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今日作家」村墨人 ‖ 那山 那水 那土地(散文)

时间:2011-05-07

五指山,它的主峰海拔高度达1867米,因峰峦起伏形似五只手指而得名

提示:本文共有 49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那山,那水,那土地

图文/村墨人

海南岛有座名山,叫做五指山(五指山市曾在1986年被称为通什市,直到2001年才更名为现在的五指山市)。五指山,它的主峰海拔高度达1867米,因峰峦起伏形似五只手指而得名。五指山是海南岛的象征,它被誉为中国的名山之一,这里有原始的热带雨林,有千年的古树,也有千姿百态稀有的热带植物。当您漫步走进五指山热带雨林时,您会听到静谧的山谷潺潺的流水声和清脆的鸟鸣声,您会看见那种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山谷那种神秘的世界,进而构成一幅幅奇特瑰丽的风光景色,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宛如进入梦幻仙境一般。当您徜徉在那条山间弯延曲折的木栈道时,就会感觉山路是那么的悠长且陡峭而险峻。有时徒步行走劳累了,游人们就会中途间歇,也有些年长者精神抖擞,依然徒步登高望远,不惧疲劳。登到山间木栈道最高处时,已经达到了终点,再徒步前行已无路可走,真要徒步攀岩登上五指山顶还有一段非常险峻艰难的距离。可眼前木栈道的终点,就是一个非常高耸仰视有着几十丈高的大瀑布,瀑布流水声势浩大,极其悦耳,瀑布声和流水层层叠起,泛起的浪花形成一幅壮美的画卷。游人们能够到此一游,实属辛苦,但非常值得,来自八方游客的朋友,每天人潮如涌,为了能够到达此处,游客们早已把疲惫置身肚外,聆听着山谷那种美妙的瀑布声,它像是在召唤着人们勇敢地前行,瀑布流水生生不息,那种咆哮美妙的节奏声,在传达着一种时代的强音,那种白浪滔天的瀑布景色,游人们一定会迫不及待等候拍照留影,都想在这里留下一张张难忘的美好瞬间。

五指山,高耸巍峨,气势磅礴。若您乘车行驶在密林环绕的山路,可以举目远眺五指山的峰峦,一边观看一边欣赏山路旁那茂密的槟榔谷和椰树林。五指山啊,五指山,您是一座美丽的山,蓝天白云为您妆彩,阳光雨露滋养了您绿色的外衣,鸟语花香四季都在为您欢唱,高富氧离子的空气给了您挺拔屹立的根基。五指山,我爱您,因为您的美名驰中外,您是五指山人民的骄傲,海南人民为您自豪。五指山,您是一座英雄的山,因为当年红军曾沿着山路把敌歼。五指山,您挺拔屹立,您英雄壮美,您是海南人民的脊梁,也是海南人民的相依。您跳动的心脏澎湃着大地,您美丽的外衣令世人向往,人们对您的情深似大海,对您的壮美驰中外,您孕育了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您不断召唤着探险勇敢者的攀岩前行,您确实令世人敬仰,您已经成为了海南人民最美的形象。

海南岛有条名河,叫做万泉河。万泉河在古时候称为多河,后来元朝文宗皇帝把它改为现名万泉河。万泉河是海南人民的母亲河,它位于海南岛东部的琼海市,发源于五指山,是我国海南省三大河流之一,河流全长约160多公里,河流流域面积达3693平方公里。万泉河上游两岸峰峦起伏,河谷狭窄,水流湍急,沿河下游支流多,河面开阔,诸水汇合。在河流的两岸,您可以看见椰林和蕉园夹岸的秀美风光,万泉河最美之处的景色是在出海口,因为这里集江河、绿岛、海港、沙堤等景观于一地,是世界上河流出海口中自然景色最美的地方之一,因此,它被誉为中国的"亚马逊河“。

2016年秋天,我来到了阔别已久的琼海市博鳌入海口,亲眼目睹了万泉河投入大海怀抱的美景,目睹了万泉河水的千重浪,荡起的浪花一朵朵好似您舞动的音符起落,您在永不停歇地唱响新时代的足音,让游人们赤脚在金色的沙堤上漫步踏浪,尽情聆听着您绵绵不断吹响的前进号角。我爱您啊,万泉河水!因为您甘甜清澈,从未受到任何污染的侵袭,您是我看到过环境最美的热带河流,可游可看的两岸槟榔、胡椒、香蕉园和热带作物走廊,都会让游人们流连忘返。万泉河,您是一条母亲河,千百年来,您滔滔不绝汇入江海,您滋养着富饶的大地,养育着海南一方人。万泉河,您是一条英雄的河,因为当年红军曾用河水煮野果,红军在这里把敌人赶下河。万泉河,您是一条美丽的河,您河水清澈见底,风景如画,美名远扬,您舞动的每一朵浪花,都会荡起人们对您美好向往的涟漪。

