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人类历史两次大规模的航海行动对比 郑和下西洋输了

时间:2011-06-30

两次航海都是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但是产生的结果却不一样

提示:本文共有 25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人类的历史上有两次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一次是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一次是新航路的开辟。两次航海都是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但是产生的结果却不一样。

从表面上看明朝泱泱大国,在当时的国际势力遥遥领先于葡萄牙一个小小国家,航海什么的应该比葡萄牙更加厉害,实际我们从时间上来看,郑和下西洋1405年开始,持续了20年就结束,而新航路的开辟却一直持续了下去。是明朝实力比不上一个小小的葡萄牙吗?这是什么原因,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下。

从造船,工具,经验比较

据当时资料记载,当时明朝的造船技术十分了得,曾经造出世界上最大的船只,一艘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大船,试想想,上千人的大船,可是相当于现代的游轮,那得多高多大,而且出海航行不可能只有一艘,一次出海,一般是几十艘起步,那平均载的人也有两万以上,这里面包括官员,军队,船工。

这样的规模,不是一个小小葡萄牙能够比得上的。虽然当时的葡萄牙的造船业在西方排得上名,但是直到1440年,葡萄牙才制造出了能够在大西洋进行航行的船只,而明朝当时已经停止航海7年了,可以说在造船技术上,葡萄牙整整落后了中国7年之久。

葡萄牙当时航海活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地中海一带,要知道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并不像亚热带地区一样常常出现暴风雨,台风的现象。地中海的海上条件属于很温柔的,没有大风大浪,所以葡萄牙并没有面对波涛汹涌的大西洋的经验。

相反,中国处于亚热带地区,一出海便要经历大风大浪,随着出海的次数增多,航海的经验和技术在不断提升,有足够把握可以应对海上的千变万化。所以说一个温柔乡里出来的葡萄牙自然不能和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的明朝相比的。

明朝的时候还将天文学与航海相结合,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方向来确定船只所在的方向。如果说当时乌云密布,无法看到满天星辰那航海就迷失了方向,这是错了的,除了依靠天文辩别方向外,郑和还结合以前任优秀的航海家留下的航海图和一些航海经验,结合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专业航海仪器来确保船只处于正常轨道。当时明朝的罗盘误差不会超过2.5度,在当时的明朝可是掌握了最先进的航海技术了。

而葡萄牙的航海却只能算白手起家,一直在地中海活动的他们,是无法面对大西洋的凶猛的。所以葡萄牙的王子特意建了所航海学校来培养人才,收集大量的航海书籍和地图,将指南针改进为星盘。但是这些措施与明朝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压根拿不出台面

可以说明朝不管在造船领域,航海经验,还是航行的工具来说,实力都遥遥领先于葡萄牙,但即便如此,明朝在航海上还是输给了葡萄牙,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做下分析。

目的和作用不同

不管是哪个朝代,我国在历史上都是泱泱大国,一副大哥大的样子,但是你自认为大哥大,没有一群小弟怎么有大哥的样子呢?所以明朝积极进行和周边国家以不侵占为前提的和平交往,甚至列了十五个“不征之国”。明朝之所以这么费尽心思与周边国家打好交道.,主要是想通过不用武力的方式来威慑其他国家,让其他国家臣服自己。

但是不够,仅仅有友好的态度对待周边国家是不够的,得让他们看到我朝到底有多厉害,只有宣扬本国国威,让他们看看本国国力多强盛,他们才会害怕,臣服。但是该怎么做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很厉害呢?

明成祖想到可以下西洋,一来下西洋可以拜访各国,二来可以进行贸易往来。其实明成祖还有一层私心在里面,他想打听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位置来得是名不正言不顺,如果有一天建文帝朱允炆,突然回来要回自己的帝位,那自己的努力就白费了,所以他有个私心想找到他,并且杀了,以绝后患。

他大力支持郑和下西洋,并且暗中交代他找到他建文帝朱允炆。虽然第一次没有找到人,但是却向四方的国家展示了明朝的实力,当时船从各个小国路过,小国内的人个个都震惊了,感觉就像天外来客一样,这些小国得到明朝很多赏赐,心想出手这么大方,那国都必然不一样,便一个个心生向往,便跟着郑和一起回了明朝,见到明朝那么厉害,一个个都臣服在天子脚下,可以说这次宣扬国威效果非常好,明成祖尝到第一次下西洋的甜头后,就积极组织了第二次,第三次的下西洋。

