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小学数学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介绍

时间:2011-06-24

小学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中包括整数的加,减,乘,除

提示:本文共有 30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小学数学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介绍

四则混合运算是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小学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中包括整数的加,减,乘,除。加、减、乘、除在一起运算,孩子容易出错,纠其原因是因为孩子看到这些数字同时出现在一道算式中时在心理上已经产生了厌烦与恐惧,从而失去了解题的信心。说到底,还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俗话说:会了不难,难了不会,这里的“会”就是方法和技巧。

四则运算分为二级,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四则运算方法:

一: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例如:126-43+52 1080÷45×32

=83+52 =24×32

=135 =768

二: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例如:1880-45×32 108+45×32÷2

=1880-1440 =108+1440÷2

=440 =108+720

=828

三: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例如:(108-45)×32 108+45×(32÷2)

=63×32 =108+45×16

=2016 =108+720

=828

[(108+45)×32 ]÷2

=[153×32]÷2

=4896÷2

=2448

运算小技巧:

1.用运算符号把两个括号分开的可以时先算两个括号内的算式。

(628+830)÷(307-289) (58+37)×(64-9×5)

=1458÷18 =95×19

=8 =1805

2.用加、减符号把乘、除分开的算式可以同时算乘、除。

34×17+51×26 125×47-47×25

=578+1326 =5875-1175

=1904 =4700

3.连乘时,其中有一个因数是0,则积等于0。

320×45×63×0=0 43×258×36×8=0

4.凑整法。就是运用加法和乘法的定律以及减法和除法的性质凑整计算,也就是凑成一个整千或整百、整十的数,直接进行简便运算。

例1: 3643-74+6357-126 通过观察题中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

=(3643+6357)-(74+126) 加法的运算定律,将3643和6357相加凑

= 1000-200 成整千,利用减法的性质将74与126可凑成

= 800 一个整百数,使计算简便。

例2: 125×25×4×8 在这道连乘算式中,如果按常规从左往右

=(125×8)×(25×4) 依次计算,就比较麻烦,也不灵活,如果应

=1000×100 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先算125与84

=100000 的乘积,得到整千、整百的数,可使计算简便。

例3: 1400÷25÷4 通过观察题中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连除

=1400÷(25×4) 的运算规律,先将25和4相乘凑成整百,再

=1400÷100 用被除数除以这个整百使计算简便

=14

5、去尾法。在减法计算时,若减数和被减数的尾数相同,先用被减数减去尾数相同的减数,能使计算简便。

例:2356-159-256 算式中第二个减数256与被减数2356

=2356-256-159 的尾数相同,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

=2100-159 让2356先减256,可使计算简便。

=1941

6、提取公因数法。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提取一个公有的因数,使计算简便。

例:39×28+75×28-14×28 引导孩子观察数据特征,让学生发现三个

=(39+75-14)×28 乘法计算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28,另外三

=100×28 个因数39、75、14它们相加减后结果正好

=2800 是100,就可以 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7、分解法:根据运算定律和数字特点,常常灵活地把算式中的数分解,重新组合,从而达到凑整简算。

(1)、分解成一个“积”:

例1:25×32×125 此类题将连乘算式中的因数32分解

= 25×(4×8)×125 成4×8的形式,然后先将4与25和

=(25×4)×(8×125) 8与125相乘,得到整百数与整千数

=100×1000 相乘的式题,比较简便。

=100000

例2:8400÷140 这道题中直接用8400除以140不能很快

=8400÷(7×20) 口算出得数,如果将140分解成7×20,

=8400÷7÷20 那么先算8400÷7再除以20,

=1200÷20 就会很容易口算出结果。

=60

(2)、分解成一个“和”:

就是把运算中的某一个数拆为一个整千或整百、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和的形式,简化计算。

例1:102×36

=(100+2)×36 将接近整百数的因数105拆成100+5的和,

=100×36+2×36 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比较简便。

=3600+72

=3672

例2:239+407 这道题将接近整百的加数407拆为400+7的形式,

=239+(400+7) 计算时先加整百数再加一位数比较简便。

=239+400+7

=639+7 =646

(3)、分解成一个“差”:

就是把运算中的某一个数转换成一个整千或整百、整十的数减一位数的形式,简化计算。(某数一般接近整百数)

例1:548+99 这道题中将接近整百的加数99改写

=548+100-1 成100-1的形式,计算时先加整百数,

=648-1 再减一位数,比较容易。

=647

例2:205×98

=205×(100-2) 这道题可将接近整百的因数98改成

=205×100-205×2 “100-2”的形式,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

=20500-410 计算比较简便。

=20090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介绍”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学生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练习小程序1.6绿色免费版

小学生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练习小程序1.6绿色免费版

混合运算,小学生,数学四,混合,类型,小程序,四则,给大家,人工,乘除,个数,功能,代码,加减乘除,总量,得分,标准,栏目,版本,答案,界面,软件,绿色,范围,表格,连乘,部分,问题,可以用,介绍一下

2016-05-04 #小故事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加减乘除法四则运算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加减乘除法四则运算

算式,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同学们,列式,顺序,意思,学生,冰雪天地,乘除,每一步,人数,同学,小结,方法,交流,滑冰,有多少人,乘除法,加减法,图书室,滑冰场,题目,综合,去看一看,课件,信息,括号,旧知,新知

2020-09-12 #小故事

趣味数学童话故事:消失的兰花——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

趣味数学童话故事:消失的兰花——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

城堡,罗西尔,宫主,兰花,尼尔,数字,趣味,姑娘,面包,趣味数学,小熊,方阵,脚印,问题,饮品,花园里,阿尔法,位数,卫兵,卫士,四则,大门,故事,小学,警察,转盘,路线,尼尔和,向东,罗西

2020-06-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趣味数学童话故事:消失的兰花——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

趣味数学童话故事:消失的兰花——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

城堡,罗西尔,宫主,兰花,尼尔,数字,趣味,姑娘,面包,趣味数学,小熊,方阵,脚印,问题,饮品,花园里,阿尔法,位数,卫兵,卫士,四则,大门,故事,小学,警察,转盘,路线,尼尔和,向东,罗西

2009-01-11 #经典故事

趣味数学童话故事:消失的兰花——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

趣味数学童话故事:消失的兰花——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

城堡,罗西尔,宫主,兰花,尼尔,数字,趣味,姑娘,面包,趣味数学,小熊,方阵,脚印,问题,饮品,花园里,阿尔法,位数,卫兵,卫士,四则,大门,故事,小学,警察,转盘,路线,尼尔和,向东,罗西

2010-07-24 #经典故事

趣味数学童话故事:消失的兰花——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

趣味数学童话故事:消失的兰花——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

城堡,罗西尔,宫主,兰花,尼尔,数字,趣味,姑娘,面包,趣味数学,小熊,方阵,脚印,问题,饮品,花园里,阿尔法,位数,卫兵,卫士,四则,大门,故事,小学,警察,转盘,路线,尼尔和,向东,罗西

2014-05-28 #经典故事

趣味数学童话故事:消失的兰花——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

趣味数学童话故事:消失的兰花——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

城堡,罗西尔,宫主,兰花,尼尔,数字,趣味,姑娘,面包,趣味数学,小熊,方阵,脚印,问题,饮品,花园里,阿尔法,位数,卫兵,卫士,四则,大门,故事,小学,警察,转盘,路线,尼尔和,向东,罗西

2011-03-12 #经典故事

趣味数学童话故事:消失的兰花——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

趣味数学童话故事:消失的兰花——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

城堡,罗西尔,宫主,兰花,尼尔,数字,趣味,姑娘,面包,趣味数学,小熊,方阵,脚印,问题,饮品,花园里,阿尔法,位数,卫兵,卫士,四则,大门,故事,小学,警察,转盘,路线,尼尔和,向东,罗西

2019-12-3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