一曲曲不朽的红军赞歌,让世人永远铭记您,让我们重温唱响起那首经典红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双手接过红军的钢枪,海南岛上保卫祖国。啊,五指山!啊,万泉河!您传颂着多少红军的故事,您日夜唱着红军的赞歌……。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万泉河水清又清,军民团结打敌人,万泉河水清又清,军民团结向前进!

海南岛有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块土地就在三亚。1977年秋,我肩负着新疆农垦系统南繁科研任务,受上级委派来到了海南岛天涯海角的崖县(现今的三亚),南繁基地建立在荔枝沟公社(53612部队)师部农场,农场距离崖县(三亚)约十公里,交通便利。当年,我和单位的三位同事一行来到海南岛崖县(三亚),和我一起从事南繁玉米育种的还有一位同事,另一位是从事棉花三系育种的科研人员。回想当年,我们南繁生活条件是很艰苦的,去海南时都要自带行李和被褥,自带生活食用油和兑换的全国粮票,还要携带必备的作物育种材料和玉米杂交授粉用具等等,到达三亚师部农场后,农场领导给我们安排在一座用钢架制成的房屋,钢架屋顶是用稻草落成的,房屋墙壁只有半壁,约一米五高左右,半壁上方全部裸露,墙壁是用草泥垛成的,房屋空间很大,能住十几个人。床是用一根根竹杆制作成竹筏当床板用,床下用六根木桩固定当床腿,床架上面挂着蚊帐,因为三亚四季蚊子多,防止蚊虫叮咬,房屋住进有十二个人,吃饭在农场食堂临时搭伙,搭伙吃饭要携带全国粮票和钱到农场场部买饭票,农场食堂一日三餐全吃大米,吃的油是棕榈油,平常吃顿肉是很难得的,生活差,每月口粮单位有定量,但基本上都会超标,粮票不够用时,单位领导就会及时添补从新疆邮寄过来,到了玉米生长后期,工作休闲一点的时候,我们就自己起灶开伙做饭吃,调节一下生活,可以吃上肉和海鲜,虽然居住和生活条件艰苦,每天工作也很劳累,但觉得很温馨,生活很充实,因为都是来自新疆农垦系统的南繁人员,经常在一起说笑话,聊家常,叙友情,谁有困难就彼此帮忙,像是一个大家庭,有领导带队,队伍中有年轻者,也有年长者,这就是当年我们创业时的生活环境。

三亚地处海南岛的最南端,它处于北纬18度区域范围内,其热量资源丰沛,当地水稻是一年三季,主要是这里长夏无冬,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冬季温暖,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素来就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因此,来自全国多省区市的农业科研单位南繁人员都纷至沓来会集到这里,在这个天然大温室里,开展各类作物育种和制种,加速了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进程。三亚气温高,各类作物生长快,生育期短,稻可三熟,菜满四季,这里已成为我国农业科研人员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也是国家浩大的农业科研队伍进军海南早出成果的前沿阵地。

我在三亚的南繁育种基地,面积不大,只有0.6亩地,基地前作全是稻田,黑灰色酸性土质,土壤条件肥沃。因地块小,耕地基夲都是用水牛犁地,犁地效率很低。1977年是一个特殊的大旱年份,降水少,天气炎热,虫灾严重。玉米(棉花)播种都是人工点播,播下后七天左右就可以达到齐苗。玉米出苗后,又面临着虫灾,主要是蛴螬和地老虎幼虫啃食玉米叶鞘和根部,害虫猖獗时能把一株株玉米幼苗咬断,为了保全苗,我们每天早下地晚回家,每天头顶着烈日,脚踏着热土,赤裸着脊背,身穿着短裤,脚穿着拖鞋,整天奋战在这六分田里。玉米苗期田管主要是人工除草施肥打药,由于不习惯戴草帽,脊背被烈日严重灼伤,后背皮肤脱去了一层层大皮,皮肤脱落后露出通红的嫩皮,晚上睡觉触碰会感到格外疼痛,不能平躺在床席上,只能侧卧着睡觉。为了确保基地玉米幼苗不受虫灾,我们几乎天天背着药壶打药防治害虫,因为害虫大多昼伏夜出潜伏在土壤里,所以防治上难度大,我们只能在一株株幼苗根部周围灌药治虫,等待幼苗逐渐长大,害虫啃食危害就减轻了。

