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岳麓山上的这座古寺 埋藏着无数的故事……

时间:2011-06-29

他梦见一个身材魁梧的金色天神,头顶白光,脚踏祥云从天而降,飞来金殿之前

提示:本文共有 41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麓山寺

麓山寺的起源及麓山寺碑

麓山寺是湖南的第一座寺庙,创建于晋朝武帝(司马炎)泰始四年(公元268年),佛教从后汉明帝时传入中国,据传,佛教传入中国,是因为有一天,汉明帝做了一个很古怪的梦。他梦见一个身材魁梧的金色天神,头顶白光,脚踏祥云从天而降,飞来金殿之前。明帝正要上前施礼,却见金人腾空西去。

第二天,明帝将此梦说给文武百官,博士傅毅为其解梦说:“臣听说天竺有一天神,身高一丈六尺,遍体金色,光芒四射,且轻举能飞,其名为佛。陛下梦中所见的,可能就是佛啊。”明帝间道:“天竺在什么地方?”傅毅回答:“在我国西方,听说有几千里的路程。”傅毅的话,引起了汉明帝的好奇心。

永平七年(公元64),明帝派蔡愔和秦景两名官员到天竺去求取佛经。一行人一路跋山涉水,当他们走到今天的阿富汗一带时,在这里巧遇了两位从天竺来的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经过交流,蔡愔和秦景认为两位高僧就是他们要找的人,遂决定邀请他们来中国传授佛法。永平十年(公元67),蔡愔和秦景带二位高僧经西域回到了洛阳,同时以白马驼回一幅佛像和四十二章佛经。东汉朝廷对此事很重视,高规格接待了两位高僧。第二年,汉明帝在洛阳城东雍门外为天竺僧人建造了寺院,命名为白马寺。这是中国的第一座佛教寺院。

民间开始建寺奉佛,据考究始于后汉末的笮融(东汉末年豪强),此段历史“三国志”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麓山寺建于晋初,仅落后于笮融建寺50年,可见当时佛教在江南传播速度之快,在湖南的佛寺中麓山寺更是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所以被称为“湖湘第一道场”。

古麓山寺

关于麓山寺前一段的历史沿革,唐代大文豪兼书法家李邕(公元678-747年)撰书的麓山寺碑记叙得很详细,可见隋唐时期麓山寺的盛况,此碑为“大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岁次庚午九月壬子朔”,“十一月壬戌建”碑,江夏黄仙鹤刻,原碑文有一千四百多字,记录如下:

麓山寺者,晋太始四年之所立也。有若法崇禅师者,振锡江左,除结涧阴,尝与炎汉太宗,长沙清庙,楝宇接近,云雾晦冥,赤豹文狸,楝萝薜带,山只见于法服,窦后依于佛光,至请旧居,特为新寺。禅师洎翼日,宏聚谋,介众表之,明诏行矣,水臬有制,邱墟尽平。太康二载,有若法导禅师者,莫知何许人也,默受智印,深入证源,不坏外缘,而见心本,无作真性,而注福河。大起前功,重启灵应:神僧银色,化身丈馀,指定全摸,摽建方面,法物增备,檀供益崇,广以凌云之台,疏以布金之地。有若法闵禅师者,江夏人也,空慧双铨,寂用同辔,慈目相视,净心相续,综核万法,安住一归,注大道经,究上乘理,永托兹岭,克终厥生。逮宋元徽中,尚书令湘州刺史王公讳僧虔,右军之孙也。信尚敬田,作为塔庙,追存实相,加名宝山。矢攵乎弓冶笔精,陶甄意匠,留书藏石,缄妙俟时,候法宇之倾低,斯珍价以兴葺:远虑将久,遗事未彰。梁天监三年,刺史夏侯公讳祥,了义重元,别构正殿。绍泰二年,刺史王公讳琳,律师法贤,或在家出家,或闻见眼见,建涅盘像,开甘露门;长沙内史萧沆,振起法鼓,宏演梵言,继揵槌于是景锺,纳贝叶于层阁。陈司空吴明彻,隋侍中镇南晋安王乐阳王,并佛性森然,国桢秀者,壮回廊以云构,蔚联居以天覆。

麓山寺碑文

开元九年,天台大禅师守护法身,澄清悲海,严幢标耸,智火融明,袭如来堂,坐法华定,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有若昙捷法师者,伐林及树,染法与衣,不坠一滴之油,有霑大根之雨。总管大将军齐郡公权公讳武,福德庄严,喜慧方便,疏写四部,镇重百城。有若智谦法师者,愿广于天,心细于气,诵习山顶,创立花台;有若摩诃衍禅师者,五力圆常,四无清净。以因因而入果果,以灭灭而会如如;有若首楞法师者,文史早通,道释后得,远涉吴会,幽寻天台,法界图于剡中,真雇论于湘上,具究竟戒,敷解说筵,一法开无量之门,一音警无边之众,方等有以复悔,双林有以追远:并建场所,互为住持。惟(阙二字)禅师者,迹其至,凭其高,起乎云门,绝彼尘纲,深以为性有习,道有因,止于心,返于照。习也者坐乎树,居乎山;因也者固:习而无因则不住,因而无习则不证。是以区和正觉,阿若冥搜,想息而精进甲坚,爱除而烦恼壳散。百川到海,同味相咸,千叶在莲,比色于净,起定不离于平等,发慧但及于慈悲。故能闻者顺其风,观者操其道,牧伯萃止,皇华洊臻,启焚香之上缘,托神佛之嘉愿。

