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李白的文学作品颇受后世推崇 关于他的离世更有这些传奇说法

时间:2011-06-24

到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士人们掀起文学复古运动,这不仅是在文学领域上的复古,也是整个时代思潮的复古

提示:本文共有 22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明王朝是通过推翻元朝的统治而建立的,朱元璋采取高压治国政策,在政治上削弱相权强化君权,在思想上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到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士人们掀起文学复古运动,这不仅是在文学领域上的复古,也是整个时代思潮的复古。此时期的文人士子反感程朱理学带来的束缚,不喜宋诗,偏爱唐诗。因他们大多渴望羡慕唐代盛世的局面,希望明朝也能达到唐代的鼎盛的状态,继而他们在文学上也追求一些气势豪迈,风格雄健,立意宏阔的诗歌样式。李白正好也符合他们的审美追求,自然而然就成为他们模拟和追随的对象。

弘正四杰生活在明代中叶,是明王朝由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都促使弘正四杰向唐代诗歌学习,他们迫切的希望明朝中兴能像盛唐一样,于是他们把这些希望都寄托在文学的创作之上。正如陈书录所说:“前七子掀起以复古为革新的文学热潮,是他们在刘瑾专权、武宗荒淫等特定背景下将王朝中兴希望的转移,寄托着他们以文学托讽补世的苦心孤诣。”明代社会促使弘正四杰追随李白,另一方面弘正四杰接受李白这种现象也与李白有着极大的关系。

文学存在流传和传承的现象,关于接受李白现象也不例外。誉为“诗仙”的李白,拥有非凡的才华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在诗歌上成绩斐然,成为唐诗的典范之一。在他同时代的时候,就有许多羡慕和追随李白的文人,如魏万(颢)和杜甫。中晚唐时期,孟郊、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人都十分欣赏李白。五代时期,国事动荡,士子们的前途不容乐观,文坛上很难出现大家。这个时期,对前代大家的模仿成为文学发展趋势。此时期对李白的接受,主要是继承中晚唐对李白的接受,同时伴随着新特点。

宋代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社会变迁和审美要求的变化,杜甫的接受者更多,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李白的喜爱与推崇,如田锡、苏轼、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曾巩等人,此时期接受李白形式更加多样,涉及的面也更加广泛。到元代,诗人大多都崇尚唐诗,学李白的诗人大有人在,如耶律楚才、胡祗遹、萨都剌、杨维桢、王冕等人,李白和李白相关故事进入元曲成为元代接受李白的新特点。明朝初期,国事稳定,社会安定,政治上比较清明,在文坛上注重审视音律来创作。作为明初第一诗人高启和茶陵诗派的领袖李东阳,在诗歌创作中,亦对李白诗歌进行模仿和接受,并在其作品中无不洋溢着对李白的喜爱之情。诗歌的发展具有继承和创造的特点,从唐代到明代初期,前代的人们不断对李白的认可和接受,这为明中叶弘正四杰接受李白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历史基础。

李白是唐代诗歌的重要代表,在诗歌领域中有着深远而独特的影响。他的诗歌之所以能在明代被众多文人喜爱,被多数人所接受,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风格分不开关系。李白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从他的出生到离世都有许多传奇的故事,引起历代人们广泛的关注。关于李白的出生,人们主要有太白星精说。最早的记载是在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李白母“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长庚”其实就是“启明星”,其傍晚居于西方。李客给李白取名为“白”,字太白,就是为了表明他非同凡响的出生。后来范传正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中继承了李阳冰的说法,晚唐贯休《观李翰林真二首》(其一):“虽称李太白,知是那星精”提及星精传说,这即是李白“太白星精”的缘来和流传。

有关于李白离世说法,历来就有很多版本,有“醉死说”、“溺死说”、“捉明月而亡”等等,每个传说,都能为李白编织一个美丽的神话。本文第一章已阐述李白“捉月”之说,而后则有“骑鲸”仙去之说。宋王禹偁《李太白真赞》:“仙之去兮骑长鲸,拂霞袖兮归沧溟。”提及李白骑鲸仙去的传说。宋梅尧臣《采石月赠郭功甫》:“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鱼上九天”此把李白“捉月”和“骑鲸”之说融为一体,使得“骑鲸捉月”在后代更加广泛的流传,如宋郭祥正:“骑鲸捉月去不返,空余绿草翰林坟”,明顾梦圭《釆石访李白祠》:“仙人弄明月,忽随明月去。明月还来照大江,仙人骑鲸向何处”,清尤珍《采石矶登太白楼怀古》:“大江日夜流未央,有客骑鲸弄明月”。

