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丹尼尔·博伊尔式的电影 好莱坞式的浪漫传奇故事 百年难得一见

时间:2011-07-13

不觉得是贩卖贫穷,是人家那种追求真爱的精神嘛~特别符合美国梦的要求

提示:本文共有 36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丹尼尔·博伊尔式的电影,好莱坞式的浪漫传奇故事,百年难得一见

特别像文艺片导演拍的大片,还是挺有情怀的。不觉得是贩卖贫穷,是人家那种追求真爱的精神嘛~特别符合美国梦的要求。 这片子不算印度电影,导演是英国人,“猜火车”就是他拍的,这片子有着英国人一贯的黑色幽默。 这片子里的所谓爱情、成功(中大奖)像童话一样经不起推敲。反而是贫穷、死亡、种族屠杀这些才是赤裸裸的现实,每天都重复上演。2006年,印度孟买。印度青年杰玛马利克(戴夫帕特尔饰)还差一个问题就能赢得2千万卢比。他是怎么做到的?A:他作弊;B:他幸运;C:他是天才;D:一切命中注定。

这是《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电视猜谜节目的人生版。杰玛马利克在已经赢得1千万卢比的情况下被警方以欺诈罪逮捕,严刑拷问下杰玛说出他获得1千万卢比的真相——他确实知道答案,但他只知道这些! 出身贫民窟的杰玛年幼就生活艰苦,他与哥哥沙里姆、少女拉媞卡(芙蕾达平托饰)三人却一起经历了几十年印度的变迁。之前每一个问题,都好像是杰玛的记忆碎片,牵动他关于亲情、爱情与人生的回忆。 而现在,杰玛一方面要洗清自己的犯罪嫌疑,一方面要拯救与拉媞卡的爱。在金钱与爱之前,杰玛能够沉着冷静,选择出正确的答案吗?

2008年Danny Boyle导演的电影《贫民富翁》与以往他的喜剧式悲剧又有不同,相反,叫“悲剧式喜剧”恐怕更为合适。故事源自印度外交官Wikas Swarup的小说《问答》:印度孟买一位卑微的服务生参加了一个“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式的电视问答节目,结果这个没受过教育的下层贱民竟然赢得了十亿卢比。他自然要被人怀疑作弊,电视台制片人也没钱付款,于是串通警察把他扔进了监狱。故事围绕着服务生与辩护律师的会晤展开,通过这个没受过教育的贱民小人物的超戏剧性回忆,揭示出印度下层社会遭遇的种种不公与面临的困境,同时也展示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变化,描绘出各阶层人民的众生相。

电影《贫民富翁》加入了爱情作为线索,故事设计更为紧凑。主人公Jamal被警长严刑逼供,指着他参加印度“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节目录像要他坦白作弊的细节。审讯过程与Jamal的成长经历相互穿插,每一个问题都是Jamal生活中的离奇一章,有的让人哈哈大笑,有的让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还有的让人深深叹息,叹社会的不公,叹信念的伟大,叹人性的坚韧。

《贫民富翁》涉及了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孟买的极度贫富分化,有城中贫民窟的肮脏可怖,有宗教信仰矛盾屠杀,有赤裸裸的阶级歧视;有人面兽心的“善人”,也有看似暴虐的“坏人”;有近乎神话般的超现实爱情,有貌似理所当然的暴力犯罪,甚至结尾还有印度电影不可或缺的集体歌舞表演。而对我个人来说,影片最令人难忘的是Jamal与Salim童年时代居住的贫民窟和他们成为孤儿后生活的大垃圾堆。

电影《贫民富翁》几乎是Jamkhed成功计划的反例!电影带观众看到了孟买赤贫阶层生活的细节,触目惊心的大垃圾场,孩子们肮脏却纯真的笑脸,飘满垃圾的河道,泥泞水坑边一块块绚烂的莎丽铺满黄土场。美与丑的强烈对比,苦难与欢笑的平行存在,这样的文化让人皱眉,迷惑,心酸,又迷恋。表象的喜剧故事下是赤裸的哀痛,是控诉,是怒吼,也是叹息。再美好的结局也不能抹去童话中藏匿的真相,笑容中的眼泪,希望后的绝望。

在没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之前,我以为它会是一把解剖社会病灶的手术刀。我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中国的一些“公共知识分子”都在大力推荐本片,但看完之后,我才发现这部电影并不是一把手术刀,而只是一部城市童话。这部电影我是和老婆一起看的,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对话就是男女主人公长大成人之后再次相遇,男主人公劝已经成为黑帮老大情妇的女主人公和他一起私奔,这时女主人公问:我们靠什么生活?男主人公答:爱。

