年,敬贡,王才能,大山底下,发现了,福禄寿喜,金豆,世间,习惯,事业,争上游,农事,伯伯,仪式,俗语

2019-04-15 #故事大全

扒一扒二月二龙抬头有趣的事 你的家乡风俗一样吗?

扒一扒二月二龙抬头有趣的事 你的家乡风俗一样吗?

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日,煎饼,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二哥,家乡,龙鳞,习俗,人们,土地,小时候,小方块,民俗,红薯面,粮囤,节日,蝎子,食品,活动,剃龙头,挑菜节,摊煎饼,有好多,周作人,广群芳,年年,汪灏,纪丽

2017-05-08 #经典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 民间有“五大禁忌”和“三大习俗” 你听说过吗?

二月二龙抬头 民间有“五大禁忌”和“三大习俗” 你听说过吗?

习俗,龙王,禁忌,二月二,二月初二,玉帝,说法,说的是,那一天,五大,人们,剪刀,时候,女子,龙抬头,针线,在娘家,降雨,二月二龙抬头,一直到,武则天,在以前,好兆头,龙抬,民间,农时,传说,农忙,全国,吉利

2019-06-28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