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一个马背上的民族 为什么会信仰“海神妈祖”呢?

时间:2011-06-25

春秋时秋,就有了杨楚运河;隋朝又疏通了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北至涿郡,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和北京,全长可达四千余里;此两则运河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工

提示:本文共有 31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中国古代的水路交通,历史悠久。春秋时秋,就有了杨楚运河;隋朝又疏通了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北至涿郡,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和北京,全长可达四千余里;此两则运河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工程不可谓不巨。然而,其实除了这两个时期,中国还有一个朝代,水陆交通特别发达——元朝。

让我们用现代的眼光纵观古今,一起来感受这段水陆交通发达,为以后的各朝各代都提供了很大的贡献的伟大时代——元朝。

南北经济差异巨大的中国

中国南北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实际上在唐朝年间便渐渐开始了,在当时,社会经济中心从北方逐转移到了南方。但是,当时南北两方的经济水平差异并不是太大,北方对南方经济上的依赖程度也并不高。

真正意义上的南北差异是在北宋时期。北宋时,国家的财富收入已经大部分仰仗南方。北宋的经济中心也彻底南移,他定都汴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其主要原因,就是江南漕运之便。

而女真族灭北宋,则彻底拉开了南北方的经济差距。当时的女贞族,是一个半游牧名族。入据中原之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都给中国北方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在北方被女真族占据之后,极多的北方人口,又纷纷逃往南方。南方人口迅速增加,又吸取了北方人口带来的生产技术,经济发展更是迅速。无论是在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而等到蒙古攻占中原的时候,他们对中国北方所造成的破坏,相对于金而言,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相反,他们在攻占南宋的时候,所造成的破坏则较小了。

这样一来,等到元统一中国之后,南北的经济发展就已经是天差地别了。

公元1264年,忽必烈定都燕京,即现在的北京。定都之后,忽必烈大兴土木,建造了规模巨大的新城和宫殿,号大燕,元朝建立了。

十三世纪初叶,中国北方为金,南方为宋,西北为西夏以及西辽,西南是大理和吐鲁番。在蒙古建立的军事力量强悍的元朝面前,被重新统一。

元统一中原之后,因为定都燕京的关系,所以中国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开始偏向北方,但是经济中心却依旧是在南方。元朝在政治区划分上,将北方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直辖于中书省,号"腹里"。

但是从元朝的田赋上看,《元史》上是这样记载的:

"天下岁入粮数,总计一千二百十一万四千七百八石。腹里,二百二十七万一干四百四十九石。江浙省四百四十九万四千七百八十三石。"

按元朝腹里地区,包括今山东、山西、河北三省以及内蒙自治区的原热河省西半部、察哈尔省南部和绥远省东部。元朝的江浙行省辖区包括今浙江、福建两省以及江苏和安徽两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和江西省东北角的上饶等地。

从辖区面积上说江浙行省仅当腹里的三分之一。但腹里岁粮却只占全国百分之十八,江浙行省岁粮反占全国百分之三十七,江浙田赋是腹里的两倍以上,实际是六倍以上了。

由此可见当时南北经济差异之巨大,而忽必烈又恰恰将都城定于经济落后的燕京,这样的话,自然免不了要将南方的贡税和食粮运往遥远的北方。

"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南"一段史实中的有力论据。海运仅仅是南粮北运中水运的一部分,水运中还有河漕运。另外,还有陆运。

如此一来,交通的发展,则是当时元朝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了。

马背上的民族为了吃到南方的粮食,不得不开始了和大海打交道的时代

元朝在南北交通不便的时候,选择了开凿南北大运河。并且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无论从人力物力上来看,都是一件旷世的工程。然而,不尽人意的是,大运河的运力也是有限,依旧是没有能力完全承担起南粮北调的运输任务。

因此,元朝又将注意力转向了海运,积极发展海运交通。

元朝开辟的第一条航线就是从刘家港达天津界的河口,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太仓浏河镇到今天的天津。