玉米拔节后,到了玉米生育需水临界期,玉米急需要灌水,可是农场灌溉水迟迟等不来,因此,我们不等不靠,在玉米拔节前,我们就在基地旁人工挖井,自找水源,当挖到不足一米深的时候,地下水就冒了出来,而且水质清澈,我们看见了水,就像找到救星一样,格外高兴和兴奋。有了水,玉米的饥渴就会缓解,生长发育就会加快,我们有了水井就可以浇地,看到玉米一天天长高,我们的干劲就十分的高涨,每天高高兴兴下地,肩挑着两个大木桶,每天奔波于田间地头。人工浇地时,要先将每行玉米开好沟,然后在井口打水一桶一桶隔沟灌溉,日复一日,玉米旱情慢慢缓解。由于劳动强度大,我们每天都汗流浃背,天天要冲洗二次澡,田管阶段,我们几乎每天围绕着浇地抗旱为目标,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并已成为常态。由于天旱炎热,我们横下一条心打持久战。肩膀磨破了,手脚起茧了,脸也晒黑了,背心穿烂三件,拖鞋穿破五双,一米八高的小伙儿,体重减到了120斤,尽管如此,天天还是很开心。到了玉米开花人工授粉阶段,我们已经连续人工挖了三口井,因为头一口井终会有枯竭的时候,最深的井挖到约三米深。上海南繁队基地离我们不远,每次下地干活路过,看到我们人工挖井挑水抗旱的情景,他们就会很感动,夸奖我们新疆农垦南繁队员们能干,能吃苦。1978年春节将至,新疆农垦总局领导发来慰问信,充分肯定了农垦系统全体南繁人员,在这场抗旱情战虫灾战役中所取得的骄人成绩,鼓励全体南繁人员再接再厉,取得最后胜利,至此春节到来之际,向大家表示问候!大大激发了全体南繁人员的抗灾信心。玉米人工杂交授粉结束后,我们就有了休闲的时候,可以到其它省区市南繁基地观摩学习,相互交流经验,增进了解,汲取各方专家经验和智慧,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取长补短,使我们获益匪浅。此后我们与上海、北京、河北、河南、江苏、湖南、广西、贵州、黑龙江、辽宁、山西等省区市南繁队员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之后基地玉米也最终等到了成熟收获的季节。

1977年过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尚未恢复成立,我又连续三年去到海南南繁,海南三亚师部农场的南繁基地建设也在逐年的改善,新疆已经在此建起了南繁指挥部大楼,在海南三亚师部农场,再也不会住毛草房,睡竹筏床,现在南繁人员住的是楼房,稍差一点的也是砖瓦平房,而且床铺被褥、锅碗瓢盆、电视、电话、洗澡、用餐等设施样样俱全,南繁基地各项作业近些年来也不需要南繁人员操心,有专业劳务人员一手管理,你只需要在玉米(或棉花)即将开花授粉或收获的时候,关键的技术节点才由南繁人员亲手操作,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南繁人员的劳动强度。由于国家对海南南繁科研基地的高度重视,三亚于2005年4月成立了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它主要以南繁育种、热带果蔬、南繁服务、南繁成果转化为核心,充分挖掘国家南繁育种制种资源优势,建立南繁事业地方科技配套支持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为基础的科技服务中心,它将为我国农业科研基地建设搭桥,为国家农业科研一线南繁育种大军增彩,并且必将会谱写出一曲曲不朽而动人的赞歌!

2017年,我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三亚师部农场,如今农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场部也建起了三层楼房,新疆南繁培训大楼高高耸立,农场住区楼房处处可见,面貌焕然一新,当年我住过的黑砖瓦房被遗弃在一片废墟当中,至今尚在。当年我下地走过的田间小路,依然还那么的清晰可见,路旁的马尾松还那么的挺拔熟悉。田还是那块田,路依然是那条田间小路,离别四十年了,终于圆梦又回来。当我走进基地,那种泥土的清香和田园风光立刻折射在眼前,不由得回想起当年南繁艰苦创业时的情景,令我浮想联翩,历历在目,激动不已。今天看到的基地确有改变,从前的小块地,现在变成了一片大块的水田,这块水田如今成为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水稻科研中心,基地旁边建起了两扇铁门和通往田间的水泥路面,铁门左侧并列竖写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基地"字样;铁门右侧是袁隆平的亲笔题词:"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十二个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四十多年过去了,但我依然深爱着海南岛的山和水,是因为您的英名和壮美;我更深爱着海南岛的这方土地,是因为我曾经的青春岁月和汗水洒在了这里……