听到这个回答,我老婆很开心地笑了。老婆的笑让我有一点点费解,因为我以为她会因为这个回答而感动的,我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她有这样一个习惯——她总是在睡前逼我说一句她最喜欢听的话,这句话就是“我爱你”。看来,最喜欢听我对她说“我爱你”的我老婆也认为靠爱生活基本上就是一句屁话。关于爱,我最近听到过这样一段很精辟的评价:你从未感觉到爱,因为爱根本就不存在,爱这玩意儿其实是我们这种做广告的人发明出来的,写在广告词儿里,好帮客户卖点儿尼龙袜子什么的。

看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脑海中首先闪过的就是这段话——让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年轻人用爱情去对抗因体制而产生的种种苦难,这到底是一个神话,还是一个阴谋?现在的流行文化总是在宣扬爱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是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于是爱情成为了现代年轻人的宗教,成了可以刺激年轻人去消费的灵丹,同时也成了让年轻人自动逃避自由的妙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的这首诗几乎人人都会背,但现在又有多少年轻人会认为自由是比爱情更值得追求的东西呢?

25年前,罗大佑在他改编的《青春舞曲》中曾写下这样一段歌词:“地下埋藏的,为自由付出的代价,是否我们已经忘记?黄花岗的灵魂,他们地下有知,能否原谅我们?”在今天的华语流行歌曲中,我们还会看到类似的歌词吗?你看到过吗?反正我是没看到过。为什么今天的流行文化不会像大力宣扬爱情一样大力宣扬自由?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为了爱情所能做的最极端的事无非就是制造一起情杀案,而年轻人为了自由所能做的最极端的事却有可能是革命。

今天的流行文化之所以会作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就是因为这更有利于维护社会既得利益阶层的地位和利益吧。从这个角度来看,爱情的确就像德国混蛋导演法斯宾德所说的那样,是一种最精良、最狡猾、最有效的社会压迫工具。

十分励志的一部电影,把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份财富这个人尽皆知的观点描写到了极致,主人公在向百万大奖进发的路上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他所经历过的故事,有痛苦有甜蜜,男女主感情经历也挺曲折的,特别是男主一直惦记着女主,好不容易找回来了,却被哥哥看中了,特别狗血了,不过其他的地方都还不错,可惜现实当然没有这么巧合,不过我还是相信现在所遇到的事是在为将来做积累。

这部电影通过展现贫民窟一群小孩从小到大的经历,来折射整个社会的现状。本片独特的叙事手法极大的丰富了观众对于整部电影的感染力,从一开始第一个问明星的问题,就揭露了主角杰玛·马利克从小的命运。在数个问题的背后,所反映的不仅仅仅是杰玛一个人的生活和成长,更多的是展现了整个印度社会底层平民的生活状态。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持人提出的第三个宗教问题:印度教义中描述的罗摩神,他的右手里握着的是什么?这时候,电影画面折射的,正是杰玛幼时,母亲的死,死于穆斯林和其他宗教拥护者的杀戮中。当那些狂热的教徒拿着木棒一下下敲在这些无辜的平民身上的时候,罗摩神右手握着的东西,就正好是杰玛心里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弓和箭。

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叙事结构十分巧妙,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一场俗套的电视问答博彩节目,勾连出了一个贫民窟小子年轻而充满血泪的旅程。一个问题对应一段经历,映射出了男主人生中几大转折点,经历有幼年生活的环境、残酷的宗教冲突、童年的颠沛流离、对拉蒂卡坚贞不渝的爱,与大哥浓烈亲情,最终男主角赢得大奖并抱得美人归,也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吧!这看似一部小人物逆袭片,但其实反映了现实生活,还包含了宗教信仰、梦想、爱情亲情等。最终完美的结局也让人觉得世界还是充满希望的!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一部非常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在贫民窟长大的孤儿贾迈尔·马利克,参加了一个电视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只要答对所有的题,他就能够拿到2000万元的奖金。此前连受过高等教育的律师、政客、学者都在这个节目中一一败下阵来,18岁的贾迈尔却能一飘过关斩将,直冲向最后一晚的最后一道题,只要回答这最后一个问题,他就能拿到最后的奖金。可就在这时候,贾迈尔却因涉嫌作弊被警察逮捕。是啊,谁能相信一个几乎没有文化知识的小男孩能答对所有的问题呢?而又有几人明白贾迈尔真正参加这档电视节目的初衷只是为了寻找他一生的挚爱——拉媞卡。为了证明自我的清白,贾迈尔向警察讲述了自我在贫民窟的成长的故事,透过他对自我艰难人生的描述,所有人都明白了,他能回答出电视节目里的那些问题,绝非偶然和作弊。原先从他的生活经历中都能够找出每道题的答案,因为这些答案都是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得到启示的。

