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追寻红色记忆 建设甜甜的怀化

时间:2011-06-08

7 月24 日至26 日,记者走进通道,跟随红军足迹,寻找红色记忆,发掘长征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7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悬崖下的墓碑

李明良在小水战斗纪念碑前讲述当时的战斗情况

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用镜头和笔触传承长征精神。7 月24 日至26 日,记者走进通道,跟随红军足迹,寻找红色记忆,发掘长征故事。

通道转兵纪念馆内游客聆听“八壮士跳崖”的故事

八壮士跳崖

小水村,红军长征时曾在这里激战3小时,30 多名红军指战员牺牲,其中8 名战士集体跳下50 米高的悬崖。他们当中,6 人当场牺牲,两人重伤被俘,因拒绝投降被敌人开枪打死。据此,流传下来一段“八壮士跳崖”的感人故事。

7 月23 日,记者来到通道溪口镇小水村,近距离了解那场发生在这里的战斗,倾听当年八壮士集体跳崖的壮烈故事。

村后数个山头组成的大坡界,就是当年小水战斗发生的地方。沿石阶蜿蜒而上,行至半山腰,一座青石铸成的纪念碑耸立其间,这便是小水战斗纪念碑。碑上,萧克将军的题词赫然醒目、刚劲有力:红军精神永存。刻在碑底座的碑文,简要记载了小水战斗的情况。

放眼四周,青山叠翠,溪水潺潺,昔日的战场如今一片宁静,只有山坡上零星散布的几处简易掩体坑遗址,让人依稀能辨别出当年战斗的场景。

“这里是山顶的制高点,视野开阔,85年前小水战斗时,这个坑就是当时挖的机枪作战掩体。”趴在山顶一处深坑里,用手比划着战斗场景,小水村党支书记李明良介绍到,“机枪作战掩体前方就是悬崖,当时8 位红军战士就是从这勇敢跳下的。”听着他的讲述,仿佛耳边传来阵阵枪炮声、喊杀声。

1934 年9 月,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先行探路的红六军团,从绥宁黄桑坪地区进入通道杉木桥地区。9 月15 日,红六军团前锋十八师,行至小水村大坡界时,突遭国民党湘敌五十五旅袭击,小水战斗由此打响。

站在大坡界山上俯瞰,视野开阔,当年红军的必经之路就位于两个山头间的峡谷地带,道路狭窄,不易躲藏。敌人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早已埋伏在道路两边的山上。匆匆赶路的红军部队经过大坡界山底峡谷时,埋伏在山上的敌军突然开火,顿时将红军部队拦腰截成两段。

危急关头,红军指挥部派出一个由30 多人组成的突击排,杀出一条血路,抢占了处于敌后的另一个高地,以掩护主力部队突围。他们所抢占的高地,正是今天小水战斗纪念碑所处的山坡。

随着战士们机枪、步枪、驳壳枪等长短武器齐齐开火,原本以为稳操胜券的敌人背后突然受袭,一时张皇失措。他们以为是红军的增援部队到了,急忙掉转枪头,集中火力向突击排进攻。

硝烟弥漫,炮火连天。在占尽人力、火力优势的敌人轮番进攻下,红军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了枪林弹雨中,最后只剩下8 位战士。但他们毫不畏惧,仍坚持战斗,将敌人死死拖住。子弹打光了,就搬起山上的石头往下砸……

忽然,300 多敌兵从山后的一条小路绕道爬上了山顶,与山下敌人形成了上下夹攻之势。没了退路的8 名红军战士,被逼到了一处50 多米高的悬崖边。

没有豪言壮语,8 位红军战士毫不犹豫地手挽手,纵身一跃,身影便消失在悬崖边。留给敌人的,只有散落在悬崖边已被砸得稀烂的枪支……

战斗结束后,敌人在悬崖下清理战场时,找到了这8 位红军战士。其中,6 位战士已经牺牲,还有两位战士身受重伤。

当时,敌人假惺惺地对幸存的红军战士说,国民党也优待俘虏,只要说出红军部队的下一步去向,就给他们治伤,还发放银元。

面对摆在眼前的这条“活路”,两位红军战士依然选择了拒绝。敌人见状,马上撕掉了虚伪的面孔,将两名红军战士杀害。

记者站在悬崖下往上看,50 米高的悬崖让人生畏,敬佩当时8 位红军战士毅然跳下的勇气。大坡界上英勇不屈的红军八壮士一个个牺牲了,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在8 位红军战士牺牲的地方,当地百姓给烈士们修建了一座合葬墓,每年的清明、八一,当地老百姓,周边部队等都会前来祭奠烈士们。

