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全世界最美味的食物 藏在当年读过的语文课本里

时间:2011-04-24

如今再看这些文章段落,还是能想起当年默默咽下的口水

提示:本文共有 33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

全世界最美味的食物都藏在当年读过的语文课本里。

如今再看这些文章段落,还是能想起当年默默咽下的口水。

/01/

筷子一戳就冒油,谁能不心动

从那篇文章开始

高邮咸鸭蛋就成为心底永远的白月光

其他咸鸭蛋都成为了将就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02/

一段话来来回回看了十几遍

那些女的一吸溜就吃进去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

直到今天,故事情节已经记不大清楚

每次看到生蚝

却还是会清楚地想起这高贵的吃法

不得不说,那么悲伤的一个故事

最后大家记住的都是牡蛎真好吃

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03/

当初读这篇文章是真的感动

也是真的发自内心觉得

那个鲜鱼野菜汤一定特别特别特别好喝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陆定一《金色的鱼钩》

/04/

《槐花五月》那节课上完

我们学校的槐树上爬满了同学

春风十里,不如槐花饭一碗

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尹黎《槐乡五月》

/05/

每天冬天

朱自清笔下的豆腐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氤氲的热气里,夹起白嫩嫩的豆腐

放在酱油碟里那么一沾

美啊!美啊!美啊!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仰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朱自清《冬天》

/06/

总幻想着自己也步入江湖

二三斤熟牛肉配着一碗酒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豪气万丈,好不快哉

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店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店家又筛了一碗。——《景阳冈》

/07/

用最好的红果、海棠

蘸上熬的发亮的糖浆

酸酸甜甜

搭配上漂亮的糖风

我的妈呀当时口水真的垂涎三尺

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那是在糖葫芦尖上薄薄的一片糖。过年的糖葫芦,要甩出长长的糖风。父亲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新凤霞《万年牢》

/08/

看完之后回家还试了一下

居然真的做成了

而且味道相当不错

不得不说

那一段时间我们家吃饺子的次数明显增加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老舍《北京的春节》

/09/

可能是因为没吃过

后来就一直对它念念不忘

长大后去其他城市看到卖杨桃的

果断买了一个

结果一口下去,差点酸到离开世界

从此,童年的念想彻底破碎

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岑桑《画杨桃》

/10/

完全熟悉的纯纯的市井味儿

“馄饨喂——开锅!”

“卤煮喂,炸豆腐哟”

“喝了蜜的大柿子”

“栗子味儿的白薯”

“萝卜赛过梨”

“葫芦儿--冰塔儿”

.......

甚至“硬面——饽饽”听起来都很好吃的样子

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一到冬天,“葫芦儿--刚蘸得”就出场了。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我上学时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 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萧乾《吆喝》

/11/

琦君在文章中还提到

将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

面上撒几朵桂花

于是以后只要看到桂花

眼前飘过的是都桂花糕,桂花蜜,桂花酿,桂花茶…..

桂花....好好吃的一花儿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琦君《桂花雨》

/12/

”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

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妈呀!

能不想吃!!

能不心动吗!!!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王鲁彦《故乡的杨梅》

/13/

以前是馋到什么地步

在课堂上看到这段文字

都觉得好美味

可能插图里的饼看上去太好吃了

有一次,他正在看书,妈妈端来饼和芝麻酱,叫他蘸着吃。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饼。书桌上有一个大墨盒,他竟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很香。妈妈走进屋,看到他满嘴都是墨,吃惊地叫了起来。这时,他才发现蘸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陈毅吃墨水》

/14/

这篇文章写的什么?

不记得是不是,那不重要

多少人通篇只记得那碗榆钱饭

小时候真的想吃到爆炸

后来自己真的做了一次后

发现有的白月光放在回忆里就好了

九成榆钱儿搅合一成玉米面,上屉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够火候儿。然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碧绿白嫩的青葱,泡上隔年的老腌汤,拌在榆钱饭里;吃着很顺口,也能哄饱肚皮。刘绍棠《榆钱饭》

/15/

看这篇课文的时候

真心觉得荔枝史无前例地特别好吃

就连以前没吃过的沙果

也贼想尝尝

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青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仿佛跑了多远的路,累得张着一张张汗津津的小脸。——肖复兴《荔枝》

/16/

还有那些藏在诗句里的美食

尤其在今天

鳜鱼在我心中的地位依旧无可取代

遗憾的是还不知道河豚是什么味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有人说

书本美食无数

鲁迅自成一派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孔乙己》

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阿Q正传》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少年闰土》

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社戏》

小时候,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向往:

想吃榆钱饭,想吃槐花饭,想吃于勒的牡蛎,想吃高邮的咸鸭蛋,想吃老班长的鱼汤,想吃社戏的罗汉豆,想吃孔乙己的茴香豆,想吃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想吃万年牢的糖葫芦,想吃瓜田里的瓜.........

