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俗语“老不看三国 少不看水浒” 精华在于下半句 却鲜有人知

时间:2011-06-19

每当谈及明清小说时,咱们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人人都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

提示:本文共有 14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悠久的历史塑造了中华五千余年灿烂多彩的文化,一说到文化,我们便能如数家珍般地说出唐代的诗歌、宋朝的词赋、元朝的小曲、明清的小说。每当谈及明清小说时,咱们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人人都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

中国人对四大名著的喜爱程度有多深?90后大多是看86版《西游记》长大的,少女们则是被《红楼梦》中欧阳奋强饰演的贾宝玉迷得团团转,毫不夸张地说,有的老人甚至能将《三国演义》倒背如流,当然也不能忘了为了集齐108将卡牌兑换贴纸,而疯狂购买魔法士方便面的少年时期,在那个童真的年代,谁能将天罡星三十六员和地煞星七十二员全部背出,谁就能被小朋友崇拜。

关于四大名著,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其实它的精华在于下半句,却鲜少有人知道,其就是“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这句俗语只适用于过去封闭的社会,放在如今已经不会再有人在意了,毕竟四大名著已经被列为青少年必读书目了,但是我们不能急于否定而是得先了解一下这句俗语来源。

一、老不看《三国》

古人为何说老年人不应该读《三国演义》呢?这得从此书的内容说起,大家都知道《三国》所讲述的是天下大乱、群雄争霸的故事,魏蜀吴为何能够在那么多势力中脱颖而出,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除了依靠武将的骁勇善战以外,决定胜负的关键还在于军师、谋士们的权术谋略。

我们现在常常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老人变坏呢?还是坏人变老呢?古代的人们总是将老人变坏的原因归结于“心眼”二字,他们认为看了《三国》,老人们的心眼就会变多,变得更加精明,万一他们将心思用在不正确的地方,就容易酿成大祸,故不推荐他们看充满着算计与勾心斗角的《三国》。其次他们害怕老人因为自己喜欢的角色的死亡而伤心动气,因而损害健康。

二、少不看《水浒》

《水浒传》放到现代,是中学必读书目,在中考的语文试卷中作为课外阅读必考题目的它所占分值可不小,为什么古人不提倡小孩们阅读这本书呢?这是因为孩子的模仿性很强,而《水浒传》所讲的故事内容是一群好汉被恶势力逼上梁山,替天行道、杀富济贫的故事,这正是中二少年们所向往的充满着义气的江湖世界,大人们害怕心智还不成熟的他们会干出傻事。

其实,现代的少年们也是如此,但他们追捧的不是《水浒传》而是《古惑仔》,在中学时代,每个年纪总会有一个爱穿皮衣、身边跟着一帮小弟的少年自称老大,他们在校内成立帮派专门欺负弱小,收取保护费,在校外则是打群架。他们不以朋友相称,而是互称兄弟,在旁人眼中很幼稚,但他们却自我感觉良好。如果只是小打小闹还好,最多是被学校处分,但是有人却将电视剧中的场景带进了现实,真的拼起了刀子,最后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三、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

古人为何觉得男人不能看《西游》,这是因为《西游记》是一部魔幻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先前也是个无法无天的顽劣之徒,古代人讲究修身养性、自我约束,他们看男人读完《西游记》,便会受孙猴子的影响自由散漫,在外面胡作非为、引火烧身。

女不看《红楼梦》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知道封建礼教对女孩子的束缚,她们向往自由恋爱却得不到因而忧伤,古人们怕她们看了以悲剧收尾的《红楼梦》后,会对婚姻更加失望,变得像林黛玉一般多愁善感、独自神伤。其实还有一种说法为女不读《西厢》,因为人们怕女孩学崔莺莺一样,变得不受父母控制,勇敢追求爱情。

前文中也说了这只是古代的俗语,放在现代已不适用,大家愿意读什么书便读什么书就好,只要自己能坚守心中的道义与原则便不会受其影响,而且优秀的作品本就应该让更多人阅读,从而传递作者想传达的精神与理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俗语“老不看三国 少不看水浒” 精华在于下半句 却鲜有人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俗语说“老牛吃嫩草” 它的下半句才是经典 却鲜有人知!