“英雄姓名无人知晓,烈士功绩永世长存。”今天,硝烟已逝,青山依旧在。虽然无法得知牺牲烈士的名字,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丰碑,永远耸立在人们心中。

通道转兵纪念馆内珍藏的“一担皮箩”

一担皮箩

一担皮箩,因见证了一段长征时期的老百姓与红军战士的军民鱼水情,而被通道转兵纪念馆收藏。

这担皮箩出自一位红军战士的手,见证了一位老人85 年的执着与守望。当年,12 岁的侗族少年杨昌彬和父亲救助过一位红军战士,战士伤愈后打了一担皮箩表示感谢、作为留念。

7 月26 日,记者来到通道万佛山镇流源村丁组,见到了皮箩的主人杨昌彬。

“看他衣衫都成布条了,头上仍戴着一顶有五角星的帽子。一看到五角红星我就知道是好人,于是我劝说父亲把他留在家里了。”现年96岁的杨昌彬时刻铭记着那份深厚的感情,至今依然记得非常清楚,有条不紊地徐徐道来。

“老乡,给点儿东西吃吧……”1934 年冬天的一个黄昏,寒风夹着雨雪,流源村12 岁的杨昌彬和父亲正在家中做饭,突然,一个拄着拐杖,衣衫破烂的年轻人推开门,有气无力地说,话没说完,就昏倒在地上。

杨昌彬和父亲马上把他扶到家里,从他帽子上的五角星了解到,这是一位红军战士。仔细一看,发现这名红军战士的左脚被子弹打穿,伤口血肉模糊,流脓生蛆。原来这是一名在湘江战役中受伤的红军战士,叫邱显达,22 岁,江西人。

杨昌彬老人(中)讲述“一担皮箩”的故事

此前,村里也有红军经过,在接触中,村民们发现这些战士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常常为群众挑水劈柴。杨昌彬和父亲知道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是老百姓的队伍,于是悄悄地收留了重伤的邱显达。

为了不被国民党官兵发现,父子俩每天偷偷上山采药,给邱显达治伤。因为伤口灌脓生蛆,散发着恶臭,杨昌彬不时为邱显达抠蛆虫挤脓水洗伤口。有一次,父子俩上山采药,一不小心同时滚下山坡。杨昌彬的大腿被石头擦掉了一块皮,满腿是血,他父亲的左手也骨折了。第二天,父子俩又忍着疼痛,继续上山采药。

“当时,我们经常在一起,他比我大十岁,我喊他‘阿哥’,总是喜欢听他讲红军的事。”杨昌彬说,在养伤的日子里,“阿哥”邱显达会给他讲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讲共产党带领穷人闹革命的故事。从此,杨昌彬就记住了红军,记住了共产党。

几个月后,邱显达的伤痊愈了,跟杨昌彬父子表达了想走的意思。杨昌彬很舍不得说:“阿哥你别走,留下来吧,和我们一起种田。”邱显达用伤腿蹬地,跳着说:“你看,我的伤全好了。我是一名红军战士,一名共产党员,我得去追上队伍!谢谢你们的救命之恩。我没有什么报答你们的,我原来是一个篾匠,我就织一担皮箩给你们做个纪念吧。”于是,他上山砍来楠竹,开始没日没夜地织。一个星期后,一担皮箩就织好了。

红军阿哥的手艺好,打的皮箩又密又牢,像指甲壳一样光滑。皮箩打好了,阿哥也要走了,杨昌彬很舍不得。在村口的大树下,邱显达给杨昌彬父子连磕了三个响头,哽咽着说:“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回来看你们。”说完,就依依不舍地走了。杨昌彬望着阿哥远去的背影,泣不成声,大声喊道:“阿哥,你一定要回来!”

85 年过去了,邱显达这一走就再也没了消息。当年的吊脚楼也翻新了,杨昌彬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变成了一位白发老人。他常常独自一人来到当年与阿哥分别的村口,望着阿哥离去的方向,喃喃自语:“阿哥,你在哪里?怎么一点儿消息也没有?怎么还不回来呀?”

