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16次洪水涨落 60年生活变迁——蒙洼蓄洪区几代人的故事

时间:2011-04-30

王家坝水闸和被淹没的蓄洪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利 摄在蒙洼蓄洪区60多年的历史中,这是第16次蓄洪

提示:本文共有 16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央广网阜阳7月2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3日是安徽阜南县的王家坝水闸开闸蓄洪的第四天,淮河干流向蒙洼蓄洪区蓄洪已经超过70个小时。

王家坝水闸和被淹没的蓄洪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王利 摄)

在蒙洼蓄洪区60多年的历史中,这是第16次蓄洪。在村民眼中,蓄洪改变着他们的生活,而随着时代发展,这一次蓄洪,跟往年不同。

7月20日上午8点,阜南县老观乡中心学校的学生张小艳从自家居住的庄台到学校参加信息技术课的考试。8点半,王家坝开闸,时隔13年再次启用蒙洼蓄洪区。她说:“大概8点到学校,考完试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涨水了。”

15岁的张小艳在这里住了6年,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蓄洪。她说:“没有想到水这么大,路被水淹了,回不去了,就在同学家住了两天。”

蓄洪前的准备工作提前12小时连夜展开。武警阜阳支队的任务是帮助村民转移物资。今年,武警官兵转移的物资还包括几千只鸡和鸭。武警阜阳支队副政委谢之红记得,13年前那次蓄洪,主要还是各家散养鸡鸭,现在大部分集中到了专业的养殖场。谢之红介绍:“这次转移的一家养殖场,好多鸡、鸭,有两三千只。现在的养殖更加商业化、更加集中了,2007年是以家庭式的散养为主。”

49岁的郎茂勇祖辈生活在蒙洼蓄洪区内的郎楼庄台,蓄洪前到低洼处的地里抢收庄稼运回家,是他从小就有的记忆。郎茂勇说:“以前涨水抢收粮食运回家,全是泥巴路。那个时候基本都是自己储存粮食,不是买着吃;现在粮食收来就卖掉了,买成品粮吃,和那个时候不一样,现在条件好多了。20年前不想住在这个地方,基本没路,全是很深的泥巴;现在就是让大家离开,大家也不想走,下水道等配套齐全,卫生间基本和商品房一样,去卫生间不用出门,在自己家就能解决。”

记者:当初建这些房子是政府补贴还是自己出资?

郎茂勇:2003年建房子比较便宜,每户国家补助15000元,自己出了15000元。

2003年,庄台上的房子比以前好了,但也是在那几年,开始有了离开庄台到城里住的村民。因为大家有了做出选择的条件。

郎茂勇:2000年以后,大家条件好一些了,有的有钱了,到城里买了房子后就搬走了,但户口还是在这里。以前庄台上有300多口人,现在最多几十口人了,都在外面打工,有好多举家都在外面,常年不回来。

记者:您家想过要搬走吗?

郎茂勇:没有。在这生活了几十年了,不舍得走。

记者:不舍得的原因是什么?

郎茂勇:习惯了。

记者:这里虽然不像以前那么频繁地蓄洪,但一旦要蓄洪,对生活还是会有影响的。

郎茂勇:影响也就十天半个月,其他没什么大问题,而且不是每年都有。

记者:待在这里的好处是什么?

郎茂勇:人在哪个地方住习惯了,就不想动了,特别像我们中年人,我们父母都在老家,老人们更不愿意走。

15岁的张小艳不像长辈那样愿意守着庄台,她想去外面的世界。她说:“我长大后想要去更好的地方生活,感觉平时生活的环境不是那么好。”

郎茂勇,已经到杭州打工29年。今年夏天有事留在老家,才赶上这次蓄洪。他说:“1991年到现在,中间发过几次大水,我没见过,全部在外地,就这次赶上了,之前都不在家,都在外边打工。”

记者:发洪水的时候,会担心家人么?

郎茂勇:以前可能有点担心,毕竟不如现在条件好。

记者:今年如果不回来,您觉得会放心吗?

