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中国唯一带喜县城 山西运城闻喜县 名字来自汉武帝 名人最多县

时间:2011-06-08

中国两千多个县中唯一带喜的县城山西闻喜县,汉武帝起名。中国人办什么事,总喜欢讨喜。但在中国两千多个县中却只有唯一带喜的县,这就是我的家乡闻喜,

提示:本文共有 22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中国两千多个县中唯一带喜的县城---山西闻喜县,汉武帝起名。

中国人办什么事,总喜欢讨喜。但在中国两千多个县中却只有唯一带喜的县,这就是我的家乡“闻喜”,这个名字是汉武帝直接起的名字。

闻喜可以说是山西最有名的县城之一。这里是中国龙的发源地,是著名的“董父豢龙”的发生地;这里曾是晋国都城和宗庙之地,晋国历史后半期最有名的君王要么生活在这里,要么在这里祭祀祖先,例如晋文公就出生在这里;这里是山西甚至是中国名人最多的县城,据统计历代山西名人里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名人都是闻喜人,例如著名的裴氏家族。

今天小马先把闻喜历史上曾经的名字一一介绍,老乡们记得收藏。非老乡们也抽空看看,算是多学点知识。

闻喜地名历史上史书上有记载的共有五种称谓,一是曲沃,二是桐乡,三是左邑,四是闻喜,五是兆亭或洮亭。另有两个别称, “晋国旧都”和“新城下国” 。

这五个名字大多都与帝王有关。

曲沃是闻喜最古老的称谓,曾经是晋国都城和宗邑,也是闻喜最辉煌的时代。曲沃起源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了,至少在西周时就已经有其名了。我们不妨大胆的向前推测,可能在夏商之时,当时已经称之“曲沃”了。而现在的曲沃县当时叫“新田”或者叫“翼” 。为什么以前叫曲沃呢,清代闻喜有位极有学问的人翟凤举曾考证过,他说“闻,闻邑也,志称古曲沃地。曲,曲也;沃,沃也;涑,束也。涑自绛、洮诸流合于吕庄,蜿蜒龙沙凡十数曲,沃墅畴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根据当时闻喜境内的地理状况, 涑水河, 洮河 (沙渠河)等几条河流蜿蜒曲折,而流经地区又有大片肥沃土地,所以称之为曲沃。古曲沃的名称一直延续到秦灭六国以后。公元 221 年,秦一统天下,废除封土地建诸侯的封建政治制度,改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曲沃改名左邑县,属河东郡。同时又置立桐乡县,所以在当时的闻喜境内就有了两个县城。桐乡县城所在地在今天河底的店头堡附近(又一说在闻喜东镇),至今仍然有古城墙遗迹存在。而左邑所在地就是今天的闻喜县上郭村附近。

桐乡城为什么称为桐乡呢,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从闻喜县志上看,认为可能与历史著名的事件“桐叶封弟”有关。

桐叶封弟

周成王与其弟叔虞玩耍,用桐叶削成圭状,授给叔虞,说,以此封你。周公请叔虞的封地,成王说,我是跟他玩的。周公说,天子无戏言。于是封叔虞于晋地。后以此典指帝王封拜; 也用以咏桐叶。

另桐乡一说,大概是当时现在的闻喜一带有大面积梧桐树吧。

左邑城,那为什么称为左邑呢,因为当时的闻喜在曾作为魏国首都的安邑左面(北面) ,所以得此名。

闻喜

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 ,汉武帝从现河津度黄河,经左邑(今闻喜县城附近) 、桐乡(今店头堡) ,当到达桐乡时,闻(听说)破南越(当于今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吕嘉叛乱,大喜,他当即诏令将桐乡(今店头堡)置闻喜县,这就是闻喜得名的缘由。不过这里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是将桐乡更名为闻喜,而不是左邑。闻喜的名字大约一直沿用至今,算起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间虽有短时间更名为其它,但都时间不长。 公元九年,王莽篡汉后,曾把全国许多郡县更名,闻喜也未例外,它把左邑更名为兆亭或洮亭,主要是因为闻喜境内的洮河(在后宫村附近) ,但王莽当政才十多年,其政权就灭亡了。而等到东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之后,约公元 25 年,就“废兆亭,省左邑入闻喜。 ”这也就是将原称闻喜县的所辖地扩大了,兼有原桐乡和左邑两县了。至此,闻喜才又真正的成为一个县。那他当时为什么用闻喜这个名字而不用左邑呢,原因是因为“闻喜”是他的先祖、赫赫有名的汉武帝所赐。虽然用的是闻喜地名,但县治却不在店头堡而改为了今闻喜县城之地。 到唐初,虽然还恢复过桐乡县,但时间很短又废置了。闻喜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从上我们可以看到,闻喜之地,用曲沃之名至少在八百年以上。秦时分为桐乡和左邑,桐乡的名字大概有一百一十年,左邑的名字大约用了二百三十年。兆亭的名字最短,只有十年多。只有闻喜的名字用的最长,已经有二千多年。

