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白浪渡:武王伐纣渡河处 抗金名将张玘出发地 抗日战争血染地

时间:2011-04-16

0 1 白浪渡口因封神演义而成为传奇传说大禹治水,斧劈三门,黄河一泻千里

提示:本文共有 20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黄河白浪渡口,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暗礁处处,水流过处白浪翻滚,故名“白浪”。

0 1 白浪渡口因封神演义而成为传奇

传说大禹治水,斧劈三门,黄河一泻千里。黄河在渑池段地势渐缓,虽然没有上游跌宕起伏那么大,南北交通依然被阻隔,渡船依然是过河的唯一选择。

白浪渡口的历史有多久,没有准确的说法。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可以窥见其历史的久远。

书中描述,商代末年,商纣王昏庸无道,经过西伯侯姬昌(周文王)的打拼,奠定了周部族的基业,姬昌的儿子(姬发)在姜子牙的辅佐下,率领西岐大军讨伐商纣王,一路高歌猛进,来到了商纣王的最后一道屏障渑池关,被守关的商朝守将张奎夫妇连折5员大将。张奎会土遁术,且比周将土行孙的土遁术技高一筹,将其杀死。在往白浪渡口不远处有一座小山丘,传说土行孙在此刚一露头,就被张奎杀死,取了首级。山丘周围都是红色土壤,传说是土行孙的血染红的。后来,张奎夫妇被武王手下所杀,武王才得以过关。张奎被姜子牙封为七杀星,在当地民间传说是灶王爷。

武王离了渑池县,前往黄河而来,只见黄河白浪滔天,一望无际。武王乘坐的龙舟在浪里忽上忽下,吓得面如土色。突然,水中一尾白鱼跃进船舱,把武王吓了一大跳。姜子牙却说,鱼是水中之财,自己跳入龙舟中,昭示着纣王该灭、周室当兴,大王就要拥有天下了!武王命令人将鱼放入河中,姜子牙连说不好,上天赐予的礼物就要接受,不接受反而会受到上天的处罚,应当把鱼吃了,不可抛弃。就命令厨师把鱼烹饪好后,赐给了各位将领。没有多久,黄河风平浪静,龙舟顺利渡过了黄河。

《封神演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人们的记忆中,白浪渡口历史比较久远,可以追溯到商代。而当地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使白浪渡口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0 2 南宋名将张玘在白浪迈出了抗金第一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保护黄河母亲,黄河成为产生英雄的沃土,也是造就英雄的热土。张玘是从黄河边走出去的一名抗金民族英雄。

张玘(?一1162年),字伯玉,南宋河南渑池阳壶(今河南渑池南村乡洋湖村)人。熟读兵书,武艺超群,胆略出众。

南宋初年,金人连年侵犯中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一些地方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抗击来犯的金兵。张玘变卖家产,招募义兵几千人,坚守在黄河南岸的白浪渡口,抗击金兵渡河南侵。公元1127年,金兵从黄河北岸的白浪渡口强行渡河,来犯渑池。张玘凭借着白浪天险,率众兵勇奋力阻击,把正在渡河的金兵打得落花流水,金兵被赶回黄河北岸。金兵死亡惨重,不敢再轻易渡过黄河扰民。

随后,张玘加入了制置司前军统制董先的部队。每遇战事,张玘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敌军箭矢飞来,毫不退缩,冒死前行。1131年,金国大将高琼率兵攻取商州(今陕西省商县),张玘奉命率骑兵出击,杀敌无数,曾经创下1天9战9捷的战绩。他曾随同抗金名将岳飞出击金兵,复京西六州。

1161年9月,金主完颜亮率军60万大举南侵,企图由海道直取南宋都城临安,金军主力部队进攻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第二年,张玘率部在海州城北三里处与金兵恶战,亲率精骑猛冲金兵阵地,所向披靡,杀获敌军数以万计,金兵仓皇撤离,解除了海州之围。在胜利来临之时,张玘却中被流矢击中,血染沙场,马革裹尸。

宋高宗赠张玘谥号“忠勇”,这是张玘一生的写照。张玘忠于国家,英勇战斗,为保家卫国,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0 3 抗日战争在白浪上演了惨烈一幕

抗战初期,日军没有踏入渑池的土地,主战场在黄河对岸的晋南中条山一带。1941年5月7日始,日军12万大举进攻中条山,白浪渡口成为运送军用物资的重要补给线。中条山战役,战事惨烈,国民党军队伤亡惨重,白浪是护送伤病的抗日官兵南渡的重要渡口。一些伤病官兵从白浪渡口运送到渑池后方医院救治,数千名官兵因救治无效而身亡。

