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母爱的羁绊》:母爱能滋养孩子 带刺的母爱则羁绊孩子一生

时间:2011-05-16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考虑自杀的最大因素,来自父母

提示:本文共有 42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据统计,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考虑自杀的最大因素,来自父母。

这太令人震惊了吧?!

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俗语:“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尤其在说到母爱时,我们的脑海中会迅速浮现出“伟大”、“无私”等形容词。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其实,“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句话并不是说父母不会犯错,而是重点强调父母对子女的心都是好的,无论是是溺爱纵容还是严厉管教,都是出自一片爱子之心,但是,用错了方法的爱,往往让子女受伤更深,却不自知。

爱来自于父母,伤害往往也来自于父母。而且,无论是爱还是伤害,都将被孩子继承下来,传给下一代。

我最近在读《母爱的羁绊》,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出发,剖析了母女关系中复杂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疗愈母亲所带来的创伤。文字平实温暖却又发人深省,书中例举大量女儿们的心声,引人共鸣,心生同情。

当我看到其中一些章节的内容时,也会不自觉地结合之前看过的现实例子,带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喜欢湖南卫视《少年说》节目,因为它像挑破现实表皮的一根细针,露出平静的表面下那些真实的冲突和创伤;它像一个万花筒,折射出中国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种种问题。

节目中,无数受伤的孩子登上勇气台,对父母喊出心声,令人动容,引人反思。

接下来,我想结合节目中一些孩子的陈述,根据《母爱的羁绊》中的相关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一些建议,与各位家长共勉。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我们探讨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对母亲角色进行口诛笔伐,也不是为了将责任甩锅给“原生家庭”,而是为了找到创伤的源头,是为了更好的自我疗愈,摆脱母爱的羁绊,是为了创伤不再代代相传。

《母爱的羁绊》:自恋型母亲的3种类型

作者卡瑞尔·麦克布莱德,是著名的治疗家庭问题方面的专家,已有28年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她通过临床工作研究大量的案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发现了自恋型母亲对孩子,尤其是对女儿,有很深的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麦博士在写作本书时,得到了她那位曾经羁绊她的母亲的支持,虽然老太太担心会被女儿写成一个坏妈妈,但终究还是祝福了女儿,这无疑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

母爱的羁绊¥31.2京东月销500购买

“自恋”一词最早出自古希腊的一个神话:纳喀索斯是一位非常英俊的少年,他被自己的倒影所迷住,不吃不睡,无法自拔,最终憔悴而死。

自恋就是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自我陶醉的行为表现。《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将自恋归为一种人格障碍。

事必躬亲型、心不在焉型和这两种类型的混合型,是自恋型母亲的3种类型。

1、事必躬亲型母亲

对女儿无微不至、事必躬亲,她们为孩子付出一切,并沾沾自喜甚至自我感动着,却对女儿的真正需求毫无察觉。

正如那个把女儿娇惯成“高商低能”的妈妈:

小时候,女儿吃饭不会用筷子,她却不教,只给女儿一个勺子,每次吃饭,她总是不断往女儿碗里夹菜,女儿只管低头吃,导致她上高二了还不太会使用筷子。

当同龄的孩子们已经会自己挑选各种款式的衣服,而她竟然连衣服型号是什么都不知道。

当同龄的孩子们都能为自己的事情拿定主意,而她连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由父母做主。

事必躬亲型母亲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她们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权利,干涉了孩子的成长,她们自以为的爱,实际上带来的却是伤害。

女儿被无用感包围,无法认同“低能”的自己,甚至很可能会成为“巨婴”。

2、心不在焉型母亲

顾名思义,心不在焉型母亲心里没有足够的位置来容纳孩子。

这个类型的母亲,或过分关注自我,或“重男轻女”,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妈妈心目中无足轻重。

被妈妈忽视的孩子,长大后内心总有缺憾。

《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她的母亲对两个哥哥砸锅卖铁,有求必应,但却连辅导材料都舍不得给她买,也不愿意供她上大学。

3、混合型母亲

事必躬亲型和心不在焉型的的混合体,行为表现有些分裂。

比如电影《母女情深》里的那位母亲,总是紧张兮兮地反复检查自己的女婴还有没有呼吸。她甚至通过摇晃女儿,把她吵醒进行确认。而当婴儿哭闹时,她才放了心,然后关起门,让孩子一个人在摇篮里继续哭。

作者还在书中刻画了母性自恋的6张面孔,分别是:浮夸外向型、成就导向型、心身疾病型、成瘾性、不怀好意型和情感饥渴型。

细心观察,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标的例子。

《母爱的羁绊》:自恋型母亲和女儿的10种互动方式

你觉得自己不是自恋型母亲?

据说90%的母亲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恋倾向哦!

以下,欢迎对标自查。

1、女儿总是想得到爱和赞许,但是却永远无法取悦母亲。

有位妈妈总爱把女儿和她的学霸闺蜜放在一起比较,为了打压教育女儿,她甚至残忍地对女儿说:

“你看你成绩那么差,为什么她会跟你做朋友?”