可是后来吃到了生蚝,吃到了桂花糕,吃到了更多的美味,但好像都不复当初......

鲁迅在《社戏》里写道: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那时并不理解,随着年岁渐长才渐渐明白,好的不仅是豆和戏,还有那单纯的童年。

怀念的不仅是那些年心向往之的美食,还有回不去的青葱岁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全世界最美味的食物 藏在当年读过的语文课本里”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全世界最快的乌龟 兔子当年要是和它赛跑 童话故事得改写了!

全世界最快的乌龟 兔子当年要是和它赛跑 童话故事得改写了!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20-07-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全世界最快的乌龟 兔子当年要是和它赛跑 童话故事得改写了!

全世界最快的乌龟 兔子当年要是和它赛跑 童话故事得改写了!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20-08-16 #故事会

当年 周润发与章子怡单凭这一场竹林打斗 就惊艳了全世界

当年 周润发与章子怡单凭这一场竹林打斗 就惊艳了全世界

竹林,安吉,李安,卧虎藏龙,影片,意境,电影,竹海,大竹海,玉娇龙,竹子,经典,李慕白,中国武侠,人心,写意,外语片,惊艳,极具,江湖,老外,万绿丛中,刚亦柔,史上第,得君,斯卡,章子怡,茂盛,远山,青冥剑

2017-08-04 #故事会

当年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内容 长大成为妈妈后发现:里面道理很深

当年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内容 长大成为妈妈后发现:里面道理很深

孩子,老师,课本,学生,内容,戒尺,少年,课文,伽利略,孙中山,人生,同学,妈妈,小时候,拼音,细心地,读音,铁球,生活,关爱和,才明,鲁迅,在眼前,那一天,成年人,公主,下一代,中心,中年人,全班同学

2012-09-22 #小故事

还记得当年语文课本里的‘小萝卜头’吗?去重庆的白公馆就能看到

还记得当年语文课本里的‘小萝卜头’吗?去重庆的白公馆就能看到

白公馆,香山别墅,白驹,白居易,渣滓洞,别墅,遗迹,特务,烈士,重庆,雕像,革命者,军统,多累,戴笠,宋绮云,徐林侠,座山,第三招待所,别号,后代,名字,时候,头子,夫妇,幼子,小萝卜头,歌乐山,楼梯,路程

2015-07-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当年读过的小学语文课本还记得吗?课本背后又有什么小故事?

当年读过的小学语文课本还记得吗?课本背后又有什么小故事?

圆明园,石狮子,语文课,卢沟桥,课文,本中,商人,太监,插图,顺义区,长城,有一篇,密道,人们,人员,八达岭长城,列强,日军,敌人,经历,课本,小学六年级,西冀,平西,考略,贝勒,金世宗,一堡,发现了,法联军

2020-05-17 #小故事

当年读过的小学语文课本还记得吗?课本背后又有什么小故事?

当年读过的小学语文课本还记得吗?课本背后又有什么小故事?

圆明园,石狮子,语文课,卢沟桥,课文,本中,商人,太监,插图,顺义区,长城,有一篇,密道,人们,人员,八达岭长城,列强,日军,敌人,经历,课本,小学六年级,西冀,平西,考略,贝勒,金世宗,一堡,发现了,法联军

2020-05-17 #短篇故事

当年那个“凿壁偷光”的匡衡 后来结局如何?老师绝不会告诉你

当年那个“凿壁偷光”的匡衡 后来结局如何?老师绝不会告诉你

匡衡,励志,宰相,汉元帝,考试,劝学,凿壁偷光,小官,故事,文职,诗经,陈汤,人生,官员,巨贪,建议,效果,语文课,权力,只知道,走向堕落,张敬,孙康,宦臣,权倾朝,祖逖,石显,车胤,太子,经学家

2012-11-2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