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妈妈 我不想上幼儿园”:家长这样做 帮孩子走好人生关键一步

时间:2011-07-04

孩子那么小,我也舍不得送她去幼儿园

提示:本文共有 37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昨天和朋友聊天,说起她女儿9月上幼儿园的事情,她说:“真是愁死人,这两天跟孩子说要送她去幼儿园,她就不停哭闹,非要我陪着去她才肯去。孩子那么小,我也舍不得送她去幼儿园。”

除此之外,她还在纠结为孩子选择哪所幼儿园更合适。她看中了两家:一个是小区配套的幼儿园,离家近,接送方便,缺点是新开的,对教学质量不放心;另一个是离家远的双语幼儿园,接送不便,但是名气好。

上幼儿园是孩子们离家步入社会的第一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难题,父母要做的不是把孩子继续护在翅膀下,而是陪他们走好这一步。

孩子上幼儿园的重要性

融入社会的第一步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家里几乎所有人都是围着他转的。但是在幼儿园里,处境却截然不同,几十个孩子,一般只有两三个老师负责照顾。没有一个孩子是特殊的,也没有一个老师会只围着一个孩子转。

这个过程会让孩子渐渐意识到,这个世界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没有谁是与众不同、高高在上的,在外面不会有谁把他捧在手心里,事事顺着他。

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很多终生受用的为人道理、处事准则和生活习惯等等,都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

养成很多好习惯同事的儿子今年读中班,有次去她家,惊喜的发现她儿子变了很多:打招呼不再扭扭捏捏,见到客人也没有躲进房间里,而是绘声绘色的给我们讲幼儿园的事情、背诵老师教的儿歌。

同事给我说,这些习惯都是在幼儿园里养成的,现在孩子已经不怕离家上学了,还没开学已经期待着去跟老师和小朋友玩游戏了。

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习惯和人格的关键时期,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很多习惯当然在家也可以培养,但是幼儿园的环境和家里不一样,那里有更多的孩子以及和父母角色不同的教育者。

通过跟老师和小朋友相处,孩子会对真实的社会和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过集体生活,为升入小学阶段做好了准备。

老师和父母不一样我侄子曾经是家里的小魔王,什么事都得顺着他,尤其是用手机看动画片,家里人怎么说他都不管用。有一天从幼儿园回到家他居然没有像往常一样看手机,他妈妈好奇问他,他说:“阿姨说,看手机会坏眼睛,看电视也会坏眼睛。”

那次之后,侄子看手机和电视的时间明显减少,有时候看得多了,他妈妈说要给幼儿园阿姨打电话,他就立刻不看了。

幼儿园的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教学经验,一般来说是远远超过大多数家长的。并且,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家长不一样,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胜过家长的十句话。

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

1. 提前引导

经常听很多家长说:“孩子要上幼儿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顺利度过适应期?”

孩子进入幼儿园是出生后第一次长时间与亲人分离,一定会有恐惧、伤心的情绪,甚至会出现“分离焦虑”。

尤其是刚入园的几天,孩子特别容易哭闹,有的孩子,从家里出门时就开始哭闹甚至想方设法拒绝去幼儿园。因此,父母需要提前对孩子进行引导,尽可能减少孩子的入园恐惧和焦虑。

入园之前,父母可以通过带孩子去附近幼儿园玩或是潜移默化地告诉他幼儿园很好玩等方法,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逐步引导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向往之情。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多跟孩子一起阅读关于上幼儿园的绘本,适当看一些相关的动画片等等。家长切忌对孩子采用与上学有关的吓唬或威胁的语言或行为。

2. 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生活

大多数孩子在入园最初的几天甚至几个星期都会有哭闹、不适应的情况,很多家长因为担心经常这样问宝宝:“今天在幼儿园表现好吗?乖不乖啊?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呀?”

