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孟姜女哭长城?秦始皇:春秋时期的女子 为啥要哭寡人的长城

时间:2011-05-02

虽然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但为了证明它的传说性,我们首先还是大致梳理下梗概

提示:本文共有 22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我们很容易把民间故事当成历史事件,比如“孟姜女哭长城”,在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

虽然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但为了证明它的“传说性”,我们首先还是大致梳理下梗概。话说,秦朝女子孟姜女正要和万喜良拜堂,衙役突然冲进家门,把万喜良抓去修长城;一年后,孟姜女去长城寻夫,却听说丈夫已累死;她悲痛的放声大哭,长城由此倒塌了800里,露出了万喜良的尸骨。此时,秦始皇刚好路过,他见色起意,为了得到如花似玉的孟姜女,不惜答应了搭建孝棚、亲自披麻戴孝、将万喜良风光大葬等等夸张要求。不过他最终仍未能得到美人,孟姜女投水后被龙王挽救。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对秦始皇起码有两个直观的印象:

其一,好色,极度好色,甚至为了得到一个寡妇,不惜为一个平民百姓披麻戴孝;要知道,古人只会对自己的父母长辈行此大礼;

其二,极度不讲理,把正要结婚的书生万喜良直接抓去当民夫。

那么,历史上的秦始皇真的如此不堪?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史学界,秦始皇都是当之无愧、不可动摇的中国古代第一帝。无论后世儒生怎么骂他焚书坑儒、劳民伤财,但在个人生活作风问题上,还真找不到什么话柄。

秦始皇唯一与女色有关的记载,也许是下面这一段:

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衤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锺鼓,以充入之。

《史记》、《资治通鉴》里都有这段话,意思是秦始皇每灭一个诸侯国,都会在咸阳仿造该国的宫殿,把美女、钟鼓等战利品都安置在里面。

在那个时代,君王的宫殿、后宫女子、钟鼓,是诸侯国君权的重要象征,秦始皇“山寨”宫殿,不是为了满足COSPLAY的癖好,而是彰显对各国的征服。毕竟自周王朝建立以来的千百年中,这样的伟业独此一份。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但实际上,他的一些主张,与儒家思想高度吻合,比如在女子的贞洁观方面。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会稽(浙江绍兴),祭扫大禹陵墓,同时宣扬自己的功德,他命令丞相李斯撰写了《会稽刻石》的铭文,其中有这么一段:

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秦始皇母亲的反面案例,他对这种事情如此看重,也许正是受母亲的刺激)

比如当时巴郡有个著名的寡妇“清”,在丈夫去世后,作为一介女流,她不仅守住了先人的家业,还坚守节操、终身守寡。秦始皇对其大为赞赏,不仅允许她像官员一样入朝,甚至为她修筑了“女怀清台”(类似于贞洁牌坊)。

那么,秦始皇时期,对老百姓会肆无忌惮的抓壮丁吗?并不会,作为一个“法制”的政权,秦朝其实是讲规则的,并非蛮不讲理。

比如统一六国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修建信宫(后改名为极庙,象征天极星),其后建造甘泉宫前殿,在年底给全国百姓加爵一级(也许是因为劳役,也许是因为体现统一六国的功绩)。

公元前219年,秦朝把三万户百姓迁徙到琅邪台下,作为回报,给这些百姓免除十二年徭役的待遇。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即征发逃犯、倒插门的女婿、商人,前去攻取南越,此后加派犯了罪应当流徙的人前往南越戍守;第二年,又把那些断狱不公的官吏悉数派去修长城、守南越;

公元前212年,组织三万户移民骊邑、五万户去云阳,全部给予免除十年徭役的报酬;

公元前211年,迁徙三万家百姓到北河、榆中,回报是赐给爵位一级;

......

由上可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出于整合、强化统治的需要,开展了诸多工程,也多次移民,但是,这些举动或者有相应的规则遵循、或者有补偿的方案,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强迫“良民”当壮丁。

根据史学界的一致意见,孟姜女的原型,其实是春秋时期的一名齐国女子。

据《左传》记载,在公元前549年,齐庄公讨伐卫、晋后,回师的途中突袭莒国。在这场战斗中,齐国将领杞梁战死,尸首被运回临淄。杞梁的遗孀在郊外哭迎灵柩,并且拒绝了齐庄公使者的吊唁。齐庄公自知理亏,于是亲自赶到杞梁家里吊唁,并且隆重安葬了杞梁。

但在后世,这个故事一步一步夸张演变,越来越走形,逐渐跟秦始皇扯上了关系。

《礼记·檀弓》中称,曾子说杞梁妻“哭之哀”,给当事人脑补了表情;

战国时期的《孟子》中,“华周杞梁之妻哭其夫而变了国俗”,当事人的哭,升华为国俗;

西汉刘向的《说苑》中,莫名其妙的出现了“崩城”的情节,哭声更威猛了;

这还不够,到了《列女传》这里,杞梁妻哭完突然投淄水自杀”;

到了东汉时期,细节再度完善,比如说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并且哭崩了五丈,非常精准;

