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泰顺小镇故事

时间:2011-04-07

这枚20两银锭,出土于1996年江心屿原温州博物馆建筑工地,为半圆球形元宝,戳记清晰,上刻铭文光绪泰顺

提示:本文共有 21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前不久,温州博物馆展出了一枚重215克的老银锭。这枚20两银锭,出土于1996年江心屿原温州博物馆建筑工地,为半圆球形元宝,戳记清晰,上刻铭文“光绪泰顺”。 “从铭文中纪年地名来看,这枚银锭是由当时泰顺官方银局所制。银锭以白银熔铸成锭,泰顺龟湖也曾因银矿享誉四方。”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研究员蔡钢铁鉴定认为,目前我市发现的窖藏银锭仅此一例,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清代泰顺铭文银锭

由一枚老银锭,也揭开了一段已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大明银都”繁荣往事。据《分疆录》记载,明朝泰顺有四处主要银矿,在今泰顺县最南端的龟湖镇内就有三处,统称龟湖银矿,是明代浙江最大的产银区之一。鼎盛时期,泰顺银矿税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多。当地至今流传的民谣“三千往来客、四千打银工”,形象地描述了当年采银业的繁荣景象,还留下昔日银矿山及七门银洞、太监府、天书碑、圣旨石碑等历史遗迹。

荒草丛生的太监府遗址

探银洞 “七门银洞”最具代表性

龟湖银矿,主要在白银村一处叫“五桐洋”的山场。龟湖银矿开采时间延续了两百多年。始采于明朝洪武元年(1368 年),直至明嘉靖时期发生了惨烈的千人矿难后,当地矿区禁止开采。无数因银矿聚集在此的人失去了“靠山”,纷纷离开。 前不久,白银村村党支部书记游立桃带着我们前往“探洞”。在现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七门银洞”,崖壁上依次排列着7个矿洞。眼前的废弃银矿山,人迹罕至,植被开始肆无忌惮地生长,满目苍翠早已抚平了数百年前矿山开发时的千疮百孔。

七门银洞

说是探洞,其实并不能深入洞穴察看。扁长型洞口仅容一人进入,由洞进去3米左右便无路了。洞内墙壁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银窝”,是被取走“银蛋”后留下的痕迹。

“自从90年代初上面修公路,洞内再次被废渣掩埋,到现在都进不去。”游立桃出生于1963年,少年时期曾进洞游览过。“当时还能看到地上的土灶、盆碗、石桌凳,我猜应该是矿工吃饭休息的生活区。”后来,有一部分石制器具和采银铁器工具被村民搬了出来,至今还在村委会保留着。

龟湖镇曾组织专业探险队探秘七门洞

尤为令游立桃印象深刻的,是洞内石壁上的若干无底洞。据他回忆,人接近洞口可以感受到一股凉风,可能是银矿的通风洞。在无鼓风机时代,古人利用几个不同方位和高度的洞,形成对流确保矿区内空气流通,这个办法堪称旧时采矿的一大创举。

在采矿最为鼎盛的明朝中期,整个山谷响彻着叮当的声响,“四千打银工”就是在山体深幽处,用榔头在洞壁上凿下原矿。因银矿也繁荣了龟湖古镇,促成了明景泰三年泰顺置县,古老的浙闽茶盐古道亦进入全盛时期。一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前,龟湖沿溪的百年老街,有店铺近百家,商贾云集、繁华一时,是泰顺著名“两条半街”中的半条。

如今,曾经监督和管理白银开采,一时凌驾于知县府之上的太监府已是残垣断壁、荒草丛生,文化商业中心也逐渐从龟湖转移。只有周边的一些村落里,还保留着当时来自江西、福建的矿工后裔独特族姓。

洞内场景

谋开发 “大明银都”景区寻伯乐

经勘测,明代温州地区最大的采矿遗址“七门银洞”,现仍储有一座中型银矿。

“银矿是否开采要交给未来,眼下我们已启动‘大明银都’旅游开发。”在龟湖镇副镇长廖晓红看来,像龟湖这样同时拥有金属银矿和非金属叶蜡石两样宝贝的乡镇并不多见,银矿虽已废弃,但其流传至今的人文古迹、古老传说都赋予了银矿遗址宝贵的旅游价值。此外,龟湖还有浙闽大峡谷、三贯溪等旅游资源,也为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时采矿情景还原

为此,2016年,新一届龟湖镇党委政府成立后,便第一时间对七门银洞、太监府遗址等加以保护,并谋划打造“茗石龟湖4A级景区”,以七门银洞为中心的“大明银都”旅游开发区,便是其中一大版块。2017年龟湖镇曾组织专业探险队探秘七门洞,初步摸清洞穴走向及基本数据。据队员介绍,洞内分布有岔洞及很多小洞,整个采矿遗址就如一个无法探明的迷宫。清理覆盖的松土,便能翻到遗留的银矿,极具探险、探宝价值。

七门银洞崖壁圣旨拓印(内容是因矿难禁采等)

事实上,早在2012年开始,白银村“两委”就已着手对“七门银洞”开展保护与开发工作。据游立桃介绍,这些年时常有户外探险爱好者、慕名而来的游客前往七门银洞。为了方便游客进出,村里出资在交溪公路至七洞门建设了游步道,并完善了遗址周边指示牌等配套设施。