当女儿委屈地向她喊话:“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

妈妈却固执地表示“我是为你好,因为如果不打压,你很容易会飘。”

其实女儿的诉求很简单,她知道别人很优秀,可自己也很努力了,她只希望妈妈不要总是再拿别人家的孩子跟她比较,希望妈妈可以多夸夸她。

然而在这位妈妈看来,所有夸赞的话语都犹如“糖衣砒霜”,只有不断打击、打击、再打击,才是真正“为你好”。

2、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你感觉怎么样。

有位妈妈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喜好,强制决定孩子应该上哪些兴趣班。

女儿向“霸道”老妈发出了灵魂质问:“妈妈,非洲鼓、舞蹈、美术、乒乓球……都是你喜欢的,没有一个是我喜欢的。”

妈妈却表示,“你的人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能因为不喜欢就不上”,她说最近又给孩子看了很多特长班:骑马、跆拳道、羽毛球,而且还报了一个化妆班。

“化妆班,化妆,很美的!”

3、母亲爱挑毛病,指责别人。

这大概是很多母亲的通病了,我的小姑子就曾不止一次在我面前埋怨自己的妈妈“毒舌”。

节目中也有一位女生吐槽:我的妈妈一定很苦,毕竟她的嘴那么的毒。

哦吼,你真是一个人才,你怎么考成这个鬼东西的呢?你要是再考成这样,你就不用来学校了。哪凉快哪呆着去,你看看我的智商,再看看你的,真是半点没有遗传。

你看看你,眼睛都长哪里了,你哪里觉得这个衣服好看,这面料又土又旧又廉价又幼稚,请问你买回来干嘛,做装饰品吗?你以后要是再买这样的衣服,我就把你的和你的衣服,一起丢出去。

但是我就是啥不也不干,你还是不肯放我过。我弟在写作业,你就会来一句:“哎呀呀呀呀,你说说你,以后要好好学习,不要像你姐一样干啥啥不行,学习真是一塌糊涂,喔呦,啥都干不了。”

总是对女儿冷嘲热讽,还自诩“犀利直白并无不妥,是有效的沟通方式”,孰不知,柔软的舌头最伤人!

4、女儿和妈妈之间没有隐私,她不尊重你。

查手机、偷看日记大概也是很多妈妈的“拿手好戏”。

这不,有位妈妈强势地对女儿说:“我特别想要知道你的全部。”

因为老师拖堂,女儿比平时放学晚了点,一到家妈妈就开始夺命三连问:

你为什么这么晚回家?是不是早恋了?不是早恋为什么这么晚回家?

我的事情,我妈妈全都知道。我觉得手机是我最后的私人空间了所以我改过几次密码,但在我妈妈眼里,改密码=有秘密=早恋。我妈妈会半夜进我的房间,用我的指纹开过我的手机。”

5、母亲会嫉妒女儿。

6、不支持女儿的自我表述。

7、家里所有的事都得围着母亲转。

8、母亲没有同情心。

9、母亲无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10、自恋的母亲会把女儿当朋友,而不是女儿。

【互动:以上你中了几条?还能理直气壮认为自己不“自恋”的妈妈请举手!】

自恋型母亲的女儿们

自恋型母亲养育大的女儿,最终却会成长为两类人:高成就动机型和自我破坏型。

这两类孩子看似成长路径、人生成就完全不同,但是其内心本质是一样的,通常会有以下特征:低自我价值感、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

自我破坏型的人的特点:容易破罐破摔,自暴自弃;用各种成瘾物来麻痹痛苦;在自我破坏的生活方式中无法自拔;成就水平很低。

她用行动和境遇“迎合”自恋母亲,向她证明自己确实不够好,不值得被爱。

高成就动机型代表人物:《都挺好》苏明玉

因为遇到了亦父亦师的蒙总,对苏明玉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努力奋斗,成为更好的人”这一信念支撑了她的整个成长,她终于可以在母亲面前挺起腰杆,证明自己的优秀和价值。然而她还是不快乐,自恋型母亲带给她的创伤,伴随着她半生的挣扎。

有自恋型母亲,女儿们该如何自我疗愈?

简而言之,接受过去,改变自己。

第一步,认识到自恋母亲的客观存在,接受母亲的缺点。

《奇葩说》中,有一次马东和蔡康永谈到“原谅”。

马东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蔡康永说:“那不是原谅,那是算了。”

第二步,真实地面对这些问题带来的情绪,感受真实的情感。

过去的伤害是真实存在的,怨恨也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女儿们大可不必自我谴责,不必怀着“不原谅”的愧疚,可以选择“算了”,然后继续好好的生活。

世上没有绝对的好妈妈,也没有绝对的坏妈妈,尽管母亲有自恋人格障碍,但她也非一无是处,女儿们不要忘记母亲给予你的礼物,比如生命、天赋、明亮的眼睛等等,并始终对此感恩。

第三步,重建积极的观念,心理上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终结“自恋遗传”

心理上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母爱的羁绊》作者给出了三个步骤:

① 弄明白母亲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你身上的;② 理解并解决妈妈和其他人的嫉妒;③ 消除内化的负面观念。

不必讨好,也不要期待妈妈的改变,当自己跟妈妈的意见不符时,坚持自己独立思考。

情感的遗传如同基因遗传一样,代代相传,一些家族传承着令人喜悦、赞叹,以及让孩子心怀感激和自豪的品质,另一些则让人心碎,并且具有破坏性,它们不应该传给我们的后代!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学会共情。

即同情理解母亲,也能换位在孩子的立场去接纳她。

2、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

不做把情绪甩锅给孩子的母亲,更避免暴力对待孩子。

3、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

教会孩子敢于做真实的自己,不在刻意讨好中迷失自己,也不对别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和幻想,坚持独立思考,勇于承担。

4、父母爱孩子,是因为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因为他们能做什么。

用无条件的爱滋养孩子,而非用自我的价值认定羁绊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无条件被爱,被接纳。

写在最后:

不用担心从自己的母亲那儿习得了“自恋人格障碍”,接受现实,积极自我疗愈。但愿这本书,也能带给你智慧、勇气和力量。

附上《母爱的羁绊》目录,给需要的人——

——感谢阅读——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母爱的羁绊》:母爱能滋养孩子 带刺的母爱则羁绊孩子一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老兰/(诗歌)母爱无疆——为三八妇女节题

老兰/(诗歌)母爱无疆——为三八妇女节题

女性,三八妇女节,年龄,妇女,母爱,词汇,一生,三代人,博爱,乳汁,历史,国际,女同胞,孩子,婴儿,妈妈,胸怀,日子,无疆,把儿,日月同辉,母亲,母性,爱子,灯油,滋养,沧桑,男性,父母,血脉

2016-02-19 #故事阅读

《中国诗词大会》:诗词对孩子的教育和滋养 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中国诗词大会》:诗词对孩子的教育和滋养 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诗词,大会,中国诗词,孩子,古诗词,让孩子,语文,对孩子,人生,力量,古诗,情怀,家长,教材,文化,古诗文,李白,中华文化,书籍,兴趣,初中,动力,咏史,小学,意义,教育部,智慧,气质,理想,经历

2014-10-12 #故事会

别再给孩子看白雪公主了 这才是最滋养中国孩子的故事!影响孩子一生的价值观

别再给孩子看白雪公主了 这才是最滋养中国孩子的故事!影响孩子一生的价值观

传统节日,屈原,织女,桓景,人们,古诗,姑娘,楚怀王,元宵,中国,故事,日子,春龙节,传统文化,孩子,传说,农历,大师,妻子,嫦娥,晋文公,水墨,王母,百姓,中华民族,习俗,后羿,时候,王山甲,中国传统文化

2020-08-17 #小故事

一生牢记母亲母爱

一生牢记母亲母爱

母亲,母爱,孩子,教我们,儿子,为我们,中一,催人泪下,刻骨铭心,世人,乳汁,生命,砖头,唐山大地震,感人肺腑,大爱,才肯,杨露,杨玉蓉,在母,一生,个人,中华,丰碑,书包,人类,人们,令人难忘,动物,力气

2010-10-30 #故事会

《都挺好》结局意外又感人亲情是一生的羁绊

《都挺好》结局意外又感人亲情是一生的羁绊

苏大,父亲,苏明玉,电视剧,明玉,苏明哲,苏明,习题集,亲情,父母,一直都,吴菲,强得,朱丽,苏夫,花宝,蔡根,蒙提,里多,回家吃,好的,苏家,大结局,二哥,二嫂,亲人,大哥,儿女,大嫂,愚孝

2013-05-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双程》经典的羁绊一生的虐恋情深 尺度略大!

《双程》经典的羁绊一生的虐恋情深 尺度略大!

陆风,故事,程亦辰,剧照,影片,原著,剧情,电影,纠葛,卓蓝,黄靖翔,主角,作品,剧中,少年,小说,感情,情节,朋友,网络,编剧,截图,很多人,每一位,还原度,这个故事,颜值,宇饰,小辰,蓝淋

2013-06-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影响人一生的100个母爱故事:送给母亲孩子和自己的最好的人生礼物

影响人一生的100个母爱故事:送给母亲孩子和自己的最好的人生礼物

母亲,母爱,孩子,妈妈,佚名,故事,文字,生命,影响,最好的人,一生,情感,是一本,人生,精神,读者,刘心武,史铁生,巴尔扎克,池田大作,赵鑫珊,邓军清,感悟母爱,典型,力量,思想,心灵,感情,教科书,标准

2016-04-07 #故事会

《谁的青春不迷茫》学校里相遇 注定两人要成为一生的羁绊

《谁的青春不迷茫》学校里相遇 注定两人要成为一生的羁绊

高翔,学生,时候,班委,生活,好的,青春里,这一天,老师,这个时候,事情,架飞机,变化,考试,他们俩,学校里,这可能,常简,铁朋,在她,大家好,一直以来,一生,上关,一面,一身,同学,人品,仇恨,从小到大

2009-09-1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