西晋时,崔豹的《古今注》越发夸张,说整个杞城“感之而颓”,哭声的威力可比核武器;

唐代贯休的《杞梁妻》中,则实现了新的“跨越”:临淄变成了长城,而且是秦长城,秦始皇开始躺枪;

而到了明代,故事终于达到完整:当时,明政府为了对付瓦剌,一度大修长城,百姓苦不堪言、民怨沸腾。为了发泄对当权者的不满,民间改杞梁妻为“孟姜女”,改杞梁为“万喜梁”,“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由此宣告面世。

那为什么背锅的是秦始皇呢?既然不能骂当朝皇帝,既然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也是众所周知的千古一帝,如此独一无二的IP,不黑他黑谁?

孟姜女的故事,其实定性很明确:“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说白了就是传奇、故事。看看其它三大是哪些:《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杜撰,作为体现老百姓心中述求的载体而已。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老百姓通过孟姜女这个形象,其实并非是要控诉秦始皇,而是表达对所处时代封建统治者残酷压榨的不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秦始皇:春秋时期的女子 为啥要哭寡人的长城”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孟姜女哭长城 跟秦始皇有什么关系 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孟姜女哭长城 跟秦始皇有什么关系 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孟姜女,秦始皇,长城,齐庄公,原型,范杞梁,丈夫,人们,封赏,杞国,历史,佳话,传说,后人,城墙,山海关,征发,时期,新婚,故事,时候,春秋时期,民工,母亲,河水,真相,老百姓,都城,齐国,什么关系

2016-12-08 #长篇故事

山东大地千里齐长城:孟姜女哭长城发生地 不输秦始皇的万里长城

山东大地千里齐长城:孟姜女哭长城发生地 不输秦始皇的万里长城

齐长城,泰安,孟姜女,长城岭,莱芜,遗址,段东,万里长城,无人机,故事,泰安市,航拍,望夫山,里齐,省级地质公园,下港,传说,关南,图片,春秋时期,济南,黄河,长城,黄海,齐鲁大地,哭倒长城,签约摄影师,北泰,区道朗,泰历

2017-09-17 #故事阅读

秦始皇一直背着的锅 真正的“孟姜女”没有哭过长城

秦始皇一直背着的锅 真正的“孟姜女”没有哭过长城

孟姜女,秦始皇,齐国,长城,丈夫,孟姜,晋国,庄王,故事,栾盈,庄公,百姓,传说,尸体,小国,尸骨,左传,战事,战争,时候,时代,春秋时期,皇族,葬礼,生活,为了防止,秦始,秦长城,齐军,在战场上

2017-12-19 #故事会

哭长城女子为何叫“孟姜女”?

哭长城女子为何叫“孟姜女”?

孟姜女,齐国,故事,孟姜,女子,文献,春秋时期,葫芦,丈夫,美女,说法,大夫,民间故事,文天祥,田桓子,秦始皇,美孟姜,郑风,杞梁妻,冬瓜,千秋,名字,小女孩,情节,战役,楹联,老大,贵族,长城,锯开

2020-08-23 #小故事

秦始皇最冤的一次:孟姜女未哭过长城 老公也没有因修长城而死

秦始皇最冤的一次:孟姜女未哭过长城 老公也没有因修长城而死

孟姜女,杞梁妻,长城,老公,城墙,故事,齐国,齐灵公,传说,杞国,结果,秦始皇,修长城,名字,其夫,历史,大将,女子,过长,抓去,寡妇,尸体,意思,淄博,民间传说,民间,烈士,老婆,都城,首都

2007-06-24 #短篇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故事

孟姜女,秦始皇,故事,范喜良,长城,齐国,丈夫,女子,孟姜,文献,春秋时期,葫芦,美女,说法,大夫,民间故事,文天祥,田桓子,美孟姜,郑风,杞梁妻,万里长城,冬瓜,千秋,名字,小女孩,情节,战役,时期,暴政

2020-08-23 #短篇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其实哭的是齐长城 说秦朝是世人栽赃秦始皇!

孟姜女哭长城其实哭的是齐长城 说秦朝是世人栽赃秦始皇!

孟姜女,秦始皇,这个故事,故事,长城,齐庄公,孟姜,秦始,范喜良,丈夫,历史,国君,铜川,齐国,他的妻子,列女传,发展到,很正常,政治正确,残暴不仁,万里寻夫,万喜良,元明,刘向,千里寻夫,北胡,始皇帝,嘉庆,安肃,宋祥符

2017-06-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春秋时期的杞梁之妻是怎么变成哭倒长城的孟姜女的

春秋时期的杞梁之妻是怎么变成哭倒长城的孟姜女的

孟姜女,长城,丈夫,故事,范喜良,孟姜,城墙,齐国,说的是,这个故事,事情,小女孩,民工,版本,说法,刘向,齐庄公,齐庄,发展,个人,名字,康熙字典,左传,春秋时期,老汉,边关,其夫,华舟,姜水,孟子

2017-04-18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