片子中最沉重的也是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贾迈尔在警局里的供诉那段,揭示了贾迈尔为何碰巧了明白那些问题的正确答案。那些答案伴随着贾迈尔充满血、眼泪和恐惧的人生轨迹,见证了印度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艰辛坎坷。大规模宗教冲突、险恶的孤儿院、颠沛流离的浪荡生涯、黑帮团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令人绝望和窒息的不公不义充斥着底层社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威胁着每一个人。相依为命的哥哥干起了刀口恬血的杀手行当,初恋女友沦落风尘,不变的惟有贾迈尔那颗善良、正直的心,和对感情、正义、幸福的坚强信念与渴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丹尼尔·博伊尔式的电影 好莱坞式的浪漫传奇故事 百年难得一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丹尼尔·博伊尔式的电影 好莱坞式的浪漫传奇故事 百年难得一见

丹尼尔·博伊尔式的电影 好莱坞式的浪漫传奇故事 百年难得一见

杰玛,贾迈尔,印度,爱情,电影,年轻人,贫民窟,百家号,人生,故事,问题,马利克,社会,答案,经历,一个问题,东西,卢比,导演,丹尼尔,博伊,生活,流行文化,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亲情,主人公,作者,好莱坞,喜剧,宗教

2020-07-16 #短篇故事

为何蕾雅·赛杜认为 丹尼尔·克雷格版007 比邦女郎更迷人?

为何蕾雅·赛杜认为 丹尼尔·克雷格版007 比邦女郎更迷人?

詹姆斯·邦德,电影,邦女郎,丹尼尔·克雷格,系列电影,蕾雅·赛杜,我们知道,女性,角色,观众,斯旺,玛德琳,邦德,方式,猫眼,男人,银幕,魅力,具有魅力,小程序,非常喜欢,中来,男演员,好莱坞,主角,再加,句号,博士,女人,标志性

2008-07-17 #经典故事

姜丹尼尔分享疫情期间如何度过 最喜欢的节目与电影

姜丹尼尔分享疫情期间如何度过 最喜欢的节目与电影

姜丹,电影,疫情,尼尔,宅男,我喜欢,因为我是,我的歌,吉勒摩,戴托罗,人和,随便吃,东西,个人,事务,动画,人际关系,内心,大部分,太阳,封面人物,导演,月份,座右铭,感觉,时候,抽象地,昵称,月亮,画报

2011-05-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雷米奇遇记》一部奇幻冒险电影 马拉姆·帕坎和丹尼尔·奥托主演

《雷米奇遇记》一部奇幻冒险电影 马拉姆·帕坎和丹尼尔·奥托主演

雷米,利斯,维塔,奇遇记,生活,小雷,人生,命运,影片,旅程,重情,街头艺人,卡皮,安东尼,奥托,布洛,尼尔,小猴,帕坎,马拉姆,欧陆风情,中学,主人公,人格,养父,儿子,催泪,催眠曲,光明,天赋

2009-01-28 #故事会

到目前为止 丹尼尔·克雷格《利刃出鞘》续集 有哪些已知消息?

到目前为止 丹尼尔·克雷格《利刃出鞘》续集 有哪些已知消息?

利刃出鞘,续集,电影,故事,莱恩·约翰逊,丹尼尔·克雷格,第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导演,片名,私家侦探,贝努瓦,侦探,星球大战,猫眼,粉丝,编剧,背景,合作,悬疑电影,小程序,由丹尼,克雷格,丹尼尔,内努,雷格,人和,下会,事实证明,全球

2014-08-21 #小故事

电影|《007:无暇赴死》冬季归来 这将是丹尼尔·克雷格最后一次出演詹姆斯·邦德

电影|《007:无暇赴死》冬季归来 这将是丹尼尔·克雷格最后一次出演詹姆斯·邦德

邦德,丹尼尔,克雷,特工,拉米,玛德琳,马雷克,新快报,传统,反派,幽灵,电影,目的,观众,阴谋,最后一次,季强,丹尼,克雷格,安娜,拉什,聂青,林奇,詹姆斯,萨芬,邦女郎,阿玛斯,蕾雅,一面,一角

2007-12-24 #故事会

詹姆斯·邦德导演 对丹尼尔·克雷格“007”故事 有个疯狂的想法

詹姆斯·邦德导演 对丹尼尔·克雷格“007”故事 有个疯狂的想法

詹姆斯·邦德,凯瑞,想法,福永,电影,丹尼尔·克雷格,反派,故事,这部电影,幽灵,玛德琳,斯旺,场景,导演,猫眼,粉丝,剪辑,叙事手法,小程序,系列电影,粉丝们,都认为,拉米,马雷克,在这部,都会,博士,事情,句号,奇迹般地

2008-08-06 #小故事

美国版《开国大典》 丹尼尔戴刘易斯实力演绎总统林肯

美国版《开国大典》 丹尼尔戴刘易斯实力演绎总统林肯

林肯,演员,刘易斯,这部电影,电影,观众,斯皮尔伯格,总统,美国,开国大典,大事,台词,历史,号召力,导演,影帝,或许是,这一部分,丹尼尔戴刘易斯,刘易,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尔伯,斯真,斯皮,那可,制作人,上都,能大,华盛顿,一生

2017-11-18 #小故事