这条近海航线的开通,无疑是元朝政府在发展海运中的重要一步,对缓和南北交通的紧张状况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条近海航线沿途险滩多,无法利用大海舶,只能用普通的"平底海船",载重量有限,加上沿海盛行寒流,航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元政府又着手开始了第二次航线的开辟。

元朝在海运的领域似乎并不擅长,第二条航线依旧是起于刘家港,终于天津,只不过其间路线换了,但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了。因为其南北运输一次,还是要半月之久,而风水不便的时候则四五十天。这对于第一条航线而言依旧是很不错的成绩了,但是对于元朝对海陆的需求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

最后,元朝又在前两道航线的基础上开辟了最后一道航线,这条航线是元三十年开辟,路线是:从刘家港出发至崇明三沙,东行入黑水大洋至成山,以下大致与至元二十九年新航路同。航船至崇明三沙后即避开万里长滩直入黑水洋,取远海航行,顺风十日即可驶达。"明年,千户殷明略又开新道,从刘家港入海,至崇明州三沙放洋,向东行,入黑水大洋,取成山转西至刘家岛,又至登州沙门岛,于莱州大洋入界河。当舟行风信有时,自浙西至京师,不过旬日而已,视前二道为最便云。"

这条航线远离大陆,比前二条航线大为缩短。从此,这条航线沿用不变。

原本只是想要解决南粮北调问题,却被安利了一波新的信仰

元朝海运的发展,起初是为了解决南粮北调的问题,但是令人惊喜的是交通的便利带来的好处远远不只如此。

因为交通的便捷,南北交流也逐渐多了起来,而发达的南方的先进生产技术以及生产工具,也都因此传去了北方,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案例就是棉花的种植和推广。宋时的棉花种植地集中在西域,海南,闽广一代,等全国统一,海运通畅的时候,江南的种植技术则渐渐传去了北方。

这只是一个案例,其中这样的技术传播在当时数不胜数,这也不经意间改善了中国部分南北经济差异过大的问题。而这还是生产技术的传播,其实相比之下,传播最快的应该是文化。

元朝是一个马背上的名族统治的朝代,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元朝的时候,他们很是信仰"海神妈祖"。

顾名思义,海神妈祖在民间信仰中乃是海上之神,保卫海上行船作业者的安全之神,却不是在马背上的民族中被淹没,反而传播迅速。

其实这个现象是两个互为因果的原因导致的,元朝因为要南粮北调,所以开运河,辟海路,而这就和海息息相关,所以人们急需要一个新的信仰,而海路交通便利之后,又刚好扩大了文化交流范围,其中就包括很多信仰妈祖的地域,这个时候"妈祖信仰"自然也就随之被人们接受并且继承发展传播了。

自至元十九年海运试航成功后,漕运由河运改为海运,但海路运粮风险是很大的,海上经常会遭到台风恶浪的袭击,海难时常发生。为保证南粮北调的漕运安全,只能求助于海神。这样,护国庇民的妈祖,就被人们作为漕运的保护神。

甚至在当时,祭祀妈祖已经成了国家祭奠之一了。而妈祖也被元朝历代皇上一次又一次的加封,如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制封泉州神女号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元成宗大德三年,泉州海神日护国庇民明著天妃。元宗天历二年,加封天妃为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赐庙额灵慈,遣使致祭。元朝历代皇帝对妈祖多有加封与祭祀,反映了元代海上交通的繁忙与发达,以及但是的文化传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其实在元朝水路便捷之后,中国的格局就开始了改变,他让整个中国相互之间的联系变得密切了许多。因为相互之间交流的多了,所以思想文化传播迅速,新的生产技术也加快了推广的步伐。

而其实真正受益最大的则是手工业。

由于元代的水路交通十分便利,从而运输十分便利,购买手工业的原材料能进得来,加工后的工业品能出得去。手工业技术也可互相交流,从而促进了元代手工业的发展。元代的手工业空前发达,其规模与产量竟远在宋代与金代之上。