“晋国旧都”由来 公元前 1042 年,周成王当政时期,在山西的唐国(今临汾襄汾一带) 发生了内乱, 周公旦灭了唐国, 成王将其弟 “叔虞” 封于唐 (今临汾襄汾翼城一带) ,叔虞的儿子燮,徙居晋水旁(今曲沃县曲村附近),称晋侯,自后称晋。至公元前 745 年, 即晋昭侯元年, 昭侯封他的叔父 “成师” 于曲沃 (闻喜) ,号桓叔,又称曲沃桓叔。而桓叔时其虽然是晋国小宗,但势力已经强大起来,到他的孙子曲沃武公时,伐晋缗侯,灭掉了大宗的晋国。按当时周代的宗法制度,这是篡逆行为,但曲沃武公采用贿赂手段将原晋国的国之重宝送给了周天子周禧王, 周禧王受了贿赂就命曲沃武公代晋为诸侯,更号为晋武公,反而认侯为公了,升了一级,且并了原晋国土地。 曲沃(今闻喜)也就成为了晋国都城。 到了晋武公的儿子晋献公八年,迁都于绛,这样一来,曲沃成了晋国的旧都,遂称为“晋国旧都” 。虽然晋国都城迁到了别的地方,但曲沃(今闻喜)由于是其始封之地,所以一直作为晋(武公之后)国的宗庙之地,即宗邑。清朝时,闻喜城东门所悬两匾中的一块是“晋国旧都” ,即源于此。

“新城下国”的由来 晋献公迁都于绛之后,立儿子申生为世子,而当时由于献公宠幸的骊姬, 想把自己的儿子奚齐立为世子, 就陷害原立的世子申生,让申生离开国都而居曲沃,主持旧都工作。名义上,在祖宗的宗庙之地,实际上远离了权力中心。由于世子在曲沃(今闻喜),所以对曲沃城墙加广加高,因而又称曲沃为“新城下国” 。

老乡们记得关注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唯一带喜县城 山西运城闻喜县 名字来自汉武帝 名人最多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厚重闻喜 我的家乡——闻喜县

厚重闻喜 我的家乡——闻喜县

闻喜,闻喜县,董父,性格,墓地,女人,匈奴,后稷,汉武帝,文化,柿子,莲菜,左邑,汤王山,汉武帝刘彻,舜帝,龙的故乡,人口,一面,全国,人民,历史,南越国,县城,地方,宰相,沟壑,老区,莲藕,养龙

2015-10-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国名人

三国名人

裴秀,曹爽,简介,闻喜县,三国人物,季彦,任廷尉,掾属,裴潜,裴氏,西省,裴茂,大将军,生平,名臣,大族,时期,故吏,河东郡,河东,清阳,经历,袭爵,是怎样,是怎么,东汉尚书令,光禄大夫,少年时,安东将军,魏晋

2020-08-13 #故事阅读

在4200年前 中国古代养龙高手董父与龙的传说

在4200年前 中国古代养龙高手董父与龙的传说

董父,舜帝,养龙,闻喜县,一带,天下,白水滩,牛马,龙是,得路,张开嘴,董泽湖,能腾云,董泽,董洋,道本,东官庄村,中国龙,中华民族,世代,图腾,图形,举国,之国,发源地,只许,后人,实物,圣旨,地方

2009-06-06 #经典故事

闻喜县海天新教育幼儿园被命名为“山西省亲子阅读体验基地”

闻喜县海天新教育幼儿园被命名为“山西省亲子阅读体验基地”

亲子阅读,闻喜县,幼儿园,家长,活动,郭江,亲子共读,新教育,活动中,主席,书香,基地,仪式,全县,山西省,家园,海天,班班,建设,妇联,家庭文化,王红云,妇女联合会,书香苑,和家,和实,示范幼儿园,走进新时代,一体机,专题讲座

2014-01-29 #故事会

晋南传统文化拾遗:闻喜县礼元镇阜底村传统历史文化溯源

晋南传统文化拾遗:闻喜县礼元镇阜底村传统历史文化溯源

董父,董泽,故事,闻喜,赵鼎,烟火,面塑,历史传统,技艺,社火,科技,栩栩如生,安有裔,子曰,于北坡,以弘,刘豫,封董父,岳飞,杜预注,成崇山,玉象,盛于明,莘莘,董泽湖,董泽里,裴氏家族,高阜,高宗立,大将军

2010-10-02 #长篇故事

中国最“郁闷”的县城 说到名字不一定知道 但是说到风景都知道

中国最“郁闷”的县城 说到名字不一定知道 但是说到风景都知道

德清,莫干山,莫邪,古镇,干将,宝剑,景区,江南水乡,美誉,铁水,马蜂窝,四大避暑胜地,旅游攻略,有中国,吴王阖闾,莫干,三胜,等着你,厌倦了,德清县,名字,余脉,主峰,云和,传说,北戴河,县城,国家,天目山,塔山

2018-01-22 #故事大全

山西省闻喜县共产党员刘建忠:为社区疫情防控人员献爱心

山西省闻喜县共产党员刘建忠:为社区疫情防控人员献爱心

人员,疫情,防控,社区,银光,共产党员,所属,小区,执勤,刘佳,刘建忠,献爱心,家园小区,网讯,人口,天旺,后宫,坚守岗位,理事长,家园,工作量,底子,情况,心意,方便面,河底镇,来源,楼长,现居,流动性

2017-03-08 #经典故事

山西的这座县城 号称“中国锻造之乡” 是山西最大的名人的故乡

山西的这座县城 号称“中国锻造之乡” 是山西最大的名人的故乡

定襄,山西,定襄县,阎锡山,五台县,农业,生产,县城,中国,地形,忻州,玉米,经济,艺术,发展,山西人,法兰,阎锡,龙凤山,洪福寺,生产基地,中华民族,代表性,人物,乡镇企业,人士,产品规格,产品,作者,全县

2013-09-0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