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纪念中国航天日 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故事 发射50年依旧在飞行

时间:2011-06-16

遍布全国的测控网开始陆续接收到火箭上的遥测信号,地面观测站的工作人员一直在紧张地监听着卫星

提示:本文共有 18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半个世纪前,1970年4月24日的晚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口令下达。遍布全国的测控网开始陆续接收到火箭上的遥测信号,地面观测站的工作人员一直在紧张地监听着卫星。通信线路中“跟踪正常”“信号正常”的报告不断,运载火箭运行的很顺利……终于,监听系统中传来了来自太空的中国之声——东方红。

星箭分离,我国卫星成功入轨。就此,中国正式达成“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

为纪念“东方红一号”这一中国航天事业里程碑,2016年,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今天已经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同时也是“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自主研发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的纪念日。希望我们后辈“弘扬航天精神 铭记历史,拥抱星辰大海

“东方红一号”在太空中坚持运行了28天,最终因为电池电量耗尽,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不过,它所处的轨道较高,大气阻力很小,轨道衰减很慢,如今依旧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着。见证着中国这50年内每一次的火箭升空!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研制、生产、发射、测控在内的众多领域。“现在看简单,但那个年代的工业水平、科技水平条件下,是需要很多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做到的。

而且卫星还必须达到国家提出的4项技术要求,即“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科研人员开始了追逐梦想的艰难探索。

“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寥寥12字概括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技术方案和目标,也概括了技术的难度。

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上得去”。随着设计方案的不断修改,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重量从起初的150公斤增加到173公斤,远超世界前4颗卫星的总和。要把这么重的卫星送入太空,难度可想而知。按照计划,东方红一号卫星要在近地点400多千米、远地点2300多千米的椭圆轨道上运行。想把卫星准确送入轨道,负责搭载卫星的运载火箭必须拥有强大的推进能力。

专家们提出了一个“两结合”方案:用中远程导弹作为第一级和第二级,利用探空火箭技术研制第三级。通过这三级的连续传递,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在火箭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最终实现了导弹技术和探空火箭技术的完美结合,解决了“上得去”的难题。

想在地面上“抓得住”卫星,就要时刻掌握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这需要计算出卫星与地面的距离。对比几种方案后,专家们决定利用多普勒原理——根据无线电波频率的变化测出速度,进而测出距离。而这个解决方案却需要一个特殊的方程式,这对当时的中国科学家来说是一道难题。

对此,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人员转变设计思路,重建卫星测轨方程式,破解了卫星测轨方程式的谜题,最终使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可以被随时监测到。

接下来,人们将目光集中在了“听得着”和“看得见”。

要让卫星在太空奏响《东方红》乐曲,这在当时具有很高难度。研制人员以高稳定度的6个音源振荡器代替“音键”,用程控线路产生的节拍来控制发音,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确保东方红一号奏出了《东方红》。

要让普通收音机接收到卫星传来的乐曲,大家提出了“接力”的办法。“我们在地面上直接听不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放的乐曲,需要通过卫星的天线发送、地面站的接收,再由电台转播。

最后一道难关就是“看得见”。要想用肉眼就能看到太空中运行的卫星,它的亮度必须要从七等星上升到四等星。不仅如此,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直径仅有1米,也让“看得见”更加困难。最终,研制人员从折叠伞收缩打开的特点中找到灵感,决定在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上安装一个由高反光亮度的材料制成的、可以在太空中撑开的“观测体”。由于这个“观测体”体积巨大,反光亮度极高,人们就可以直接观察到。

解决了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的难题,离卫星发射登天之路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卫星必须经受住太空极端温度变化的考验。

太空中,卫星向阳一面温度可高达100多摄氏度,背阳一面的温度则能降到零下100多摄氏度,如何让卫星在太空中保持正常“体温”,是世界公认的难题。

我国技术人员研制出了一套完整的温控系统来平衡卫星内部的温度,但系统正常运转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而卫星携带的电量很有限。最后,科研人员想出了一个温控系统零耗电方案:利用其他仪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帮助卫星控制温度,巧妙解决了耗电大的难题。

通过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攻克了一个个不可能,终于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送上太空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20世纪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它宣告着一个东方航天大国的崛起。成为中华民族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中国航天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纪念中国航天日 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故事 发射50年依旧在飞行”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 揭东方红一号升空背后的故事

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 揭东方红一号升空背后的故事

中国,火星,许达哲,卫星,五院,俄罗斯,时间,美国,航天,计划,挑战,研究,田玉龙,火星探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东四,产业,任务,平台,国家,大气,强国,规划,考验,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探测火星,格洛纳斯,王中阳

2008-10-17 #经典故事

飞天逐梦 传承千年——福建举办2020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篇展

飞天逐梦 传承千年——福建举办2020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篇展

航天,航天精神,福建省,中国,卫星,陈炜,东方红一号,福州,福建,活动,陈捷,国防科工办,第三中学,举办地,主场,古人,我国,女士,航天事业,进校园,课程,飞天,设计,敦煌壁画,成功发射,科普教育,让孩子,刘晓宇,林晓丽,林杰

2019-04-09 #故事大全

中国航天日丨飞天逐梦 传承千年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中国航天日丨飞天逐梦 传承千年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任务,中国,东方红一号,习近平,火星探测,中国航天,火星,航天,精神,回信,天问,科学家,人造地球卫星,航天科技,宇宙,全球,工作者,强国,我国,真理,老一代,建设,综合,两弹一星,火星探测器,航天人,行星探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任帅

2019-07-08 #小故事

今天中国航天日 听航天人的故事

今天中国航天日 听航天人的故事

卫星,悟空,工程,总师,组织,问题,发展,备份,探测器,经验,航天,工作,颗卫星,航天工程,专家,中国航天,单元,空间科学,中国,事业,学校,经费,航天事业,决策,单位,参与者,发射场,周刊,我国,文件

2015-08-30 #长篇故事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航天员,训练,发射场,测试,滑道,通道,飞行任务,发射塔,技术,掩蔽,设施,飞船,人类,体能训练,梯队,区的,聂海胜,技术训练,要进行,中国,体能,健身房,入口,情况,火箭,生命安全,视频,航天,设备,过程

2020-05-09 #故事会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航天员,训练,发射场,测试,滑道,通道,飞行任务,发射塔,技术,掩蔽,设施,飞船,人类,体能训练,梯队,区的,聂海胜,技术训练,要进行,中国,体能,健身房,入口,情况,火箭,生命安全,视频,航天,设备,过程

2009-06-25 #短篇故事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航天员,发射场,测试,训练,滑道,通道,飞行任务,发射塔,技术,掩蔽,设施,飞船,体能训练,梯队,区的,聂海胜,技术训练,要进行,体能,中国,健身房,入口,情况,火箭,生命安全,航天,设备,过程,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执行任务

2020-06-09 #故事大全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4.12·世界航天日 中国航天员背后的故事

航天员,发射场,训练,测试,滑道,通道,飞行任务,发射塔,技术,掩蔽,设施,飞船,体能训练,梯队,区的,聂海胜,技术训练,要进行,体能,中国,健身房,入口,情况,火箭,生命安全,航天,设备,过程,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执行任务

2020-06-09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