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家规家训」论罗氏家训家规

时间:2011-07-04

珠公是罗氏历史上有重要贡献和重大影响的人物

提示:本文共有 50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珠公谢世已经2255年了。珠公是罗氏历史上有重要贡献和重大影响的人物。他以聪明的才智和优秀的品德做官做人,在汉代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他以高尚的人格,成为豫章罗氏的始祖,如今,罗姓已成为中国第20位大姓,豫章罗氏后裔已占罗姓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珠公的人品、人格对罗氏的家训、家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给罗氏大家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家训、家规

(一)家族家训的含义

家训包括家政、家教和家规。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的“家”,不是指“家庭”小家,而是泛指家族、宗族“大家”,因为,几乎所有的族谱都叫“家谱” 、“宗谱”,而家训是族谱的重要内容,对传统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在国家不安定和国家法不明确之际,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律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来规范约束家庭中人,家训即发挥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逐渐丰富多采。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在各家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座右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视,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训家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规家训,但都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注重家法、国法,和睦宗族、乡里,孝敬父母、长辈,合乎礼教、名分,敬重祖宗、祭祀等。

(二)家训、家规的作用

家训发源于前国家时期的初民社会,在进入国家社会以后,在国家法主导下,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辅助工具。在历史的进程中,家训起到了三种作用:教化作用,纯化族人家人的道德,约束族人家人的思想行为。在家族内部,忠孝信义等道德准则成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经济作用,家族共同体利用自己的群体优势,经营家族财产,促进经济发展;治安作用,家族组织利用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家族法调整族内社会关系,维持族内社会秩序。

(三)家族家训与社会管理的关系

《礼记·大学》中有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朱熹在《罗氏家政序》中也指出:“修之于家,则一家之政理;修之于国与天下,则国与天下之政理。呜呼,有君子可不修一家之政乎?家政不修,岂可治国与天下乎?”这些都辩证地说明了个人修身养性、家庭管理和治理国家的关系。总起来说,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自己的家,必须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太平。也就是说,“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一环。家训、家规是针对个人素养和建立正常的家庭、家族关系而作的规范,家训、家规落实了,自然就有了“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氛围。

二、罗氏家训、家规中华民族都非常重视家训、家教,我罗氏家族更不例外。纵观各地的宗谱,族规,家训、家规都占有很大的篇幅。初祖祝融公遗训、宋·罗从彦《诲子侄文》、明·罗伦《戒族人书》、《家训二十条》、清·罗允玉《家训》等等举不胜举。众多的罗氏家训中,都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芒,体现着珠公人品、人格的内在影响。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忠孝为本

我国古代的伦理观念是以孝为本。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孝不但是“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而且要“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曾子在《礼记》中对此予以阐发:“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也就是说,一切善的行为均由孝出发。所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将孝字放在第一位。珠公在年轻时,督运汉军粮饷,灭秦伐楚有功;官拜大司农,能做到赋税宽平,国用优给;从灌婴定豫章,有功德于民;驻守九江,筑豫章城,民亟趋之,劳而无怨;面对吕后之乱,不随波逐流,弃官归隐,取名怀汉,种植罗汉松、罗汉茶,充分体现了爱国爱民、对朝庭忠心、忠于职守的宽广胸怀,这是大孝的具体体现。

诸多罗氏家训都把“孝”摆在第一位,无不体现“以孝为本”的深层内蕴。如《家训二十条》要求,一是要奉祖宗,二是要孝父母;《治家祖训》强调:“父之扬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君子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凤山罗氏七族家训提出:“忠孝兼修,乃吾祖训。在家尽孝,于朝尽忠,建功立业,荣国耀宗。精诚团结,共存共荣,睦族敦宗,意志一同。”仙桃三伏潭宗谱讲:“欲我族之人感知,正轨宜循,不义可耻。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而后已由一身而至一家,由一家而至一族,皆能各亲其亲,各长其长”

(二)重视耕读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以农业立国,通过耕种获得丰衣足食。同时,我国又是很早就实行“开科取士”制度的国家。学子通过苦读来获取富贵功名。因此, 古人治国,最重耕读二字。这是人们的两大主要谋生手段,也是家训的两项重要内容。珠公青少年时,勤奋攻书,知识渊博,超群逾俗,敏于办事,有雄才大略,为以后出将入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罗氏家训十分重视耕读二字。《家训》第九条曰“力耕种:艰难稼穑,无逸陈书。食为民天,敢不念诸?春田秋圃,莫令荒芜。游民失业,非曰良图。深耕易耨,水旱无虞。毋失其时,仓廪不虚。仰事俯育,其乐何如!” 《郑州柏林堂罗氏族谱》“读书要心专,稼墙要力勤。”茶陵纂溪罗族家训强调:“重农桑。衣食之源开于农桑,故男耕女织衣食所以常足也。族中子孙各宜力田饲蚕使不穷于衣食焉。”