多少年来,杨昌彬一直珍藏着这担皮箩。每当看到皮箩,往事就涌上心头,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他常说:“留住皮箩,就留住了红军精神,留住了侗乡人民对红军的热爱,对共产党的拥护。”

人们把皮箩故事编成歌:“门前青山坡连坡,我送红军出山窝。我的侗家老阿哥,你的恩情记在我的心窝。我的红军小阿哥,你负重伤痛在我心窝……收下这担小皮箩,看见皮箩就想起我的哥。”

这担皮箩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好看的深红色,像上了漆一样。如今,它静静躺在通道转兵纪念馆的展厅里,成为红军与百姓深情的见证。

通道转兵纪念馆珍藏的“红军秤”

一杆红军秤

上湘村,距离通道县城60 公里,2014 年入选国家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寨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溪河穿流而过;吊脚楼、风雨桥、鼓楼、寨门与后龙山原始次森林交相辉映。

85 年前,红军长征时经过这里,一位红军战士给首长买鸡,没有秤砣,用手雷制作了一个特殊的秤砣,留给了当时卖鸡给他的老婆婆。这杆秤被当地侗乡人民称为“红军秤”。

7 月25 日,记者来到通道播阳镇上湘村,从卖鸡老婆婆黄细妹的曾孙黄力勇口中,寻找“一杆红军秤”故事。

1934 年的冬天,中央红军红一军团某部在播阳上湘村宿营。当时有位红军首长血战湘江受了伤,身体十分虚弱,担任首长警卫员的红军战士非常着急,在村子里到处寻找,打算给首长弄点营养品补补身体。

找来找去,发现寨尾一位老婆婆家有两只母鸡。红军战士高兴极了,便向那位老婆婆求情:“老人家,你的鸡卖不卖?卖一只给我们好不好?”老婆婆不懂汉语,耳朵还有点背,她听到的意思好像是指身体好不好的意思,所以老婆婆回答说:“赖么,务性尧赖(我的身体很好)!”但红军战士听后,认为她同意了,便从鸡笼中取出一只鸡。

“我太婆当时并没有听懂他要买什么。直到他拿出鸡才明白。”黄力勇告诉记者,当时红军战士来家非常客气,第一次见到当兵的会这么客气地跟自己说话,他家太婆也愿意跟他交流,看到要买鸡,也就愿意给他。

买东西得有秤,分斤两。红军战士在屋子中找了一遍,只看到了一杆无砣的秤。有秤没砣也没办法秤啊,此时红军战士灵机一动,把背上背的手雷充当秤砣,挂在天平准星上刚好合适。红军战士把捉来的鸡挂在秤上一称,不多不少,刚好3 斤。红军战士以高于市价的价格付给老婆婆一块银元。

乡亲们看到红军买卖公平,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和国民党的队伍完全不一样,很受感动,都说红军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于是纷纷拿出自家的腌鱼、腌肉来招待红军。把家里不多的粮食拿给红军做军粮,红军一一照价购买。

红军走了,但这杆手雷秤红军没有拿走,后经安全处理,成了“秤砣”。为了纪念红军,侗家人称这杆秤为“红军秤”。从此,“红军秤”被人们当作村里的公平秤,称谷称米都要用它。村里人从外地买回油盐,都喜欢到“红军秤”称一称才放心拿回家。有些走村串巷的油盐商贩常短斤少两,但只要用“红军秤”一称,他们便无话可说,只好乖乖地补足分量。

记者在黄力勇家里并没有看到这杆“红军秤”,只是他拿出了一把锈迹斑斑的匕首,他告诉记者这是当时和红军秤砣一起留下的,一直被家人珍藏着,没有使用过。

在通道转兵纪念馆里记者终于见到了“红军秤”,这杆秤为侗乡群众排难解纠不可胜数。人们每天几次、几十次地使用它,秤杆已油光可鉴,放在暗处也闪闪发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的铁纪律,“红军秤”的故事已在当地广泛流传,成为美谈。

记者手记:

走进通道,85 年前红军队伍已无处寻访;古巷道中,人呼马嘶的声音早已消失。然而,“八壮士跳崖”“一担皮箩”“一杆红军秤”等红色故事,却让人为之动容。

红军长征时期,队伍纪律严明,才有了经过流源村时,“一担皮箩的故事”。红军队伍坚定的信仰,无畏的勇气,才有了小水战斗时,“八壮士跳崖”的壮烈之举。红军队伍所经之处,秋毫无犯,才有了“一杆红军秤”的军民鱼水情。

