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他影响日本三代人 儿童教育50年养了11个孩子 得出一条养娃真谛

时间:2011-06-25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跟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

提示:本文共有 17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问题:为什么中国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懂得体贴他人?

不止中国孩子,国外孩子也是一样,曾经国外网站上还流行过一段时间爸妈吐槽熊孩子大会。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跟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

关于“如何管教孩子?”这世界难题,日本儿童心理大师平井信义认为:首先要培养“体贴他人”之心。

为什么?

他在《平井信义育儿法》一书中指出: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跟“体贴他人”之心,这两点是人格形成的重大支柱,或称为“人格目标”。

平井信义从事儿童教育50年,亲自养育过11个孩子。作为影响三代日本人的儿童学研究会会长、医学博士,平井信义在他书中提出的核心育儿理念就是:

让孩子学会自主,同时拥有一颗体贴他人之心!

我在知乎上还看到一个网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堂弟今年11岁,身高1米55,体重120斤。打爹骂娘成性,欺凌弱小更是天天有!由于叔叔婶子极度溺爱,从来不舍得管教,都是由着他性子来!导致堂弟极度自私自利,喜欢吃的菜从来不肯给别人留一口!在外很会掩藏,给老师同学的印象很乖,在家脏话连篇,所有不良习性暴露无疑。怎么救?

从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中看来,他这个堂弟已经濒临问题少年的边缘。病根就是:不懂得体贴他人。

按照平井信义的育儿法来治,说不难也不难,说难也难!平井信义指出:体贴他人之心的养成,只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则!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他有没有体贴他人之心,其实就看他有没有一个能体贴他人的父母!显然,提问者他堂弟没有。

所以,如果提问者的叔叔婶子如果也意识到了孩子身上问题的严重性,愿意以身作则去改,就简单了。如果,其父母不改正自己的不端行为,光让孩子改,很难。

培养孩子体贴他人之心,实际上就是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反省,努力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力。也可以说是自律性的一种。

孩子有了体贴他人之心,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他人造成困扰和痛苦,为了让他人开心,在行为处事上就不会太任性,而是会多方面考虑,选择恰当的行动。

但是,要怎么培养呢?

作为父母,应该从孩子刚出生时就开始给与关怀。

6个月以内的婴儿只会用哭表达需求,不管是饿了、累了、困了,还是不舒服了就是哭。

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能够准确解读孩子的情绪,满足孩子的需求,以父母体贴孩子之心对培养孩子的“体贴他人之心”的萌芽大有裨益。

0-6个月,对孩子的要求父母要做到“无条件满足”。但是,不能将“无条件满足”延长到12岁,哪怕是3岁都不行。

孩子越小越好管,小时候开始懂事了父母就给他立规矩,并以身作则教孩子守规矩,让孩子建立边界感。

这里面的“小”父母要注意拿捏,比如打人这事,孩子两岁以内手部敏感期,爱打人那都没关系,两岁小孩手也没有多大劲,打不疼,讲道理他还听不懂。

所以,这时候只要阻止孩子的打人行为就够了,不需要过度严厉批评和说教。但是,孩子到了三四岁还打人就必须严加管教!3-4岁孩子什么都懂了,这时候是最好管的时期。

知乎上上的那个提问者就谈及他堂弟四岁时还打父母,但是他叔叔婶子不在意,还觉得孩子可爱,这就是助纣为孽。现在孩子十多岁体重身高跟个大人似的还打父母,那真是其父母自食其果。

父母从小要注重孩子想要帮忙的心情,这也是培养孩子贴贴他人之心的一个重要阶段。

小孩子到了会走路以后就爱模仿父母的行为,大人做什么事他都想要伸手帮忙。此时,要让孩子去帮忙,千万不要因为怕孩子捣乱就阻止孩子。

孩子能通过帮忙这件事情上体验到快乐,就类似于我们大人的那种价值感,如果你这也不让他做那也不让他干,他不但内心受挫,习惯了之后还会对父母所做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鼓励、夸赞孩子的帮忙,并对孩子说“谢谢”。如此,孩子便会逐渐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帮助父母做事。