反观新航路的开辟,当时随着西方各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需求趋向饱和,急需打开新的市场。他们把眼光转向了世界的另一端,当时奥斯曼帝家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奥斯曼帝家控制了连接东西的道路,东西方贸易变得更加艰难,加上当时出现淘金热,这让人们更加疯狂,更加想出海寻找财富,而富有冒险精神的葡萄牙在国家的支持下首先开始了航海旅程。

可以说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都是在国家支持下开展的,都有着一国之力的资助。但是,郑和下西洋目的是通过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甚至是通过赏赐即白送宝物来宣扬国威。

而新航路开辟目的是以武力手段来掠夺他国的财富和资源。一个是文明手法,一个是野蛮人手法,一个是送东西,一个是抢东西。

不仅如此,明朝郑和下西洋属于一路送钱,不仅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还常常将自己高价值的宝物以低价卖给一些国家,或者换取一些价值不高的东西,这些都是赔本的买卖,根本收不回成本,不仔细算,你是不知道明朝每年要里面填多少钱进去才能补好这个窟窿。明朝财大气粗不在乎,但是只出不进,只能坐吃山空,坚持了20年终于坚持不下去了,郑和下西洋项目被叫停了。

新航路开辟的开辟就不一样,它是去抢钱的,这白花花的钱是流入自己的口袋的,而且葡萄牙去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就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不仅扩大了自己的领土,还在非洲挖到大量的黄金,捕获了大批奴隶,获得很多象牙等奢侈品。这些甜头,葡萄牙尝了一次就上瘾了,谁会在一座金山银山面前选择放弃呢?新航路开辟肯定是继续不能停下来的。

航海路线的对比

我们再来看看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基本上都是沿着陆地的边缘前行的,而葡萄牙却是直接走过了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好听点说是明朝比较保守,葡萄牙富有冒险精神,但是实际上是两国之间文化认知的差别,当时西方认为地球是圆的,所以不管怎么走,都一定可以走回原地的,而明朝可不这么认为的,他们认为自己就处于世界的中心,所以即便是探索,那也是从自己身边开始探索。

其中17世纪的时候,西方来中国宣传地圆说的时候就被明朝的学子嘲笑了,从中就可以看出明朝的思想已经落后于葡萄牙等国。

结语

明朝郑和下西洋属于损自己利益的行为,自然是不能长久持续下去,相反我们做个假设,如果郑和下西洋目的和葡萄牙一样是以掠夺,侵占其他国家的领土,那结果又肯定不一样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人类历史两次大规模的航海行动对比 郑和下西洋输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习战,弘觉寺,牛首山,回族,太监,外交家,壮举,地宫,航海家,智略,衣冠冢,骨灰,三保太监,中国明朝,下西洋,人类历史,郑和七下西洋,在第七

2020-05-30 #小故事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习战,弘觉寺,牛首山,回族,太监,外交家,壮举,地宫,航海家,智略,衣冠冢,骨灰,三保太监,中国明朝,下西洋,人类历史,郑和七下西洋,在第七

2020-09-03 #经典故事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习战,弘觉寺,牛首山,回族,太监,外交家,壮举,地宫,航海家,智略,衣冠冢,骨灰,三保太监,中国明朝,下西洋,人类历史,郑和七下西洋,在第七

2020-09-03 #经典故事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习战,弘觉寺,牛首山,回族,太监,外交家,壮举,地宫,航海家,智略,衣冠冢,骨灰,三保太监,中国明朝,下西洋,人类历史,郑和七下西洋,在第七

2020-09-03 #长篇故事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习战,弘觉寺,牛首山,回族,太监,外交家,壮举,地宫,航海家,智略,衣冠冢,骨灰,三保太监,中国明朝,下西洋,人类历史,郑和七下西洋,在第七

2020-09-03 #故事会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习战,弘觉寺,牛首山,回族,太监,外交家,壮举,地宫,航海家,智略,衣冠冢,骨灰,三保太监,中国明朝,下西洋,人类历史,郑和七下西洋,在第七

2020-09-04 #经典故事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习战,弘觉寺,牛首山,回族,太监,外交家,壮举,地宫,航海家,智略,衣冠冢,骨灰,三保太监,中国明朝,下西洋,人类历史,郑和七下西洋,在第七

2020-09-04 #长篇故事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是太监吗?

郑和,习战,弘觉寺,牛首山,回族,太监,外交家,壮举,地宫,航海家,智略,衣冠冢,骨灰,三保太监,中国明朝,下西洋,人类历史,郑和七下西洋,在第七

2020-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