《家训》第十条 曰:“勤诵读:为学日益,不学无术。圣人论学,首重时习。春诵夏弦,苦心孤诣。嘉言善状,典型在昔。玉不受琢,焉能成器?猛着祖鞭,出人头地。道德文章,功建名立。”重视耕读,保证了罗氏家族的兴旺繁盛。就绝大多数罗氏家庭而言,长时间在农村耕耘,繁衍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创造了让人才脱颖而出的条件,为家族进步作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在重教兴读的薰淘下,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罗氏优秀人物。如唐代江东才子罗隐、宋代理学家朱熹老师的老师“豫章先生”罗从彦、伟大小说家罗贯中、永丰状元罗伦、吉水状元罗洪先、天文数学家罗士琳等等,在文学、理学、史学、数学等领域或在官场上取得的成就斐然,受到后世的尊崇。

(三) 崇尚勤俭

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勤奋做事和节约用度两个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治国的美德,司马光《训俭示康》认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等等。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我们的始祖珠公,勘称勤俭的楷模。在大司农任上,他通过自已的勤奋努力,使经过战争创伤的年代做到“赋税宽平,国用优给”;建豫章城时,动员民力,克服困难,不图名利,历时九年,建成周长10里84步,辟有6门的豫章新城;缷任后,他没有因为做过高官坐享其成,而是隐居西山,种茶种药,丹井讲学 ,以禽兽为伴,以听鸟音为乐,潜心钻研医药,为民治疾。推崇勤俭是罗氏家训的重要内容。《家训》第十二条曰:尚勤俭。俭可助廉,勤能补拙。开财之源,非勤莫克。节财之流,惟俭是则。土、农、工、商,各精其业。怠惰奢华,切宜刻责。休待老年,徒伤落魂。克勤克俭,是为美德。”湖北仙桃三伏潭《罗氏家谱》有勤职业:“士农工商,皆为正业。能习其一,门户可保。凡我族从,要专习正业,朝斯夕斯,毫不迨慢。其已恒心,而营恒产,无论何业务,求其精业既精矣。则心之所欲无往而不得,亦无往而不快也。古人有言曰:勤俭富贵之本,懒惰贫贱之源。”琼州《罗氏家训》规定:“要勤俭节约,勤能致富,俭可养廉。”崇尚勤俭,是罗氏家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造就罗氏英杰的重要条件,也是罗氏贤达赖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伟大小说家罗贯中,发愤文学写真,创作出《三国演义》、《粉妆楼》、《三遂平妖传》、《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世之作。

(四)忠厚做人

所谓忠厚,泛指做人忠实、正直、诚实,待人忠诚、宽厚、厚道,处事有理、有节、宽容。《荀子·礼论》:“礼者,谨於治生死者也……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谓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从有关资料介绍,珠公的一生,是忠厚的一生。他忠于汉室,励精图治,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筑豫章城,他不争名,不争利,劳而无怨;面对高后之乱,他清廉自守,不与朋党为伍,不与邪恶同污,毅然辞官归隐,植松柏示节操,改名怀汉以示不忘汉朝,在石壁峭绝、飞泉奔注的洪崖处讲道,充分体现了他正直、忠诚、宽厚的人生。在罗氏家训中,不仅要求做人忠厚,还提出了要做到忠厚的具体要求,就是要循规矩、戒恶习、守清廉。《家训》第十一条曰:“存忠厚:刻薄成家,理无久享。悖入悖出,毫厘不爽。幸灾乐祸,刀唆冤枉。鬼神难欺,赫赫在上。善恶之报,捷如影响。孰无天良,须加培养。在家存心,阴德无量。”第十三条对习礼仪、第十四条对戒淫恶、第十五条对戒为非、第十六条对戒赌博、第十七条对戒酗酒、第十八条对戒争讼都进行了明确训示。《郑州罗氏族谱》有廉箴,讲道:“古矜也廉,今登殊先,仲山洁已,饮马投钱,阴令刘宠,父老其贤,贪饕奚取,尔其讲廉。”纂溪《罗族族谱》明确提出八戒:“戒不孝、戒凌尊、戒乱伦、戒侵占、戒为匪、戒争讼”等。古蔺罗氏家训要求:“勿谈人之短,勿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人有小过以量容之,人有大过以理责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处公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利己,勿嫉贤妒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义之事则为。守我之分,听我之命。人能如此,天必相之。”湖北仙桃三伏潭罗氏宗谱讲:要“崇正学,弃邪术,务忠厚。” 所有这些,都对各种陋规恶习声色俱厉地予以痛斥,旗帜鲜明地提倡做忠厚人、清正廉洁。

忠厚做人的家训对罗氏家风的确影响很大,很多罗氏人物都以老实而出名。《明史·罗复仁传》记载:吉水人罗复仁,明太祖洪武元年擢编修,奉旨偕主事张福往谕安南,还占城侵地。安南奉诏后,却其所赠。太祖“闻而贤之”。洪武三年,置弘文馆,以其为学士,与刘伯温同位。帝前每率意陈得失,帝喜其质直,呼为‘老实罗’而不呼其名。”

从古至今,罗氏虽然没有唐宗宋祖的风采,但没有一个像赵高、张士贵、秦桧那样的奸佞;没有很多举世闻名的名人,也没有遭人世代痛斥的恶徒。《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120卷记载了很多风流韵事,罗家没有一人卷入其中。当今社会,惩治腐败、打黑扫黄已列入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议程。到目前为止,在这两方面的重案、要案中,罗家还没有人榜上有名,这也不正好说明我们罗氏家训的影响之所在吗?