俗语说“老牛吃嫩草” 它的下半句才是经典 却鲜有人知!

老牛吃嫩草,男女关系,不回头,俗语,骏马,战场上,一往无前,万铭,都会,事迹,事情,主儿,代表,人际关系,人间,伴侣,情节,关系,傲骨,典型,含义,前提,后天,常理,妙龄女子,好处,对方,嫩草,尊严,指示

2008-09-14 #故事会

今朝有酒今朝醉: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 却鲜有人知!

今朝有酒今朝醉: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 却鲜有人知!

今朝有酒今朝醉,罗隐,人们,这句话,成语,心情,精华,意思,时候,时光,诗句,醉酒,做好准备,却不知,很多人,明日愁来明日愁,诗仙李白,这首诗,借酒消愁,时之,斯伯,心都,欢乐时光,事情,事实,心境,内容,仕途,作者,关系

2024-01-31 #综合

农村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是精华 可惜很少人知道!

农村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下半句是精华 可惜很少人知道!

俗语,农村,此地无银三百两,张三,后半句,地方,牌子,钱财,都会,三农,精华,爷爷,老王,生活,耕作,如何看待,很多人,有时会,给我们,心安理得,巴巴,单平,在农村,也是村,借问酒家,大家好,写下了,回家了,余辉,井水

2017-03-28 #经典故事

俗语“狼走千里吃肉” 下半句更是精华 两种说法你认可哪一句?

俗语“狼走千里吃肉” 下半句更是精华 两种说法你认可哪一句?

俗语,行千里,在农村,农村,经典,精神,老人,生活,被当作,众说纷纭,性格,村里,说法,马行千里,不良习惯,个人,习性,事实,精华,朝霞,发威,动态,原因,千里马,总会,吃屎,含义,后天,团队精神,引申为

2015-03-10 #故事大全

俗语“少不读水浒 老不读三国”人人皆知 你可知还有下半句?

俗语“少不读水浒 老不读三国”人人皆知 你可知还有下半句?

水浒,兄弟,社会,情谊,欲望,书里面,看红楼,四大名著,影视作品,年纪,悲剧,说法,传世经典,值得我们,刘备,刘禅,各大,大可,安安,曹操,林黛玉,诸葛亮,不一样,面的故事,俗语,三国演义,一生,一身,一面,三观

2019-11-07 #故事大全

演艺世家 《水浒传》中出名 能文能武戏骨一枚 名字却鲜有人知

演艺世家 《水浒传》中出名 能文能武戏骨一枚 名字却鲜有人知

修庆,演技,反派角色,水浒传,剧中,替身,观众,于成龙,修革,出生于,梁朝伟,柳晋,欧阳克,温文尔,白陀山,高俅,金庸,萧何,黄晓明,黄晓,中饰,好的,老版,兄弟,主角,东邪西毒,中华,人物性格,亦正亦邪,作品

2007-07-06 #长篇故事

顶级欧阳询楷书字帖 唐朝书法《虞恭公碑》 却鲜有人提及

顶级欧阳询楷书字帖 唐朝书法《虞恭公碑》 却鲜有人提及

温彦博,虞恭公,欧阳询,结构,书法,犹若,欧楷,笔画,宋拓,图片欣赏,大唐,楷模,楷书,精神,精华,结体,足见,重心,大书法家,凤颜,华德,嘉庆,塔铭碑,宋帝,如玉,宗楷,岑文本,布白,张之万,方笔圆

2008-09-16 #故事阅读

俗语“老牛吃嫩草” 其实还有下半句 下半句才是经典 你知道吗

俗语“老牛吃嫩草” 其实还有下半句 下半句才是经典 你知道吗

这句话,老牛吃嫩草,古人,话语,俗语,下联,人们,经典,意思,苏轼,诗句,你知道吗,不回头,天涯何处无芳草,来形容,百家号,大诗,小妾,来比,上都,大家好,留下了,中演,个人,会用,古代人,凑成,历史,地气,故事

2013-12-28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