其实,这无疑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产生紧迫感和恐惧感,觉得幼儿园很可怕,甚至产生不愿继续去幼儿园的想法。

父母可以多跟孩子聊聊幼儿园里面发生的那些比较有趣的事情,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

比如说:“宝贝,还记得昨天幼儿园里发生了哪些好玩的事情吗?”“今天,老师可能又有新的游戏要教给你们哟!”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回忆起在幼儿园里的快乐,并期待新的一天。

家长要细心观察宝宝,当发现孩子入园后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例如:孩子能自己拿杯子喝水了、如厕时能自己脱裤子了、会自己把东西放整齐等等,都要适当地给予赞扬和鼓励。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对自己在幼儿园的表现产生成就感,进而增加自信。

3. 父母的心态很重要

看过很多小朋友上幼儿园的事情,我发现有些父母表现的比孩子还要焦虑,比如老是会想,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吃不饱、会不会被欺负、老师会不会惩罚孩子……

经常看到一些家长一边托关系为孩子挑选条件最好的幼儿园,希望孩子能够喜欢上学;一边想方设法给老师送礼,希望老师能更多照顾自己的孩子。

在孩子上幼儿园这件事上,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帮助孩子舒缓情绪。父母要明白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自己独立,而上幼儿园是走出独立的第一步。

孩子在刚上幼儿园时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比如生病、哭闹,家长不必太担心,这是孩子的一次脱敏过程,经历了这些事情,孩子以后再面对新的环境,无论从身体上或者精神上都能够更从容、更适应。

4.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全托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小时候读的全托幼儿园,她说那时候特别煎熬,每天都盼着父母来看她。

有一天妈妈抽空过来给她送衣服,她说要喝饮料,妈妈给她买了一瓶,她慢慢喝完后说还要,妈妈又买了一瓶给她。那天她喝了五瓶饮料,不是因为她喜欢喝,只是想妈妈能多陪她一会。

每当有朋友问我要不要把孩子送全托时,我都会把这件事讲给他们听。

想把孩子送全托的家长一定要想好,如果是因为工作忙而希望幼儿园帮忙照顾孩子,这样家长自己的确可以省不少心,但是却极有可能给孩子留下一个不那么美好的童年。

从心理的发展来说,3~6岁的孩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尚不完全具备,他们不明白什么是忙,也不会明白家长忙工作是为了什么。

很多孩子甚至会认为,这是爸爸妈妈不爱自己的表现,从而产生一种被抛弃的心理,在亲情上也会产生疏离感。孩子的这种心理,对于安全感的建立和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都很不利。

从性格的形成来说,孩子的成长是通过与家庭、幼儿园及社会环境的互动完成的。上全托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度过的,跟家庭及社会环境的接触相对很少。这样虽然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但大多数时候都是被硬逼出来的。

送孩子上全托的弊端是不可避免的,幼儿园不像家里,人手有限,老师难以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这将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语言及情感等身心方面的发展。

要知道无条件的爱和与父母的亲密互动,对孩子来说,是每天的必需品。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都需要建立在关爱和交流的基础上,更需要依赖良好的亲子关系。

如果家长不得不送孩子上全托,一定要给孩子留出充分的适应时间,让孩子逐步过渡。家长也一定要多抽空去幼儿园看看孩子,并在每个周末接他回家,让他感到父母仍然时刻在关心自己,不至于产生被抛弃的错觉。

而且在上全托之前,要多跟孩子聊聊,为什么爸爸妈妈送他去上全托,并明确告诉他不是因为他不乖,而是爸妈的无奈之举。

如何为孩子挑选幼儿园

曾经看到有人说:“上了好的幼儿园才能上好的小学,上了好的小学才能上好的中学,将来才有可能考上好的大学。”

这句话完全没错,但是在择园的时候除了幼儿园的等级和口碑还有以下细节要考虑到:

首先,硬件条件要达标。要有宽敞的幼儿活动场所,这样才不至于把孩子每天都关在房间里面,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是最活泼好动的。

看幼儿园硬件的时候,要先看幼儿园的操场,看是否有各种适合小朋友运动的器械、有没有安全的跑道等。

幼儿园的装饰设计,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每天走进去都能心情愉快。各种用具也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方便孩子们使用。

幼儿园还要重视安全,有专门的保卫措施,有全方位的摄像头;如果有上下楼梯,楼梯棱角都应包裹。

其次,办学理念要与自己的教育理念相符。在入学前,可以到幼儿园的网站进行查看,了解幼儿园的特点和办学理念,也能比较出这所幼儿园和其他幼儿园的优劣势。

在入园前,幼儿园一般会搞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对幼儿园有更多了解和认识。在亲子活动中,家长一定要用心倾听园长和老师们的讲话,作为判断是否与自己理念相符的依据。

再次,上学距离要适中。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舟车劳顿是非常辛苦的。所以,离家远近也是选择幼儿园的重要参考因素。如果就近入学的幼儿园还不错,就没有必要舍近求远。

最后,帮孩子挑选一位好老师。一般情况下,在孩子入园的时候,幼儿园老师都会进行家访。在家访的时候,家长可以多跟老师聊聊,在沟通过程中仔细观察老师,从而初步判断这个老师的情况。