三、发扬罗氏家训、家规家训、家规是古代社会的产物,沿袭了二千多年。在中国共产党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是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家训、家规?家训、家规还有没有一席之地?怎样让家训、家规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们应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要正确认识家训、家规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作用

(二)家训、家规要与世俱进。

(三)新编罗氏家训

新家训(草本)如下:

罗氏家乘,千古传承,新编家训,诲汝谆谆。

盛世太平,和谐平等;繁荣昌盛,领袖英明。

三德四有,身体力行。牢记五爱,历历在心。

感恩先祖,世代护守,传家继世,藩昌千秋。

修身养性,精神文明。忠孝道德,做人根本。

勤劳忠厚,诚实守信。尔虞我诈,人已受损。

俭仆持家,和谐家庭。教子育孙,代代睦宁。

涉黑涉黄,社会毒疮。行凶作恶,难逃法网。

奸淫偷盗,酗酒赌博,争强好胜,万万不可。

为民本分,从业要精。勤劳致富,正当竞争。

当官在位,造福社会。人民公仆,杜绝贪贿。

敬祖睦宗,厚待乡邻。遵纪守法,广施善行。

注: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主要信息及观点不代表本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家规家训」论罗氏家训家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家规家训家风故事家规家训家风故事内容

家规家训家风故事家规家训家风故事内容

家风,父亲,爸爸,表哥,家规,家训,老人,道德,人生,父母,告诉我,生活在,德向善,敬贤,人和,我们俩,有品,爱的,碧海蓝天,学会了,大海,亲人,份量,传统美德,优良传统,准则,做好事,农村,呀呀学语,善事

2020-07-04 #故事大全

家训家风家规作文家训家风家规作文1000字

家训家风家规作文家训家风家规作文1000字

家风,爷爷,老爸,妈妈,爸爸,筷子,饭菜,笑着说,后代,大口,魔鬼,孟母三迁,微微,一道菜,好的,放松一下,俗话说得好,作业,一身,下腰,人生,厨房,嘻嘻,坐好,国家,家训,家规,孩子,强势,座右铭

2010-05-04 #故事阅读

家风家训内容 家训家风家规

家风家训内容 家训家风家规

妈妈,家风,爸爸,孩子,家庭,才能,父母,人家,叫花子,姥姥,姥爷,馒头,家规,我家,老人,生活,事情,内容,党员干部,姐弟,子女,家人,家训,老太太,回家,教育,习惯,书籍,外公,孝敬父母

2018-10-13 #故事阅读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 家规家训内容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 家规家训内容

家风,名人,家训,太爷,小故事,小时候,父亲,节日,尊老爱幼,东城,一家人,内容,伤身,习惯,农闲,家庭,好孩子,年三十,怡情,春节晚会,时候,时节,村里,母亲,爷爷,父母,长辈,讲究卫生,有关,一个大

2020-06-23 #小故事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 家规家训内容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 家规家训内容

家风,名人,家训,太爷,小故事,小时候,父亲,节日,尊老爱幼,东城,一家人,内容,伤身,习惯,农闲,家庭,好孩子,年三十,怡情,春节晚会,时候,时节,村里,母亲,爷爷,父母,长辈,讲究卫生,有关,一个大

2020-07-05 #小故事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 家规家训内容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 家规家训内容

家风,名人,家训,太爷,小故事,小时候,父亲,节日,尊老爱幼,东城,一家人,内容,伤身,习惯,农闲,家庭,好孩子,年三十,怡情,春节晚会,时候,时节,村里,母亲,爷爷,父母,长辈,讲究卫生,有关,一个大

2020-07-03 #短篇故事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 家规家训内容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 家规家训内容

家风,名人,家训,太爷,小故事,小时候,父亲,节日,尊老爱幼,东城,一家人,内容,伤身,习惯,农闲,家庭,好孩子,年三十,怡情,春节晚会,时候,时节,村里,母亲,爷爷,父母,长辈,讲究卫生,有关,一个大

2020-08-31 #故事阅读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 家规家训内容

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 家规家训内容

家风,名人,家训,太爷,小故事,小时候,父亲,节日,尊老爱幼,东城,一家人,内容,伤身,习惯,农闲,家庭,好孩子,年三十,怡情,春节晚会,时候,时节,村里,母亲,爷爷,父母,长辈,讲究卫生,有关,一个大

2020-09-08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