结语:国之兴盛,交通便捷这一条件首当其冲。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因为工程量之大,在一时间内需要劳民伤财,但是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这些工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都有着其不可磨灭的光辉。

参考文献:

《中国通史》

《元"海运" 航路考》

《元史论集》

《元代的河漕与海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一个马背上的民族 为什么会信仰“海神妈祖”呢?”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地理丨妈祖信仰的历史人文地理变迁:来自中国海神的精神安慰与政治敬畏

地理丨妈祖信仰的历史人文地理变迁:来自中国海神的精神安慰与政治敬畏

妈祖,信仰,妈祖庙,海神,传播,百姓,信徒,天津,湄洲,台湾,朝廷,历史,地区,广东,民众,海商,海难,漕运,福建,观点,经历,莆田,允迪,福建人,和民,中国,一带,东南亚,中华民族,人们

2010-07-22 #短篇故事

东方海神妈祖vs西方海神波塞冬

东方海神妈祖vs西方海神波塞冬

妈祖,波塞冬,信仰,海洋文化,海神,中国海,文化,形象,海洋,菲律宾,波塞,海洋文明,中国,世界,世界各地,古希腊,和平,天主教,女性,妈祖庙,海商,澳门,发展,中国海洋,传播到,妈祖文化,中华文化,事业,全球,地方

2007-01-25 #长篇故事

马背上驰骋的民族 蒙古族神话故事

马背上驰骋的民族 蒙古族神话故事

天鹅,图腾,故事,巴尔虎,霍里土默特,蒙古族,中华民族,蒙古,布里亚特,沙鲁,民族,地区,妻子,神话故事,贝加尔湖,萨满,文化,原生态,氏族,祖先,神话传说,羽衣,蒙古人,观念,部族,霍里,马背上,个儿子,第一星座网,一带

2020-07-17 #故事阅读

马背上驰骋的民族 蒙古族神话故事

马背上驰骋的民族 蒙古族神话故事

天鹅,图腾,故事,巴尔虎,霍里土默特,蒙古族,中华民族,蒙古,布里亚特,沙鲁,民族,地区,妻子,神话故事,贝加尔湖,萨满,文化,原生态,氏族,祖先,神话传说,羽衣,蒙古人,观念,部族,霍里,马背上,个儿子,第一星座网,一带

2020-08-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海神妈祖简介

海神妈祖简介

妈祖,信仰,莆田,海神,东亚,天后宫,台湾,民众,泉州,中国,交通,传说,妈祖庙,家乡,民间,汉族,琉球,百姓,移民,发展,研究,膜拜,贸易,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作为一个,元政府,宋高宗,灵惠

2020-08-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道教人物:海神妈祖

道教人物:海神妈祖

妈祖,人们,湄州,父母,台湾,兄弟,妈祖庙,渔民,允迪,林姑娘,夫人,民间,海神,神仙,皇上,瘟疫,神像,神迹,在海上,兄弟们,出生于,区的,尤著,林默,得路,灵惠,里多,天妃宫,神灵,三教

2007-08-18 #故事阅读

海神妈祖中解说词

海神妈祖中解说词

林默,妈祖,小龙女,龙王,观音菩萨,神话,人们,海神,使臣,道教,神明,观音,皇帝,莆田,龙神,陈侃,信仰,地位,琉球,妈祖像,永乐皇帝,女儿,故事,礼部,妈祖庙,手下,指南针,海洋,经历,色彩

2020-08-08 #经典故事

海神妈祖民间故事

海神妈祖民间故事

妈祖,信仰,莆田,海神,东亚,台湾,天后宫,民众,泉州,海洋文化,中国,交通,传说,天后,妈祖庙,家乡,民间,汉族,琉球,百姓,移民,发展,研究,膜拜,贸易,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作为一个,元政府

2020-08-09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