郎茂勇:今年如果不回来,肯定要比以前放心多了,现在条件好,国家政策也好。

青年人和中年人外出打工,本地的救援队伍在一次次的蓄洪中帮助留守在庄台上的老人。谢之红说,村民的态度也在一点点变化。“现在群众更相信党和政府,能够主动配合我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武警战士帮助养殖场转移(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张小艳在同学家住了两晚,蓄洪区水位逐渐平稳后,武警官兵送她回家。在冲锋舟上,她第一次从20多米高的空中视角,看到自己的家乡被浑黄的洪水包围,一路上看不见水下的道路和农田,只能凭记忆辨认方向。回到家后,她用手机跟住在另一个庄台的好朋友聊天,庄台之间的道路被淹没,但他们之间的联系,还跟平常一样。(记者谭朕 白杰戈 王利 安徽台记者孙玲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16次洪水涨落 60年生活变迁——蒙洼蓄洪区几代人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莳:移植 栽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莳:移植 栽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手机,植物,一植物,扫一扫,凯文,奇奇,大蛇,功能,克星,体型,兵团,农村,博客,动作,官方,回复,品种,名字,帐号,定义,小伙,山雀,小狮子,微信,强风,战马,空间,百科,时间段,救主

2012-06-28 #小故事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

哥哥,唐生,张国荣,感情,唐鹤德,阿仔,高管,乐坛,一段时间,关系,外界,媒体,影响力,影坛,心形,挚爱,恋情,时候,爱意,爱情,香港,社会,花圈,银行,不离不弃,仪式上,天长地久有时尽,无绝期,这一刻,香港乐坛

2020-06-11 #短篇故事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

哥哥,唐生,张国荣,感情,唐鹤德,阿仔,高管,乐坛,一段时间,关系,外界,媒体,影响力,影坛,心形,挚爱,恋情,时候,爱意,爱情,香港,社会,花圈,银行,不离不弃,仪式上,天长地久有时尽,无绝期,这一刻,香港乐坛

2008-05-13 #故事阅读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

哥哥,唐生,张国荣,感情,唐鹤德,阿仔,高管,乐坛,一段时间,关系,外界,媒体,影响力,影坛,心形,挚爱,恋情,时候,爱意,爱情,香港,社会,花圈,银行,不离不弃,仪式上,天长地久有时尽,无绝期,这一刻,香港乐坛

2020-01-21 #故事会

1992年生的(生肖猴)2018年的运势须知

1992年生的(生肖猴)2018年的运势须知

运势,方面,朋友,财运,多加,大大增加,机会,桃花,身体,食神,长时间,工作,投资,会得到,做一些,朋友们,力一,多努,来提,红鸾,红鸾星,好的,旺财,越来越好,都会,事业,上司,万事,个人,习惯

2007-04-17 #小故事

“512”汶川地震:十年生死两茫茫

“512”汶川地震:十年生死两茫茫

地震,空降兵,救援,四川,汶川,灾区,救援队,徐广,程强,蒋雨航,汶川地震,人们,我国,部队,欧晋德,台办,国务院,一览表,中国,中华民族,军人,台湾,官兵,幸存者,时间,流量,灾难,血浓于水,香港,震感

2013-02-04 #故事阅读

苏轼爱情故事:从十年生死两茫茫说起

苏轼爱情故事:从十年生死两茫茫说起

东坡,王弗,苏东坡,王方,这首词,爱情,唤鱼池,亡妻,仕途,夫妻,时年,父亲,美景,贤内助,喜欢他,十年生死两茫茫,出生于,史政,堂东,王闰之,苏府,书院,美人,人们,东坡肉,一簇,举高,仔细听,全才,先生

2015-04-25 #小故事

《82年生的金智英》:用微小碎片映照了一个宇宙

《82年生的金智英》:用微小碎片映照了一个宇宙

金智英,文学,林奕,丘克,托卡尔,世界,女性,思琪,赵南,内容,修辞,小说,文本,故事,电影,碎片,经验,读者,专业,使命,声音,写作者,同行,叙述者,层面,挑刺,布克奖,工笔,技巧,斗兽场

2020-02-0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