那匆匆而过的身影,尽管发生在85 年前,却让侗乡人民久久不能忘却。当杨昌彬讲起他和阿哥邱显达的故事时,我们担忧他的身体,让他休息下,但是话匣子一打开他完全停不下来,这里饱含的是深情,也是思念。

红军长征在人民心中播种了信任,在中华大地上收获了民心。鱼儿离不开水,草木植根于大地。几十年来,我们的人民军队正是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的党员干部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教育引导一代代人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前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图/文 本报记者 杨智伟 通讯员 黄俊)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追寻红色记忆 建设甜甜的怀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宝塔夏家垅:讲述红色故事 建设绿色家园

宝塔夏家垅:讲述红色故事 建设绿色家园

夏家,将军,面积,长廊,红色记忆,杨超,休闲娱乐,和平年代,绿色家园,党员,任县,人民,切入点,分区,基因,岳山,山林,宜居,大门,对联,总人口,康家,德安县,耕地面积,水域,村庄,文章,政委,时刻,新村

2011-09-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红色记忆作文800字范文

红色记忆作文800字范文

湖州,梦想,青年,我不会,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梦想,宜居,建设,青春梦,世博,中培,区的,张丽莉,智则国,米香,袁隆平,高铁梦,为人民服务,中国梦,乐活,高新工业园,小时候,大人,中华民族,个人,中实,信心,人为,人们,体育

2020-09-03 #小故事

海丰新山村:唤醒红色记忆 焕发扶贫“精气神”

海丰新山村:唤醒红色记忆 焕发扶贫“精气神”

新山村,村民,红色,贫困户,党建,海丰,党员,收入,扶贫,培训,建设,红色记忆,产业,农家乐,村里,海丰县,游客,红色村,活动,吕正,李娟,陈欣欣,革命遗址,全村,优势,丽江,基层,多赚,班子,红色旅游

2018-07-20 #小故事

一股“红色记忆”热潮在揭阳大地涌动

一股“红色记忆”热潮在揭阳大地涌动

揭阳,老区,系列报道,革命故事,历史,概况,革命老区,基因,媒体,市地,强国,精神,红色,工作,培养学生,学习平台,娓娓,师林,黄河清,黄湘,特级教师,监事长,和发,家国,市实验中学,瑞联,揭阳广播电视台,老区建设促进会,产业园,中学

2020-04-28 #小故事

湖南这座城市真幸运 将迎来20亿元的机场 不在邵阳也不在怀化

湖南这座城市真幸运 将迎来20亿元的机场 不在邵阳也不在怀化

郴州,机场,北湖,城市,国道,飞机,发展,建设,快速发展,万华岩,曾中生,苏仙岭,邓中夏,黄克诚,国家发改委,现代交通,新建一,朝发,通用机场,经济社,西站,越来越好,社会,东江湖,人口,交通,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全国,净空

2010-02-21 #故事会

写好人物故事 助推教育强省 怀化学院教育人物志通过省教育厅审核

写好人物故事 助推教育强省 怀化学院教育人物志通过省教育厅审核

工作,教职工,教育,人物志,怀化学院,史志,总人数,湖南教育,专家,人物,典型,对号入座,客观,总数,湖南省,标准,领导,高校,张铜,廖湘,湖南省委,省建设,时刻,人员,专家组,人数,厚礼,体例,会议,关键环节

2008-11-22 #经典故事

科尔沁草原的红色记忆

科尔沁草原的红色记忆

...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中国共产党,二师,信念,战士,骑兵,建设社会主义,进步青年,中敖,哈丰阿,嘎查,巴根,梁一鸣,王再天,特木尔,章泽,阿斯根,道尔吉,和发,新中国,科尔沁草原,战乱,共产主义者,使命,儿女,功勋,共产党,名字

2020-06-15 #故事会

香樟树之恋——追记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溆浦县委原书记蒙汉(上)

香樟树之恋——追记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溆浦县委原书记蒙汉(上)

蒙汉,溆浦,溆浦县,干部,县城,香樟树,一线,大院,县委,香樟,群众,张泽,杨心,工作,建设,攻坚,学校,生命,夏家,红花园,王文生,企业,全县,园区,教育,香樟树下,书记,县委书记,大道,屈原

2014-02-1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