这是当年作者的南繁基地,现在是袁隆平水稻科研中心

这是袁隆平水稻科研基地大门

这是新疆南繁培训大楼

这是如今环境优美的三亚师部农场场部

这是当年作者在师部农场南繁基地玉米人工授粉时的情景

这是当年新疆农垦系统南繁队员及队领导全体合影,后排中间为本作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今日作家」村墨人 ‖ 那山 那水 那土地(散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今日作家」吴秉信 ‖ 过年吃食(散文)

「今日作家」吴秉信 ‖ 过年吃食(散文)

花儿,素油,母亲,馍馍,面粉,哥哥,面糊,小凉,方法是,味道,孔眼,我家,温水,爽爽,白面,蒸馍,蘸上,锅底,铲子,黍子,黄色,制作而,然后在,吴秉信,金贵,闻得香,一锅,对哥,红点点,上金

2018-07-21 #故事阅读

「今日作家」王栋 ‖ 圆梦(散文)

「今日作家」王栋 ‖ 圆梦(散文)

英雄儿女,故事片,电影版,书成,发现了,书亭,宝贝,愿望,我的青春,王栋,刘世龙,周文彬,各大,张映哲,微微,王成,王复标,王文清,田方,王芳,在我,春之梦,长春电影制片厂,痴心不改,一大,六十年代,下子,之列,抗美援朝战争,年代

2017-12-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今日作家」陈克 ‖ 到坝上拍高秋(散文)

「今日作家」陈克 ‖ 到坝上拍高秋(散文)

草原上,相机,高岭,景观,草原,莽原,草地,蒙古包,速写,陈克,五阿哥,六个梦,可依,安祥,尼玛堆,居高临,白得,艾敏河,苏友朋,赵薇,远山,马群,黄白绿,在风中,像江,大草原,家一,成一,边山,阴山下

2015-12-28 #故事会

「今日作家」江雨林 ‖ 橡胶大院的老故事(散文)

「今日作家」江雨林 ‖ 橡胶大院的老故事(散文)

单位,研究所,橡胶,球队,作家,刊物,厂区,对方,机会,篮球,篮筐,工作,研究,康志刚,西大,上大学,好的,实验大楼,橡胶厂,大院,专家,业余时间,人物,企业,体力,作品,作用,全国,八十年代,国家

2020-01-25 #短篇故事

「今日作家」王嘉雪 ‖ 谁的青春不迷茫(散文)

「今日作家」王嘉雪 ‖ 谁的青春不迷茫(散文)

青春,少时,少年,方向,画面,我的心,有些人,王嘉,史铁生,指导老师,个人,一段时间,伤痛,作者,块石,单元,内心深处,光芒,前方,动力,学会,年少时,幻想,感觉,挫折,时间,梦想,毒药,疑问,理想

2007-07-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今日作家」叶少波 ‖ 孔子入周问礼乐(散文)

「今日作家」叶少波 ‖ 孔子入周问礼乐(散文)

孔子,周问礼,老子,洛阳,史记,弟子,碑刻,司马迁,圣人,乐至,南宫,鲁君,多年前,孔子世家,事件,史料,后世,老聃,若愚,骄气,交流,孔子家语,清朝雍正,乐文,叶少波,修文庙,于鲁君,从鲁国,其年,关文

2016-05-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今日作家」兀永升 ‖ 田家庄里故事多(散文)

「今日作家」兀永升 ‖ 田家庄里故事多(散文)

宇飞,村里,田家庄,赵武,村民,辣椒,驻村,项目,工作队,产业,媳妇,干部,懒汉,政府,第一书记,就没有,或许是,书记,屋顶,村干部,疫情,公司,庄里,和村,好的,项目部,田家,两口子,共产党,古村落

2014-11-11 #长篇故事

「今日作家」王长柳 ‖ 记忆里的童年乐事(散文)

「今日作家」王长柳 ‖ 记忆里的童年乐事(散文)

伙伴们,杀猪菜,家乡,同学,篮球场,篮球,争论,月光下,记忆里,一家,书本,小路,总能,白肉,输赢,邻居家,不知为啥,孩子们,杀年猪,那可是,不约而同,柳一,家平,小红,向家,地凑,小饭桌,幸福时刻,来一碗,老高家

2018-07-1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