“全村耕地少、且地势陡峭,留守的村民主要靠种植茶叶谋生,村集体经济依然薄弱。”该村村委会主任王仁绸告诉记者,制约村子发展的山区地貌在旅游上恰有优势。当地除了有七门银洞遗址,还是泰顺两大溪流汇聚地。不仅溪山瀑布、悬崖峭壁气势宏伟,还留有古时浙闽商贸交通的桐山古道、大峡谷等。

产自龟湖的银矿原石。

眼下,龟湖镇已全面启动银矿遗址保护开发工作,整合相关人文历史、搜集遗址物件,初步在乡愁驿馆中完成“银都遗迹”主题布展并开放。后期,龟湖镇计划将银矿区和叶腊石矿区连接起来,打造一个国家级的矿山公园。 廖晓红向记者透露,下一步将寻求市场合作,共同挖掘开采矿历史,复原历史风貌传承, 重现龟湖繁荣的矿业文明,将其打造为“新龟湖五游”之一“探宝游”基地。并结合太监府遗址、牛头岭、“U”型弯大峡谷等,精心打造野外探险、休闲观光两条“大明银都”旅游路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泰顺小镇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泰顺小镇故事|泰顺百丈小镇 走出众多世界冠军

泰顺小镇故事|泰顺百丈小镇 走出众多世界冠军

百丈镇,训练,赛艇,小镇,队员,于倩,王铁鑫,国家,泰顺县,飞云湖,都会,皮划艇,赛艇队,浙江,环境,辽宁省,运动员,锦标赛,队员们,曲棍球队,运动休闲,人才,亚洲,体育,先天,冠军,基地,国家队,国际,居民

2010-11-29 #长篇故事

泰顺小镇故事|三魁镇:通过挖掘 创新 打造“文化小镇”

泰顺小镇故事|三魁镇:通过挖掘 创新 打造“文化小镇”

文化,礼堂,三魁镇,廊桥,百家宴,象棋,三魁,陈青,红色,产业链,状元,项目,卢梨,活动,乡贤,创意园,小镇,特色,建设,卢梨村,薛宅桥,薛宅,为一体,红色文化,黄沙坑村,一大,全国,民俗,古街,家训

2018-05-10 #经典故事

泰顺小镇故事|泰顺罗阳投资十亿提升老城人居环境

泰顺小镇故事|泰顺罗阳投资十亿提升老城人居环境

改造,泰顺,罗阳,山城,老城,吴柏,罗阳镇,老东门,记者,项目,生态,川山,凤凰山,城中村,居民,工程,林清,凤凰公园,小镇故事,兴县,东门,公园,后花园,大车,建议案,战略方针,故事,村民,重点,进度

2013-06-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泰顺小镇故事|雪溪乡:“状元故里”喜事多

泰顺小镇故事|雪溪乡:“状元故里”喜事多

蔡氏,状元,富头,后人,文化,村民,纪念馆,宗祠,故里,村里,泰顺,告诉记者,蔡家,都会,历史,古民居,建筑,屋檐,景定,房子,时候,瑞安,老一辈,老屋,计划,进士,风貌,中武,乾隆,依山

2018-11-15 #故事阅读

泰顺小镇故事|大安乡的“民生答卷”

泰顺小镇故事|大安乡的“民生答卷”

服务中心,大安乡,柳埠村,村民,养老,陈维,全县,家宴,村里,中心,幼儿园,老人,送餐,垃圾分类,村民们,农贸市场,垃圾,市场,庄宝,公办幼儿园,泰顺,场地,周岁,宴席,孩子,民生,标准,百姓,项目,分类

2020-02-04 #经典故事

泰顺小镇故事|泰顺司前镇畲民住上了现代化的新楼房

泰顺小镇故事|泰顺司前镇畲民住上了现代化的新楼房

畲族,风情园,泰顺,司前镇,司前,潘慧,记者,生态,建设,特色,项目,三月三,司前畲族镇,人口,住户,楼房,孩子,娘家,婆家,小区,幼儿园,山区,结构,问题,风情,发展,城镇化,抗震,现代化,居住环境

2007-07-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泰顺小镇故事|仕阳镇:国保国遗 两相宜

泰顺小镇故事|仕阳镇:国保国遗 两相宜

项目,林实,舞龙队,表演,冰城,政策,队员,训练,章氏,泰顺县,义务,小镇,旅游区,矿坑,表现形式,规划,风情园,告诉记者,旅游目的地,队员们,水溪,凌波,中来,关龙,林其,龙腾飞,郭乐,乐在,和发,少年班

2009-02-06 #故事会

泰顺小镇故事|《采茶舞曲》诞生地东溪谱写发展新“曲”

泰顺小镇故事|《采茶舞曲》诞生地东溪谱写发展新“曲”

音乐,东溪,采茶舞曲,创作,周大风,小镇,茶歌,小城,土楼,大风,浙江,发展,东溪乡,音乐元素,特色小镇,音乐公园,入城口,夜光,名曲,大会,音符,标识,旧址,曲谱,雕塑,泰顺县,纪念馆,音乐厅,项目,文化内涵

2011-04-06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