隋舍利塔

上座惠杲、寺主惠亶、都维那兴哲等,皆静虑演成。妙轮转次,因差别而非法,随品类而得根,去二见而入流,率一心而办事,咸以形胜之会,如彼修行之迹,如此而丰碑未勒,盛业不书,安可兽而已哉?将何以发挥颂声,披扬宿志者也?司马西河窦公名彦澄,硕德高闱,绍贤远识,器守岳厚,抚操冰清,属以师长阕官,摄行随手,以家而表于孝友,以已而广于诗书,以重而雅俗自兴,以明而至道丕若。且犹归心净土,模范佛乘,摧憍慢之外幢兴,开示之真语,建谋群吏,迺命下寮,顾蛟山之易疲,叹龙宫之难纪。

其词曰:

天地有象,圣贤建桥。宴坐中岩,成道西域。后代袭武,前良作则。安乐是依,灵鹫是式。一想冥契,二归愿塞(其一)。

金方置庙,衡麓开场。龙象拥锡,人天护香。思神赐土,灵化度堂。重镇牧伯,上游侯王。光昭法侣,大启禅房(其二)。

幽谷左豁,崇山右峙。瞰郭万家,带江千里。玉水布飞,石林云起。雷激庭际,月窥窗里。花台随足,天乐盈耳(其三)。

人与地灵,心将法灭。既往在此,比明齐哲。佛日环照,牛车结辙。连率顺风,驷骊钦烈。访道追胜,形驰目绝(其四)。

碑板莫建,轨物未宏。和合是请,佐贰是膺。政敷大郡,信发广乘。愿言有述,以访无能。惟石可久,与山不崩(其五)。

古麓山寺

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历史上很有名,宋朝大书法家“米芾”,在长沙观摩此碑后,题有:“襄阳米黻同广惠道人来,元丰庚申(公元1080年)元日”十数字。明朝成化年间,长沙太守钱澍建亭护碑,但由于年代太久,碑石裂损,字已剥损不少,碑后江夏黄仙鹤刻几字,只有守朝时拓本才有。米黻题字亦早不存。如果在现在的拓本中“赞曰英英披雾……”等字没有缺损,就代表这也是明朝以前的拓本。

唐朝以后对麓山寺的修葺情况,并没有史料记载。明朝历史年间,麓山寺曾改名万寿禅寺。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僧人智檀等修复麓山寺,但不久又毁于战争。康熙二十年僧人法灯再次进行了复建,仍称为万寿寺。一直到民国时期再次恢复“古麓山寺”的名称。

麓山寺名称变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湘水又经麓山,其山东临湘川,西旁原隰,息心之士多所萃焉。”可见古时有许多隐居读书的人,都常居住在这里,为后来岳麓书院的办学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唐朝末年,就有僧人为读书人建立学舍。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

1957年的岳麓山导游图

唐朝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大诗人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于公元712—770年期间,漂泊在潭州(古代行政区,是隋朝至明朝时期州治或府治长沙的古称。潭州曾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潭州行省,是大部分湖南地区以及部分湖北地区在古代的称呼;也曾作为二级行政单位潭州或潭州府,地域包括今长沙、湘潭、株洲、岳阳南、益阳、娄底等地),那年清明节(上巳节)正是三月三日,他写有一首“清明”为题的古诗:“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齿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金镫下山红日晚,牙樯捩舵青楼远。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杜甫的这首诗正是描绘了清明时节,长沙城千人万人出游湘西寺(即今古麓山寺、原道林寺已不存)的盛况,想当时,就连驻防在此的军人也有许多来到此处,可见唐代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很重视清明节。诗词后面八句记游人晚归之景,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身世离乱的感慨之情。至于为什么把岳麓、道林二寺称为“湘西寺”,据考究,自三国吴时起,历晋、宋、齐、梁、陈,长沙地区湘江以东设临湘县,湘江以西设湘西县,到隋朝才合并称长沙县。那么杜甫在诗中把“岳麓、道林二寺”称为湘西寺也正是由此得来。

岳麓总图

南宋祝穆(其父祝康国是朱熹表弟,祝穆少年丧父,由于他是朱熹的内表侄,因此就读书于朱熹家塾,由朱熹亲自教学。)青年时,祝穆常往来于吴、越、荆、楚之间,所到必登高探幽,临水揽胜,遍访民情风俗,这为他晚年广泛著述积累了丰富资料和感性知识,在其撰写的《方舆胜览》一书中,在有关岳麓山的记载中提到:自湘西古渡登岸,夹径乔松,泉涧盘绕,诸峰叠秀,下瞰湘江,岳麓寺在山上,百余级乃至,下有李邕麓山寺碑。经此描述,南宋时期的麓山寺景致仿佛可见。