好的老师需要具有爱心、耐心和童心:老师真心爱孩子,愿意和孩子一起,能够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无微不至;俯下身子,愿意听从孩子内心的需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真实需求;有一定的童真童趣,用儿童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成人化的思维去解决孩子的问题。

父母不可能陪伴保护孩子一辈子,孩子终有一天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上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步,这一步需要在父母的帮助才能走的又好又稳。

end

作者简介:lemon青柠檬,喜欢读书,乐于分享婚姻育儿、情感心理相关内容。人生目标是每一个今天都比昨天优秀一点点。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妈妈 我不想上幼儿园”:家长这样做 帮孩子走好人生关键一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妈妈们要如何选择幼儿园?掌握这几条关键 一定能选到好幼儿园!

妈妈们要如何选择幼儿园?掌握这几条关键 一定能选到好幼儿园!

幼儿园,措施,资质,儿童,教师,营养搭配,情况,教学内容,设备,面积,医疗急救,安保,园区,伙食,作息时间,幼儿,家长,得分,经验,费用,餐饮,不会出现,公办园,越高,功能,周边环境,功能区,国家,年龄,方面

2007-10-13 #经典故事

哈佛妈妈带3个孩子走遍中国 女儿全校第一 培养学霸关键在小学

哈佛妈妈带3个孩子走遍中国 女儿全校第一 培养学霸关键在小学

孩子,让孩子,小学,知识,妈妈,家长,父母,阶段,旅游,亲子关系,老师,赵旭峰,教育,女儿,时间,问题,辅导班,给孩子,都会,城市,东京,关键,小朋友,幼儿园,年级,心理,精力,能力,计划,运动

2014-02-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妈妈你别走!宝宝上幼儿园的“分离焦虑”怎么解决?

妈妈你别走!宝宝上幼儿园的“分离焦虑”怎么解决?

宝宝,幼儿园,孩子,父母,分离焦虑症,老师,让宝宝,妈妈,时候,宝妈,让孩子,作业,家长,情绪,情况,才能,规则,有信心,积极配合,利的,还可以,信心,事情,习惯,兴趣,关键在于,健康成长,和信,安全感,幼儿

2015-07-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妈妈读书有哪些心得感想和收获

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妈妈读书有哪些心得感想和收获

孩子,家长,给孩子,故事,知识,注意力,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富贵,和家,人才,事事,书籍,人格,内容,关键时期,图片,图书,地位,培养目标,学校,小羊,情操,心得体会,心灵,老师,精心培养,改变命运,才能,真理

2020-07-10 #故事会

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妈妈读书有哪些心得感想和收获

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妈妈读书有哪些心得感想和收获

孩子,家长,给孩子,故事,知识,注意力,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富贵,和家,人才,事事,书籍,人格,内容,关键时期,图片,图书,地位,培养目标,学校,小羊,情操,心得体会,心灵,老师,精心培养,改变命运,才能,真理

2020-08-26 #小故事

三岁宝宝只会叫爸爸妈妈 幼儿园老师比父母都急

三岁宝宝只会叫爸爸妈妈 幼儿园老师比父母都急

孩子,宝宝,语言,发育,父母,情况,家长,关键期,原因,会影响,发音,大脑,差异,岁宝,故事,方式,影响,不正确,习语言,多少话,孩子学,对孩子,多加,宝妈,达也,辛格,好的,这都,职业,关系

2014-08-16 #故事会

幼儿园布置作业让画绘本 妈妈闺蜜出一妙计 老师都无语了

幼儿园布置作业让画绘本 妈妈闺蜜出一妙计 老师都无语了

老师,贝壳,作业,家长,孩子,小朋友,代表,大海,幼儿园,小红花,弧线,画面,一只贝,沙滩上,里布,在海边,上沙,踏浪,丫子,关键,作品,几滴水,创意,图片,妙计,女儿,学校,小时候,寓意,波浪

2020-07-07 #故事大全

故事妈妈幼儿园家长

故事妈妈幼儿园家长

王思元,故事,讲故事,孩子,妈妈,孩子们,儿子,首都图书馆,小朋友,画面,绘本馆,都会,一家,固安,内容,图书馆,图画,大兴区,小时,志愿者,故事书,方法,时间,培训,工作,儿童阅读,子阅,本才,中国儿童中心,佳苑小区

2020-08-1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