1944年4月18日,日军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向河南正面战场发动进攻,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所属九个集团军40万兵力参战抗敌。由于国民党军心涣散,导致日军长驱直入,连下数城,洛阳陷入敌人包围圈,蒋鼎文扔下10万大军仓皇逃命。

为了截断国民党军队的退路,5月9日晚,夜色掩护下,日军从渑池南村、白浪两处的黄河北岸强行渡河,日军独立混成第三旅团长小原一明带领洋兵团抢滩成功;日军还出动飞机,派伞兵团空降,配合作战。驻守在白浪渡口是河北民军张荫吾部,兵力4个团4000多人,奋起抵抗,终因腹背受敌,不敌日军,血染滩涂,抛尸原野,河防崩溃。

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日军进入渑池县境。5月12日,日军攻陷渑池县城,一些当地人甘当汉奸,为日军效劳。日军依靠这些日伪组织和汉奸、匪首残酷地搜刮百姓,抓丁拉夫,命令百姓干苦役、修工事,大肆抢劫财物、牲口和药材,蹂躏妇女,犯下了滔天罪行。

国难当头,有人投敌卖国,有人为国捐躯,投敌的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为国牺牲的英烈,人们永远纪念他。

结束语

古今兴亡多少事,付于白浪逐逝水。白浪渡口记录了历史的动荡,也记录了抗击外族侵略的历史,表现中华儿女不屈的民族精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白浪渡:武王伐纣渡河处 抗金名将张玘出发地 抗日战争血染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历史故事——武王伐纣

历史故事——武王伐纣

武王,武王伐纣,周军,军队,纣王,商纣王,商军,太公,孟津,年代,铭文,周武王,历史,时间,日期,牧野,部落,姬发,牧野之战,中天,兵车,依据,意义,大波,天下,大雨,奴隶,战争,敌人,方国

2020-09-05 #小故事

每天一个历史故事——武王伐纣

每天一个历史故事——武王伐纣

周军,军队,武王,纣王,商纣王,商军,太公,孟津,周武王,牧野,部落,武王伐纣,兵车,大波,天下,大雨,敌人,方国,朝歌,父亲,诸侯,遗志,部落军队,土崩瓦解,恶贯满盈,为帝,严申,为正,卫军,周兴

2020-07-17 #长篇故事

每天一个历史故事——武王伐纣

每天一个历史故事——武王伐纣

周军,军队,武王,纣王,商纣王,商军,太公,孟津,周武王,牧野,部落,武王伐纣,兵车,大波,天下,大雨,敌人,方国,朝歌,父亲,诸侯,遗志,部落军队,土崩瓦解,恶贯满盈,为帝,严申,为正,卫军,周兴

2020-08-05 #故事大全

武王伐纣之牧野之战的故事

武王伐纣之牧野之战的故事

联军,牧野之战,周武王,帝辛,战车,战例,百乘,虎贲,今淇,克东夷,卫河,周军,商纣王,暴之君,武王伐纣,军队,先征,以少胜多,军事,史称,史家,后世,新乡市,商王,左传,国君,孟津,意义,数万人,武士

2010-05-15 #经典故事

《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神话故事的最早起源

《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神话故事的最早起源

纣王,妲己,武王,平话,太公,封神演义,殷郊,武王伐纣,文王,太子,内容,列国志传,姜尚,西伯,作者,诸侯,儒家,姜皇后,木剑,摘星楼,先生,宝剑,朝歌,民间,犁锄,神怪,笔下,色彩,蓝本,观念

2020-04-20 #故事大全

《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神话故事的最早起源

《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神话故事的最早起源

纣王,妲己,武王,平话,太公,封神演义,殷郊,武王伐纣,文王,太子,内容,列国志传,姜尚,西伯,作者,诸侯,儒家,姜皇后,木剑,摘星楼,先生,宝剑,朝歌,民间,犁锄,神怪,笔下,色彩,蓝本,观念

2020-04-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神话故事的最早起源

《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神话故事的最早起源

纣王,妲己,武王,平话,太公,封神演义,殷郊,武王伐纣,文王,太子,内容,列国志传,姜尚,西伯,作者,诸侯,儒家,姜皇后,木剑,摘星楼,先生,宝剑,朝歌,民间,犁锄,神怪,笔下,色彩,蓝本,观念

2020-09-22 #故事大全

《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神话故事的最早起源

《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神话故事的最早起源

纣王,妲己,武王,平话,太公,封神演义,殷郊,武王伐纣,文王,太子,内容,列国志传,姜尚,西伯,作者,诸侯,儒家,姜皇后,木剑,摘星楼,先生,宝剑,朝歌,民间,犁锄,神怪,笔下,色彩,蓝本,观念

2020-09-21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