从接受史的角度来看,人们喜爱李白,钟爱李白,在传播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意愿,便产生了这些关于李白的传奇之说,人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传播和接受李白。李白传奇人生的称号颇多,正如周勋初:“李白对‘仙’字特别有缘,一身兼有谪仙、酒仙、诗仙等名称”。其首次被赞誉有神仙风貌,始于司马祯,李白在诗集中曾曰:“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着《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大鹏赋》),对其称誉,白尤为喜悦。而“谪仙”这一称呼源于贺知章,随后在孟启《本事诗·高逸》亦更为详细的记载此事。

李白在其《对酒忆贺监二首》、《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歌里均有提及此称号,由此可以窥探太白内心的喜爱之情。经贺知章赞誉之后,“谪仙人”的称号迅速被认可和传播。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阳冰、魏万在诗歌和序言中,均也谈及李白“谪仙”称号,由是此称号则历代相传。人们之所以传播李白谪仙的称号,一方面对李白超人的文才肯定,另一方面基于李白传奇的人生。而日本学者松浦友久,亦探讨分析李白被称为“谪仙”的缘由:“一、才能超群(超俗性),二、社会关系的客体化(客寓性);三、言行放纵(非拘束性)”颇有见地,详细分析缘由,从而也可知李白在人们心中至上的地位。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李白的文学作品颇受后世推崇 关于他的离世更有这些传奇说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杨玉环一生除了李隆基之外 还有两个重要的男人 李白颇受争议

杨玉环一生除了李隆基之外 还有两个重要的男人 李白颇受争议

杨玉环,李白,李瑁,玉环,唐玄宗,缘分,李隆,对杨,丈夫,佳人,传言,儿媳,封官,开元,才子,民间,父亲,王爷,皇帝,皇室,贵妃,颜值,唐明皇,寿王,杨玉,杨二人,杨大,杨国忠,武惠妃,王李

2007-02-12 #长篇故事

中世纪文学

中世纪文学

骑士,史诗,英国,影响,传奇,圣经,故事,法国,诗人,西班牙,中世纪文学,骑士传奇,作品,宗教,市民,成就,欧洲,诗歌,市民阶层,骑士文学,传说,德国,宗教剧,抒情诗,城市文学,产物,文学作品,后世,基督教,戏剧

2020-05-20 #故事大全

剑仙 诗仙 酒仙 代表了传奇李白的一生

剑仙 诗仙 酒仙 代表了传奇李白的一生

李白,唐玄宗,杜甫,贺知章,皇帝,说法,岁的时候,历史,猫妖,李阳冰,酒中八仙,这个时候,个人,公元,后世,四川,夜郎,天赋,抱负,政治,清平调,梦想,称谓,疾苦,过程,云想衣裳花想容,三个阶段,会向瑶台月下逢,春风拂槛露华浓,所以在

2009-03-27 #长篇故事

家破国亡之际的一代才女 化酒为词 与李白堪称异代知音

家破国亡之际的一代才女 化酒为词 与李白堪称异代知音

李清照,李白,生活,作品,词人,赵明诚,中国文学,唐诗,人生,后世,历史,宋词,才女,创作,借酒浇愁,孤苦无依,其才,出生于,史中,李格非,曾在溪,济南人,能流芳,肖胄,莫辞醉,西亭,诗中,金兽,工部尚书,家国

2012-10-08 #故事大全

李白诗仙传——你不知道的少年李白二三事

李白诗仙传——你不知道的少年李白二三事

李白,李客,婆婆,父亲,盛唐,神仙,光阴,时光,年幼,母亲,传奇,偷偷地,后世,大人,孩童,孩子,小时候,幻想,总会,想法,才子,时候,月亮,梦境,铁杵,什么叫做,一树,了学,叶林,司马相如

2017-11-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李白文学名著唐诗的故事

李白文学名著唐诗的故事

唐诗,作者,诗人,唐诗的故事,王曙,诗中,简介,历史,作品,书架,区别,别具,名胜古迹,特点,大事,地质学,时代,游踪,本站,生平,选本,诗论,自然科学家,缓存,际遇,风格,创作,分析,研究,为主线

2020-09-08 #长篇故事

从文学作品中解读杨玉环历史形象的演变

从文学作品中解读杨玉环历史形象的演变

杨玉环,李白,爱情,杜甫,白居易,形象,长生殿,李杨,作者,贵妃,长恨歌,女子,大唐,人物,后世,女性,文学作品,笔下,诗人,加工,主义,人们,传奇,仙子,悲剧,思想,方式,神女,美的,诗歌

2015-04-09 #故事大全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国古代文学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国古代文学

诗歌,诗人,影响,形式,成就,建安,我国,唐传奇,后世,文学,语言,今存,其诗,杜甫,作品,屈原,题材,孟子,李商隐,杜牧,韩非子,陶渊明,代表作,代表,史记,小说,散文,楚辞,民歌,浪漫主义

2020-05-06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