在做的过程中,捣乱、搞砸肯定是避免不了的,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做事不易,才会一点一点生发出体贴父母之心。

此外,父母要营造一个公平的家庭氛围。孩子的事要征询孩子的意见,从吃什么早餐,穿什么衣服开始,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主,这样,在大人的熏陶下,孩子慢慢也就会学会了懂得征求他人的意见。

平井信义提出:要培养体贴他人之心,不仅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还需要营造舒适的居住氛围。不拘谨的生活,以及自由都是十分重要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他影响日本三代人 儿童教育50年养了11个孩子 得出一条养娃真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日本人“养娃” 是一种什么样的经历?

日本人“养娃” 是一种什么样的经历?

日本,意识,小朋友,包包,小孩,幼儿园,教室,经历,分类,自己做,小公主,都会,惊艳,学会,典型,书包,下雨天,事情,佼佼者,娃娃,地方,包装箱,原则,大小,妈妈,娇气,小事,孩子,所示,收录机

2018-09-20 #经典故事

儿童性格培养故事

儿童性格培养故事

孩子,性格,爸妈,儿童,父母,独立性,教养,家庭,对孩子,三代人,关系,独生子女,自信心,交往,影响,家庭气氛,和意,好家庭,人际交往,两面讨好,伙伴,冷酷无情,劳动态度,因素,外祖父母,地位,好奇心,威望,小孩子,家庭教育

2020-05-07 #小故事

儿童性格培养故事

儿童性格培养故事

孩子,性格,爸妈,儿童,父母,独立性,教养,家庭,对孩子,三代人,关系,独生子女,自信心,交往,影响,家庭气氛,和意,好家庭,人际交往,两面讨好,伙伴,冷酷无情,劳动态度,因素,外祖父母,地位,好奇心,威望,小孩子,家庭教育

2020-05-08 #故事会

儿童性格培养故事

儿童性格培养故事

孩子,性格,爸妈,儿童,父母,独立性,教养,家庭,对孩子,三代人,关系,独生子女,自信心,交往,影响,家庭气氛,和意,好家庭,人际交往,两面讨好,伙伴,冷酷无情,劳动态度,因素,外祖父母,地位,好奇心,威望,小孩子,家庭教育

2020-05-18 #长篇故事

儿童性格培养故事

儿童性格培养故事

孩子,性格,爸妈,儿童,父母,独立性,教养,家庭,对孩子,三代人,关系,独生子女,自信心,交往,影响,家庭气氛,和意,好家庭,人际交往,两面讨好,伙伴,冷酷无情,劳动态度,因素,外祖父母,地位,好奇心,威望,小孩子,家庭教育

2020-05-18 #故事阅读

儿童性格培养故事

儿童性格培养故事

孩子,性格,爸妈,儿童,父母,独立性,教养,家庭,对孩子,三代人,关系,独生子女,自信心,交往,影响,家庭气氛,和意,好家庭,人际交往,两面讨好,伙伴,冷酷无情,劳动态度,因素,外祖父母,地位,好奇心,威望,小孩子,家庭教育

2020-07-27 #故事大全

儿童性格培养故事

儿童性格培养故事

孩子,性格,爸妈,儿童,父母,独立性,教养,家庭,对孩子,三代人,关系,独生子女,自信心,交往,影响,家庭气氛,和意,好家庭,人际交往,两面讨好,伙伴,冷酷无情,劳动态度,因素,外祖父母,地位,好奇心,威望,小孩子,家庭教育

2020-07-27 #故事会

儿童性格培养故事

儿童性格培养故事

孩子,性格,爸妈,儿童,父母,独立性,教养,家庭,对孩子,三代人,关系,独生子女,自信心,交往,影响,家庭气氛,和意,好家庭,人际交往,两面讨好,伙伴,冷酷无情,劳动态度,因素,外祖父母,地位,好奇心,威望,小孩子,家庭教育

2020-07-2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