1957年的麓山寺寺门 (戴亚东摄)

岳麓山早有唐朝以前就以风景幽美著名于世,唐朝诗人“骆宾王、韩愈、宋之问、刘长卿、李群玉、戴叔伦、杜荀鹤、僧齐已、罗隐”等有诗题咏,留下了很多佳作,随着社会的变革以及岳麓山名声的传播,在后来的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历代诗人都留下了烩炙人口的诗篇。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作者:杜甫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塔劫宫墙壮丽敌,香厨松道清凉俱。莲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寻河知有无。暮年且喜经行近,春日兼蒙暄暖扶。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潭府邑中甚淳古,太守庭内不喧呼。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久为野客寻幽惯,细学何颙免兴孤。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宋公放逐曾题壁,物色分留与老夫。

《望岳麓》

作者:杨基

我为长沙客,不醉长沙酒。

为爱岳麓山,系舟城边柳。

峰峦一何秀,膏沐春雨后。

蛾绿净洗妆,方知朱铅丑。

所嗟山中寺,颓圯想已久。

嶙峋北海碑,千载独不朽。

信为神灵惜,长使山鬼守。

褰衣欲访古,日落辰在酉。

荒烟乌鹊喧,竹密虎兕吼。

老眼念后期,未知重来否。

来源:综合指尖岳麓 | 编辑:周媛 | 校对:谌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岳麓山上的这座古寺 埋藏着无数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岳麓人 岳麓山的来历传说 你知道吗?

@岳麓人 岳麓山的来历传说 你知道吗?

2018-01-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岳麓山老故事:湘绣的“八仙图”

岳麓山老故事:湘绣的“八仙图”

姑娘,八仙,仙乐,湘绣,何仙姑,八仙图,神仙,蓬莱仙岛,吕洞宾,大樟树,树屋,沙坪,人间,乐器,冲子,冲头,土坡,樟树下,绣房,葫芦,蓬莱,铁拐李,骑毛驴,幸逢,张果,曹国,曹国舅,李说,韩湘子,韩湘

2019-03-07 #故事大全

岳麓山巧遇抗日老兵小学作文

岳麓山巧遇抗日老兵小学作文

老爷爷,岳麓山,日军,故事,长沙,地方,敌人,老爷,衡阳,抗日,战斗,长衡会战,力比,发现了,中华民族,去向,亲身经历,仇恨,他用,侵略者,历史,四川,和平,声音,地点,坐飞机,岁月,岳麓,我军,心愿

2020-08-23 #小故事

九年级上册历史岳麓版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岳麓版复习提纲

发展,世纪,英国,欧洲,资产阶级,作用,资本主义,课程标准,性质,时间,美国,影响,改革,世界,人民,俄国,战争,标志,道路,林肯,内容,印度,法国,罗马,一战,北美,日本,经济,人类,佛教

2020-08-23 #故事会

长沙爱情故事:岳麓之巅说爱你!

长沙爱情故事:岳麓之巅说爱你!

岳麓山,长沙,景观雕塑,打卡,最高峰,爱情,玻璃,雕塑,来这里,一树,一花,云麓宫,安仔会,安仔,山下,徐徐,易安,梅溪湖,毛主席,那可,爱晚亭,座山,橘子洲头,麓山南路,香樟树下,时光,天长,个人,东西,中科

2015-08-30 #小故事

岳麓山老故事:长沙孽龙的传说

岳麓山老故事:长沙孽龙的传说

香儿,油泥,禹王碑,禹王,小朋友,秀才,父亲,湘江,方法,办法,胆子,一个字,十分高兴,印下来,地方,字迹,巨浪,样子,江水,用油,石碑,你自己,拿下来,石碑上,兴风作浪,你还小,宇迹,干什,在长沙,城南门

2018-03-04 #短篇故事

岳麓山老故事:长沙城名的来历

岳麓山老故事:长沙城名的来历

谷郎,黑汉,妈妈,人们,沙洲,大禹,錾子,锤子,大禹治水,湘江,雷神,傅家洲,牛头洲,谷山,座山,东海,乡亲们,地方,岳麓山,天条,时候,江中,水陆,洪水,浪头,炸雷,禾苗,谷穗,竹筒,竹简

2014-07-30 #故事阅读

岳麓山老故事:箭江河与金牛岗名字的由来

岳麓山老故事:箭江河与金牛岗名字的由来

艄公,恶龙,和尚,塘里,白胡子,牛粪,草鞋,老爹,湘江,江河,胡子,回龙塘,回龙,金牛,山下,人们,小河,深沟,渡口,老倌,船身,过河,金子,青年,长沙,传说,地方,岳麓山,小溪,岳麓

2019-02-2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